第六部分 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9582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第六部分 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部分 总结.docx

《第六部分 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部分 总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部分 总结.docx

第六部分总结

第六部分

煤矿企业

应急救援预案

刘过兵

华北科技学院

一.制定事故应急救援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生多起灾难性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引起世界各国重视。

  国际劳工局统计,每年有130万工人死于意外事故或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工业化国家的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无应急救援系统的6%。

(一).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从安全哲学的观点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目前的安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有效预测和预防所有事故的程度,因此,事故的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

   

(二)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制定应急预案

  1、200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0)64号文《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第58条要求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

¡±

  2、2000年12月国家经贸委(安全(2000)66号文《200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要求¡°要对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评估和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

¡±

  3、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规定: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4、《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防震减灾法》《核电厂事故应急计划》、《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的通知》等对预案编制都作了专门规定。

   5、《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

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实演习。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4)42号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要求各矿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2005]43号文《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及所属厂矿、车间等各级单位都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有关作业岗位要制定岗位应急措施。

(三).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应急救援预案。

3、应急培训和演习。

4、应急救援行动。

5、现场清除与净化。

6、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重大事故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

要求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准确和有效,要求必须贯彻上述原则。

2.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和重点设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查、监测,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3.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发展概况

  多年来,我国已在消防、地震、洪水、核事故、森林火、海上搜救、矿山和化工等领域、逐步建立了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

  目前正在建立国家的综合性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4.应急救援体系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组织或机构

  

(1).应急救援专家组。

(2).医疗救治组。

  (3).抢险救援组。

(4).监测组。

(5).公众疏散组。

  (6).警戒与治安组。

(7).洗消去污组。

  (8).后勤保障组。

(9).信息发布组。

  (10).其他组(包括参加现场救援的志愿者)

5.企业和政府都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如果一个企业制定有科学,合理、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那么一旦发生事放,在岗人员就不会不知所措,或错误操作,而是按应急预案和程序实施应急处置,这样就可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惨剧的发生。

可见,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培训,是必需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局正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其中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6.应急预案分级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由企业(现场)应急预案和现场外政府的应急预案组成。

现场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制定,场外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两预案分别制定,但应协调一致。

   应急预案分级,企业级—县市/社区级—市/地区级—省级—国家级.

7.编制预案的目的

(1)、防止事故的发生

(2)、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地阻止事故扩大 和迅速抢救人员。

(3)、尽快消除事故,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矿总工是矿长第一助手的含义)

8.编制的依据

  《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程、规定。

9.企业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步骤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

(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

(4)、评价能力与资源。

(5)、建立应急反应组织。

(6)、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

(7)、编制各级应急计划。

10.编制小组首先要收集以下必要信息: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企业安全记录、事故情况。

(3)、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

(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

(5)、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

11.编制小组应提出的问题

(1)、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2)、这种事故的后果如何(包括对现场和企业 外的影响)?

(3)、这类事故是否可预防?

如何预防?

(4)、如果不能,会产生什么级别的紧急情况?

(5)、会影响到什么地区?

(6)、如何报警?

(7)、谁来评价这种紧急情况,根据什么?

(8)、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讯?

(9)、谁负责做什么、什么时间、怎么做?

(10)、目前具备什么资源?

(11)、应该具备什么资源?

(12)、如有可能,可得到什么样的外部援助?

怎  样得到?

  这些问题是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必须分析和考虑的部分。

   小组工作三部份:

1、危险辨识,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

2、明确人员和职能;

3、明确需要的资源。

12.编制预案的注意事项

  

(1).应针对本单位的特点编制。

不同行业有各自特点,危险源和危险目标不同,预案应有针对性。

  

(2).事故发生后采取处理措施的出发点不同。

煤矿和非煤矿山应更多的立足于救人。

民爆行业更多的是立足于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方案。

地下作业人同的疏散和撤离难度更大,更需要周密准备和安全。

  (4).事故救援方面。

应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专业救援队伍。

  (5).医疗救护方面。

矿山有国家¡ª省级¡ª企业医疗机构,应予充分利用。

13.应急救援培训

  通过培训使事故涉及到的人员都能了解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应该做什么?

能够做什么?

如何去做?

以及如何协调各应急部门人员的工作等。

  通过培训,还可以发现预案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改进。

  培训对象包括:

政府主管部门人员,企业全员,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区居民。

14.预案的演习

  演习是检验、评价和提高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突出体现在:

1.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人力和设备等)的不足;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

  4.增强公众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

  5.提高应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6.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7.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演习前的准备

  演习前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

  1.组织上的落实(确定指挥部、抢救队、急救队、后勤保障的第一,第二梯队及至后备人选)。

  2.制度的落实。

  3.硬件的落实(各类器材、装置配套齐全、定期检验,淘汰过程、残存的失效药品、器材)。

演习后的总结

  演习结束后应认真总结,肯定成绩,表彰先进,强化应急意识,鼓舞士气。

  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不足、缺陷等采取纠正措施,以进一步完善预案。

15.预案的实施(应急响应程序)

1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矿井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的条件之一。

安全验收评价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评价内容。

  检查分为三个层次:

  一、检查预案程序;

  二、检查预案内容;

  三、检查预案配套的制度和方法。

  1.危险源确定程序的检查

  危险源确定程序包括:

  

(1)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物品、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能量(电、磁、射线等)

  

(2)对危险辨识找出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人、物、环境的损害程度)

  (3)将危险分出层次,找出最危险的关键单元

  (4)确定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5)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严重度评价”

  (6)按危险程序依次排列危险源

  2.事故预防程序的检查

  遵循事故预防的基本过程:

通过安全检查掌握“危险源”的现状→分析产生危险的原因→拟定控制危险的对策→对策的实施→实施效果的确认→保持效果并将其标准化,防止反复→持续改进,提高安全水平。

  3.应急救援程序的检查

  重点检查: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程序;

  

(2)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的程序及通讯网络;

  (3)抢险救灾程序(救援行动方案);

  (4)工程抢险抢修程序;

  (5)现场医疗救护及伤员转送程序;

  (6)人员紧急疏散程序;

  (7)事故处理程序图;

  (8)事故上报程序。

预案内容的检查

  主要检查:

内容是否遗漏及内容是否正确。

  包括:

组织方案;责任制;报警及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确认;紧急状态下抢险救援的实施。

预案配套制度和方法的检查

  日常应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1)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

  

(2)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3)建立与应急救援工作相应的制度:

责任制度、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培训制度、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药品的检查与维护制度、演练制度等。

安监总厅字(2005)43号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于2005年6月13日发布了《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及所属厂矿、车间等各级单位都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有关作业岗位要制定应急措施。

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17.应急措施的含义

  应急措施是针对本单位危险源、危险目标在日常运行监控时发现发生偏离正常状态时,车间或者班组应该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应急措施不同于应急救援预案(针对的事故程度、涉及人员、制定部门、启动机制、目的诸方面均不同)。

18.应急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的不同点

  

(1).针对的事故程度不同

  应急措施是针对小事故。

  发生小事故时,车间或班组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有利于事故的控制。

当采取应急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涉及人员不同

  应急措施主要是由车间或班组成员进行实施。

  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主管人员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抢险救援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必要时报请政府进行抢险救援。

  (3).制定部门不同

  应急措施主要是由生产经营单位技术人员制定。

  应急救援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

  (4).启动机制不同

  应急措施由车间或班组成员根据事故发展自行启动。

  应急救援预案由企业管理者根据事故事态发展启动。

  (5).目的不同

  应急措施主要目的是控制小事故的发展,并且使事故得到处理,消除事故,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主要是在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能从容及时地按照预案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

在短时间内控制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

二.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分地面和井下两部分。

  地面部分包括矸石山、坑木场、机修厂、洗选(煤)厂、贮煤仓(场)、办公楼及附近水体(塌陷区、河流等)等地点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井下部分包括发生在井下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即《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还包括地面的绞车房、主要通风机房、压风机房、瓦斯抽放泵房、防灭火灌浆池(场)等场所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地面场所事故的应急救援

  地面场所事故多为火灾、矸石山自燃爆炸、机电事故或河流防洪等。

  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力量多为消防队或本矿职工,很少调用矿山救护队。

救灾的决策相对于井下事故较容易,指挥人员多为相关场所的负责人,所需的救灾器材也较井下容易调用,人员的疏散也较容易展开,通信联络较容易畅通,……。

  目前不少矿井对地面事故的应急救援不够重视,甚至很少或没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发生事故时胡乱抢险,如2005年5月15日平四矿矸石山爆炸死8人,伤122人(其中救护队47人)。

(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由文字说明、附图以及消防材料设备和必需工程规划表组成。

文字说明既要详尽确切,又要避免繁琐冗长,可尽量采用示意图和表格表示。

 《计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能起到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险人员。

1.附图及有关处理各种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

(1)矿井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   反风设施完好可靠的检查报告。

(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

(3)井下消防一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和压风管路的系   统图。

(4)地面和井水消防材料库位置及其储备的材料、设   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登记表。

(5)地面、井下对照图,图中应标明井口位置和标高、地面铁路、公路、钻孔、水井、水管、贮水池及其他存放可供处理事故用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地点。

2.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中包括:

(1)可能发生事故地点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预防的事故性质、原因和预兆。

(2)出现各种事故时,保证人员安全撤退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3)预防、处理各种事故和恢复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

(4)实现预防措施的单位及负责人。

(5)参加处理事故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分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名单、通知方法和顺序。

《计划》中人员的分工要明确具体,通知召集人的方法要迅速及时。

3.安全迅速撤退人员的措施

(1)及时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地区人员的方法(电话、音 响、放特殊气味等)及所需材料设备。

(2)人员撤退路线及该路线上需设的照明设备、路标、 自救器及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

(3)风流控制方法、实现步骤及其适用条件。

(4)发生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一般采用矿 灯牌和考勤记录统计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

(5)救护队员向遇灾人员接近的移动路线。

(6)向待救人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的方法。

4.处理灾害和恢复生产措施的编制原则

(1)处理火灾事故,应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制定控制火势的方法,风流调度原则和方法,防止产生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步骤,采用的灭火方法,防火墙的位置、材料和修建顺序等。

(处理明火火灾时风流调度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2)处理爆炸事故,关健是写出如何迅速恢复灾区通风,用适当风量冲洗灾区,避免出现或消除火源,防止瓦斯连续爆炸的措施。

(不同浓度爆炸处理思路)

(3)其他事故(煤与瓦斯突出、冒顶、透水、运输提升和机电事故等)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也应根据本矿井具体情况制定。

5.《计划》的编制方法、审批程序及其贯彻

   为使《计划》尽量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相吻合,就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集中群众智慧,然后根据现状和历史教训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1)《计划》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通风、采掘、 机电、地质等单位有关人员编制,并有矿山救护队 参加,还应征得矿安全监察站同意。

(2)《计划》必须在每年开始前1个月报矿务局(公司) 总工程师批准。

(3)在每季开始前15天,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自然条件 和采掘工程的变动等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改 和补充。

(4)已批准的《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5)已批准的《计划》应立即向全体职工(包括全体矿山救护队员)贯彻,组织学习,并熟悉避灾路线。

各基层单位的领导和主要技术人员应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并进行考试。

没有学习过或考试不及格,不熟悉《计划》有关内容的干部和工人,不准下井工作。

《计划》如有修改补充,还应组织职工重新学习。

(6)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立即改正。

6.利用计算机编制《计划》

   对于具有复杂通风网络的现代化矿井,编制《计划》较复杂,特别是《计划》中的处理事故措施很难订得准确无误。

为此国外利用计算机编制事故处理计划,能根据输入的有关开采工作动态和事故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确定矿工用最短时间沿着充满火灾气体的巷道,从事故区和受威胁地区撤退到新鲜风流的最短安全路线。

(2)计算各救护小队的最短行动路线,选定抢救人员的措施和初期阶段处理事故的方法。

(3)计算火灾发生后的通风稳定性,选取防止风流逆转的措施等。

  国外还编出并在生产中采用了一套用计算机分析和选择事故时通风工况的程序。

此程序可以随时确定火源气体成分、爆炸危险性、火风压的最大值和进入火源的合理风量,并能分析灭火技术设施的预定能力、所用灭火材料的类型等。

7.目前编制《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不全,遗漏颇多:

有的矿对危险源没有很好的进行评估。

(1)对有些灾害没有作出预计(如90年5月8日小恒山矿;94年2月12日徐州义安矿火灾)

(2)对全矿突然停电、主要通风机停风事故未编入

(3)没有写¡°预兆¡±或¡°避灾路线¡±¡¡

2、针对性差,应付检查

  有些矿的预案只是泛泛地写,格式化地写,针对性差。

甚至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应付检查,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方案单一,可操作性差

  预案中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特别是抢险救灾措施写的不具体,或者方案单一,没有考虑灾情变化下的方案变化。

因而,显得可操作性差。

(如:

明火火灾处理时风流调度方法的灵活运用)

4、缺乏有效地通知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

  通知人员撤退方法只单纯依靠电话,一旦电话无人接听,就束手无策,没有后续的方法。

(如:

圣佛矿例,天府刘家沟矿例)

5、缺乏准确统计灾区人数的方法

 有些矿只依靠上交矿灯统计,很难准确。

  (如:

淮北某矿、渡口某矿例)

6、难以预计人员避难地点

  预案避难路线单纯,难以预计人员真实的避灾路线和避难地点。

没有写出临时避难硐室地点。

  (波.美有先进仪器)(如:

兖州济宁二矿水灾例及三汇坝二井突出后34人例)(如铜冶矿例);

  8.例行公事,不认真批复

  绝大部分矿务局(集团公司)均能认真批复,指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有的局(公司)不能认真批复;发现不了上报的《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草草写上几条批回。

也有的局(公司)批复中洋洋数万字,把法律法规、规程、规章有关规定抄一遍,抓不住重点,没有针对性。

  9.贯彻不力,培训不够

  有的矿井对批复的《计划》贯彻不力,培训不够,只草草学习一下,职工对其内容并不真正了解,更谈不上掌握了。

因而出现下井不带自救器,不会佩用自救器,不能正确用水、灭火器灭火,不能正确避免自救,不及时汇报灾情等等。

  有的领导不按《计划》进行抢险救灾。

  10.一编了之,不及时修订

  有的矿井生产环境变了(如采掘布局改变、通风系统改变、地质开采条件改变)导致危险源变化,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发生了变化,避灾路线也改变了,而对《计划》未及时修订,让《计划》变为一纸空文。

  11.很少进行救灾演习,难以发现不足

  很少矿井进行救灾演习,难予发现预案中存在的不足(遗漏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难予发现工人对避灾自救互救掌握程度。

  12.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有的矿把《计划》放在办公室抽屉中或书柜内,从不问津,既不按《计划》检查事故预防进度,发生事故时也不依据《计划》进行抢险救灾,完全失去了《计划》的作用。

  如何让《计划》真正起到“预防事故”和“处理事故”预案的作用,值得大家进一步研究。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实例

(一)

 ××矿业(集团)公司××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矿业(集团)公司××煤矿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极其恶劣,是一个“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害并存的矿井。

矿井井型大,井筒多,通风系统复杂,开采水平深,矿压大,巷道失修率高,生产线长,机械化程度低,尤其是目前处在一、二水平过渡时期,矿井安全生产难度极大。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集团公司[1999]53号文要求,结合该矿具体情况,编制了××煤矿××××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一、矿井生产和安全概况(略)

二、矿井通风管理(略)

三、矿井瓦斯事故预防(略)

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防治(略)

五、矿井煤尘防治(略)

六、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略)

七、矿井火工品及放炮管理(略)

八、矿井顶板灾害的防治(略)

九、机电运输事故的防治(略)

十、水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略)

十一、矿井安全监测(略)

 

  ××煤矿井型大,开采时间长,环境较差,生产环节多,系统复杂,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多,因此要对矿井偶发事故、突发性事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特别提出本矿井重大事故的处理参考方案,以防万一。

(一)矿井外因火灾事故处理

  ××煤矿工业广场,井下胶带运输大巷及机电硐室等分布着易燃物,易引起火灾事故。

了解可燃物的分布,分析产生火灾的相关因素,清除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对预防火灾有重大意义。

 1、中央工业广场、主井、副井、新副井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

影响范围:

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将窜入中央采区及东部采区。

处理意见:

迅速通知井下中央、东部采区全体职工,佩戴自救器,

向西部区域撤退,同时切断井下电源。

南风井、西风井同步进行反

风,并由救护队进行直接灭火。

 

2、西部井工业广场、井筒、井底车场发生火灾

  影响范围:

86、88、1010采区和Ⅱ88采区下山。

  处理意见:

西部采区人员佩戴自救器迅速撤向中部采区西大巷,打开-320水平风门短路通风或西部井通风机停止运行,南风井主要通风机进行反风,并由救护队进行直接灭火。

3、101带式输送机着火

  影响范围:

Ⅱ82采区、84采区。

  处理意见:

西翼采区人员迅速佩戴自救器向西部转移,同时,中央风井、西风井进行同步反风,救护队进行直接灭火。

4、水平运输大巷发生火灾

   处理原则:

撤出下风口人员,直接灭火,同时考虑短路通风,将有害气体导入主回风,在火势太大无法控制时,进行封闭。

5、采区进风系统发生火灾

  该矿采区分三条上山:

运输上山、轨道上山进风、人行上山回风。

运输上山发生火灾可能性最大,一旦发生火灾,将影响整个采区,其处理方式如下:

(1)迅速通知本采区工人佩戴自救器撤至底大巷,同时切断电源。

(2)打开运输上山上部风门,将有害气体导入总(主)回风,实行短路通风,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