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9987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课时作业(二十)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

C.乙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酯化反应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 乙酸有刺激性气味,A正确;有机酸是几元酸由羧基数决定,B错误;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需要加热,C错误;乙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错误。

[答案] A

2.下列物质呈酸性且与Na反应生成H2的是(  )

A.H2O        B.CH3CH2OH

C.

D.CH3COOH

[解析] A、B、C选项都不显酸性,只有CH3COOH显酸性,且与Na反应生成H2,D正确。

[答案] D

3.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和操作是(  )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解析] 乙酸易溶于乙酸乙酯,蒸馏水洗都不能完全除去,A、B错误;Na2CO3可以与CH3COOH反应,而NaOH碱性太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C正确,D错误。

[答案] C

4.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高锰酸钾 ②乙醇 ③氢气 ④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钠

A.①③④⑤⑥⑦B.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D.全部

[解析] 乙酸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与氢气不反应,与铝、氧化镁、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表现了乙酸的酸性,B正确。

[答案] B

5.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而碳酸不能

B.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产物都是弱碱性的盐

C.乙酸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碳酸的溶解度较小

D.醋酸可用于清除水垢

[解析] 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产物都是弱碱性的盐,能证明碳酸和乙酸都显酸性,且都是弱酸;不能从物理性质角度证明乙酸和碳酸的化学性质;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该反应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答案] D

6.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苯D.氢氧化铜

[解析] A、B两项与乙酸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并且乙醇和乙酸都能溶解于苯中,不能将二者区分;氢氧化铜溶解于乙酸中,溶液变成蓝色,乙醇和氢氧化铜不反应。

[答案] D

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得无色油状液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在两液界面处上层呈红色下层呈蓝色,振荡时,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

其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来的硫酸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乙醇和浓硫酸作用生成乙烯

D.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解析] 红色褪去,有气泡产生,是由于乙酸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的缘故,说明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答案] D

8.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CH2OH

B.CH3COOH

C.CH2===CH—COOC2H5

D.CH2===CH—COOH

[解析] 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能够使溶液显酸性。

[答案] D

9.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2H5OHB.CH4

C.C2H4OD.C3H8O2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也可用分子式拆写法。

[答案] D

10.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解析] A项中试剂所加顺序为:

向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

[答案] A

11.(2012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期末试题)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该物质不应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①可燃烧;

②可跟溴加成;

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可跟NaHCO3溶液反应;

⑤可跟NaOH溶液反应;

⑥1mol该有机物与Na反应生成2molH2

A.①③   B.③⑥   C.④⑤   D.⑥

[解析] 该有机物易燃烧,含有双键可加成可使酸性KMnO4褪色,含有—COOH可与NaHCO3反应,可与NaOH反应。

有机物1mol与钠反应生成1molH2。

[答案] D

12.近两年流行喝苹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

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苹果酸1mol能与3molNa反应

D.1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2CO3

[解析] 苹果酸具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苹果酸中有

,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B正确;1mol—COOH消耗1molNa,1mol—OH消耗1molNa,故C正确;1mol—COOH最多消耗1molNa2CO3,即2mol—COOH最多消耗2molNa2CO3,故D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3.(6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有关乙酸的问题。

(1)家用铝制炊具不能储存食醋,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会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食醋中的乙酸与铝反应,2Al+6CH3COOH===

2(CH3COO)3Al+3H2↑

(2)水浴加热,使冰醋酸晶体熔化,然后取出。

[答案] 

(1)2Al+6CH3COOH===2(CH3COO)3Al+3H2↑

(2)水浴加热,使冰醋酸晶体熔化

14.(13分)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

乳酸最初就是从酸牛奶中得到并由此而得名的。

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

(2)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物质,写出此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

[解析] 

(1)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

(2)羟基和羧基都能与Na反应。

(3)羧基能与碳酸钠反应,而羟基不能。

(4)当两分子乳酸成环时生成两个酯基

[答案] 

(1)羟基、羧酸

15.(8分)常压下乙醇的沸点是78℃,乙酸的沸点是118℃。

下面3种分离乙醇、乙酸的方案,试评述各种方案的可行性。

方案甲:

混合液

分离出乙醇和乙酸

[解析] 分离乙醇和乙酸要把乙酸变为对应的盐,从而用蒸馏法,先得到乙醇、乙酸盐,再用不挥发性强酸置换出来后蒸馏得到乙酸。

[答案] 甲方案不行,因二者沸点相差不大,均有挥发性;乙方案也不行,因为HCl有挥发性,蒸馏得不到纯乙醇,还浪费了HCl;丙方案相对合理,每步蒸馏都排除了除水以外的物质的干扰。

16.(10分)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B物质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中信息“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可确定B为C2H4,再由题中转化关系推出A为C2H5OH,C为CH3COOC2H5,D为CH3CHO,E为C2H5ONa。

[答案] 

(1)CH2===CH2

(2)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17.(15分)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4)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步骤

(1)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换成NaOH溶液,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解析] 甲、乙装置,乙合理,甲会发生倒吸,丙同学改进后球形干燥管的另一作用是防止倒吸。

a.装好药品后还要检验装置气密性。

b.略。

c.饱和Na2CO3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因为会发生水解。

d.Na2CO3与乙酸乙酯分层,用分液法分离。

[答案] 【装置设计】乙 能防止倒吸

【问题讨论】a.装置的气密性

b.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c.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析出 不能 若用NaOH溶液,则NaOH会中和CH3COOH而使生成的乙酸乙酯又水解,导致实验失败

d.分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