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0173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docx

学年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训练题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关系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

选A。

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可以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可以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①错误。

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并不都呈正相关的关系,③错误。

2.对下图解释正确的是(  )

A.早婚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B.早婚能提高出生率

C.早婚可降低出生率

D.早婚可遏制人口的增长

解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由图示可以看出婚育年龄的早晚对人口增长速度影响明显。

3.在婚俗方面导致欧美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较低的原因是(  )

A.早婚早育现象普遍B.宗教因素的影响

C.婚姻关系不稳定D.只生一个的国家政策

解析:

选C。

欧美国家由于离婚率较高,降低了人口出生率。

4.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  )

A.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短

B.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

C.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没有变化

D.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不同学历的平均预期寿命均是女性高于男性,而且学历越低,男、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差距越大。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已达2.6亿,十年间增长80%,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

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80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

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6.促使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解析:

第5题,我国人口流动日趋活跃,他们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第6题,这些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5.C 6.B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

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某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

据此回答7~8题。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7.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解析:

由表中数值可知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较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也很严重。

该思想的形成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

7.C 8.B

9.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亚洲

大洋洲

拉丁美洲

非洲

欧洲

北美

人口自然

增长率

19‰

12‰

22‰

28‰

3‰

7‰

注:

北美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

(1)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B.拉丁美洲

C.非洲D.欧洲

(2)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地域文化方面的原因是什么?

(3)造成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域文化原因有哪些?

解析:

亚洲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必然多;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其文化因素主要是初婚年龄大,加之婚姻不稳定;导致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域文化因素与欧洲地区大致相反。

答案:

(1)A

(2)低 ①婚姻关系不够稳定,离婚率高,再婚现象较多;②晚婚甚至不婚。

(3)①早婚之风盛行,人口出生率高;②婚姻较稳定,多育多子。

10.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3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年的3.34%和2.59%,下降到1999年的1.52%和0.88%,2018年的1.21%和0.49%。

材料二 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从1970年的20.8岁变化为1998年的23.57岁。

我国平均家庭规模从1991年的4.84人变化为1998年的3.63人,2018年的3.10人。

(1)试分析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逐年推迟的原因。

(2)试分析近30年来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变化与我国人口数量的关系和原因。

(3)试分析我国家庭平均规模近30年来逐年缩小的原因。

解析:

政策、经济水平、社会竞争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妇女的初婚年龄,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的增大,将促使生育率下降,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观念的变化也会使家庭平均规模缩小。

答案: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深入人心。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竞争力的加大,广大育龄妇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学习和事业上,晚婚晚育渐成风气。

(2)随着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的增大,促使生育率下降,从而使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的推迟,不仅延缓了整个社会的生育过程,而且使实际生育人群的范围缩小。

(3)我国平均家庭规模逐年减小,一方面是由于社会进步,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多代同堂的局面正在改变;另一方面,计划生育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多子女户越来越少,独生子女的比重逐渐增大。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1~2题。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年是10∶1,2003年则是3∶1。

在这30多年里,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并开始养育下一代。

于是,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

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职职工供养退休人员的巨大压力表现明显。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说,未来10年,我国“421”家庭数量至少会有上千万个。

“421”家庭引发的最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

1.对于“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

C.受宗教的影响

D.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2.下列城市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且能遏制“421”家庭形成的有(  )

①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

②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决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③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

④上海等城市开始规定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④

解析:

第1题,“421”家庭的形成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导致的。

第2题,“①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和“③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符合持续性原则,但不能遏制“421”家庭的形成;“②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决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则会进一步加剧“421”家庭的形成。

答案:

1.A 2.D

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

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

读图回答3~4题。

3.该图可说明的是(  )

A.我国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

B.我国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

C.我国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D.我国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

4.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生育观念

B.人口受教育水平

C.人口老龄化

D.国家人口政策

解析:

第3题,生育率决定出生率的大小,由图可知,从1965~2005年,生育率降低,人口出生率也呈下降趋势,但人口总量还呈增加趋势。

第4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降低。

答案:

3.C 4.D

5.读某年国际人口增长率的柱状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简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4)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印度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此类国家的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严重B.少儿比重过大

C.性别比失调D.劳动就业人口比重大

解析:

从图中数字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比低收入国家低。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比印度低,是因为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美国虽然收入很高,但美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且外来移民多,因此人口增长率也很高。

重男轻女的思想会造成性别比失调。

答案:

(1)①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

②从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来看,如中国和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不同,人口增长率也不同。

(2)美国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移民涌入,导致人口的机械增长过快。

(3)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印度,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早,控制严格,效果显著。

印度受民众宗教信仰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困难。

所以,人口增长不仅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人口政策、宗教信仰、文化等社会因素有关。

(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