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476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x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应用化工技术

专业代码:

530201

招生对象: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相同或相近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

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

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面向云南及周边地区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及特种能源与烟火技术等企业、行业,培养服务于地方相关产业的技术性人才。

2、就业岗位(群)

就业单位:

毕业生主要面向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及特种能源与烟火技术等企业从事生产操作、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管理、分析化验、工艺及设备的技术改造、销售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工作部门: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部门、生产运行维护部门、施工安装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售后服务部门。

就业岗位:

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与操作;化工设备维修和维护;化工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化工原材料、产品的分析检验;化工产品营销;化工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等。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对以云南化工行业进行了职业群与岗位群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我们确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适应化工行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几方面:

一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操作与控制;二是化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三是化工仪表的是使用与维护;四是化工原材料、化工产品的分析与检验。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岗位一

化工生产控制操作

1.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图的识读

2.系统和设备开、停车操作

3.各类设备的操作

4.应用仪表或DCS系统进行生产操作

5.生产系统的维护管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1.具备反应系统操作与控制能力

2.具备蒸发干燥系统操作能力

3.具备精馏系统操作能力

4.具备吸收与解吸系统操作能力

5.具备蒸汽冷凝与系统操作能力

6.具备制冷循环水系统操作能力

7.具备化工原料的准备能力

知识要求:

1.具有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工工艺、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等与等于化工生产相关的知识;

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知识;

能力要求:

1.具有获取知识;

2.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创新能力;

4.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能力。

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

2.健康的身心素质;

3.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

岗位二

化工原料及产品的分析与检验

1.制定分析方案

2.取样及制样

3.按标准进行分析检验、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4.分析仪器的维护和维修

5.实验室管理

1.具备无机产品和有机产品、石化产品的分析能力

2.具备医药、农药的分析能力

3.具备涂料、颜料、染料的分析能力

4.具备油品的分析能力

5.具备煤炭、水质的分析能力

岗位三

化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生产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日常检查和保养

2.设备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1.具备化工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日常检查和保养的能力

2.具备化工设备故障诊断和排出能力

 

岗位四

化工仪表使用及维护

1.仪表调式与投入运行

2.仪表的使用与维护

3.仪表故障判断与处理

4.协调沟通

1、具备仪表调式与投入运行的能力

2、具备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3、具备仪表故障判断与处理的能力

4、具备协调沟通能力的能力

5、具备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获得下列2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能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其中必须有一个高级以上证书):

职业证书名称

等级

颁证机构

化工总控工

高级/中级

云南省劳动厅

化工工艺试验工

高级/中级

云南省劳动厅

化学分析工

高级/中级

云南省劳动厅

化学检验工

高级/中级

云南省劳动厅

化工设备维修工

高级/中级

云南省劳动厅

化工仪表工

高级/中级

云南省劳动厅

3、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及特种能源与烟火技术等企业,从事生产操作、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管理、分析化验、工艺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的岗位,具有化工工艺和化学分析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化工生产操作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技艺型、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4、培养规格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确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具备基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高等数学、化学等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3)、管理知识

①了解管理基本知识。

②掌握化工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4)、工具性知识

①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②具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

(5)、学科基础知识

①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②熟练掌握化工单元技术及化工制图知识,能够熟练绘制化工图纸。

③了解化工基础知识及化工发展趋势。

(6)、专业知识

①掌握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②了解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③了解化工技术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④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技能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从事化工生产的控制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从事化工生产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工艺设计的能力;

具有从事化工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的能力;

具有一般化工工程项目规划或策划的初步能力;

具有较强的适应本行业发展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具有把握市场机会、开发新产品、进行产品促销的创新能力。

(4)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具有较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与管理工作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具有人际交往、市场开拓所需的基本社交素质和沟通能力。

(5)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能力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学习,在导学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下,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实践,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并在不断的课程学习实践中,不断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自主学习技能和提高依托网络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敬业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规格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经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具有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研究的初步能力。

了解化工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掌握网上学习的基本技能。

(3)、文化素质规格

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有较宽的知识视野,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

(4)、身心素质规格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健康测试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精力充沛地愉快工作。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在分析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基础上,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适应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实现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

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职业资格类型

职业资格等级

对应课程或实践环节

化工工艺试验操作

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工实训

化工工艺试验工(高级)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工实训、化工单元技术、化工生产仿真

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

化工总控工(中级)

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生产仿真实训

化工总控工(高级)

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生产仿真实训、化工实训

化工原料、产品分析、检验

化学分析检验工(中级)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分析检验工(高级)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工产品检验

3、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分析

根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特点和中职各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对比。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高职的课程体系

教育模块

类型

中职

高职

础课

德育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德育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德育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开放教育学习基础

计算机Ⅰ计算机Ⅱ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数学Ⅰ数学Ⅱ

高等数学基础

英语Ⅰ

专科英语1

英语Ⅱ

专科英语2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基础课

化学及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化工制图

化工制图

CAD

化工制图

电工电子技术

化工设备基础

物理化学

专业框架课

化工生产基础

化工单元技术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化工工艺

化工生产技术

化工仿真

化工生产仿真★

化工分析

化工产品检验★(含实训)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

化工安全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

化工单元技术课程设计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设计

氯碱化工

磷化工

科技文献检索

化工企业管理

技能鉴定培训及鉴定

化工总控工工(中、高级)――技能培训与鉴定★

技能鉴定培训及鉴定

化工工艺试验工(中、高级)――技能培训与鉴定★

技能鉴定培训及鉴定

化学检验工(中、高级)――技能培训与鉴定★

技能鉴定培训及鉴定

食糖制造工(中、高级)――技能培训与鉴定★

素质教育课

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

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茶艺

演讲与口才

文化艺术欣赏

管理学概论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

教学媒体及应用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生活中的数学

应用文写作

实用写作

普通话考证

普通话★

个人理财

云南地方文化

摄影技术基础

演讲与口才

综合实践课

金工实习

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

4、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根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构建以“职业技能本位”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本专业框架课程共设置5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框架课、素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

各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设置学分是学校提供的选课学分,大于该模块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从中选择所有必修课的同时,可选择部分选修课以达到该模块的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毕业应取得该模块的最低学分(包含本模块的全部必修课程学分和部分选修课程学分)。

(1)公共基础课(为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根据专业需要,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重点地有选择地学习专业桥梁课与专业框架课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与中职课程相衔接,使学生达到专科学历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主要包括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

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专业基础课:

主要为本专业类中职、中专、技校层次的学生设置的衔接课程。

主要有:

化工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物理化学、化工设备基础等。

(3)专业框架课:

主要为本专业知识课和技能课。

其中专业框架必修课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框架选修课是为学生就业和学习兴趣所设的课程,主要针对岗位的职能、业务设置。

职业能力模块的课程主要有:

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产品检验、化工单元技术、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化工单元技术课程设计、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设计、科技文献检索、化工企业管理、氯碱化工、磷化工、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

(4)素质教育课(人文课程为主)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主要有:

实用写作、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普通话、文化艺术欣赏、管理学概论、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职业生涯规划、生活中的数学、茶艺、社交礼仪、个人理财、摄影技术基础、演讲与口才等。

(5)综合实践课

综合性实训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主要包括金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5、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遵循岗位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实物认知到自行操作的方式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分层次递进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基本技能实践、岗位(群)能力实践和综合类实践等构成。

其中基本技能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以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主要包括课程演示、验证性实验等;岗位(群)能力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职业技能证书专项实训等;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实训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环节

基本技能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金工实习

化工单元课程设计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设计

岗位(群)能力实践

化工单元技术实验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

化工产品检验实训

化工生产仿真实训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实训

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

综合实践

金工实习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

6、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应涵盖专业统测课程)

核心课程的设立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教学结合中职培养方案,整合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和重叠的课程,以模块化、职业化的课程设置来迅速适应职业结构的变化,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本专业设立的核心课程有:

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单元技术、化工产品检验、化工生产仿真实训等四门课程。

(1)化工生产技术课程

模块

模块1:

化工生产技术基础理论

模块2: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化工原料及主要化工产品,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工生产技术的特点;熟悉典型化学品的特性、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理解化工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对生产的影响、典型化学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共性,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计算,具有化工生产的基本技能、分析和处理一般的工艺问题的基本能力。

它要求学生利用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学习内容

课程概论;化工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合成氨生产技术;硫酸生产技术;甲醇生产技术;醋酸生产技术;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设计准备;硫酸生产工艺的设计;合成氨生产工艺的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

媒介

视频文件、PPT课件等

学生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善于思考,理解该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化工技术经济学以及化工CAD等课程的知识,讨论分析化工工艺过程,学习化工过程及设备的设计和化工厂设计问题。

教师要求

熟练的掌握化工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精通教材。

能从应用专业本身角度,结合职业能力,知道什么应该教,怎么教。

能够熟悉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

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掌握工艺流程、物料衡算、反应条件、容器的选择,熟练使用autocad制图,office等办公软件,有一定的化工企业实习、工作阅历。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开放教育教学的特点,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便于教师助学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新型教学方式的实施。

本课程为实训课,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独立完成。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室先进的设备条件,采用手工或AutoCad和办公软件,编写设计说明书;

考核与评价

1、过程性考核(占50%)平时作业成绩体现

2、终结性考核(占50%)期末安排理论课内容笔试考试。

1、过程性考核(占50%)平时课程设计过程

2、实践技能考核(占50%)相关应提供课程设计资料

实施阶段

第4学期

第4学期

(2)化工生产仿真实训课程

模块

模块1:

化工生产仿真实训基础知识

模块2:

化工生产仿真实训操作

学习目标

了解化工生产过程;理解仿真实训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认识DCS控制系统;学会化工仿真培训系统的使用方法

了解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熟悉各单元的设备,调节器,阀门等;掌握各单元冷态开车操作掌握各单元典型事故的处理方法。

了解反应器的类型适用场合和特点;了解传质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等;掌握精馏和吸收解吸工艺流程,操作规程。

学习内容

化工生产过程和基本知识;学习操作DCS控制系统及化工仿真实训系统

离心泵操作实训;单机压缩机操作实训;液位控制系统操作实训;列管式换气操作实训;精馏塔单元实训;吸收解吸单元实训;间歇釜反应器的操作,特别是反应过程的控制操作。

媒介

仿真教学系统、教师相关的文字材料、教材视频录像等

仿真教学系统、教师相关的文字材料、教材视频录像等

学生要求

具备化工生产的基本知识,熟悉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具备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相关知识。

具备化工生产的基本知识,熟悉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具备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相关知识。

教师要求

具备化工生产的基本知识,具备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计算机操作等知识;同时熟练化工仿真软件的操作系统和使用方法。

具备化学化工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化工生产过程,工艺条件的选择等相关知识,熟悉化工生产仿真系统的操作。

同时具备在企业的工作经历。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开放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便于教师助学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新型教学方式的实施。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

以项目作载体,学生为主体,将任务与知识联系,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完成实训知识的学习

考核与评价

1、过程性考核(占50%)平时操作及小组学习记录

2、终结性考核(占50%)期末安排理论课内容笔试考试。

1、过程性考核(占50%)平时训练情况及小组学习情况

2、实践技能考核(占50%)根据实践实验情况

实施阶段

第5学期

第5学期

(3)化工单元技术课程

模块

模块1:

化工单元技术

模块2:

化工单元技术课程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单位制和单位换算学会使用图表查找常用物性数据。

会使用描述流体流动的物理量并进行简单计算;运用流量方程式简单计算;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掌握连续性方程、柏努力程和流体流动阻力测定方法;掌握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特性曲线。

了解非均相物系分离的主要方法、分离过程、主要特点与工业应用。

理解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熟知传热的基本方式。

了解各种蒸发器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范围;理解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定,掌握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掌握理论板层数的求法和回流比的计算。

理解气体溶解度及亨利定律;吸收剂用量及最小液气比的确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了解工业上常用干燥器的结构,会正确操作和维护干燥设备。

1、作图技能。

2、计算换热器、精馏塔塔吸收塔工艺计算。

学习内容

课程概论;流体流动与流体输送设备;沉降与过滤;传热原理及设备结构和操作;精馏原理、结构及简单工艺计算(图解法和逐板计算法);吸收原理、结构及简单工艺计算。

设计准备;绘制流程简图;工艺计算;绘制设备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媒介

化工素材库、课件、图片、音像资料、仿真软件、教材、学材、动画模拟资料、校内外实训基地。

化工素材库、课件、图片、音像资料、教材、学材、动画模拟资料、参考资料。

学生要求

有效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结合学习。

学习过程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本校进行实践训练,没有条件的学校先进行理论学习,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

查阅文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查阅文献: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化学工程手册第1篇,化工基础数据》,化学工业出版社,

[3]《化学工程手册第13篇,气液传质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

[4]《化学工程手册第11篇,蒸馏》,化学工业出版社。

[5]石化部石化规划院,《塔的工艺计算》,石油工业出版社。

[6]北京化工学院等合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1册,第3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7]《化工制图》

[8]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师要求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少而精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开放教育教学的特点,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