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59065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doc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2011年度总结评估报告

《宝应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自2011年开始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环保工作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紧扣主题主线,坚定不移地以生态创建推动环境改善,以环境保护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污染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主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了使《规划》年度评估能够准确、科学、定量地反映我县的实际状况,我们对照《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21个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总量控制与资源利用指标、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标3个方面的内容,指标数据基本以2011年的统计数据为主。

同时,我们也对《规划》中提出的环保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估。

我县《规划》目标2011年度完成情况详见表1。

表1“十二五”规划目标2011年度完成情况一览表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5年目标值

2011年

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

100

100

2、地表水国控断面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

%

100

100

100

3、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100

>85

100

4、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

%

0

<5.3

0

5、农村地表水水质功能达标率

%

91

>80

100

6、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

%

96.44

>90.6

96.99

7、酸雨频率

%

0

<25

0

8、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89.4

>85.3

94.4

总量控制与资源利用

9、COD年排放量*

11740

10307

11363.9

10、氨氮年排放量*

1892

1638

1854.36

11、SO2年排放量*

1439

1382

1375.5

12、氮氧化物年排放量*

2687

2552

2593.03

13、单位GDP水耗

立方米/万元

230

<180

205

14、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0.67

0.571

0.646

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1.83

>93

75.92

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与建设

16、污水集中处理率

县城

%

82.6

>80

82.9

建制镇乡镇

%

83.3

>75

83.6

1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县城

%

97.45

≥95

100

建制镇乡镇

%

93.93

>90

94.28

18、危险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

%

100

100

100

19、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重

%

21.49

≥19.5

21.49

20、环境生态乡镇建设标准

%

85.7

>80

85.7

21、森林覆盖率

%

18.36

23

18.45

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1、环境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度我县地表水基本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水质达标率为100%,基本符合Ⅲ类水标准。

京杭大运河宝应段总体水质达到Ⅲ类水质要求,宝射河上游(船闸至獐狮荡集镇)符合Ⅳ类水质标准,宝射河下游(獐狮荡集镇至县界)水质状况符合功能区划Ⅲ类水标准要求,城市河(中沟河、头引河、二引河、二里排河)的水质总体状况符合Ⅴ类水质标准。

运东河流(大溪河、向阳河、芦汜河、潼河、营沙河、大三王河、宝应大河、大官河、宝曹河、新潼河)对照Ⅲ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化学需氧量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与2010年相比,超标项目相同,但项目超标率均有所下降,总体水质状况略有好转。

运西河流(中港河、中心排河、东西大沟)对照Ⅲ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出现了超标现象,与2010年相比,溶解氧未再出现超标现象,且超标项目的超标率略有下降,总体水质状况略有好转。

2011年度我县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API为60,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为96.99%(354天),没有出现酸雨现象。

全年降水PH值在6.19-7.70之间,年平均值为7.12。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分别为0.016mg/m3、0.026mg/m3、0.070mg/m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2011年度我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为64.3分贝,低于70分贝的限值。

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0分贝,符合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100%。

2011年度全县小康社会环境质量指数为94.4,位列全省前列,提前完成《规划》规定的目标(85.3)。

2、总量控制与资源利用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规划》总体要求,2011年度我县进一步加大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力度,通过指导1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首次开展畜禽养殖减排,加强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机动车减排工程,淘汰黄标车,实施出租车油改气,整体减少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

2011年我县全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化学需氧量816.5吨、氨氮85.0吨、二氧化硫257.8吨、氮氧化物153.2吨。

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1363.9吨、1854.36吨、1375.36吨和2593.03吨,排放总量已控制在《规划》总量控制指标年度目标以内。

在此基础上,我县进一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工作,2011年度我县单位GDP水耗为205立方米/万元,单位GDP能耗为0.646吨标煤/万元,分别比2010年度下降10.87%、3.58%,达到了《规划》规定的年度目标。

我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5.92%,较2010年度下降7.22%,距离《规划》规定的目标值93%差距较大。

3、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我县共投入2.8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与建设,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运东垃圾填埋场和潼河水厂基本完工,我县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体系正常运转。

新建镇污水管网65公里,13座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基本正常运行。

我县污水集中处理率县城和建制镇分别为82.9%、83.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县城和建制镇分别为100%、94.28%;我县危险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为100%,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重为21.49%,基本完成《规划》规定的目标。

2011年,我县曹甸、范水、夏集、黄塍4个镇获国家级生态镇命名,山阳、泾河两镇获省级生态镇命名,环境生态乡镇建设标准达85.7%,达到《规划》规定的目标。

我县2011年森林覆盖率为18.45%。

较2010年增长0.48%,基本完成《规划》规定的年度目标。

4、“十二五”期间环保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表2“十二五”规划重点环保工程项目完成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及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实施情况

投资情况

(万元)

1

宝应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及管网建设工程

日处理规模2.5万m3/d;

已建成投入试运行

9000

2

宝应仙荷污水处理厂一期技术改造

2.5万m3/d技术改造,尾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改为一级A。

已建成投入试运行

1000

3

宝应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及管网建设工程

一期日处理规模2万m3/d;

未开工

4

宝应运东南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主干管网建设

范水镇:

日处理规模3000m3/d;

夏集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柳堡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范水镇:

日处理规模4000m3/d;

夏集镇:

日处理规模3000m3/d;  

柳堡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1200

1950

1950

5

宝应运东北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主干管网建设

泾河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黄塍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曹甸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西安丰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泾河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黄塍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曹甸镇:

日处理规模3000m3/d

西安丰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900

450

1125

450

6

宝应运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主干管网建设

山阳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山阳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450

7

宝应运东中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主干管网建设

鲁垛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小官庄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广洋湖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射阳湖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望直港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鲁垛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小官庄镇:

日处理规模1000m3/d

广洋湖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射阳湖镇:

日处理规模2000m3/d

望直港镇:

日处理规模3000m3/d

450

450

525

450

600

8

宝应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

一、二级保护区的整治与生态修复

宝应县自来水厂取水口东岸迎水面边坡1KM生态修复、新建朱马闸1.5KM集中归并点。

3460

9

宝应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宝应湖(南部)面积60平方公里

宝应湖(北部)面积120平方公里

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畜禽养殖治理1家

800

10

京杭大运河(宝应县)清水通道整治项目

左岸31.49Km,右岸28.09km

11

规模化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循环体系建设

5000亩

完成泵站建设及水生植物种植

220

12

南水北调宝应县白马湖运西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对沿河南岸陆地延伸1KM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实施治理,关闭重污染企业,搬迁畜禽养殖场;200米范围居民实施搬迁;建设入河污染物的截污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综合利用;实施运西河生态修复工程。

关闭污染企业3家,搬迁畜禽养殖场4家

900

13

宝应县CNG加气母站

日供天然气10万立方米

已建成投入使用

2000

14

宝应县运东垃圾卫生填埋场

日处理垃圾180吨

项目在建

15

宝应县金鸡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

10万只蛋鸡粪便的综合利用

完成600立方米沼气池建设以及1200亩农田租赁

380

16

宝应县丰源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

年存栏800头猪粪便的综合利用

建成沼气池

275

17

宝应县丰盈循环有机农业减排示范工程

有机食品基地1000亩,养殖5万只鸡、鹅粪便的综合利用

建设有机食品基地1000亩

400

18

宝应县农业减排示范工程

5万亩

1万亩

1000

19

宝应县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工程

疏浚河道

完成窑河上段、城市河上段以及柳沟河清淤、建设驳岸,共清淤城市内河3685米、土方2.1万立方米,建设护岸3060米,并建设邰家河活水泵站一座,

410

20

宝应县镇村河流整治工程

疏浚土方1016.99万方

疏浚200万方

1000

21

宝应县曹甸镇秸秆加工示范工程

年利用秸秆6000吨

秸杆加工生产线

200

22

宝应县西安丰镇绿草荡湿地生态功能区建设

2平方公里

建设有机食品基地、污水处理厂1座

704

23

宝应县射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5平方公里

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

560

24

宝应县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

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监测站扩展监测能力建设。

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大气采样器3台、烟尘测试仪1台、顶空进氧器1台等)

50

25

宝应县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污染源环境监管体系及设施、应急装备与取证设备、环境宣教器材及设备。

污染源环境监管体系及设施在建

200

表3纳入省、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其他重点工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及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实施情况

投资情况

(万元)

备注

1

仙荷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回用量1.5万吨/日

省18

2

规模化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循环体系建设

5000亩

省30

3

江苏宝南木业制造有限公司煤改生物质项目

煤改生物质

新建有机力载体锅炉

460

省37

4

江苏宝南木业制造有限公司燃煤锅炉烟粉尘治理工程

设置陶瓷多管除尘器

2台套

55

省38

5

宝应县油品储运销VOCs治理工程

中石化22座、中石油3座、社会加油站8座。

省41

6

宝应硫酸锌制造行业产生的重金属镉污染

在已经完成的土壤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调查和治理技术筛选的基础上,该项目主要从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两个方面对土壤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和示范。

对夏集镇基本农田保护区中的3000亩重点污染区域进行治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使土壤污染物含量符合有机等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标准,为类似地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样板。

省76

7

宝应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回用量1.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作为市政、绿化、景观水。

省72

8

宝应县生活垃圾收运项目

新增10个转运站,新增转运能力400吨/日,新增转运车辆10辆,新增运输能力200吨/日。

新建10个转运站,新增转运车辆8辆,

1000

省73

9

宝应县北港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

对宝应县北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进行生态修复,现状处理规模100吨/日。

省75

10

宝应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处置工程

续建污泥处置设施,规模50吨/日

省77

11

三阳河水质自动监测站

江都与高邮交汇处高邮境内、高邮与宝应交汇处宝应境内三阳河水质自动监测站。

省95

12

宝应县提高自来水公司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宝应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宝应水厂)增加深度处理工艺。

省97

按照我县列入《规划》中的重点环保工程项目的内容,截至2011年底,我县重点环保工程项目完成投资33509万元,其中:

宝应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及管网建设工程、宝应仙荷污水处理厂一期技术改造、宝应县CNG加气母站等3个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成,其余22个工程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另外,纳入省、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12项其他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515万元。

重点环保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资金困难,致使部分工程项目实施进展缓慢。

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政策和保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工作,上门指导列入清洁生产审计计划的16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牢牢把好宏观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水平、项目排污总量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保审批的红线。

2011年共否决不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重污染项目51个,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

二是完善体制,落实责任。

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指标纳入我县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解落实环保目标责任状,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保证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园区)、社会三个层面有计划地开展试点示范,全方位、多层次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综合执法,形成了执法主体多元化、力量一体化、工作立体化的良好局面。

三是创新机制,增加投入。

努力推进政策创新,把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法规约束与政策激励有机结合,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以经济政策调动市场资源,以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

2011年,我县共投入2.8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与建设,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运东垃圾填埋场和潼河水厂基本完工,我县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体系正常运转。

我县专门出台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意见,并安排104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专门补助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全年累计新建乡镇污水管网65公里,13座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基本正常运行。

四是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

开展各类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环境保护。

2011年,我县共举办了三届“中国绿歌会”环保文艺演出,组织了生态宝应摄影巡回展、中小学生环保征文竞赛、企业家环保座谈会、发放生态宣传读本、宣传画等活动,在县“两台一报”开辟了“生态县创建”专栏,高频度播报环保知识及创建动态。

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我县环保部门全年编报信息764条,其中省环保厅网站刊登99条,排名全省第5,在县(市、区)环保局中排名第一。

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丰富公众的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意识,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在全社会逐步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环保的氛围。

三、实施“十二五”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对《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我县实施《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有:

1、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急待加强。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涉及多个部门,管理经验、技术手段比较欠缺,使得我们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指标上的监管措施和力度不够,要全面完成“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十二五”期间环保重点工程和项目进展缓慢。

我县列入《规划》的25项重点工程项目仅有6项已经完成,其他项目有的才刚刚开始,有的还没有实施,要达到《规划》目标规定的要求难度较大。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筹资渠道不畅、相应配套政策缺乏和激励措施不够。

重点工程项目进展缓慢,难以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发挥效益。

四、加强“十二五”规划实施力度的建议

距离“十二五”末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根据我县《规划》实施的实际状况,要顺利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1、进一步树立经济环境统筹发展的观念,并以此指导环保工作实践和开拓创新环保工作思路,研究探索政府管环保、社会办环保的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改善环境执法监管的手段与方式,采取项目带动战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与时俱进,实现争先进位、赶超发展。

2、加强对《规划》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法律监督、政府负责实施、政协民主监督”的环保领导体制和“政府负责、部门齐抓、环保统管、企业治理、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

3、按照“政府调控、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原则,努力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并完善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投入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环保投入的多元化,拓宽环保资金投入渠道,从根本上解决环保资金不足的问题。

4、加强环保科技对环境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

针对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环境保护战略研究,指导管理工作。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控制研究,做好农村环保工作。

加强推行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为走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道路提供科技支撑。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