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1016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doc

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

(2012年9月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

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放缓趋势,并呈现出明显的调整特征。

受市场环境趋紧影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9.9%,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3个和4.6个百分点。

从效益情况看,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主营收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11%下降到5.36%。

    当前经济处于怎样的运行状态,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下一步走势如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并结合实施“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综合分析,影响当前工业增速放缓和企业效益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世界经济不振、外需持续低迷带来的影响,又有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影响,同时,经济运行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调整周期,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

目前,工业增速已呈现出一些缓中趋稳的迹象,但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还会带来新的冲击,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一、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在外需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10.3%的增长速度,无论是与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相比,这个速度都是不低的。

同时还要注意到,工业生产增速已呈现出缓中趋稳迹象,4、5、6、7四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3%、9.6%、9.5%和9.2%,未出现大幅波动。

    二是增速回落带有明显的调整特征。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中央实施了包括十大产业三年调整振兴规划在内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使我国经济率先走出谷底。

三年过去了,政策效应逐步减弱,一些政策措施逐步退出,经济运行处在从政策刺激向内生增长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适应性的调整回落。

增速适度回调,有利于释放和缓解偏快的增速对经济运行形成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另外,我国制造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潜在增长率下降也是大势所趋,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7%,2011年增速达到13.9%,预计2012年增速在10%左右。

    三是外需萎缩的影响程度加深。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

美国经济依然疲软,欧洲经济处于衰退边缘,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

外部需求不振加大我国工业出口压力。

1-7月,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6.6%,增幅同比回落12.2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同比仅增长3%,增速比6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

另据海关统计,7月份,进、出口增速回落至2009年底以来的历史低位,其中出口增长1%,进口增长4.7%,增速比上月分别回落10.3个和1.6个百分点。

在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的4个百分点中,出口的影响程度接近三分之一。

    四是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困难加剧。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7月当月实现利润3668亿元,同比下降5.4%。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5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下降6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1.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6%。

    五是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9%和3.4%,与去年7月份的高位相比,仅一年时间价格指数分别回落10.4个和14.4个百分点。

随着前期新上产能集中释放与市场需求回落“双碰头”,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市场对价格下行预期增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

    二、部分重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从制造业运行情况看,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萎缩等因素影响,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和化工在内的原材料工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现,部分行业处在行业性整体亏损边缘;而受设备投资周期和出口萎缩等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生产增速快速回落,主要产品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产品产量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国内消费仍呈刚性增长,但受一些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或效应的减弱,以及外需不振的影响,以轻纺为主的消费品工业生产形势也不乐观;电子制造业由于外需不确定性增加,生产波动较大。

从总体上,今年以来大多数行业生产增速同比都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二季度以来也表现出缓中趋稳的积极迹象。

从统计数据看,1-7月,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和电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3%、11.7%和12.2%,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7个、2.6个和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回落7.1个百分点。

7月当月,消费品工业和电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0.9%,增速比6月份分别加快1.2个和1.3个百分点;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6%和7.8%,增速比6月份分别减缓0.5个和1.7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

去年4季度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步入低谷。

粗钢产能释放加速,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冶金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总额大幅下降,行业运行困难加重。

1-7月,生产粗钢4.2亿吨,同比增长2.1%,增幅同比回落8.2个百分点。

7月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08.08点,同比下降26.6点,比年初下降12.4点。

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也有回落,但幅度明显小于钢材价格回落的幅度。

比如,7月份进口铁矿石价格平均为133.72美元/吨,比年初仅下降0.05美元/吨。

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7月,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仅有7亿元,亏损面高达33.8%,扣除投资收益,全行业主营业务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

预计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钢铁行业将继续维持这种微利运行态势,钢铁企业可能要勒紧裤腰带过一段苦日子。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也要抓住市场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针对钢铁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在政策着力点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以及重点区域内的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扶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推进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工作,按照技术、环保、质量等准入标准对行业发展进行规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积极推进减量化用钢。

积极推动建筑、船舶、家电等行业钢铁产品升级,重点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满足上下游产业升级的需求。

五是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充分发挥法律和经济手段作用,压缩落后产能市场生存空间,对落后产能坚决予以淘汰。

    水泥行业。

受基础设施投资影响,水泥行业总量过剩问题凸现,生产增速大幅回落,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效益明显下滑。

据建材工业联合会统计,1-7月,水泥产量11.96亿吨,同比增长4.4%,增速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7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月均出厂价355元/吨,比6月份下降3.4元/吨,同比下降10.4%,浙江、安徽、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水泥价格大幅度下滑,市场需求不旺已导致“价格战”在部分区域上演。

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7月,水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3.1%,行业平均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1.6%降到5.5%。

    针对目前行业发展情况,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严格控制总量,行业低位运行的主要因素是供大于求,要严控新增产能。

二是引导结构调整,在市场低迷的时期,也是结构调整的良机,目前骨干水泥企业开始延伸产业链,积极开展水泥制品业的业务,上半年水泥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水泥,位列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位。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1年实际淘汰落后水泥(熟料及磨机)产能15497万吨,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任务,完成率116%,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顺利完成2012年淘汰落后工作。

四是推进兼并重组,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是我部今年重点工作之一,针对水泥行业特点,抓紧研究水泥行业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是创新产业发展业态,积极引导水泥企业开展协同处置、氮氧化物减排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攻关和工业化试验示范,组织制修订产品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和配套政策,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绿色发展,创新产业发展业态。

    电解铝行业。

去年四季度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电解铝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一步恶化,前景不容乐观。

一是成本仍刚性上升。

电价是影响电解铝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过高的电价已使电解铝企业难以消化。

1-7月,我国铝冶炼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1.9%,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6.9%。

国内电解铝生产平均成本已高达16800元/吨(行业平均电价0.52元/千瓦时)。

二是铝价进一步下挫。

1-7月,国内市场铝现货平均价格为15992元/吨,同比下降5.6%,其中7月份平均价格为15561元/吨,比上月下跌1.7%。

若国内外经济形势短期内不能好转,铝价还将进一步下滑。

三是亏损进一步加剧。

1-7月,铝冶炼行业企业盈亏相抵净亏损18.9亿元,去年同期实现利润77.2亿元;企业亏损面达35.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81.1亿元,同比增长216.1%。

四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从目前国内外铝价来看,国内价格比国际高270美元/吨左右,很难通过生产成本升高来推动国内铝价上涨,因国内铝价高,也抑制了国内的铝材出口。

    下一步,坚持对电解铝产能进行总量控制,立足满足国内需求,着手研究对电解铝企业按照市场准入的原则实行差别电价。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做到有保有压。

    船舶行业。

1-7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549万载重吨,由上半年同比增长4.2%转为下降7.7%,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0.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1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7%,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3.4%。

截至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234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9%,比2011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7.6%,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3.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接单难不仅是我国造船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今年上半年,世界新船订单成交量同比下降55.6%,韩国下降65.7%,日本下降34.4%。

新船订单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国际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航运运力过剩,造成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影响的滞后性进一步显现,一般而言,对船舶工业的影响滞后2-3年,所以接单难的问题今年表现的尤为突出;三是国际造船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产能过剩严重,竞争进一步加剧。

预计,2013年和2014年面临的局面可能更为艰难。

    在国际船舶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保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在宏观层面要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扩大内需,加大国内老旧运输和单壳油船的更新步伐,加快推进国内渔业船舶、内河运输船舶及公务船舶的更新;二是鼓励支持船舶行业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企业调整产能和业务转型,优化存量资产;三是加强船舶科研开发。

加快主流船型的升级换代、高新技术船舶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四是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纺织行业。

2012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国内外棉差价过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呈现下滑态势,生产增速明显下降,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企业效益出现下滑,产业链前端(棉纺、化纤)亏损加重。

1-7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同比回落18.8个百分点。

内销增速明显放缓。

1-7月,在全国限额以上工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低于去年同期7.2个百分点。

出口同比负增长。

据海关统计,1-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374亿美元,同比下降0.2%。

另从美国、日本和欧盟相关部分获取的数据看,1-6月,美国从我进口的纺织服装总金额同比仅增长1.8%,增速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占其纺织服装进口的比重为37.4%,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日本和欧盟从我进口的纺织服装总金额同比分别下降0.5%和7.7%(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13.5%),占日本和欧盟纺织服装进口金额的比重分别从去年同期的74.1%和35.9%下降到72.2%和35.6%。

企业效益下滑。

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23亿元,同比下降1%;企业亏损面达17.7%,较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9.3%。

其中,化纤行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2.5%,棉纺纱加工业利润同比微增0.2%。

    当前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突出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外棉差价持续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

当前棉花问题备受关注。

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外棉价差不断拉大,到今年7月19日,国内外棉价差约为4100元/吨左右。

持续加大的国内外棉价差,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6月,美国从我进口的棉制织物同比下降1.4%,而从印度、越南进口的棉制织物同比则分别大幅提升了20.5%和23.4%。

中国棉纺协会跟踪的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40%,3万锭以下纺纱企业减产、停产面接近50%。

另外,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许多纺织产品出口“量增额不增”,保持出口增长的难度很大。

    家电行业。

2011年家用电器行业在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的作用下,主要产品生产、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全面突破原有水平,达到新的历史高点,全年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长20.3%,家用冷柜增长12.4%,房间空气调节器增长24.6%,家用洗衣机增长11.5%。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退出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市场表现疲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缓,主要产品产量增幅回落或略有下降。

1-7月,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8.2%,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

主要经济指标虽仍保持增长,但增幅由去年同期的两位数回落至个位数。

自二季度开始,家用电器行业的情况有所好转,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一季度相比开始回升,4、5、6月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9.63%、10.68%和10.22%。

    目前,国家在家用电器行业实施的扩大消费的政策主要有家电下乡和节能家电惠民政策。

家电下乡政策自2009年2月1日在国内全面推广,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商务部统计,1-7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377万台,实现销售额117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7.1%和17.3%。

节能家电惠民政策是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和空调四类白色家电产品纳入财政补贴范围。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家电行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将发挥积极作用。

    电子行业。

1-7月,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增速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

受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电子出口延续低速增长态势。

1-7月,规模以上电子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快于其他多数行业,下降幅度也要低于其他多数行业,主要是去年同期电子制造业出口增速相对较低。

从短期看,欧美经济形势难有大的起色,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还将面临较大压力。

电子信息产业外向度高,稳出口和调结构不可偏废,稳定出口和促进内外需市场结构调整仍将是“十二五”时期两大工作重点。

    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今年又批准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至今整个规划体系中54项规模已发布了50项。

    为加快推进各项目标及任务的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意见》,分年度安排实施一系列专项行动,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重点领域优化升级。

围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基础能力提升、新兴产业发展、“两化”融合、节能减排、质量品牌、中小企业等工业转型升级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制定行动计划。

二是重点行业转型发展。

结合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业、军民结合等重点行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和研究其转型升级的重点和路径,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三是重点区域试点示范。

在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区域,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工程,开展区域试点示范。

    2012年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规划》实施部际协调机制,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切实推动规划实施。

二是建立健全部内工作机制,按照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一落实到有关司局,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工作方案,确保有力、有序推进规划落实。

三是建立健全部省联动机制,找准切入点,确定工作载体和抓手,更多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推进工作落实。

突出抓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规划的发布实施和技术改造。

“十二五”规划编制发布工作基本完成。

同时,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了工业转型升级计划“6+1”活动。

144.5亿元技改专项资金全部下达,支持3421个项目,总投资1996亿元。

二是企业兼并重组。

组织召开企业兼并重组部际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协调各成员单位解决企业和地方在兼并重组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建立了地方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

开通了企业兼并重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研究确定了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主攻方向和指导意见。

三是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企业能效对标达标,安排4亿元支持清洁生产,批复第一批“两型”企业创建试点方案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第一批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施了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管理。

下达了“十二五”期间和今年19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公告了今年2579户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四是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

起草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提出了各区域产业发展导向和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目录。

近年来,联合地方举办了三次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共签约项目1394个,合同金额达10791.3亿元;安排3亿元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五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定和发布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制定鼓励发展的重点产品目录。

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落实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四、下半年工业经济面临的环境分析

    从国内外的发展环境来看,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要更加复杂,存在更多变数。

外部需求萎缩与内需增速放缓相互交织使得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从国际环境来看,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增速减缓,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有所加大。

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

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复苏前景不容乐观,都将使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

    首先,全球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疲软。

尽管从一些经济经济指标看,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但仍然缺乏持续强劲的增长动力,长期增长的势头依然微弱,美联储决定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延长至2014年。

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2.0%,低于市场预期,二季度经济增长率折年率也有回落。

美联储下调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为1.9%至2.4%;5月份失业率增至8.2%,是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在连续两个月下降之后再度回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曲折复苏的态势。

欧洲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欧盟部分国家受欧洲主权危机的冲击出现全面性衰退。

欧债危机不仅拖累实体经济增长,还导致标普等评级机构下调部分欧盟成员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欧盟经济蹒跚前行。

主要新兴经济体受发达经济体拖累,经济增速也已普遍放慢,使世界经济同时存在着较大的下行风险,欲振乏力。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3.5%,比2011年回落0.4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2.5%,比2011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其次,欧债危机将对世界经济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欧债危机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

目前,欧洲银行业和主权债务相互影响并陷入恶性循环,各国的救援措施虽短期内对金融市场起到提振作用,但由于导致危机的体制性缺陷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很难取得显著效果。

欧债危机逐渐演化成经济、金融、政治危机,将对世界经济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欧元区仍然是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来源。

    第三,全球需求萎缩,进出口贸易增长进一步放缓。

IMF预测,2012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0%,比2011年放缓1.8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出口和进口增长2.3%和1.8%,比2011年放缓3个和2.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进口增长6.6%和8.4%,比2011年放缓0.1个和0.4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6月份预测,2012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5.3%,比2011年放缓0.8个百分点。

    从国内看,出口、投资、消费三大需求和产出增速普遍低于市场预期,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虽然我国采取了诸多扩大内需政策,内需拉动作用有所释放,但由于国内前期经济增长累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上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内需拉动作用还没有突出表现,内生性增长动力仍然不足。

今年1-7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

目前,投资增长处于2002年以来的历史低位。

受此影响,上半年,在100余种主要机械产品中有近三分之一产品产量同比下降。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677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4%,较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大幅度回落,对钢铁、建材、施工机械等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今年以来,虽然水利、环境和公用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但在地方融资平台、铁道部负债率高企的情况下,由于对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更强的交通运输领域投资增速难以大幅回升,因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很难大幅提升。

    ——居民消费增长放缓。

1-7月,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4537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

受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到期影响,7月份,15种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