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485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docx

驿路梨花全课教案

第14课  驿路梨花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了解记叙顺序与设置悬念的手法。

3.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了解写作顺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彭荆风(1929——),靠自学成为作家。

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离开文坛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

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他1977年写作的表现边疆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佳作。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  ]标出倒叙的内容,用(  )标出插叙的内容,用波浪线标出设置悬念的内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主旨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迷茫(mímáng):

①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②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

恍惚(huǎnghū):

①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②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

修葺(xiūqì):

修理(建筑物)。

晶莹(jīngyíng):

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

晶:

光亮透明。

莹:

光亮透明。

驿路(yìlù):

驿道。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

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1.抽同学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8):

“我”与老余困窘时见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

“我”与老余猜测小屋的主人。

第三部分(13-27):

“我们”与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第四部分(28—37):

遇到梨花的妹妹得知真相。

2.本文的写作顺序有何特点?

明确:

顺序与插叙相结合。

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是顺叙。

在“我们”投宿在小屋的所见所闻当中,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又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这两段内容是插叙。

补充资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采用此法,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总结固趣:

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

应怎样弥补?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设置悬念的手法。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主旨。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时说: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

当时,我经历了“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

那是5月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

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

情之所钟,使我的思绪完全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梨花林,以及那些朴实的哈尼族、瑶族人当中,也就写得很快,一个下午就完成了这篇《驿路梨花》。

我这篇对善良、朴实、美好歌颂的《驿路梨花》,也是让人们用过去与“文革”对比,以鞭笞丑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能否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写作意图,看能否体会作者通过设置悬念所产生的引人入胜的效果: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1.文章开头连用“挨”“延伸”“消失”三个动词、用“陡峭、茂密”两个形容词,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作者由近及远,写出了山之高,之大,之多,山的险峻。

着意渲染我和老余找不到住处的着急心情。

这些都为后文写发现小茅屋做铺垫。

 

2.文中有哪些地方写了梨花?

请找出来,加以赏析,然后交流:

明确:

三处。

第一处: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为实写,这句话写出了梨花盛开的特点,写出了梨树林给人的整体感觉。

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时的心情;为下文投宿小茅屋做铺垫。

第二处第27段:

我梦在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为虚写,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梨花林之美, 用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为后文是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埋下伏笔。

 

第三处:

第37段,结尾处在写梨花,为实写。

内容上:

实写梨花,点题点人物,借花喻人,比喻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比喻雷锋精神结构上:

照应题目,深化中心 。

3.小姑娘的了讲述出了房子的来历,请结合相关内容思考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明确:

文中出现的人物都可以算是小茅屋的主人。

解放军叔叔(建造)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哈呢小姑娘(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受益之后,送来同样也算(照管)了小茅屋,“我”和老余(修茸)小茅屋,我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4.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悬念之处,体会其妙处,然后交流:

明确:

悬念一:

第4段,下文老余的话,情绪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疑问:

有了梨花就会有地方住宿,可是屋里漆黑,没灯也没人,这是什么人的屋子呢?

 

悬念二:

瑶族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悬念产生:

究竟谁是小屋的主人呢?

 

悬念三;

29、30段,当我们争着感谢小姑娘时,遭到拒绝,产生疑问,解放军为什么要盖这个小茅屋呢?

进而点明文章主旨:

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叔叔教我们这样做的。

5.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标题:

明确:

标题“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还写出了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结尾引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表达了对梨花姑娘的赞美之情,称颂梨花姑娘的精神也就是雷锋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补充资料: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 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武均州即武钜,当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诗中“白发将军”就是指陆游。

西京,即洛阳。

公元1161年12月,武钜率军抗击金兵,收复洛阳,陆游得到这个消息写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

末联两句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绍兴三十一年七月十二日,陆游升迁大理司直兼宗正簿,任玉牒所史官。

他的工作主要是为皇家纂修“玉牒”,以编年之体叙帝系而记其历数,凡政令、赏罚、封域、户口、丰凶、祥瑞之事皆须记载。

九月间,完颜亮的大军自北南下了,一边分兵进攻川陕和荆襄两路,一边自己率领六十万军队直逼淮水清河口,号称百万。

南宋刘錡的军队在皂角林和金人遭遇,打了个胜仗;而在广大沦陷区,爱国群众纷纷组织乡兵与金人作战,在正规军的配合下,十二月间,收复了高州、长水县、永宁县、寿安县,并终于攻克洛阳,极大地鼓舞了人心。

当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异常高兴,立即作诗一首《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剑南诗稿》卷一)

 

三、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

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明确: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也表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

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运用的?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明确:

2.模仿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处处开》写一篇文章。

总结固趣

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布置作业:

     1.预习《最苦与最乐》,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2.课外阅读彭荆风的文集。

 

趣味教学资料

彭荆风简介

彭荆风(1929——),1929年11月22日出生。

1949年参军,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当过教员、编辑。

1950年毕业于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

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昆明军区创作员、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

中国作协理事、名誉委员,云南作协副主席。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创作一级。

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

靠自学成为作家。

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还办过文学团体“牧野文艺社”。

1949年6月在南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进入云南边疆,1955年由边疆连队调到昆明军区任创作员。

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担任过编辑、连队文化教员、专业作家。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离开文坛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热爱乡土,热爱祖籍萍乡,热爱出生地鄱阳,热爱小时呆过的赣州、铅山、上饶。

多次回乡访亲探友,给当地业余作者讲话或辅导,认真负责生动。

 

彭荆风获奖情况

《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红指甲》获首届金盾奖,《蛮帅部落的后代》获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创作三等奖;

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获1987年全军当代军人风貌奖;

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9年7月)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短篇小说《阴阳有隔》荣获第二届边疆文学·昊龙年度文学年度短篇小说奖(2011年度)。

彭荆风创作历程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

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

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

1957年,与林予合写的《边寨烽火》,与陈希午合写的《芦笙恋歌》两部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很受欢迎。

 1976以后,陆续有作品问世。

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得好评。

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均在全国获奖。

1962年创作的反映苦聪人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篇小说《鹿衔草》在“文革”中曾被批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

 “驿路梨花”今何在?

           ——访军旅作家彭荆风

 

还记得以前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那篇小说《驿路梨花》吗?

还记得那个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一波三折寻不见的草房主人吗?

如今,这篇课文的作者彭荆风就站在我的面前,红色外套,银发满头,伸手相握,能感觉到他的双手传递过来的温暖与力量。

1977年,曾被打成“右派”的彭荆风,在被剥夺了22年创作权之后,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于11月27日《光明日报》上发表小说《驿路梨花》,立即在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反响。

如今,已经84岁的彭荆风,依然透着一股青春之气。

他的书桌上,同时摆着四部长篇,四年前,刚学会五笔输入法的他,全力投入长篇纪实文学《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苦战缅印》的改稿当中,这部作品八年间已经修改了六次。

20世纪50年代,彭荆风以短篇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电影《芦笙恋歌》据此改编)、电影剧本《边寨烽火》(合作)等享誉文坛,成为云南边地军旅文学的开拓者之一。

80年代以来,彭荆风先后出版的文学作品达23部之多。

2010年,他耗时12年创作的《解放大西南》,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这部作品修改了10次,手稿重达27公斤。

回望近70年的创作历程,彭荆风说:

“为什么这么执着,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

壹 自任主编

彭荆风的父亲彭复苏,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被保送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北平民国大学担任文科教授,刘白羽是他的学生。

20世纪30年代,一起参加辛亥革命的同学熊式辉担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希望彭复苏回家乡参政,他便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出任铅山县县长。

在彭荆风的印象中,父亲为人耿直,为官清廉。

但是,由于彭复苏难容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人的迫害而遭免职,从此失业多年。

1944年,彭复苏的铅山佛教界朋友念他当年为政清明,在他急寻一立锥之地时,邀约他回铅山居住。

彭荆风的母亲和弟弟于1946年冬,也从赣州乡间的巫家凹迁来,分散多年一家人终于团聚。

从那以后,铅山就成了彭荆风的第二故乡。

但是,铅山的生活比僻居赣州山区时还困难,因为在城里没地方种菜砍柴,一切全得掏钱买。

幸好,彭复苏懂易经,又是书法大家,能给人看病,写字,收点“礼仪”,以补家用。

1946年,彭荆风初中二年级还没有读完,就因家贫失学。

于是,他在九江县的一家私人报纸——《型报》当起了练习生,白天干学徒,晚上当校对。

按合约规定,一年期满后可以转为校对,但是,报馆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一年多后,以裁员为名把彭荆风辞退了。

那时候,彭荆风刚读了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被书中那个在流浪中写作最终成为作家的人物所感染。

他也想在流浪中去寻找写作素材,就沿长江东下流浪了半年多,最终也没找到工作,只好再回铅山。

在家闲居了一两个月后,父亲的一个朋友介绍彭荆风去河口镇的税务所当收税员,除了每月的薪金外,还会有些外快。

可是彭荆风不愿去,他希望能再找家报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写作。

母亲拗他不过,只好托铅山名流严心眉作介绍,让彭荆风去上饶的《民锋日报》当校对。

此前,彭荆风就常给《民锋日报》副刊投稿,而经常编发这位年轻人散文的编辑汪肖吟也愿当伯乐。

虽然要从凌晨12点工作到早晨6点,而且薪资微薄,但彭荆风却喜欢这份工作,更重要的,他有机会在报社的资料室翻阅各种书籍。

汪肖吟常把朋友寄来的进步书刊借给彭荆风看。

自此,彭荆风迷上了沈从文、鲁迅的著作,并开始学着写一些小说和历史故事,写楚霸王的《乌江泪》,写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山海关之夜》、写范雎的《赠绨袍》……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练笔过程。

有一天,彭荆风在报社附近散步时碰到小学同学李耕。

李耕当时正在一所粮食仓库当临时雇员,也爱写诗。

他们在聊天时萌发了办文学社的念头。

于是,“社长”李耕负责对外联系,“主编”彭荆风负责选稿、编排、校对。

“牧野文艺社”诞生了。

第一期于1947年12月12日在《民锋日报》上出刊,有彭荆风的散文《乡愁》、程若虚的小说《二虎嫂》、郑草风以《夕阳》为总题的14首短诗以及杨乃居的一幅木刻《农家》。

李耕还把朱光潜以前写给他的一张明信片作为“作家书简”拿来发表。

朱光潜对处于生活底层的文学青年的询问如此关切,使彭荆风很受感动,也使他难以忘怀,并在以后的文学生涯中,用这种精神去对待年轻作家。

朱光潜对文学的见解在《牧野》发表,大大地提高了刊物的档次。

但是,1947年3月26日,因发表了嘲讽国民党抓壮丁打内战的短诗,《牧野》被查封停刊。

彭荆风也被开除出报社。

汪肖吟同情彭荆风的处境,介绍他去南昌找其老乡洪道镛。

洪道镛私人办了张四开小报《南昌晚报》,正需要人。

彭荆风见洪道镛时,同时送上了他那贴满了自己小说和散文的剪报本——那是对他的文学才能很有说服力的证明。

彭荆风也由此顺利地当上了副刊编辑。

贰 携笔从戎

1949年5月,南昌解放,20岁的彭荆风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

同年8月,他响应校长陈赓的号召,投身于解放大西南的洪流,在参加两广战役之后,又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

彭荆风所在的广州纵队有个油印小报,从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这份小报在行军、战斗中出了100期,彭荆风发了35篇小稿子,常常是行军途中,背包一放,坐下来就开始写作。

部队进驻昆明后,彭荆风在改造起义军官的云南军政大学做了近一年的宣传工作。

1951年春,他又调到原云南军区的《文艺生活》月刊担任编辑。

刊物有个书库,方便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

部队领导知道彭荆风爱好文学,曾关心地派他去曲靖、昭通等部队组稿、采访。

但是,这些地方离彭荆风想要了解的多彩边地太远了。

他想,长年在舒适的城市里,写不出好作品。

思来想去,彭荆风决定离开军区去边防部队。

从1950年春起,云南各地持续了三年多的剿匪战斗接近尾声,只有滇南的澜沧还在艰难地进行。

澜沧属于亚热带地区,虽然美丽肥沃,但由于过去痢疾、恶性疟疾等传染病长久流行,死亡率极高。

像商业重镇思茅,就因为病死和逃亡的人太多,一度成为空城,被人形容为“蛮荒瘴疠之邦”。

1952年初,全军开始“文化大进军”,彭荆风也踏上了那条蜿蜒于哀牢山与无量山脉之间、南去澜沧的古驿道。

他背着沉重的背包,夜间就歇在少数民族的竹楼里,或者公路勘测队的帐篷中。

错过了村寨,他就与露宿在山野里的赶马人一起在火堆旁过夜。

1200华里,彭荆风一共走了30多天才跟连队接上头,担任了文化教员。

刚到时,没地方睡觉,他就在老乡家的鸡笼上搭块木板当床,被鸡虱子叮得全身都是红点。

1952年冬,彭荆风所在的第一一五团二营五连结束了大黑山的剿匪战斗后,奉令在当年12月初进军西盟佤山。

解放西盟后,部队又连夜急行军攻取了边境要道——大力索寨,并以那里为驻地负责该区域的巡逻、打伏击及发动群众等任务。

彭荆风经常随同部队活动于班同、图地、打洛、班帅等拉祜族、佤族村寨。

部队在佤山的一些大部落分驻了民族工作组后,彭荆风又成了联络员。

多数时间,他一个人背着一支卡宾枪、四枚手榴弹在人迹罕见的山路上行走。

就这样,彭荆风走遍了西盟佤山的大小部落和山林,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看清了西盟佤山的全貌,了解了那些古老而特异的民族习俗。

彭荆风利用晚上时间蹲在佤族、拉祜族人家的火塘前,就着时明时暗的火光写作。

南行途中,他因为背包太重而多次轻装,但总是舍不得把日记本和两本稿纸扔掉。

这期间,彭荆风写出了记录云南边防部队战斗事迹的众多作品,其中,短篇小说《裸黑小民兵》(拉祜族在1954年前还被称为裸黑族)是有史以来第一篇反映拉祜族人生活的小说。

1955年5月,彭荆风离开西盟佤山时,已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卡瓦部落的火把》,与人合作了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和《芦笙恋歌》,并在1956年9月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叁 芦笙恋歌

1956年9月的一天,主持连队工作的副指导员和排长们都去了60华里外的营部开会,连部只有彭荆风值班。

傍晚,一位拉祜族妇女突然带着她被抓去当土匪的丈夫来见他。

原来,这拉祜族汉子是趁着匪徒们睡熟后逃出来的。

他告诉彭荆风,匪首戴老六的队伍被击溃后,带着3个人隐藏在离卡马寨约半天路程的一座原始森林里。

虽然军事干部都不在,但情况紧急,彭荆风急中生智,即刻把在附近活动的4个班调回,加上在卡马寨的战士共40余人。

彭荆风把指挥战斗的任务交给了一位老练的班长,由那个拉祜族汉子作向导,引领他们冒着大雨翻山越岭、穿林过涧远程奔袭。

半夜,部队终于摸到那座原始森林里的一座小窝棚前,可匪徒们已经不见了。

这时候,天更黑,雨更大了,无法去更远处搜索,也不能立即回程。

人多,小窝棚里蹲不下,他们只好分散在窝棚周围,几个人一组,背靠着背过夜,与彭荆风靠在一起的是那个拉祜族男子。

秋末的雨夜,原始森林寒气四溢,如同冰窖。

彭荆风把竹拐棍劈成细片来引火,好不容易才把半干半湿的树枝引燃。

虽然烧起了几堆火,但大家还是冻得难以入睡。

彭荆风便与那位拉祜族男子聊起了彼此的生活。

那男子聊得很详细,谈到痛苦的过去和当时的处境,已是泣不成声。

这次雨夜长谈,构成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的创作素材。

《当芦笙吹响的时候》完成后,彭荆风传给几位朋友看,他们都很喜欢。

他又改了几遍,寄往昆明军区办的内部刊物《部队文艺读物》。

但在向外投稿时,却很不顺利,彭荆风曾经寄给过北京的一家刊物,遇到了一个不了解边地生活的编辑,在退稿信上说“这只是属于猎奇类的故事”。

彭荆风不服气,心想,我是真诚地写拉祜族人的苦难,怎么会是猎奇?

这年9月,彭荆风去重庆开会,把小说和退稿信给刚从朝鲜战地回来的作家寒风看,想听听这位经历了血与火的战斗者对小说的看法。

寒风是个热心人,他仔细阅读后,表示很喜欢这部作品,并为彭荆风的被退稿鸣不平。

此时,恰遇殷白主编的《西南文艺》来约稿,彭荆风就把《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给了他们。

《西南文艺》则在4月号的头条位置发表了这篇佳作。

而据此改编的电影《芦笙恋歌》,甚至远去苏联、东欧、东南亚等地放映,颇受欢迎。

时过22年,1981年,彭荆风从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写给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的报告中得知,《芦笙恋歌》这部电影重新洗印发行时,大小拷贝有1280个。

这是个很可观的数字。

《芦笙恋歌》让彭荆风声名鹊起,可他却感到很空虚。

彭荆风总觉得自己书读得不够多,离他心目中的大作家沈从文、孙犁相距甚远。

彭荆风给自己明确了目标:

多读书,多深入生活,充实自己。

“我要在文学道路上走得远,走得坚定,必须多读书!

彭荆风像蜜蜂飞入花丛,不放过任何中外经典作品,而“反右”时,他也因此被加上了一条“爱读资本主义作家的作品”的罪状。

彭荆风确实爱读书,尤其醉心于文学经典。

莫泊桑、巴尔扎克、契诃夫……这些都是彭荆风放在案边常读的作家。

参加解放大西南战斗的途中,他一路都带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

所谓先锋派的作品,彭荆风更是领先一步阅读,他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更魔幻;他尊崇托尔斯泰,那种气势是自己无法抵达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他读了二三十遍,直到现在仍然在读。

肆 佳作频出

1957年,彭荆风被打成“右派”,在农场劳动了4年。

秦基伟将军发现昆明军区的创作上不去,就问:

“怎么军区创作不行了?

彭荆风这些人哪里去了?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彭荆风的命运。

他因此得以回到昆明军区创作组(当时,昆明军区打了许多“右派”,彭荆风是唯一能调回的作家)。

虽然仍不能发表作品,但有了充足的时间阅读、下部队,他走遍了云南边疆的山山水水。

彭荆风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人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