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626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宁厂古镇位于重庆巫溪县附近,是中国早期制盐地之一,距今约5000年之久。

其主要的工艺流程如下:

先将盐卤(亦称卤水或卤汁)引入深达数米的贮卤池沉淀杂质,再经笕管导入纵向排列的数口铁锅中开始熬。

卤水先经大火煎煮,迅速蒸发水分,然后利用豆汁或蛋清、猪血等吸附硫酸钙等杂质,再用竹编的筛子舀起,称为“提浆”。

提浆之后的锅内盐卤“清澈见底”,之后用小火慢慢熬煮,适时下母子渣盐(盐种),促使卤水结晶成盐粒。

已经结晶的盐粒还需要经过淋花水的工序。

花水是一种卤汁,将卤汁一遍遍淋在刚刚结晶的盐粒上,洗去盐粒表面残留的杂质,增加盐粒的亮泽度。

之后滤去残留的水分,再转至烘干炕摊开烘干,最后打包、计重、入库房。

(1)“提浆”和实验室“过滤”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溶液中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

(2)熬盐和实验室的____原理相同。

(3)竹编的筛子相当于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____。

(4)花水是氯化钠的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大量制取烧碱,同时得到二种副产物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漏斗蒸发滤纸饱和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滤过程中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

漏斗;

(2)熬盐和实验室蒸发的原理相同,故填:

蒸发;

(3)竹编的筛子起到过滤作用,相当于滤纸,故填:

滤纸;

(4)花水是一种卤汁,洗去盐粒表面残留的杂质,只去除杂质不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填:

饱和;

(5)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同时得到副产物氢气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该题考察过滤操作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2.2016年1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

科学家首次将从空气捕获的二氧化碳用氢气将其转化为甲醇,同时有水生成。

该研究即可除去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的甲醇还能作为汽油的替代燃料。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找到合适的均相催化剂。

此次研究人员开发出在高温下不会分解的金属钌催化剂,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

(1)图1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碳

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在加油站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的原因是_____,试从微观角度解释:

_____。

(3)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生成物中的化合物有_____种,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写出化学式)。

②请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用序号作答)

a.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

b.反应过程中,自身的性质不变;

c.反应过程中,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

d.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

【答案】3H2+CO2

CH3OH+H2O﹣2AC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分子在不断运动2H2O2CH3OH+3O2

2CO2+4H2Oac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组成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①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设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②A、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故A正确;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循环利用,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故C正确;

D、液化石油气和汽油主要是碳氢类化合物、甲醇中共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D不正确。

故选AC。

(2)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在加油站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3)①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该反应生成物中的化合物有2种,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

②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③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故b不正确;

c、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ac。

【点睛】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

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5(PO4)3(OH),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

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图(b)所示。

近来,一种对PM:

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Ca5(PO4)3(OH)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可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__g•g-1(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

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

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

【答案】不易燃韧性好,耐高温,不燃烧7能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耐火”可知其具有不易燃烧的化学性质;

(2)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

(3)由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7g•g-1;

(4)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

(5)A.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故说法正确;

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不易燃;

(2)韧性好(或耐高温或不易燃烧);(3)7;(4)能;(5)AB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氢能源汽车

氢能汽车是以氢气为主要能量的汽车。

一般的内燃机,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

氢能汽年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干净卫生,氮气燃烧府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其次是氮气在燃烧时比汽油的发热量高。

近年来,国际上以氨为燃料的“燃科电池受动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推动“氮经济”的发动机,

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水煤气转化等方法大量制取,而且不需要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大的改装,因此氢能汽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示,推广氢能汽车需要解决三个技术问题:

大量制取廉价氯气的方法;解决氢气的安全储运问题:

解决汽车所常的高性能、廉价的氧供给系统。

随着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科学家们研制的高效率氮燃料电池,减小了氢气损失和热量散失。

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内媒体报道,现代FE氢燃料电池车亮相2017广州车展,该车采用了第四代氢燃料电池技术,内部有三个同尺寸的储氢罐组成,实现了世界最高的氢气存储密度,最大续航能力可达800公里。

(1)汽油、柴油是_________炼制的产品。

(填一种化石燃料)

(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氢燃料电池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4)2017年广州车展的现代FE氢燃料电池车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性能____________。

(5)你认为氢能汽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取的氢气价格昂贵

B.氢能汽车行驶时可将机械能转变为化学能

C.我国在氢能源汽车的研究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

D.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行驶时可向空气中排放有毒气体和烟尘

【答案】石油

干净卫生,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氢气在燃烧时比汽油的发热量高;(答出一点即可)世界最高的氢气存储密度,最大续航能力可达800公里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水煤气转化等方法大量制取,而且不需要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大的改装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汽油、柴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3)氢燃料电池车的优点是:

干净卫生,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在燃烧时比汽油的发热量高;

(4)2007年广州车展的现代FE氢燃料电池车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性能:

最高的氢气储存密度,最大续航能力可达800公里;

(5)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水煤气转化等方面大量制取,而且不需要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大的改装,所以氢能汽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A、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应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故正确。

B、氢能汽车行驶时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

C、我国在氢能源汽车的研究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故正确;

D、汽油燃烧能产生有毒气体和烟尘,所以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行驶时可向空气中排放有毒气体和烟尘,故正确。

故填:

ACD。

5.某地屠宰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经环保监测人员对现场空气进行监测,发现空气中氨气浓度远高于国家标准参考值35mg/m3。

所幸救援及时,没有造成燃爆和中毒事件。

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查阅)

①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黏膜和皮肤有强刺激、腐蚀性;

②液氨是由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极易液化成的,液氨泄漏后极易挥发出氨气;无色的液氨常用于冷库制冷;

③人一旦吸入氨气易中毒,而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极易发生爆炸。

(1)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

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_________;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保障人员安全,你对此的看法和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性。

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则说明氨水呈___(选填“酸”、“中”或“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答案】具有可燃性、极易溶于水用湿毛巾堵往口鼻、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17不对,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碱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

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

用湿毛巾堵往口鼻(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

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保障人员安全,此看法是不对的,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飘到较高的地带,吸入后会引起身体不适;

(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性。

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

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氨水呈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氧炔焰”是指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C以上,钢铁接触到氧炔焰很快就会熔化。

生产上常通过调节乙块和氧气的体积比,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气焊:

利用氟炔焰的高温熔化金属焊条,将两块金属熔接在一起。

该过程需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焊条熔化时改变成分。

气割:

使用过量氧气形成氧炔焰加热,吹掉熔化的金属和氧化物,在金属上形成一条割缝,从而割断金属。

(1)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为保证安全,点燃之前应先___________。

(2)气焊时,乙炔需过量,避免金属件及焊条改变成分,请说明主要原因___________。

(3)气割喷嘴模拟装置如图:

先通入乙炔气体并点燃,此时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再打开另一开关,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

为提高温度,乙炔应从___________(填K1或K2)通入。

由此可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验纯乙炔过量,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氧气不足,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金属焊条熔化时被氧化,改变成分K1浓度

【解析】

【详解】

(1)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点燃之前应先验纯;

(2)气焊时,乙炔过量,氧气不充足,乙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金属焊条熔化时被氧化,改变成分;

(3)乙炔应从K1通入,这样可使乙炔与氧气充分接触;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由此可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菠菜豆腐”是我国的传统菜肴,近年来,有关“菠菜豆腐”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钙吸收率方面。

菠菜中富含易溶于水的草酸,若单独吃菠菜,其中的草酸会结合胃内食糜中的部分铁和锌,还能够进入血液,沉淀血液中所含的钙。

而将豆腐与菠菜同食,豆腐中的可溶性钙与菠菜中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CaC2O4)沉淀,既能够保护食物中的铁和锌等元素,还能保证人体内的钙不被草酸结合。

因此,豆腐与菠菜同食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搭配。

研究人员以新鲜菠菜和新鲜豆腐为材料,进行了“菠菜豆腐”烹调方法的研究。

(实验1)探究菠菜质量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

豆腐/g

10

10

10

10

10

菠菜/g

5

10

15

20

25

可溶性钙/总钙

0.364

0.287

0.186

0.125

0.088

(实验2)探究菠菜焯水时间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

用100g豆腐和250g菠菜(焯水时间不同)制成菜肴,测定每100g“菠菜豆腐”中可溶性钙的质量,结果见下图。

以上研究表明,烹调“菠菜豆腐”时,如能适当减少菠菜的比例,并预先将菠菜焯水,则豆腐中钙的吸收率将会显著提高。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_________(“钙单质”或“钙元素”)。

(2)豆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A.维生素B.糖类C.蛋白质D.油脂

(3)结合实验1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焯水后的菠菜制作“菠菜豆腐”,能提高可溶性钙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草酸钙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可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钙元素C豆腐质量相同时,菠菜质量越高,可溶性钙含量越少减少了菠菜中的草酸CaC2O4

CaO+CO↑+CO2↑

【解析】

(1)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2)豆腐中富含蛋白质。

(3)根据题给信息,结合实验1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豆腐质量相同时,菠菜质量越高,可溶性钙含量越少。

(4)用焯水后的菠菜制作“菠菜豆腐”,能提高可溶性钙含量的原因是减少了菠菜中的草酸。

(5)草酸钙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可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O4

CaO+CO↑+CO2↑

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真“氨”不露相

提到氨气(NH3),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具有刺激性气味,让人避之不及,其实氨气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氨气可用于降低黄曲霉的毒性,黄曲霉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的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质,存在于花生、玉来等粮油及其制品中。

使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利用氨气与食品中的水反应生成新物质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雾素反应,从而有效地降低黄曲霉的毒性。

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

将50g花生研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氨气。

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

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氨气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素的影响。

氨气也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近年来,二氧化碳搜捕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氨气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可作为吸收二氧化碳的新型吸收剂。

图2为工业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二氧化碳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1)氨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一条),它在生产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

(2)氨气熏蒸法中,氨气与食品中的水结合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变化。

(3)依据图1回答:

①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素的降解率逐渐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当温度为40℃和50℃时,测得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___________。

(4)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选填“含有”或“不含”)二氧化碳。

(5)下列关于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没有影响

b.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二氧化碳的脱除率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具有刺激性气味可用于降低黄曲霉的毒性,也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化学变化增大40℃含有bc

【解析】

【详解】

(1)由第二段材料可知,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由第三、第四段材料第一句话知,氨气在生产中可用于降低黄曲霉的毒性,也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2)氨气熏蒸法是利用氨气与食品中的水反应生成新物质一水合氨,是生成新物质的反应,故氨气与食品中的水结合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变化;

(3)由图1知:

①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素的降解率逐渐增大;

②当温度为40℃和50℃时,测得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两者的降解率相差不大,但温度越高需要的就燃料越多或者需要的供热条件越苛刻,故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40℃。

(4)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二氧化碳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达不到100%,故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5)a.有材料知,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二氧化碳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有影响,故a错误;

b.有材料知,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二氧化碳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因此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故b正确;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

故选bc。

9.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为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以下途径。

海洋封存:

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

地质封存:

将CO2注入特定的地层,该方法最大的风险是CO2泄漏,局部CO2浓度快速上升,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等。

综合利用:

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CO(NH2)2]、甲醇(CH3OH)等资源。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3)上述综合利用CO2得到的产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CO2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生活有害无利

C海洋封存CO2会引起海水酸化

【答案】光合作用碳(或C)CO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光合作用;

(2)化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