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392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docx

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doc

2019中考历史二轮单元练习学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重点解析】

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曾经长期领先世界,长期放射着璀璨的光辉。

先民们推崇创新发明,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初的、也是最具特色、最核心的文明基因。

为加强统治,西周有了突破性的制度创新——分封制。

但到东周时期,社会的动荡、诸侯纷争,圣哲先贤们对和平安宁的深切渴望和天才设想,催生了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其中,孔子以“仁”“礼”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最大;韩非的“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对当时及后世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商鞅变法首先实行、后来秦始皇首先推向全国的中央集权制相对于分封制,又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对全国的思想控制,还空前加强了对皇族、京官、地方官的监察制度,这是对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进一步稳固了秦始皇所开创的大一统格局。

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使中央政府的权力运作更有效,中央集权制更完备。

元朝创立地方“行省制”,进一步明确地方是执行中央的中书省指令的机构,中央集权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但明清时期,过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皇权恶性膨胀。

朱元璋废丞相,设立特务机构、廷杖大臣的制度,用僵化的八股来取士;清实行恐怖的文字狱,续行八股取士,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对外实行自我封闭的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逐渐失去了活力,在自傲虚狂和自我封闭下完全失去了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内外动力,从根本上导致了中华民族走向衰落。

2、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特别是闭关锁国的错误国策,限制了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商品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中国发展的内外动力渐渐丧失,导致中国全面落后。

明清时期盛世与危机并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898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探索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却开启了探索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进步。

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封建意识却根深蒂固、难以清除。

1915年掀起的宣扬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却因为救亡图存的急迫而只在知识分子阶层风光了几年,未能延续、蔓延和深化,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封建意识依然根深蒂固。

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制度也就一直没能在中国发挥威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进程虽然艰难和曲折,但越来越清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稳固。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理解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了解中国古代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

即:

重视创新,看重实际贡献,珍视大一统,珍视稳定、秩序、和平、安宁,推崇爱国主义。

必须认识到:

只有充分继承了中国古代特有的、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对古今政治文明成果的考查,历来是中考、高考历史学科的重头戏,每年必考,而且占分比重较大,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训练。

当代社会,部分年轻人盲目崇拜西方政治文明,不了解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政治文明成果,不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性、合理性、继承性和发展性,不理解当代中国所选择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合理性、先进性。

现在,我们只有不断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而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凝聚、贡献所有中国人的力量!

【热题参考】

【一】选择题

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是推崇创新的民族。

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炎帝在传说中作出了哪些重大发明?

〔〕

①车、船、衣服②房屋、水井③中草药④商业、集市⑤造字、音乐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西周是我国古代最强盛的奴隶制王朝。

导致西周最强盛的根本原因应该是〔〕

A、西周初,武王创立了分封制B、周文王任用旷古奇人姜太公为相

C、周文王囚羑里而演周易D、周武王顺乎民心灭了残暴的商纣王

3、早在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个珍爱和平、反对一切战争的伟大思想家,其代表主张是〔〕

A、“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法治”

4、伟大的思想总能穿越时空,惠泽人类。

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那么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至高准那么。

这那么名言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统一,能消弭战乱;统一,才能确保和平安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统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主流。

第一个建立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创我国大一统格局的君主是〔〕

A、嬴政B、汉武帝C、秦孝公D、西楚霸王

6、汉武帝时官员选拔不被看好,武将出身的公孙贺竟不愿做宰相,其中的原因是〔〕

A、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员监察制度都很严格B、官员待遇不丰厚

C、对官员的文化要求太高D、宰相没有退休制度

7、权力被有效制衡在任何时候都是政治清明的重要特征。

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刺史这些有效纠察、监督百官的重要官职出现在我国历史的哪一时期?

〔〕

A、秦朝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8、“隋唐盛世”表象上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实质上是制度创新和推崇开放交流。

是制度创新激发了社会活力,使统治得以巩固,社会得以安定。

你认为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应该是〔〕

A、创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B、创立并完善科举制,用考试招录官员

C、创立均田制D、创立并完善租庸调制

9、开放,才能促进交流;交流,才能促进发展。

繁盛的唐朝是最开放的朝代,以下重大事件突出表达了唐朝在对外交往上实行开放政策的有哪些?

〔〕

①接待日本13批遣唐使②玄奘西行到天竺取经③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④允许外国人在唐朝定居、做官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行省作为地方行政最高机构,执行中央政府的指令,负责地方行政管理,并受中央政府监督,是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发展。

它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哪一个朝代?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1、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

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北方的黄河流域,南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根本原因应该是〔〕

A、北方人多吃面食、肉类,不够聪明B、南方人多吃稻米、鱼类,较为聪明

C、北方平原地带,多战乱,较动荡D、南方山地多,战乱很少,较安定

12、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低头曲膝听从皇帝训示裁夺。

泱泱大国的众多军国大事的决断裁示,竟完全听命于一人——所谓“圣明”的君主,君臣之间的平等商议没了,充分讨论、相互启迪更没了。

下面对此评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A、违背民主政治的世界潮流B、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C、是政治腐败、经济停滞、社会日乏活力的重要原因

D、皇权的膨胀大大遏制了朝廷廷议的乱象,有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

13、反对封建帝制和等级特权的“民主”、“共和”的先进理念,十八世纪即在西欧流行和深入人心;促使这一先进的政治文明理念在中国开始深入人心的重大事件应该是〔〕

A、1789年《人权宣言》颁布B、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C、1898年戊戌变法D、1911年辛亥革命

1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没有先例、需要探索的新事物,以下有关史实或史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个人崇拜、权力过分集中、忽视民主法制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B、迷信西方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照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已被历史证明行不通

C、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多党协商共同参政执政、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制度、政策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D、三权分立、政党轮流坐庄执政、权力制衡,一定比一党独大、一党执政好

15、仁爱、自由、包容、尊重,本质是相通的,是与封建专制意识水火不容的。

以下选项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精神、与孔子的仁爱学说都不符合的是〔〕

A、张三说:

官二代现象是封建制残余,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是可耻的官僚特权之一。

B、李四说:

官二代现象是正常的,老子做官了总想方设法让儿子也做官,咱中国人都这样。

C、王五说:

我几次考公务员笔试都第一,就是面试被卡了,没钱送礼也没关系啊。

D、刘六激烈反对李四,非常生气,甩手狠狠打了李四一个巴掌!

【二】非选择题

1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维护中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重大意义〔请用不超过20字概括〕?

〔2〕汉武帝时期是怎样巩固大一统局面的〔请用不超过30字概括〕?

〔3〕列举中国古代史上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

〔至少4个〕

〔4〕列举中国古代史上结束国家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国家获得完全统一的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为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我国提出了什么新思路?

17、阅读以下材料: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不过因为“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所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让洋人的日常所用得益于“天朝”的“余润”。

请回答:

〔1〕对外贸易能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能扩大国内商品的海外销售市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本国最有利。

但在乾隆皇帝的眼里,清朝的对外贸易是互惠互利、对中国最有利吗?

乾隆皇帝产生错误贸易观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不超过20字概括〕?

〔2〕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什么?

这一经济贸易政策对清朝的政治、军事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请用不超过30字分别概括〕?

1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清初大臣戴梓曾发明先进的“连珠铳”〔一种能一次填发28发子弹的枪,当时,无疑是大大领先于世界的〕和能机动的威远将军炮〔也是领先世界的重大军事发明〕。

但是,清统治者竟固守“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但不采用,还听信谗言,罚戴梓充军关外。

100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军队竟还使用大刀、长矛、弓箭,以及固定的座炮。

从宋元至明清,几近900年,中国的武器装备竟无根本的改进。

材料二1978年,……现代知识产权理念引入国门,……我国开始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专利局成立。

1984年3月12日,中国第一部专利法通过,并于1985年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现代专利制度的正式建立。

1980年6月3日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成为其第90个成员国。

1985年3月19日,成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

从1985年4月1日至1986年12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仅为3.201万件。

……2004年3月,我国专利申请总量达200万件后,专利申请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不到两年半创造了第三个100万件,一年半时间超越第四个100万件,突破第五个100万件仅用了1年零4个月。

2017年3月16日,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500万件,成为世界专利大国。

请回答:

〔1〕清统治者不接受武器创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不超过20字概括〕?

〔2〕清朝阻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政策或制度有哪些?

〔至少写出2个〕

〔3〕促使近代西方国家发生大规模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请用不超过20字概括〕?

〔4〕材料二中,我国为什么从1978年才开始考虑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进入21世纪后,促使中国发生大规模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请用不超过20字概括〕?

1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组织革命政党,以美国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为榜样,以《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等为思想武器,提出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实现民主共和,振兴中华的政治主张。

先后发动十余次武装起义,历尽艰险,不畏牺牲,终于在1911年起义成功。

——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载于2017年第9期《炎黄春秋》

材料二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一方面派军队进攻武汉,一方面派人南下同革命党人谈判。

帝国主义各国……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混入革命政权内部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同共和,可以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为实现独裁和专制,……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欧洲有文艺复兴及法国启蒙运动才有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中国呢,从1915年以来,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被救亡图存弄得拐了一个弯儿。

因此,中国的路还很长,很长。

——中金在线的文章《中国的路还很长》

材料四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一直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直至去世。

其子蒋经国接任后,也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至辞世。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一度遭到破坏,个人的专断和个人崇拜仍然存在相当的时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11年起义”发生在哪里?

“1911年起义”“美国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是什么性质?

都有什么共同的任务?

“1911年起义”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后来又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大肆尊孔,要弘扬“孔子之道”,他最看上“孔子之道”的什么?

A、“仁爱之道”“为政以德”B、仁、义、理、智、信

C、忠孝之道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请选择正确答案并概括你的理由〔请用不超过20字概括〕。

〔3〕孙中山旨在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又长期在欧美从事革命活动,帝国主义各国为何不予支持?

这说明了什么?

〔请分别用不超过20字简要概括〕

〔4〕袁世凯是一介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各国反予看重、支持,这又是什么原因?

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分别用不超过20字简要概括〕

〔5〕材料三中,新文化运动反对什么旧文化?

〔请用不超过12字概括〕宣扬什么新文化?

〔请用不超过10字概括〕“中国的路,还很长,很长”是什么路?

〔请用不超过10字概括〕

〔6〕材料四是客观事实。

请你用概括性语言分析导致上述事实出现的思想原因〔请用不超过20字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