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5608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docx

主运输石门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一、概况

1、根据我矿新方案要求,需在西运输大巷、12区专用回风巷西侧约251米处开口,巷道与西运输大巷垂直,往前掘进,与新井西运输大巷贯通,为新系统通风、运输等服务。

2、工作面名称:

主运输石门

3、工作面相邻情况:

左侧为西运输大巷,右侧251米处为12区专用回风上山,设计工程总长220米,到位后与新井西运输大巷贯通。

二、巷道用途及施工技术要求(附巷道布置图)

1、巷道用途:

主要用于通风、运输兼做行人、运料、等。

2、施工技术要求

(1)掘进方向:

顺层施工方位:

12°,坡度3‰。

(2)施工要求:

必须按中、腰线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设计净高3米、净宽4米。

(3)辅助工程要求:

布置在底板,断面必须符合要求,轨道一次性完成,轨距600mm,枕距600~700mm;电缆钩眼2米一个,托管梁眼4米一个,风筒眼每2米一个并跟紧迎头;水沟为宽300×深400,用水泥浇砼。

第二章地质条件

一、工作面地质概况、构造情况

巷道布置在7#煤层底板的细砂岩层中,岩层为薄层至中厚层状,夹少许粉砂岩,属相当硬岩石,F值4~6,围岩稳定性较好,为Ⅱ类。

地层为单斜构造走向北西60°,倾角63°左右,巷道顶板为厚层状坚硬灰岩。

施工期间可能穿进F4断层,断层产状:

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80°,斜交正断层,断距约20m左右。

二、水文地质

根据地质报告,此区域无强含水层,水文条件简单,可能会有断层裂隙水涌入工作面。

第三章施工方法

一、掘进方式:

采用钻眼爆破法掘进。

1、凿岩机的选择:

选用气腿凿岩机。

2、出碴方式:

采用人工扒碴装车。

3、凿岩方式:

湿式凿岩

二、巷道断面与支护方式

1、巷道断面:

(1)西回风大巷,采用半圆拱形,巷道掘进断面宽×高=2.6m×2.6m净断面,宽2.45m×2.53m。

附属设施:

水沟净断面,400mm×400mm。

2、支护材料:

(1)永久支护:

围岩属较稳定性岩层,巷道为矿永久巷道,选用锚喷支护作为本巷的永久支护。

支护材料:

Φ30mm管缝式钢锚杆、钢托板、425#水泥、粉砂。

支护密度:

锚杆间距1.2m,排距1.0m,长度1.6m。

喷射砼强度C20,厚度75mm。

砼的配比:

粉砂:

水泥:

速凝剂=106m3:

500kg:

15Kg。

支护要求:

永久支护距工作面挡头不得大于15m。

(2)临时支护,采用锚杆支护,距工作面挡头不大于2m,即长1.6mΦ30mm管缝式钢锚杆,间距1.2m,排距2.0m,若局部岩层破碎,间排距均必须加密至0.8m,并挂网。

三、爆破说明书

1、爆破原始条件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掘进断面

6.01㎡

岩石坚固系数

4—6

炮眼深度

1.4m

炮眼个数

41个

雷管发数

41发

装药量

15.66kg

2、炮眼布置

①掏槽方式:

选用斜眼楔形掏槽,槽口宽1.2m,排距0.4m,眼深1.6m,距底眼0.4m。

②周边眼间距:

顶眼0.35m,邦眼、底眼0.35m,眼深1.4m。

③辅助眼间距:

0.5m,眼深1.4m。

3、预期爆破效果:

断面规格:

西回风大巷:

半圆拱形,掘进断面:

2.6m×2.6m。

炮眼利用率:

85%。

每m巷道耗药:

13.05kg/m;循环进尺:

1.2m;

每循环炮眼总长:

61.4m,

每循环爆破实体岩石:

14.42m3;

炸药消耗量:

1.09㎏/m3;

每m巷道耗雷管:

34.2发;

4、炮眼布置及装药量

①炮眼布置图(附图)

②炮眼布置及装药量

眼号

炮眼

名称

眼数

(个)

眼深

(米)

装药量

起爆顺序

联线

底式

单眼

小计

卷数(个)

重量(㎏)

卷数(个)

重量(㎏)

1-6

掏槽眼

6

1.6

6

0.81

36

4.86

串联

7-16

辅助眼

10

1.4

3

0.405

30

4.05

17-22

邦眼

6

1.4

2

0.27

12

1.62

23-33

顶眼

11

1.4

2

0.27

22

2.97

34-41

底眼

8

1.4

2

0.27

16

2.16

合计

41

15.66

5、爆破网络总电阻R总:

a、雷管电阻:

雷管起爆电流2.5A,雷管脚线剪短加长后r=3.8Ω,r总=42×3.8=159.6Ω。

b、母线电阻使用YZ2×1.5橡胶钢芯电缆作放炮母线,母线最长为500m,母线单位电阻0.0116Ω/m。

R母=P

c、爆破网络总电阻R总

R总=r总+R母=159.6+2.9=162.5≈163Ω

放炮器选用200发隔爆型晶体管电容式发爆器,发爆器脉冲电压2000V,最大外电阻900Ω,远远大于163Ω能满足需要。

6、爆破网络总电流I

I=

经计算爆破网络总电流12.27A,大于起爆电流2.5A的5倍。

故上述计算合理可靠。

第四章生产系统

一、通风系统

1、风量计算及配风量确定

①按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

Q掘=4N=4×15=60m3/min

②按工作面最低风量:

Q岩掘≥6.01×15=90.15m3/min(式中6.01为掘进工作面中的断面积)。

按最高风速验算:

Q岩掘≤240×6.01=1442.4m3/min

③按局扇台数计算:

Q3=1×Q扇×Q循=1×180×1.2=216m3/min

2、通风线路

风机安装地点:

安装在轨道上山上部。

新鲜风:

西大巷→轨道上山上部风机工作面

泛风:

工作面泛风→回风上山→风井

3、风机选型

风机选型:

故本工作面风量要求配风不能少于216m3/min,选择安装1台11×2KW对旋式风机。

送到工作面迎头风量达到90m3/min,可以满足。

11×2KW对旋风机,必须上架管理,风筒采用φ600mm抗静电阻燃式风筒。

4、监控:

按规定装备KJ-90型瓦斯监控系统,又因为本工作面回风串入其它作业地点,要求通安部编制串联风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二、防尘供水系统

引用风井防尘水池安装防尘水管,在工作面回风口装净化水幕,工作面炮前炮后洒水冲洗巷道帮壁,装岩前先洒水湿岩。

三、运输系统

1、运矸系统:

工作面人工0.75TV型翻斗车→溜煤矸眼→主平峒电机车地面

2、运料系统:

地面人工材料车电机车主平峒车场→西大巷→轨道上山→工作面

四、排水系统:

由西回风大巷、轨道上山的水沟自行排出。

五、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主平硐→西大巷→轨道上山→工作面。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

一、作业方式:

采用“四六”作业制。

工序

时间

(分)

0:

00-06.00

0.6:

00-12:

00:

12:

00-18:

00:

18:

00-24:

00

1 2 3 4 5 6

交接班

30

同左

打眼

120

吹眼

30

装药连线

30

放炮排烟

30

出矸

120

每小班循环进尺:

1.4×0.85=1.2m(85%为炮眼利用率)。

日循环进尺:

每日4个循环1.2×4×85%=4.08m(0.85为正规循环率)。

月进尺:

1.2×4×0.85×30×80%=97.92m(80%为月循环率);

三、劳动组织

工种

0:

00-06:

00

06:

00-12:

00

12:

00-18:

00

18:

00-24:

00

小计

打眼工

2

2

2

2

8

装岩工

3

3

3

3

12

放炮员

1

1

1

1

4

班组长

1

1

1

1

4

合计

7

7

7

7

28

 

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掘进断面

m2

6.01

2

循环进度

m

1.2

3

日进度

m/日

4.08

4

正规循环率

%

85

5

月正规循环率

%

80

6

月进度

m/月

97.92

7

雷管消耗

个/m

35.8

8

炸药消耗

㎏/m

13.5

9

掘进效率

m/工

0.17

10

每米巷道消耗混凝土(m3)

m3/m

0.48

11

每米巷道消耗锚杆

根/m

5

12

每米水沟消耗混凝土(m3)

m3/m

0.07

第七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一、火工产品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雷管、炸药领退制度。

2、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爆炸材料性能。

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安全炸药和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3、电雷管在发给爆破工前,必须使用电雷管检测仪逐个做全电阻检查,严禁发放电阻不合格的电雷管。

4、炸药、雷管材料必须由放炮员自己领退。

5、雷管、炸药必须分装分运,雷管必须由放炮员亲自运送,炸药可由熟悉业务的人员协助运送。

6、严禁将爆炸材料装在衣袋。

领到爆破材料后,应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严禁中途停留。

7、工作面必须有专门的雷管箱和炸药箱,分开存放,并上锁,存放地点应在顶板完好及远离电器设备的安全地点。

二、放炮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2、放炮人员必须由取得合格证的放炮员担任,严禁其他人员代替放炮。

3、本工作面放炮地点必须到指定的地点即主平硐与西大巷交岔口,必须使用专用放炮母线,且放炮母线不小于100m,放炮线接头必须用黑胶布包扎,严禁明接头。

4、必须执行一次装药一次性起爆,严禁分次装药多次起爆。

5、装药前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岩粉,装药时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

炮眼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

6、装药后,必须将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与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以及采掘机械等导电体相接触。

7、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封死,炮眼封泥长度不小于0.6m。

严禁用纸屑等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

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

严禁裸露爆破。

8、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和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

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

9、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在顶板完好、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

严禁坐在炸药箱上装配起爆药卷。

装配起爆药卷数量,应按炮眼布置为限。

10、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11、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

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

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12、爆破母线和连接线、电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于轨道、金属网、金属管、钢丝绳等导电体相接触。

13、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挂。

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

14、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巷道的两侧。

如果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15、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16、每次爆破前,爆破工必须做电爆网路全电阻检查。

严禁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检测电爆网路是否导通。

17、发爆器必须统一管理、发放。

18、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并必须在安全地点起爆。

19、发爆器的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

不到爆破通电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发爆器。

爆破后,必须立即将钥匙拨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20、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

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21、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起爆命令。

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

22、爆破前,必须在绕道与西大巷交岔口设置警戒,确保无人通过,方可放炮,放炮前后要发出放炮警示声。

23、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吹散后,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顶板、拒爆、残爆等情况。

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24、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

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交接清楚。

25、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通电以后,全网路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发爆器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在等一定时间(使用延期电雷管时,至少等15分钟),在可延线路检查,找出拒爆原因。

②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③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④严禁用手强行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拿出电雷管。

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⑤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26、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①早爆的预防措施:

a、在杂散电流大的地点作业,要严防雷管脚线和爆破母线的裸露与轨道、管路、潮湿的岩壁、机电运输设备等接触;加强爆破母线的检查,发现破损的地方及时修补,脚线的接头应悬空,爆破母线的一端随时短路扭结。

b、加强杂散电流的检查,当工作附近杂散电流大于30MA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胶垫上进行装配起爆药卷和连线工作。

c、加强井下机电设备和电缆的维护和检修。

②缓爆的预防措施:

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必须再等到一定时间(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5分钟;使用延期电雷管时,至少等15分钟),才可沿线路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同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炸药,起爆器充电要足。

③预防炮烟熏人的措施:

a、不使用质量不合格或严重变质的炸药,并保证炮眼封泥的充填质量。

b、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与通风能力相适应。

c、掘进工作面加强通风管理,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10m,确保爆破后能尽快排除炮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

d、爆破后要留有足够的通风时间,在炮烟被新鲜风流吹散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在进入工作面途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通风炮烟较浓的地段。

三、顶板管理措施

1、严格按规程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实行敲邦问顶制度,炮后及时处理已松动的围岩、浮矸。

3、打锚杆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将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

锚杆必须拧紧,确保锚杆与托板紧贴巷壁。

4、及时对巷道进行锚喷支护,对岩石破碎与稳定性较差处需挂锚网喷浆支护。

5、工作面的临时支护距迎头不得大于2m。

四、防瓦斯事故措施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瓦检员检查瓦斯每班不少于3次,严禁空班漏检,严禁超瓦斯作业。

2、保证局部通风质量,风筒距工作面迎头不超过10m,确保风量,严禁无风、微风作业。

3、炮后,炮烟排尽,必须先由瓦检、安全员进入检查有害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要求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

4、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严禁爆破。

5、炮眼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的现象严禁爆破。

五、探放水措施:

1、按矿探放水设计要求在此标高掘进必须进行探放水,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

2、生产技术部制定专门的探放水措施,措施内容必须注明探放水孔深、倾角、个数超前距,并制定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并传送各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必须落实到各有关作业人员。

3、探放水具体作业工作由通安部组织落实,安全员现场监督。

4、探放水人员必须熟知透水预兆、避灾路线,严格按探放水措施(设计)要求布眼,确保探放孔质量达到要求。

5、通安部建立探放水台帐,每次探放水后,各参数必须填写清楚,并下发允许掘进距离,调度室做好记录,并按要求传达到掘进区、队、班组,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6、如探到水,必须按探放水措施(设计)方法处理,严禁盲目处理,以免造成透水事故。

7、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知透水预兆及避灾路线,如有透水预兆现象必须停止作业,并汇报调度室。

六、防尘及其它措施

1、必须采用湿式钻眼,严禁打干钻。

2、铺设防尘水管,炮前炮后工作面20米范围必须洒水降尘,炮后,回风侧净化水幕喷头要打开铺尘净化空气,时间不少于30min。

3、装岩前必须洒水湿岩

4、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5、坚持使用水炮泥,以减少爆破过程中粉尘的大量产生。

6、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必须熟知透水预兆及避灾路线,严禁未培训人员入井作业。

7、工作面材料堆放整齐,杂物及时清理。

8、坚决杜绝电器设备失爆。

七、避灾路线

1、火灾、瓦斯事故:

工作面→轨道上山→西大巷→主平峒→地面。

2、水灾事故:

工作面→+1430回风石门→回风上山→风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