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642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中未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选项

A

B

C

D

加工或应用

油脂的硬化

玉米酿酒

石英传输光信号

漂白精消毒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油脂的硬化即油脂的氢化,即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由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反应生成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利用了化学性质,故A错误;B.玉米酿酒是将玉米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C.石英传输信号是物理过程,与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无关,故C正确;D.漂白精消毒是利用其强氧化性,将病毒氧化,漂白精被还原,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明确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是解题关键,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态变化,形状变化等;化学变化:

物质的燃烧、钢铁锈蚀、火药爆炸,牛奶变质等;应注意的是具有漂白精的消毒功能是由于其强氧化性决定的。

2.以下电子排布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

A.1s12s1B.1s22s2C.1s22s22P2D.1s22s22P63s1

【答案】A

【解析】A.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发生电子跃迁为1s12s1,故A错误;B.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符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律,故B正确;C.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符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律,故C正确;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符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律,故D正确;故选A。

3.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

X

Y

Z

 

A.X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R

C.Z的单质能与Y的某些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

D.X、Z可形成化合物XZ5,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答案】C

【解析】R、X、Y、Z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R是第二周期元素,X、Y、Z属于第三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5,则X是P元素,所以R是O、Y是S、Z是Cl元素;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R的非金属性大于X,则R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故A错误;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

X>Y>Z>R,故B错误;C.Cl2能氧化H2S、Na2S等生成S,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D.在ABn型化合物中,中心元素A的族序数+成键数=8时,满足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含H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不满足,P、Cl可形成化合物PCl5,PCl5分子中P原子的族序数+成键数=5+5=10,所以该分子中不是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物质及原子结构确定元素是解题关键,R、X、Y、Z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R是第二周期元素,X、Y、Z属于第三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5,则X是P元素,所以R是O、Y是S、Z是Cl元素,再结合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解答,注意D选项中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方法。

4.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合成分子机器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分子机器是一种特殊的超分子体系,当体系受到外在刺激(如pH变化、吸收光子、电子得失等)时,分子组分间原有作用被破坏,各组分间发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驱动分子机器时,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的能量

B.分子状态的改变会伴随能量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氧化还原反应有可能是刺激分子机器体系的因素之一

D.光照有可能使分子产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

【答案】B

【解析】A.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的能量,才能驱动分子机器,故A正确;B.分子状态的改变是物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电子的得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刺激分子机器体系,故C正确;D.光照可使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光照能使分子产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故D正确;答案为B。

5.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

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B.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实验

C.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铁与Cl2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也不是电解质,A错误;B.FeCl3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量变化,FeCl3溶于沸水,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铁胶体,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B.FeCl3溶于水及FeCl3溶于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Fe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FeCl3,得到的是纯净物,而FeCl3在沸水中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胶体和HCl溶液,同时还有未水解的FeCl3,因此属于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铁丝和Cl2反应及有关产物种类的判断的知识。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2CO2(g)+2H2O(g)△H=-890.3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中和热为△H=-57.4kJ•mol-1,则1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D.已知S(g)+O2(g)═SO2(g)△H1;S(s)+O2(g)═SO2(g)△H2,则△H1<△H2

【答案】D

【解析】A.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应为液态,故A错误;B.C(石墨,s)═C(金刚石,s)△H>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石墨的能量较低,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1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生成2mol水,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故C错误;

D.S(g)的能量大于S(s),故与O2(g)反应生成SO2(g),S(g)放出的热量多,△H<0,故放出的热量越多,△H越小,故△H1<△H2,故D正确;故选D。

7.经检验,某酸雨的成分除含有少量H+和极少量OH﹣外,还有Na+、Cl﹣、NH4+、SO42﹣等离子,已知:

c(Na+)=7×10﹣6mol•L﹣1,c(Cl﹣)=3.5×10﹣5mol•L﹣1,c(NH4+)=2.3×10﹣5mol•L﹣1,c(SO42﹣)=2.5×10﹣6mol•L﹣1,则该酸雨的pH为(  )

A.3B.4C.5D.6

【答案】C

【解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氢离子浓度为c,所以c(NH4+)+c(Na+)+C(H+)=2×c(SO42-)+c(Cl-),7×10-6mol/L+2.3×10-5mol/L+c(H+)=2×2.5×10-6mol/L+3.5×10-5mol/L,所以c(H+)=10-5mol/L,pH=-lgc(H+)=5,故选C。

8.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

Na+、I﹣、Cl﹣、NO3﹣

B.含大量Fe3+的溶液:

NH4+、Na+、Cl﹣、SCN﹣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

Ca2+、NH4+、HCO3﹣、Cl﹣

D.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

K+、AlO2﹣、Br﹣、Cl﹣

【答案】A

【解析】A.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SCN-与Fe3+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无论溶液呈酸性还是呈碱性,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D.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酸性条件下AlO2-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故选A。

9.已知:

H2(g)+F2(g)===2HF(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1molH2与1molF2反应生成2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H2与1molF2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HF气体的能量

D.断裂1molH—H键和1molF—F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2molH—F键放出的能量

【答案】C

点睛: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就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称为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且△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E(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E1(正反应的活化能)-E2(逆反应的活化能)。

10.某化学反应2X(g)

Y(g)+Z(g)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1.0

B.实验2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实验3比实验2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前10分钟,实验4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比实验1的大

【答案】C

【解析】A.实验3达到平衡X的浓度大于实验1,温度相同,达到平衡说明X起始浓度C大于1.0mol/L,故A正确;B.实验2和实验1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但实验2所需时间短说明可能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故B正确;C.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实验3在40min时X浓度不变达到平衡,实验2在20min时达到平衡,实验2达到平衡快,故C错误;D.实验4和实验1在10分钟都未达到平衡,依据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实验1X的反应速率=

=0.02mol/L•min,实验4X的反应速率=

=0.06mol/L•min,所以实验4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解答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是(以起始生成物浓度为0为例):

①开始:

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为0,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②过程中:

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生成物浓度不断增大,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③平衡时:

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都达到平衡,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也保持不变;

(2)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因此不可能完全转化;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

11.在所给的四种溶液中,各种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

NH4+、Al3+、Fe3+、NO3﹣

B.pH值为1的溶液:

Cu2+、Na+、Mg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3mol/L的溶液:

K+、HCO3﹣、Br﹣、Ba2+

D.溶有NaHSO4的溶液中:

K+、SO42﹣、NO3﹣、Al3+

【答案】D

【解析】无色溶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A.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H4+、Al3+、Fe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Fe3+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B错误;C.水电离出来的c(H+)=10-3mol/L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K+、SO42-、NO3-、Al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NaHSO4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离子共存题时,应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

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

12.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答案】A

点睛:

确定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关键,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故W、Z为非金属,原子序数Z>W,W处于第二周期,Z处于第三周期,X、Y、Z同周期,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则原子序数Y>X,且二者处于第三周期,根据选项进行判断,其中D选项为易错点,容易审题不仔细,造成错误。

13.已知:

(HF)2(g)

2HF(g)△H>0,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T1

B.平衡常数:

K(a)=K(b)

C.反应速率:

v(b)>v(a)

D.当30g·mol-1时,n(HF):

n=2:

1

【答案】C

【解析】A.根据平衡体系的总质量与总物质的量之比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大,总质量与总物质的量之比减小,T1>T2,故A错误;B.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压强变化,温度越高,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平衡常数:

K(a)=K(c)<K(b),故B错误;C.分析判断可知T1>T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

Vb>Va,故C正确;D.n(HF):

n=2:

1,当

=26.7g/mol,故D错误;故选C。

14.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

称取1.59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mL用0.1mol·L-1盐酸进行滴定,得到如下曲线。

以下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上一个计量点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

B.下一个计量点溶液中存在大量的阴离子是Cl-、HCO(

C.此样品n(NaHCO3)=(28.1-2×11.9)×10-4mol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示知道上一个计量点前溶液显示碱性,发生的离子反应:

CO32-+H+═HCO3-,故A错误;B.下一个计量点溶液pH=4,显示酸性,不能存在HCO3-离子,故B错误;C.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盐酸,首先是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

CO32-+H+═HCO3-,此时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11.9mL,随后是碳酸氢钠转化为氯化钠的过程,HCO3-+H+═H2O+CO2↑,由于CO32-+H+═HCO3-过程和HCO3-+H+═H2O+CO2过程消耗的盐酸体积应该是相同的,所以样品中碳酸钠消耗的盐酸为2×11.9mL,则样品中碳酸氢钠消耗的盐酸n(HCl)=(28.1-2×11.9)×10-3L×0.1mol•L-1=(28.1-2×11.9)×10-4 mol,所以此样品n(NaHCO3)=(28.1-2×11.9)×10-4 mol×10=(28.1-2×11.9)×10-3 mol,故C正确;D.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先是和氢氧化钠中和,随后是和碳酸钠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最后是生成氯化钠,不止得到1个计量点,是3个计量点,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涉及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的条件是解题关键,通常离子反应的判断方法:

离子反应指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也可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分为离子间、离子与分子间、离子与原子间的反应等.极浓的电解质跟固态物质反应时,应根据反应的本质来确定是否属于离子反应,例如:

浓硫酸跟铜反应时,表现的是硫酸分子的氧化性,故不属于离子反应;浓硫酸跟固体亚硫酸钠反应时,实际上是氢离子跟亚硫酸根离子间的作用,属于离子反应.此外,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也能发生离子反应。

15.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5.5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4.75

C.pH=3.5的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mol•L-1

D.向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5mol•L﹣1NaOH溶液:

c(H+)=c(CH3COOH)+c(OH﹣)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pH=5.5 的溶液,显酸性,且c(CH3COO-)>c(CH3COOH),即c(CH3COO-)>c(CH3COOH)>c(H+)>c(OH-),故A错误;B.W点c(CH3COOH)=c(CH3COO-),平衡常数K=

=10-4.75mol•L-1,故B正确;C.由电荷守恒及c(CH3COOH)+c(CH3COO-)=0.1mol•L-1可知,c(Na+)+c(H+)-c(OH-)+c(CH3COOH)=c(CH3COO-)+c(CH3COOH)=0.1mol/L,故C错误;D.向W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

c(Na+)+c(H+)=c(CH3COO-)+c(OH-)+c(Cl-);物料守恒关系为:

2c(Cl-)=c(CH3COO-)+c(CH3COOH)=0.1mol•L-1,得2c(Na+)+2c(H+)=3c(CH3COO-)+2c(OH-)+c(CH3COOH)

,c(Na+)=0.05mol/L,c(CH3COOH)+c(CH3COO-)=0.1mol/L,所以得c(H+)═c(CH3COO-)+c(OH-),故D错误;故选B。

16.Na2SO3溶液做为吸收液吸收SO2时,吸收液pH随n(SO32﹣):

n(HSO3﹣)变化的关系如表:

n(SO32﹣):

n(HSO3﹣)

91:

9

1:

1

9:

91

pH

8.2

7.2

6.2

以下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中c(H+)>c(OH﹣)

B.Na2SO3溶液中c(Na+))>c(SO32﹣)>c(HSO3﹣)>c(OH﹣)>c(H+)

C.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c(SO32﹣)>c(HSO3﹣)>c(OH﹣)=c(H+)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c(HSO3﹣)+c(SO32﹣)

【答案】D

【解析】用Na2SO3溶液吸收SO2时,随着吸收的增多,溶液由碱性逐渐变为酸性;A.由表中信息可知Na2SO3溶液为碱性溶液,c(H+)<c(OH-),故A错误;B.Na2SO3溶液中SO32-的水解存在二级水解,亚硫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且水电离也产生氢氧根离子,所以c(HSO3-)应小于c(OH-),故B错误;C.由表中数据,当c(SO32-)=c(HSO3-)时,pH=7.2,故当吸收液呈中性时,可推出c(SO32-)<c(HSO3-),故C错误;D.因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SO3-)+2c(SO32-)成立,c(Na+)>c (HSO3-)+c (SO32-),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要充分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表现,全面考虑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存在情况及相互关系,比如:

在Na2CO3溶液中存在Na2CO3的电离,CO32-的水解、二级水解以及H2O的电离等多个反应,故溶液中微粒有H2O、Na+、CO32-、HCO3-、H2CO3、H+、OH-,忽视任何一个很微弱的反应、很微少的粒子都是不正确的。

17.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min时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

B.15min时降低压强,20min时升高温度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15~20min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0~10min内,反应物B的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C的浓度逐渐增加,说明该时间段反应向着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4min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15min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2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故B正确;C.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知x=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2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左图知,15~20 min间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相等,平衡不移动,但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都减小,且C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量是A、B的二倍,所以应该是增大体积、减小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