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850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 高考专题突破五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docx

第九章高考专题突破五第2课时定点与定值问题

第2课时 定点与定值问题

题型一 定点问题

例1(2017·全国Ⅰ)已知椭圆C:

+=1(a>b>0),四点P1(1,1),P2(0,1),P3,P4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

l过定点.

(1)解 由于P3,P4两点关于y轴对称,故由题设知椭圆C经过P3,P4两点.

又由+>+知,椭圆C不经过点P1,

所以点P2在椭圆C上.

因此解得

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 设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分别为k1,k2.

如果l与x轴垂直,设l:

x=t,由题设知t≠0,且|t|<2,可得A,B的坐标分别为,,则k1+k2=-=-1,得t=2,不符合题设.

从而可设l:

y=kx+m(m≠1).

将y=kx+m代入+y2=1,

得(4k2+1)x2+8kmx+4m2-4=0.

由题设可知Δ=16(4k2-m2+1)>0.

设A(x1,y1),B(x2,y2),

则x1+x2=-,x1x2=.

而k1+k2=+

=+

=.

由题设知k1+k2=-1,

故(2k+1)x1x2+(m-1)(x1+x2)=0.

即(2k+1)·+(m-1)·=0,

解得k=-.

当且仅当m>-1时,Δ>0,

于是l:

y=-x+m,

即y+1=-(x-2),

所以l过定点(2,-1).

思维升华圆锥曲线中定点问题的两种解法

(1)引进参数法:

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线中系数为参数表示变化量,再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找到定点.

(2)特殊到一般法:

根据动点或动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

跟踪训练1已知焦距为2的椭圆C:

+=1(a>b>0)的右顶点为A,直线y=与椭圆C交于P,Q两点(P在Q的左边),Q在x轴上的射影为B,且四边形ABPQ是平行四边形.

(1)求椭圆C的方程;

(2)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两个不同的点M,N.

①若直线l过原点且与坐标轴不重合,E是直线3x+3y-2=0上一点,且△EMN是以E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k的值;

②若M是椭圆的左顶点,D是直线MN上一点,且DA⊥AM,点G是x轴上异于点M的点,且以DN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AN和DG的交点,求证:

点G是定点.

(1)解 由题意可得2c=2,即c=,

设Q,因为四边形ABPQ为平行四边形,

|PQ|=2n,|AB|=a-n,

所以2n=a-n,n=,

则+=1,解得b2=2,a2=b2+c2=4,

可得椭圆C的方程为+=1.

(2)①解 直线y=kx(k≠0)代入椭圆方程,

可得(1+2k2)x2=4,

解得x=±,

可设M,

由E是3x+3y-2=0上一点,

可设E,

E到直线kx-y=0的距离为d=,

因为△EMN是以E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OE⊥MN,|OM|=d,

即有=-,(*)

=,(**)

由(*)得m=(k≠1),代入(**)式,

化简整理可得7k2-18k+8=0,解得k=2或.

②证明 由M(-2,0),可得直线MN的方程为y=k(x+2)(k≠0),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2k2)x2+8k2x+8k2-4=0,

可得-2+xN=-,解得xN=,

yN=k(xN+2)=,即N,

设G(t,0)(t≠-2),由题意可得D(2,4k),A(2,0),

以DN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AN和DG的交点,

可得AN⊥DG,即有·=0,

即为·(t-2,-4k)=0,解得t=0.

故点G是定点,即为原点(0,0).

题型二 定值问题

例2(2018·北京)已知抛物线C:

y2=2px经过点P(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

(1)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设O为原点,=λ,=μ,求证:

+为定值.

(1)解 因为抛物线y2=2px过点(1,2),

所以2p=4,即p=2.

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

由得k2x2+(2k-4)x+1=0.

依题意知Δ=(2k-4)2-4×k2×1>0,

解得k<0或0

又PA,PB与y轴相交,故直线l不过点(1,-2).

从而k≠-3.

所以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3,0)∪(0,1).

(2)证明 设A(x1,y1),B(x2,y2),

(1)知x1+x2=-,x1x2=.

直线PA的方程为y-2=(x-1),

令x=0,得点M的纵坐标为yM=+2=+2.

同理得点N的纵坐标为yN=+2.

由=λ,=μ,得λ=1-yM,μ=1-yN.

所以+=+

=+

=·

=·=2.

所以+为定值.

思维升华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求代数式为定值.依题意设条件,得出与代数式参数有关的等式,代入代数式、化简即可得出定值.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距离的解析式,再利用题设条件化简、变形求得.

(3)求某线段长度为定值.利用长度公式求得解析式,再依据条件对解析式进行化简、变形即可求得.

跟踪训练2已知点M是椭圆C:

+=1(a>b>0)上一点,F1,F2分别为C的左、右焦点,且|F1F2|=4,∠F1MF2=60°,△F1MF2的面积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N(0,2),过点P(-1,-2)作直线l,交椭圆C于异于N的A,B两点,直线NA,NB的斜率分别为k1,k2,证明:

k1+k2为定值.

(1)解 在△F1MF2中,由|MF1||MF2|sin60°=,得|MF1||MF2|=.

由余弦定理,得

|F1F2|2=|MF1|2+|MF2|2-2|MF1||MF2|·cos60°

=(|MF1|+|MF2|)2-2|MF1||MF2|(1+cos60°),

解得|MF1|+|MF2|=4.

从而2a=|MF1|+|MF2|=4,即a=2.

由|F1F2|=4得c=2,从而b=2,

故椭圆C的方程为+=1.

(2)证明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

设斜率为k,显然k≠0,则其方程为y+2=k(x+1),

得(1+2k2)x2+4k(k-2)x+2k2-8k=0.

Δ=56k2+32k>0,

设A(x1,y1),B(x2,y2),

则x1+x2=-,x1x2=.

从而k1+k2=+

=2k-(k-4)·=4.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

可得A,B,

得k1+k2=4.

综上,k1+k2为定值.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

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例椭圆C: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离心率为,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被椭圆C截得的线段长为1.

(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P是椭圆C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连接PF1,PF2,设∠F1PF2的角平分线PM交C的长轴于点M(m,0),求m的取值范围;

(3)在

(2)的条件下,过点P作斜率为k的直线l,使得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设直线PF1,PF2的斜率分别为k1,k2,若k2≠0,证明+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解 

(1)由于c2=a2-b2,将x=-c代入椭圆方程+=1,得y=±.由题意知=1,即a=2b2.

又e==,所以a=2,b=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设P(x0,y0)(y0≠0),

又F1(-,0),F2(,0),

所以直线PF1,PF2的方程分别为

y0x-(x0+)y+y0=0,

y0x-(x0-)y-y0=0.

由题意知=.

由于点P在椭圆上,所以+y=1.

所以=.

因为-

可得=,

所以m=x0,因此-

(3)设P(x0,y0)(y0≠0),

则直线l的方程为y-y0=k(x-x0).

联立得

整理得(1+4k2)x2+8(ky0-k2x0)x+4(y-2kx0y0+k2x-1)=0.

由题意Δ=0,即(4-x)k2+2x0y0k+1-y=0.

又+y=1,

所以16yk2+8x0y0k+x=0,故k=-.

(2)知+=+=,

所以+==·=-8,

因此+为定值,这个定值为-8.

素养提升 典例的解题过程体现了数学运算素养,其中设出P点的坐标而不求解又体现了数学运算素养中的一个运算技巧——设而不求,从而简化了运算过程.

1.(2018·东莞模拟)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左焦点为F,点P为椭圆C上任一点,若直线PA与PB的斜率之积为-,且椭圆C经过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PB,PA交直线x=-1于M,N两点,过左焦点F作以MN为直径的圆的切线.问切线长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 

(1)设P点坐标为(x0,y0),

由题意知A(-a,0),B(a,0),且+=1.

则kPA·kPB=·=

=·=-=-,

即3a2=4b2.①

又因为椭圆经过点,故+=1.②

由①②可知,b2=3,a2=4,

故椭圆的方程为+=1.

(2)由

(1)可知A(-2,0),B(2,0),设kPA=k(k≠0).

由k·kPB=-,得kPB=-.

所以直线PB的方程为y=-(x-2),

令x=-1,则y=,故M.

直线PA的方程为y=k(x+2),

令x=-1,则y=k,故N(-1,k).

如图,因为yMyN=·k=>0,

故以MN为直径的圆在x轴同侧.

设FT为圆的一条切线,切点为T,连接MT,NT,

可知△FTN∽△FMT,

故=,则|FT|2=|FN|·|FM|=|k|·=,故|FT|=.

故过左焦点F作以MN为直径的圆的切线长为定值.

2.(2018·淮南模拟)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且抛物线上有一点P(m,5)到焦点的距离为6.

(1)求该抛物线C的方程;

(2)已知抛物线上一点M(4,t),过点M作抛物线的两条弦MD和ME,且MD⊥ME,判断直线DE是否过定点,并说明理由.

解 

(1)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

其准线方程为y=-,P(m,5)到焦点的距离等于P到其准线的距离,所以5+=6,即p=2.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2=4y.

(2)由

(1)可得点M(4,4),

设直线MD的方程为y=k(x-4)+4(k≠0),

联立得x2-4kx+16k-16=0,

由题意得,Δ>0,

设D(x1,y1),E(x2,y2),则xM·x1=16k-16,

所以x1==4k-4,y1==4(k-1)2,

同理可得,x2=--4,y2=42,

所以直线DE的方程为

y-4(k-1)2=(x-4k+4)

=(x-4k+4)

=(x-4k+4).

化简得y=x+4k-

=(x+4)+8.

所以直线DE过定点(-4,8).

3.(2018·齐齐哈尔模拟)已知动圆E经过定点D(1,0),且与直线x=-1相切,设动圆圆心E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设过点P(1,2)的直线l1,l2分别与曲线C交于A,B两点,直线l1,l2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证明:

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

(1)解 由已知,动点E到定点D(1,0)的距离等于E到直线x=-1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知E点的轨迹是以D(1,0)为焦点,以x=-1为准线的抛物线,故曲线C的方程为y2=4x.

(2)证明 由题意直线l1,l2的斜率存在,倾斜角互补,得斜率互为相反数,且不等于零.

设A(x1,y1),B(x2,y2),

直线l1的方程为y=k(x-1)+2,k≠0.

直线l2的方程为y=-k(x-1)+2,

得k2x2-(2k2-4k+4)x+(k-2)2=0,

Δ=16(k-1)2>0,

已知此方程一个根为1,

∴x1×1==,

即x1=,

同理x2==,

∴x1+x2=,x1-x2=-=-,

∴y1-y2=[k(x1-1)+2]-[-k(x2-1)+2]

=k(x1+x2)-2k

=k·-2k=,

∴kAB===-1,

∴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1.

4.(2018·南昌检测)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过左焦点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椭圆C于P,Q两点,且|PQ|=2.

(1)求C的方程;

(2)若直线l是圆x2+y2=8上的点(2,2)处的切线,点M是直线l上任一点,过点M作椭圆C的切线MA,MB,切点分别为A,B,设切线的斜率都存在.求证:

直线AB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解 

(1)由已知,设椭圆C的方程为+=1(a>b>0),

因为|PQ|=2,不妨设点P(-c,),

代入椭圆方程得,+=1,

又因为e==,

所以+=1,b=c,

所以b2=4,a2=2b2=8,

所以C的方程为+=1.

(2)依题设,得直线l的方程为y-2=-(x-2),

即x+y-4=0,

设M(x0,y0),A(x1,y1),B(x2,y2),x0≠x1且x0≠x2,

由切线MA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y-y1=k(x-x1),

联立

得(2k2+1)x2+4k(y1-kx1)x+2(y1-kx1)2-8=0,

由相切得Δ=16k2(y1-kx1)2-8(2k2+1)[(y1-kx1)2-4]=0,

化简得(y1-kx1)2=8k2+4,

即(x-8)k2-2x1y1k+y-4=0,

因为方程只有一解,

所以k===-,

所以切线MA的方程为y-y1=-(x-x1),

即x1x+2y1y=8,

同理,切线MB的方程为x2x+2y2y=8,

又因为两切线都经过点M(x0,y0),

所以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0x+2y0y=8,

又x0+y0=4,

所以直线AB的方程可化为x0x+2(4-x0)y=8,

即x0(x-2y)+8y-8=0,

令得

所以直线AB恒过定点(2,1).

5.(2018·保定模拟)设椭圆C:

+=1(a>b>0)的离心率e=,左顶点M到直线+=1的距离d=,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若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证明:

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

(1)解 由e=,得c=a,又b2=a2-c2,

所以b=a,即a=2b.

由左顶点M(-a,0)到直线+=1,

即到直线bx+ay-ab=0的距离d=,

得=,即=,

把a=2b代入上式,得=,解得b=1.

所以a=2b=2,c=.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 设A(x1,y1),B(x2,y2),

①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由椭圆的对称性,

可知x1=x2,y1=-y2.

因为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故·=0,

即x1x2+y1y2=0,也就是x-y=0,

又点A在椭圆C上,所以+y=1,

解得|x1|=|y1|=.

此时点O到直线AB的距离d1=|x1|=.

②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m,

与椭圆方程联立有

消去y,得(1+4k2)x2+8kmx+4m2-4=0,

所以x1+x2=-,x1x2=.

因为以AB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O,所以OA⊥OB,

所以·=x1x2+y1y2=0,

所以(1+k2)x1x2+km(x1+x2)+m2=0,

所以(1+k2)·-+m2=0,

整理得5m2=4(k2+1),

所以点O到直线AB的距离d1==.

综上所述,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

6.已知椭圆C:

+=1(a>b>0)经过与两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原点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椭圆C上一点M满足|MA|=|MB|.求证:

++为定值.

(1)解 将与两点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证明 由|MA|=|MB|,知M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由椭圆的对称性知点A,B关于原点对称.

①若点A,B是椭圆的短轴顶点,则点M是椭圆的一个长轴顶点,此时

++=++=2=.

同理,若点A,B是椭圆的长轴顶点,则点M是椭圆的一个短轴顶点,此时

++

=++=2=.

②若点A,B,M不是椭圆的顶点,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k≠0),

则直线OM的方程为y=-x,

设A(x1,y1),B(x2,y2),由

解得x=,y=,

所以|OA|2=|OB|2=x+y=,

同理,|OM|2=.

所以++

=2×+=.

综上,++=为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