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002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docx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测

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陕西西安“八校”2018届高三联考】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使再达到平衡,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

【答案】D

2.【辽宁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25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H<0。

30s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4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的80%

B.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09.7g

C.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01.25L/moL

D.0~30s时SO3生成速率为3.0×10-2mol/(L.s)

【答案】B

3.【山东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三诊】T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0molCOCl2,发生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B.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

mol·L-1·s-1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若新平衡时c(C12)=0.038mol·L-1,则反应的△H<0

D.平衡后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10molCOCl2,平衡正向移动,COCl2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A

【解析】A.6s处于平衡状态,则

COCl2(g)⇌Cl2(g)+CO(g)

开始(mol/L):

0.0500

变化(mol/L):

0.020.020.02

平衡(mol/L):

0.030.020.02

所以平衡常数K=

,A项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2s内,△n(CO)=0.03mol,则v(Cl2)=0.0075mol·L-1·s-1,B项错误;C.原平衡时c(C12)=

mol·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12)=0.038mol·L-1>

mol·L-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C项错误;D.平衡后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10molCOCl2,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最终逆向移动,COCl2的转化率减小,D项错误;答案选A。

4.【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

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选项中有关图象对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平衡后升温,NO2含量降低

0~2s内,v(O3)=0.2mol·L-1·s-1

v正:

b点>a点

b点:

v逆>v正

恒温,t1时再充入O3

A.AB.BC.CD.D

【答案】C

5.【天津南开区2018届高三三模】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

2X(g)

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的正反应速率υ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υ逆

B.T2下,在0~t1时间内,υ(Y)=

mol/(L·min)

C.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D.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答案】D

详解:

用“先拐后平”法,T1优先T2出现拐点,T1达到平衡时间短、速率快,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T1

T2;T2平衡时c(X)小于T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ΔH

0。

A项,M点是T1时的平衡点,υ正(M)=υ逆(M),N点是T2时的不平衡点,N点时的逆反应速率小于T2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由于T1

T2,T2平衡时的反应速率小于T1平衡时的反应速率,M点的正反应速率υ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υ逆,A项错误;B项,T2下,0~t1时间内υ(X)=

=

=

mol/(L·min),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υ(Y)=

υ(X)=

mol/(L·min),B项错误;C项,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C项错误;D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W点消耗X的物质的量大于M点,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D项正确;答案选D。

6.【黑龙江牡丹江一中2019届10月月考】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A和2molB,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ΔH<0。

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为1.6mol。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c=0.4mol•L-1•min-1

B.若在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c<1.6mol

C.若2min后,向容器中再投入2molA和1molB,B的转化率变大

D.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放出热量将增加

【答案】B

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工业上利用Ga与NH3高温条件下合成固体半导体材料氮化稼(GaN)同时有氢气生成。

反应中,每生成3molH2时放出30.8kJ的热量。

恒温恒容密闭体系内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

A.I图像中如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则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为升温或加压

B.II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镓的转化率

C.III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化学反应速率

D.IV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A

【解析】A.I图象中如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图象符合题意,A正确;B.Ga是固体,没有浓度可言,不能计算其转化率,B错误;C.Ga是固体,其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C错误;D.反应方程式为2Ga(s)+2NH3(g)

2GaN(s)+3H2(g)△H<0,相同压强下,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错误;答案选A。

8.【上海鲁迅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反应A(g)+3B(g)

2C(g)+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压,v(正)、v(逆)都增大,增大倍数v(正)小于v(逆)

B.降温,v(正)、v(逆)都减小,减小倍数v(正)小于v(逆)

C.使用催化剂,v(正)、v(逆)都改变,变化的倍数不同

D.扩大容器体积,容器内A、B、C物质的量都减少

【答案】B

9.【吉林延边州2018届高三仿真模拟】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2(g)

2NO(g)+O2(g)(正反应吸热)。

实验测得:

v正=v(NO2)消耗=k正c2(NO2),v逆=v(NO)消耗=2v(O2)消耗=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NO2)

c(NO)

c(O2)

c(O2)

0.6

0

0

0.2

0.3

0.5

0.2

 

0

0.5

0.35

 

A.设k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则有k=k逆:

k正

B.达平衡时,容器Ⅱ与容器Ⅲ中的总压强之比为20∶17

C.容器Ⅱ中起始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比容器Ⅰ中的小

D.若改变温度为T2,且T2>T1,则k正:

k逆<0.8

【答案】C

平衡常数为k=0.3×0.72/0.12=14.7>8,所以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小于2/3,即容器Ⅱ中起始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比容器Ⅰ中的小,C正确;由于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

,所以

时平衡常数增大,则k正:

k逆>0.8;正确选项C。

10.【北京市大兴区2018高三一模】已知:

2NO2(g)+CH4(g)

N2(g)+CO2(g)+2H2O(g)ΔH,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和CH4的混合气体0.3mol充分反应。

不同投料比时,N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投料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H<0

B.X>2

C.400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10-2

D.投料比为2时,Q点v逆(CH4)小于P点的v逆(CH4)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2分)【湖北公安县车胤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反应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温度(绝对温度)

K1

K2

973

1.47

2.38

1173

2.15

1.67

(1)计算温度为973K时,反应CO2(g)+H2(g)

CO(g)+H2O(g)K=__________;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

CO2(g)+3H2(g)

CH3OH(g)+H2O(g),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进行反应。

①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________。

a.降低温度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③在温度T1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H2)=2.4mol;其他条件不变,在温度T2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CO2)=0.82mol,则T2________T1(填“>”、“<”或“=”)。

(3)某实验将一定量的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ΔH=-49.0kJ·mol-1。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________KⅡ(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投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器

反应物

投入量

1molCO2、3molH2

amolCO2、bmolH2、

cmolCH3OH(g)、c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浓度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分,每空2分)

(1)0.62

(2)①△H<0②acd③>(3)①>②0.4<c≤1

(2)①CO2(g)+3H2(g)

CH3OH(g)+H2O(g),反应的△S<0,要使得反应能够自发进行,需要△G=△H-T•△S<0,则△H<0,故答案为:

△H<0;

②根据①的分析,CO2(g)+3H2(g)

CH3OH(g)+H2O(g)△H<0。

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CH3OH)增大,正确;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c(CH3OH)不变,错误;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平衡正向移动,c(CH3OH)增大,正确;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平衡正向移动,c(CH3OH)增大,正确;故选acd;

③在温度T1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H2)=2.4mol,根据方程式CO2(g)+3H2(g)

CH3OH(g)+H2O(g),反应0.6mol氢气,同时反应0.2mol二氧化碳,剩余二氧化碳0.8mol;其他条件不变,在温度T2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CO2)=0.82mol,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因此需要升高温度,即T2>T1,故答案为:

>;

(3)①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先拐先平,Ⅱ温度高,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1>K2,故答案为:

>;

②设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CO2(g)+3H2(g)⇌CH3OH(g)+H2O(g)

初始量(mol):

1300

转化量(mol):

x3xxx

平衡量(mol):

1-x3-3xxx

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倍,即

=0.8,解得x=0.4mol,依题意:

甲、乙为等同平衡,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所以全部由生成物投料,c=1,c的物质的量不能低于平衡时的物质的量0.4mol,所以c的范围为:

0.4<n(c)≤1,故答案为:

0.4<c≤1。

12.(14分)【辽宁海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已知2A2(g)+B2(g)

2C3(g)△H=-akJ·mol-1(a>0),在一个有催化剂、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2和1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

的浓度为xmol·L-1,放出热量bkJ。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__(填“>”、“=”或“<”)b。

(2)下表为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_______(填“>”、“<”或“=”)T2。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C3,500℃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ckJ,则C3的浓度__________(填“>”、“=”或“<”)xmol·L-1,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3)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kJ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4molA2和2molB2B.4molA2、2molB2和2molC3

C.4molA2和4molB2D.6molA2和4molB2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及时分离出C3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5)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2和1molB2,500℃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热量dkJ,则d__________(填“>”、“=”或“<”)b,理由是__________。

(6)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2molA2和1molB2及适量固体催化剂,使反应达到平衡。

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改为4molA2和2molB2,则平衡时A2的转化率__________(填“不变”、“变大”、“变小”或“不能确定”)。

【答案】

(1)>(1分)

(2)<(1分)=(1分)a=b+c(2分)(3)D(2分)(4)C(2分)

(5)>(1分)由于反应过程中恒压容器中的压强比恒容容器中的大,故反应物的转化率较高,生成的C3比恒容时多,则放出的热量也多(2分)(6)变大(2分)

【解析】

(1)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为:

当2molA2和1molB2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为akJ,而加入2molA2和1molB2达到平衡时,没有完全进行,即释放的热量小于完全反应释放的热量,即b<a,故答案为:

>;

(3)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kJ热量,由热化学方程式可得转化的A的物质的量为4mol,因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加入的A的物质的量应大于4mol,符合此要求的只有D,故答案为:

D;

(4)A.生成物浓度降低,则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D.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故D错误;故答案为:

C;

(5)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在恒压条件下,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的体积缩小,相当给原平衡加压,由于始终保持较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变大,放热热量多,所以d>b,故答案为:

>;由于反应过程中恒压容器中的压强比恒容容器中的大,故反应物的转化率较高,生成的C3比恒容时多,则放出的热量也多;

(6)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改为4molA2和2molB2,A2和B2的浓度均增大到原来的2倍,相对原平衡相当于缩小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平衡正向移动,A2和B2的转化率都增大,故答案为:

变大。

13.(12分)【山东七校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1)2017年中科院某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符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辛烷值汽油,该研究成果被评价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已知:

H2(g)+1/2O2(g)=H2O(l)ΔH1=—aKJ/mol

C8H18

(1)+25/2O2(g)=8CO2(g)+9H2O

(1)ΔH2=—bKJ/mol

试写出25℃、101kPa条件下,CO2与H2反应生成汽油(以C8H18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利用CO2及H2为原料,在合适的催化剂(如Cu/ZnO催化剂)作用下,也可合成CH3OH,涉及的反应有:

甲:

CO2(g)+3H2(g)

CH3OH(g)+H2O(g)△H=—53.7kJ·mol-1平衡常数K1

乙:

CO2(g)+H2(g)

CO(g)+H2O(g)△H=+41.2kJ·mol-1平衡常数K2

1CO(g)+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含K1、K2的表达式表示),该反应H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写两项)。

③催化剂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和钥匙的关系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下列四组实验,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均为1:

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t1min)。

温度(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综合选项

543

Cu/ZnO纳米棒材料

12.3

42.3

A

543

Cu/ZnO纳米片材料

11.9

72.7

B

553

Cu/ZnO纳米棒材料

15.3

39.1

C

553

Cu/ZnO纳米片材料

12.0

70.6

D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的转化为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表所给数据结合反应原理,所得最优选项为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3)以CO、H2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CO(g)+2H2(g)

CH3OH(g)。

在体积均为2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Ⅰ、Ⅱ、Ⅲ中,分别都充入1molCO和2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

下图为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H2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有一个容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①0~5min时间内容器Ⅱ中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容器________(填写容器代号)。

【答案】

(1)8CO2(g)+25H2(g)=C8H18

(1)+16H2O

(1)ΔH=—(25a-b)KJ/mol(2分)

(2)①K=

(2分)小于(1分)②降低温度、减小产物浓度(2分)③B(2分)

(3)①0.0875mol/(L·min)(2分)②Ⅲ(1分)

(2)①已知甲:

CO2(g)+3H2(g)

CH3OH(g)+H2O(g)△H=-53.7kJ·mol-1平衡常数K1

乙:

CO2(g)+H2(g)

CO(g)+H2O(g)△H=+41.2kJ·mol-1平衡常数K2;根据盖斯定律,由甲-乙得反应CO(g)+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K=

;△H=-53.7kJ·mol-1-41.2kJ·mol-1=-94.9kJ·mol-1<0;②反应CO(g)+2H2(g)

CH3OH(g)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降低温度、减少产物浓度、按比例充入原料CO2和H2等;③由表中数据分析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催化剂对甲醇的选择性有显著影响,使用Cu/ZnO纳米片催化剂时甲醇选择性高;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虽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甲醇的选择性却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副产物增加,因此综合考虑选B选项;

(3)①CO(g)+2H2(g)

CH3OH(g)

开始时的物质的量:

120

转化的物质的量:

a2aa

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1-a2-2aa

容器Ⅱ中0~5min内H2含量是20%,a=

,v(CH3OH)=0.0875mol/(L·min);②Ⅲ中温度高氢气含量高,说明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氢气含量增加。

14.(12分)【天津十二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联考

(二)】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对环境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

(1)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NaNO3(s)+ClNO(g)∆H<0平衡常数K1

2NO(g)+Cl2(g)

2ClNO(g)∆H<0平衡常数K2

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利用CO可将NO转化为无害的N2,其反应:

2NO(g)+2CO(g)

N2(g)+2CO2(g)。

在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300℃、T℃、300℃)容器中分别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NO和CO,测得各容器中n(C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

n(CO)/mol

0

40

80

120

160

2.00

1.50

1.10

0.80

0.80

2.00

1.45

1.00

1.00

1.00

1.00

0.80

0.65

0.53

0.45

①甲容器中,0~40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

②T___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