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068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docx

第一至第三单元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备课人:

卜娜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歌曲《太阳出来了》

教学内容

歌曲《太阳出来了》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

3、能够创编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教学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或反思

【导入】

学生分组讨论,为下面的歌谣设计节奏并读一读。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青蛙唱起歌,燕子飞上天。

蝴蝶花间飞,小羊跑出了家,一群小娃娃呀田野上笑哈哈。

认识反复记号

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反复记号。

【初步感受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听一听录音中是怎样读这段歌谣的。

(2)学生跟着录音按节奏读一读这段歌谣。

(3)老师提问: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学生在此看谱聆听录音,了解歌曲的演唱顺序。

【学唱歌曲】

(1)学生仔细观察歌谱,数一数演唱部分的旋律有几个乐句,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学唱第一乐句歌谱,注意6—3、3—5的音准。

(3)学生学唱第二乐句歌谱,注意6—3、3—6、5—2的音准。

(4)学生完整演唱歌谱,说的部分可按节奏读歌词。

(5)学生试着填词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老师提问:

这首歌曲的歌词与旋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7)学生随伴奏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一字一音处要吐字清晰,以及结束句的速度变化。

【创编】

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创编声势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拓展欣赏】

学生聆听四部童声合唱《太阳出来了》,感受四部合唱带来的不同意境。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教学内容

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感受特定环境下的“自然与音乐”——黄昏的钟声,在美妙歌声中提高审美情趣。

(2)能够有意识地参与轮唱,并且在轮唱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学会聆听,树立良好的声部概念,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下基础。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教学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师生问好,导入新课】

1.听音乐导入;

  1)听听音乐中手铃的节奏。

用三角铁、响板伴奏适合用什么样的节奏?

(黑板出示多声部节奏)

  2)用多声部节奏为歌曲伴奏。

  3)用歌声为歌曲伴奏。

用100︱567︱100︱为歌曲伴奏

                          叮    咚嘣嘣叮

2.图片欣赏,导入本课。

你觉得黄昏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美丽的黄昏》,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黄昏是什么样的。

【讲授新课】

  1.聆听范唱。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自学旋律,练习视唱。

(观察乐谱,旋律行进的主要方式——以级进为主,因此改变以往先学歌后视唱的学习方法,改为由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视唱曲谱。

  3.跟同桌相互视唱,互相帮助。

  4.请同学单独视唱,检验自学成果,解决难点。

(四度音程的跳进)

  5.全体随琴视唱。

边唱边用手指在琴键上弹奏。

  6.用口风琴视奏歌曲旋律。

  7.在口风琴的伴奏下填词演唱。

【练习轮唱】

  1.学生歌声与琴声做二部轮唱。

  2.生生轮唱清唱。

(观察乐谱两个乐句之间的模进关系,力度应怎样处理;结尾的旋律下行,应怎样处理?

  3.随伴奏音乐轮唱。

  4.随音乐有感情的轮唱,加入打击乐器、人声伴奏。

【表演唱】

  观察书上

(一)和

(二)有什么不同?

问:

两声部一前一后唱同一旋律叫什么?

请学生说说。

  用各种手段学唱轮唱(师生轮唱——分两组轮唱——听录音机小朋友唱),针对性地再唱。

第三课时《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

3、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歌舞等开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导入】

(师生课前查阅关于森林的资料)。

教师:

谁能把自己找到的关于森林的图片或其他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师生分享介绍准备的图片或者资料

教师:

生态平衡被打破,终将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多么可怕,作为人类应怎样做呢?

【创编故事】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五幅插图,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情景?

小组轻声讨论,指名交流,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

(2)学生将五福图的表现内容连起来成为一个完整故事。

(3)教师用课件展示并讲述。

教师:

没想到森林里的动物们会遭到失去家园的劫难,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学习《不得了》这首歌,还要将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

【学唱歌曲】

教师:

我们一起先来学唱歌曲《不得了》。

学生聆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

教师:

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歌曲。

你们觉得动物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

伤心、着急等。

教师:

我们怎样来表现这种着急的心情呢?

学生:

观察歌谱,数数有几个乐句,说一说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这种联系对表达歌曲情绪有什么作用?

学生:

挥拍视唱歌曲,注意四二拍与四三拍的交替运用,以及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师:

这首歌曲运用了哪种旋律创作手法?

这种创作手法对歌曲情绪的表达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

随伴奏试着填词演唱歌曲,注意间奏。

学生:

尝试完整地演唱,分组唱熟歌词,尽量做到形象生动。

【活动】创编并表演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

我们讨论一下,用哪些动作、哪些形式来完整地表现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学生: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并分别进行表演,大家对每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

教师提供素材:

各种动物的头饰、打击乐器、音响资料等。

故事所在地;森林,由多位学生扮演树木来表现森林。

故事主要角色:

森林里的动物们、少先队员们。

第一场:

森林的清晨

场景为动物们躺在森林绿绿的草地上安静地睡着。

第二场:

森林的狂欢

场景为动物们在草地上围着圈尽情地睡着

第三场:

森林的悲伤

用铃鼓等打击乐器制造出紧张、狂躁的音响。

场景为动物们看着被砍掉的树木伤心的哭了,边哭边唱着歌曲《不得了》

第四场:

森林的重生

场景为森林里来了一群少先队员,边唱歌边种树。

动物们看着好高兴。

第五场:

森林的狂欢

场景为森林又恢复了以往的郁郁苍苍,动物们幸福地跳舞、唱歌。

【总结】

教师:

孩子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第四课时《森林与小鸟》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森林与小鸟》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能感受《森林与小鸟》欢快、优美的情绪,并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与活泼的小鸟的不同形象。

2、能分辨四个圆舞曲,以及作品的音乐结构。

3、能哼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导入】

1、学生聆听乐曲的引子,并思考:

这段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2、学生聆听乐曲的第一圆舞曲,并思考:

这段音乐又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呢?

好像表现森林中的什么动物呢?

3、老师总结并揭示乐曲名称《森林与小鸟》。

【分段欣赏】

1、第一圆舞曲

(1)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

这支圆舞曲的旋律、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好像表现了怎样的小鸟?

(2)学生根据音乐填写下列表格。

      旋律      节奏      速度    节拍     情绪

(3)老师指导学生哼唱第一圆舞曲,提示这个圆舞曲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并按教材上所标注的力度记号演唱。

(4)用X O O的节奏随音乐做拍手声势。

  (5)  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2、第二圆舞曲

(1)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

第二圆舞曲表现了怎样的小鸟呢?

(2)老师分别范唱第一圆舞曲与第二圆舞曲的第一乐句,引导学生发现第二圆舞曲的节奏更加紧凑、音区变高的特点。

(3)用XOO的节奏随音乐做捻指声势动作。

3、第三圆舞曲

(1)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

第三圆舞曲和第一圆舞曲在旋律、节奏、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表现了怎样的小鸟?

(2)学生根据音乐填写下列表格。

      旋律  节奏  速度  节拍    情绪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鸟飞舞的动作。

4、第四圆舞曲

(1)老师播放音乐并出示乐谱,引导学生边听边发现装饰音(波音)。

D部分

(2)老师对比弹奏加入装饰音和没有装饰音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加入装饰音的旋律更加跳跃、轻快、活泼。

(3)引导学生联想这段音乐表现的是“轻快的小鸟”。

(4)老师指导学生按以下节奏型随音乐做声势动作。

X O O|X O O|X X X|X O O|

【完整欣赏】

1、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写出四支圆舞曲进行的顺序。

2、学生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听到第一圆舞曲时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听到第二圆舞曲时用XOO的节奏做捻指声势动作,听到第三圆舞曲时做小鸟飞舞的动作,听到第四圆舞曲时按规定的节奏型随音乐做声势。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

备课人:

卜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可爱的家》

教学内容

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2、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3、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导入】

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

(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MTV)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学唱《可爱的家》】

1、导语:

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

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

请把音乐书翻到14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

△自学指南:

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

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设问:

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

困难句教学。

△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

△生齐唱。

【音乐知识:

弱起小节】

1、导语:

学到这儿,我突然有个疑问,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重大的错误。

师生互动对话:

△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

(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

(知识点:

弱起小节)

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

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

△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

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

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

【歌曲处理】

1、导语:

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mf——f——p——mf

△ f处:

“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 p处:

“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把这两句来试试。

3、跟着琴,完整体验。

4、抽生表演唱。

【小结】

1、同学们,你们的笛声虽然还不流畅,但里面有你们的深情;你们的歌声虽然还不委婉,但里面饱含你们对家的热爱,在这儿,你想给你的家人怎样的祝福呢?

2、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所拥

第二课时《小船》

教学内容

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 感受歌曲温馨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 引导学生巩固全音符,复习四四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3、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歌曲间的速度、情感等。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导入】导入新课

1、 调动情绪并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第一张幻灯片,播放歌曲《快乐宝贝》伴奏录音。

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教师:

你们每个人都是快乐宝贝,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你们是谁的宝贝呢?

(学生会回答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教师:

你们都有一个可爱的家,回到家里,有爸爸疼妈妈爱,所以你们才是快乐的宝贝,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首表现温馨家庭的歌曲《小船》

【学唱歌曲】

1、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出示歌曲《小船》,并播放歌曲,让学生完整的聆听全曲。

听歌曲时,保持安静,教师不做介绍,和学生一起认真聆听。

2、讨论歌曲

教师:

刚才听了这首歌曲,你们感觉怎么样呢?

播放第三张幻灯片,出示四个选项:

温馨优美,欢快活泼,热情激动,深情柔和。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选出恰当的答案。

教师:

在演唱这样温馨优美,深情柔和的歌曲时,我们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音量和速度呢?

学生可以回答出不大不小的声音,不快不慢地速度。

教师总结:

应该用中等力度,中速来表现这样的歌曲。

4、 播放第四张幻灯片,播放歌曲《小船》,让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这一次让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

让学生跟着教师随琴声学唱歌曲

【歌曲处理】

学生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注意控制音量与气息。

通过听、唱歌曲,学生能大概唱出部分歌词,对于细节的部分,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反复模仿,唱好倚音以及弱起节奏。

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有气息支持的歌唱。

结束句注意唱足全音符的时值,以及区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不同。

【表演】

1、通过以前学习四四拍进行巩固,叫拍子打的好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下面的学生为他们伴唱。

2、分男女或小组进行节拍规律的训练(强、弱、次强、弱。

如:

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表演)。

3、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其他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轻声唱,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

 分组或男女生再把歌曲进行演唱(多种形式)。

【结束部分】

布置甜蜜作业:

播放第五张幻灯片,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并把《小船》唱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听。

最后,祝天下小朋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备课人:

卜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卖报歌》

教学内容

歌曲《卖报歌》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能学会唱《卖报歌》,积极参与歌表演 

2、体会“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

用纯真的心情唱好歌曲《卖报歌》。

“新”“旧”对比,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引情——情景导入 】

1.出示课件:

提问:

从画面上你们看到?

      学生回答:

…… 

老师:

每次星期一的时候我们都要升国旗,唱国歌《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尊严的象征。

你们知道《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学生回答:

 

激情——了解聂耳的生平以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

老师:

你们想不想了解聂耳?

  教师对聂耳生平简单介绍及聂耳为什么成为聂耳   

 2、 看课件:

小毛头与《卖报歌》(图片与解说相结合) 1933年,有个叫杨碧君的小女孩从苏州逃难到上海的第三年,跟妈妈、姐姐、姐夫在霞飞路、吕班路口以卖报为生,大家都叫她小毛头。

报摊在大陆银行门口,靠近车站,看到电车停站,她就过去兜生意。

有一天,她被电车里涌出的人流撞倒,报纸散落一地。

一个陌生的叔叔扶她起来,帮她捡报纸、擦眼泪,还把弄脏的报纸都买走了。

11岁的杨碧君认识了21岁的聂耳。

看着家境贫寒的小毛头在风雨中叫卖,聂耳受启发创作了《卖报歌》。

第二年,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

老师:

今天啊,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这首由聂耳创作的歌曲《卖报歌》。

那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风雨中的《卖报歌》好吗?

     (播放视频)

 老师: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

  

【学习歌曲】

1.听录音范唱 

2.听完这首歌,大家谈谈有什么感受?

3.老师:

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虽说歌词是反映孩子们对旧社会痛苦生活的控诉,但曲调色彩明朗。

唱的时候声音却是明快、活泼,速度稍快。

可以理解为“小毛头”为了生活,每一天都希望卖出更多的报纸,多赚点钱。

这是一种天真活泼的想法,所以在演唱时要唱得天真活泼。

现在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边听边感受一下歌词。

 

4.看歌词再听歌曲

5.学唱歌曲(注意声音的模仿与吐词的清晰,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  

6.师:

下面大家随音乐自学二、三段。

(放伴奏音乐自学)

 7.每小组选出一人演唱二、三段。

(或分男女生、分组或轮唱模式演唱)

8.随音乐齐唱整首歌曲。

【小结】

   老师:

通过学习《卖报歌》这首歌曲,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第二课时《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内容

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通过小英雄们的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使命感。

2.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能用坚定自豪的声音.充满活力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儿童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3.学习律动表现儿童团员的精神面貌和坚定信念。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故事导入】

1.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出示队旗,故事导入。

师:

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

(少年先锋队队旗)

师:

队旗的五角星就是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队旗的故事:

(播放背景音乐,讲述故事)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4年······

后来这个故事被拍成了电影《红孩子》,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就是电影《红孩子》的主题歌,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故事使学生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及了解历史的兴趣。

]

师:

当你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

激动.

师:

是的,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首歌激励着那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

他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那一代的少年英雄除了有“红孩子”,还有小兵张嘎、放牛娃王二小、海娃、潘冬子、雨来等,他们那时的组织叫做儿童团。

所以今天这首歌就是以他们组织的名字而命名为《共产儿童团歌》。

接下来我们再一次听听这首歌,感受这首歌带来的让人振奋的精神!

【新歌学习】

1、学习歌曲中的节奏。

师:

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唱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出示节奏谱(暗号),重点学习附点节奏:

① X      X·X     X     X

    嘀    嘀 嗒     嘀   嗒

② X·X    X   X      X   —

  嘀 嘀  嗒 嘀   嗒

(学生动作:

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一组扮演儿童团员。

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

2.学唱歌曲

(1)生聆听歌曲

师:

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让我们再一次听听我们的团歌。

(播放歌曲)

a.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提示:

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说一说,歌曲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声音和情绪来唱?

(4)学唱歌曲:

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5)跟《共产儿童团歌》的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律动表演】

律动表现:

学做儿童团员。

【小结】

1、做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么做?

 2、随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音乐踏步,感悟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使命感

第三课时《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内容

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2、了解蒙古族音乐及民族风情。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增补和反思

【组织教学】

1、欣赏小骑兵的舞蹈来导入

师:

今天呀,我们要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游玩,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你们想去吗?

(想)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到底去哪?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那里的小朋友跳的舞蹈,猜猜他的家在哪?

通过小骑马的场地及小骑士的衣着来引导小朋友猜测。

师:

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了解少数民族蒙古族。

【了解蒙古族风情】

1、学生介绍了解到的关于蒙古族的信息

师:

哪位小朋友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关于蒙古族的一些知识?

2、通过多媒体及讲解来了解

师小结:

蒙古族主要靠饲养畜牧业来维持生活,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草原上,而广阔的草原就适合从事畜牧业。

牧区的人们多数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

多数的蒙古族人住容易拆卸、搬运的蒙古包,便于移动。

他们的穿着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不过现在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渗透,一般大城市里的少数民族人已很难区分是哪个民族的人了。

有关蒙古族的知识,相信小朋友们以后还能了解到更多。

【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1、导入

师:

蒙古小骑兵给我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来听听、看看。

(播放《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课件)

2、用动作、声音模仿骑马并听辨音乐力度的变化。

师: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骑兵在骑马,他很勇敢)

谁能用声音来学学骑马呢?

你是怎么知道小骑兵是由远到近的?

师:

小骑兵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那我们的马蹄声该怎样呢?

(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渐强)你能学一学吗?

那如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应该怎么表现呢?

(由近及远,越来越轻,渐弱)

轻的时候音乐也就是弱的,响的时候音乐也就是强的。

你能举例出生活中强弱不同的声音吗?

3、创编故事情节

师:

小骑兵从遥远的地方来,一路上会遇到哪些事呢?

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结合图片)

4、学习创编各种骑马动作,表演《我是人民小骑兵》体会小骑兵的勇敢。

师:

如果去美丽的大草原上玩,什么作为我们的交通工具最好呢?

老师可不太会骑马,谁能来教教我呢?

(鼓励学生创编多种骑马方式表演)

师:

小朋友们表演的都不错,那你觉得如果我们去大草原的话还要注意什么呢?

(学习小骑兵勇敢的精神)

【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