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22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3.布置预习本课:

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

“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今天老师带来了摄像机,我要将你们的表现摄下来,给大家评议,希望你的好习惯使你的“成长塔”上的基石多起来,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之星”啦!

今天呀,老师希望大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自主预习、复习。

 二、 明确自主预习要求及重要性

   1.汇报预习本课情况。

   ①知道了三年级预习课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②看懂了哪些图?

有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情况说说什么是自主预习?

预习有什么好处?

    

三、指导课内预习

   1.夸夸图上同学。

再次看图②③④⑤,弄懂他们是怎样预习的?

   ①同学们,你们预习时,坐得真端正!

读得真认真!

   ②你有不懂的问题轻声问老师,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③你们边读边圈圈点点,多专心哪!

   ④你们小组合作交流多热烈呀!

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

   2.指导预习第一课。

出示预习要求:

   ①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③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

   教师提示:

不懂的词句如何解决?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

②查字典。

③小组交流。

④质疑。

   学生预习,教师行间巡视摄像。

   评评身边同学。

给“成长塔”贴“基石”。

   过渡:

预习课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瞧,他们是怎样做的?

看图⑥ 

   ①查工具书。

②查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提出课外预习的要求 

   1.预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那学过的东西为什么要复习呢?

    2.听童第周的故事。

二、明确复习要求及重要性

   小结:

①复习可以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使我们的能力更强。

   ②每天要复习当天所学内容。

一个单元下来,可以复习生字词,再次巩固识记要求背诵的课文等等。

三、总结

  三、评“成功之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大家可要坚持这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呀,老师相信大家能做到。

 四、作业

   1、预习习惯篇“认真完成作业”。

   2、想一想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

还有哪些坏习惯要改掉?

写一篇日记。

    

   第三课时

   一、导入

   1.汇报预习本课情况,相机提出为什么要认真完成作业。

   2.“认真完成作业”既是我们的学习任务,更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检验我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

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这个好习惯,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

       1、学生看书上第4页的下图。

   2、指名说说看后的感受。

   3、集体评议本班认真完成寒假作业的同学,加以表扬。

   三、观察图片,明确要求。

   1、学生观察第5页的图片,弄清图画的意思。

   2、小组讨论:

应该怎样认真完成作业?

   3、集体交流:

 

   

(1)书面作业:

书写工整、字迹漂亮。

认真思考后,再动笔。

还可从态度、坐姿、执笔、练习本摆放等方面评议

   

(2)口头作业:

认真对待,反复朗读。

   (3)拓展作业:

广泛搜集资料,扩大视野。

四、小结:

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写好每项作业,我们可以有效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1)认识长城,介绍长城

     

(2)认识运河,介绍运河,随机教学生字“首、京、堂”

    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媒体图片,你能不能说一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随机教学:

壮丽)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自学课文学会生字词语,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课文是如何描绘长城和运河的呢?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

读了课文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

好吧,我们的旅行就要开始了,可是谁来驾驶飞机呢?

(出示:

驾驶;个别读)倘若谁能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飞机就有谁来驾驶。

   2.教学“驾驶”;都有“马”,古代的交通工具多为马力;都是形声字

   3.请找到相同点的两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两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找,长城和运河在作者眼里分别像什么。

   4.出示句子: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个别读,引读

     三.深入学习,激发情感

   1.出示第一小节,学生自读

   师:

请我们的游客乘坐飞机从高口俯视长城,看看长城为什么像巨龙

   2.出示:

长城图和巨龙图

   学生比较后说说像在哪里。

   师小结:

(可以引学生一起来说:

长城翻山越岭,时高时低,弯弯曲曲,接连不断,穿过山脉,越过河流,这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随机再出示:

壮丽)

   3.引读:

4、说: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指名说,齐说)

   师:

游览长城的游客无不为先辈伟大气魄和坚毅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

   5.齐读第一小节

   6.出示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你觉得哪里动人了?

(学生说说,老师指导读读句子)

   7.引学生说: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指名说、齐说)

   8.齐读第二小节 

   9.学生也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引读课题)

   10.配乐读课文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师:

其实,我们中华的儿女还创造了很多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

   1.小组交流,出示句式:

谱写了          的诗篇。

   2.出示图片,了解更多中国着名的建筑。

   

2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6/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味语言的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注重学生的积累。

   教具准备:

地图、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看地图,解说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2、出示投影:

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3、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体会有关词语的意思。

   

(2)认真朗读课文,能大致说说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

广大。

浩淼:

形容水面辽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 ,同桌互猜字,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作业:

抄写生字三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指名回答,并相应板书)

  二、精读感悟

   1、过渡:

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

   

(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

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3)指导读1、2两句。

   (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说)

   (5)指导朗读第3句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学,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2)四人一小组讨论。

结合理解“蕴藏”“用之不竭”。

   (3)生自由试读,再比赛读。

   5、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

试着用彩色笔画下来。

   (3)指导学生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4)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这样画?

   (5)指导朗读。

   (6)看图,试背第3自然段。

   三、发展练习

   学习了南沙群岛,我们对它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你们一下你们这些游客?

(教师随机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进行采访)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课后第四题,第五题(把介绍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2美丽的南沙群岛

   地理位置物产丰富景色优美

   

  3庐山的云雾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

(板书:

庐山的云雾) 

  3.谈话导入:

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

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四、教学生字词 

   1、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2、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

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

“秀丽”是什么意思?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

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

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5、自读、背诵。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在下面画横线。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

(板书:

千姿百态)

   小结:

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讨论学法:

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先总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具体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态”,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式”。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1、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读、议、背。

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2、检查自学情况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小结:

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板书设计庐山的云雾

      神秘的云雾                

   千姿百态:

像绒帽,像玉带    

     瞬息万变:

眼前的——刚刚是——转眼流连忘返          

 

 练习1

   教学要求: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

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

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

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

如:

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

(“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二、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气象万千飘飘欲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

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

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设问导入:

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

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

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

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

   二、学写毛笔字

   1.笔画练写:

   横撇:

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

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为主。

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2.写字练习:

   夕:

第一画“撇”要短,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横从短撇的腹部落笔,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

   女:

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

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长些,撇点的起笔与撇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