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00720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docx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建议

企业的安全管理重点在两个方面:

  一是进行认证审核,通过第三方认证向外界证明自己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绩效,同时通过审核改进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二是对企业内部进行的安全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及各种职业病危害事故损失等。

  针对以上两个方面,前采取的主要是事前管理,即是对事故的预防控制,按“轨迹交叉”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的发生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事故的预防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考虑。

  第一,在物方面有三个途径。

首先考虑的是使危险源本质安全化,使用技术等手段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的状态,如限位开关保证小车行至限位位置时电源自动断开,保证不因为操作失误而小车跑出轨道;如不能使物达到本质安全,或者达到本质安全的成本相当高,可能隔离不能实施,或影响作业可以采用第三步,将作业人员防护起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绝缘手套、安全带等;

  第二,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有两方面:

一是通过制度去约束和引导人的行为,从上至下的包括管理者到现场的作业人员的行为;二是通过安全教育、安全宣传等提高安全意识。

  对目前安全管理的若干建议

  目前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还是比较成功的,没有出现大的伤亡事故,这与企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在管理上进行事前预防的措施有很必然的联系。

对管理人员、工人进行反复的安全教育,对提高安全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通过实习,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还是比较完善,规定了从上至下的安全职责。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是使各级人员明白自己的安全职责和义务,也就是说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以后,要能为各级人员所获取,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

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为各级人员所获取:

  1.通过安全教育会议;

  2.通过宣传栏,宣传牌等公布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通过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安全规章制度是对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通用的一般规定,规定了包括外来人员都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

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样,安全规章制度也应采用标牌悬挂宣传等,其次,是要有专人监督检查,按规范严格实施。

  三、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安全生产资金包括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培训费用,安全措施经费。

安全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使用可以考虑以下原则:

  1.企业安全生产资金应更新技术改造费用的10%-20%。

  2.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财务部门应单独进行核算管理。

  3.安全专项资金预算时应当注意:

有关技术措施资金应属于生产预算资金,如:

新购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漏电保护器,新搭建的走道板,上下楼梯等应算作生产金费,都不能算于安全专项资金中,在预算时应予以区别。

  四、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时针对目前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可能产生的危险应增加的安全装置、采取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规则、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和其他规定。

  1.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技术总工批准实施,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3.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安全技术验算,经技术总工批准实施。

  五、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在OSHMS中专门提到培训、意识和能力,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人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对预防事故有积极的作用。

特是针对目前,现场作业的工人主要是农民工,普遍安全意识不够高,现场管理的年轻的工程师现场经验不足,不能及时辨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全面、经常、的进行安全教育非常必要。

  目前,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方和现场作业要求,按照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

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教育,节前、后安全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安全教育,调岗、复工安全教育,特殊工序安全教育。

  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安全意识,现场作业人员有意识的发现周围的不安全因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二是岗位技能,不同层次和不同作业的岗位操作人员所要求的技能是不一样的。

目前比较重视的是各岗位安全意识的教育,应该加强的是现场作业人员的岗位技能的教育,教育的形式不局限于只是由安全员或技术工程师来讲解,也可请现场作业、经验丰富的工人对其他工人进行教育。

  目前安全教育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

由于目前施工任务比较重,有些管理人员和工人在上12个小时班后,而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教育培训一般是在工人休息时间进行。

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与休息时间冲突,影响安全教育的效果。

现在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对不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会议的进行罚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部分人不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会议进行约束。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开了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距离教,安全育的效果不太理想。

  建议可以采取“胡萝卜+大棒”办法,在进行处罚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奖励措施,例如,在安全教育的时候进行安全知识竞答等形式对表现好的进行一定的奖励。

  另一个问题是,针对现场作业的工人主要是来自农村,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普遍不是很高,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的内容应当是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内容,和各岗位必须的安全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就是三级安全教育包含的内容。

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采取会议教育,发放宣传册,标语、标志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怎样才能使工人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觉得由相当多的工作需要做。

  六、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即PDCA循环中的C,是发现事故隐患、危险源,对事故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安全生产绩效持续改进的动力。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实施,而不是故意的去找问题和挑毛病。

安全检查主要包括:

按相关要求进行的安全检查,和公司月度安全检查、项目每周自检、日常安全检查等。

  目前的安全检查工作主要是公司和项目部大型安全检查,对现场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相对不够,根据现场专职安全员不足,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兼职安全员,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质安室可以采取填写安全检查表的形式对兼职安全员的工作进行控制。

安全检查表的检查内容可以是针对设备、工序、特种作业过程等,由兼职安全员根据安全检查表对现场设备、作业情况、过程等进行检查,然后交质安室。

安全检查表的形式可以参照有关资料。

  根据安全检查表的结果,可以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辨识,指导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同时由可以根据发现的危险源不断的完善安全检查表。

  另外,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也可以参照安全检查的结果。

  七、安全奖惩制度

  对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结果适当的进行奖励和处罚对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约束员工的部安全行为,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有重要作用。

  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处罚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对违章违规行为的处罚执行也是比较彻底,但在安全生产的奖励比较少。

  根据人的需求层次,当人的基本需求满足后,人的需求上升到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单纯的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而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使工人感觉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关系只是单纯的管与被管的关系,对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也拉开工人与管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安全工作的执行打了折扣。

因此,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也可以考虑对坚持安全作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出贡献的工人进行适当的奖励,不管时物资上还是精神上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调动工人积极性,调和这种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安全奖励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如何进行安全工作绩效的考核?

如何确定奖励的对象?

在这方面可以联合综管部,根据安全检查结果、安全教育到会情况、班组安全活动记录等进行考核。

  八、劳保用品及消防器材(主要是灭火器)管理

  劳保用品是劳动作业过程中保护作业人员最后的一道防线,因此应保证劳保用品的质量。

和消防器材一样,劳保用品的使用应该是按需分配,但是在劳保用品和消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不免存在浪费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制定相关的办法在按需分配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限制:

  1.劳保用品和灭火器的领用和发放可以实行以旧换新,防止浪费;

  2.对劳保用品和消防器材应专门设立台帐,由仓库、综管、质安室共同管理。

  3.对于灭火器的管理,可以对每个灭火器进行编号,并建立台帐,记录灭火器编号、型号、负责人、使用人、所在位置、目前状态(正常、报废)等。

动火作业使用的灭火器应有专人保管;灭火器的损坏和失效应注明原因。

  九、安全文化建设

  目前提到比较多的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问题,企业的安全文化主要包括:

物态文化,如安全防护设施、劳保用品、消防器材;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员工观念形态,即对安全认识;价值观。

其中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安全意识,是全体员工对安全的认识,不仅仅是在作业时身心受到伤害,而且应当时在日常生活中对安全的意识。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其中。

在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提高安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