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02000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钟片段教学——有氧呼吸.doc

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

_高一_科目:

___生物___课题:

__有氧呼吸___

主讲人:

___曾珍兰___指导老师:

戴国、徐万朝

训练项目

15分钟片段教学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能够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2.技能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

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生物

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

能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能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

的兴趣

时间分配

授课行为

(讲解、提问的内容)

技能

要素

学习行为

(预想的问题)

教学媒体

板书内容

回顾知识,导入课题

(师):

通过上节课的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那细胞呼吸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在有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对有氧呼吸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有没有那位同学还能回忆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呢?

进入新课,有氧呼吸

(线粒体结构的回顾)

(师):

在之前对细胞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根据结构与功能要相适应的原则,线粒体肯定有与有氧呼吸相适应的结构,我们现在就来回忆一下线粒体的基本结构。

(师):

光镜下的线粒体呈颗粒状,有内外两层单位膜包裹,内膜向内摺叠形成脊(增大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中间是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既然说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那细胞是怎么利用线粒体的这些结构来完成有氧呼吸的呢?

现在我们就来瞧一瞧。

有氧呼吸过程的讲解

(师)首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93页,仔细阅读有氧呼吸的这一章节,并且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填写好老师发下的表格。

(有氧呼吸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生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发生条件以及产生的能量都各不相同,请同学们仔细分析。

)等待2分钟

(师)老师看到大家完成的都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同学们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来检验自己表格上的答案是否正确。

(师)首先,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生命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所以我们以葡萄糖为例,当然其它的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为两分子的丙酮酸和少量还原氢(这里的还原氢是一种简化的表示方式,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1转化成还原型辅酶1,这个知识不要求掌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上一个阶段生成的两分子丙酮酸和细胞中的水彻底地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并释放少量能量。

(不需氧的参与)

第三阶段:

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两阶段产生的还原氢,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有氧气的参与)

三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种的酶的参与。

学完了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大家对有氧呼吸都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我们再来看到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我们可以发现,总反应式的左右两边都存在着水分子,这两个水分子为什么不能消掉呢?

(时间充足:

科学家用氧18标记的水和普通的氧气提供给植物,发现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水,并没有出现放射性,而是在第二阶段的产物二氧化碳中检测出了放射性,所以产物中的水和反应中的水并不是同一个,因此在化学式中不能消掉)(时间不足:

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自己课后探讨,老师下节课会听听同学们的看法)

(师):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已经推演出来了,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反应式以及细胞呼吸的概念自己归纳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呢?

有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总结课堂,引出下节课的学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氧气的参与下,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那无氧时,细胞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讨。

注意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建立知识间合理的联系;

让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回忆已学知识,并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结合多媒体和讲解把有氧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推导概念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回顾旧知识,认真思考和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黑板上画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回忆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并思考与功能相适应的地方

仔细阅读书本上的内容,并认真填写表格上的知识

结合所填表格跟老师一起学习和思考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在本子或黑板上配平并得出总反应式

结合总反应式概括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教学媒体:

ppt

板书:

有氧呼吸

板书:

画出线粒体的基本结构

多媒体:

播放有氧呼吸的动画

板书: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反应式

板书: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板书: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设计思路说明

本堂课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引出新课内容,并利用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回顾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概念;之后通过学生自行归纳有氧呼吸的发生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发生条件等,以及结合多媒体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过程;最后使用推导式概念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自己配平得出总反应式,并通过比较与细胞呼吸的概念顺其自然地得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