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2914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6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ocx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号:

A/0

保密等级:

内部使用

文件类别:

■管理规范□管理办法□作业规范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标准化

批准

修订记录

序号

日期

修订人

版本

修订内容

 

1目的

作为通用产品外观检验判定依据,确保品质能符合客户需求。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产品塑胶件、电镀件、喷漆件、压铸件、整机装配、彩盒及包装的外观检验,包括缺陷定义、缺陷允收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塑胶件、压铸件、彩盒、资料及包装的外观检验。

3职责

质量人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和判定。

4定义

4.1产品等级定义

S等级:

手持类产品、高端类终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市场、特定客户有较高要求的产品。

A等级:

通用类终端产品

4.2外观等级面定义

1级面:

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正常情况指产品的正面、顶面、侧

面,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

2级面:

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正常情况下指产品的背面和底面,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

3级面:

正常使用中看不到,只有在装拆时才看到的内表面或遮盖面,不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

(注:

外观等级优先按照图纸中的定义;若图纸中没有定义,下面有图示或单独定义的,以图示和单独定义为准;没有则按照此外观等级要求执行。

功能面:

功能面指压铸机加件中,影响产品防水、屏蔽、散热、装配等性能的表面。

不包含在以上的1、2、3级面中。

图1ONT产品外观面等级示意图

4.3彩盒测量面定义

测量面定义表,备注:

未涉及到的为非管控区域

标准层次分类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B标彩盒(折叠成型后)

正面

侧面

底面/打开可见面

A标彩盒(折叠成型后)

正面和正前面

侧面/打开可见面

底面/装上附件后看不到的面

B标精品盒

正面

侧面

底面和打开可见面

A标精品盒

正面和正前面

侧面和打开可见面

底面/装上附件后看不到的面

标准层次分为A标和B标二种。

日美等外观要求较高的运营商建议使用A标,如日本KDDI/DOCOMO、英国BT;除了A标建议的运营商及通用市场,首选B标。

4.4纸浆模塑制品测量面定义

测量面定义表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纸浆模塑制品

与纸盒装配形成完整的销售包装时,打开盒盖即能直接观察到的纸托正面最上层水平面。

纸托正面其他表面。

纸托反面

5内容

5.1检查面积划分和缺陷代码

检测面积按照每100mm*100mm(100cm²)区域进行划分,表面小于100mm*100mm时,以100mm*100mm计,以下所述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均以此为准。

表1缺陷代码表

代码

名称(单位)

代码

名称(单位)

N

数目(个)

D

直径(mm)

L

长度(mm)

H

深度或高度(mm)

W

宽度(mm)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5.2外观检验条件

视力:

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检视距离:

400mm±50mm;

光照强度:

光照度在300-600Lux的近似自然光(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

检视角度:

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见图1)

图2“正视”位置示意图

检视时间:

根据检视面的不同,检视时间有不同,如下表2。

若在检视时间内缺陷仍不可见,则此检视件可视为合格。

表2检测时间

表面等级

1级

2级

3级

检视时间

10s

5s

3s

5.3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注:

检测面积按照每100mm*100mm(100cm²)区域进行划分,表面小于100mm*100mm时,以100mm*100mm计,以下所述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均以此为准。

5.3.1塑胶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5.3.1.1所有塑胶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表3所有塑胶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缺陷类型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说明

同色点

S

D≤0.30;S≤0.07

N≤2;DS≥15

D≤0.50;S≤0.2

N≤3;DS≥15

不影响透光,允许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允许:

1、当点直径D<0.1(S<0.008);

2、每个直径为10mm的圆圈内N≤3,两个点群之前的间距DS≥30mm,每100mm*100mm的范围内总数量N≤6

A

D≤0.40;S≤0.13

N≤3;DS≥15

D≤0.50;S≤0.2

N≤4;DS≥15

异色点

S

D≤0.20;S≤0.03

N≤2;DS≥15

D≤0.25;S≤0.05

N≤2;DS≥15

A

D≤0.30;S≤0.07

N≤3;DS≥15

D≤0.40;S≤0.13

N≤4;DS≥15

色差

S

⊿E≤0.8

⊿E≤1.0

不影响产品外观效果,允许

用色差仪测量

A

⊿E≤1.0

⊿E≤1.2

光泽不良

S/A

目测,参考签样

目测,参考签样

目测,参考签样

对高光面,目测有争议时,要求达到SPIA1标准。

目前没有测量仪器,先参考签样

填充不足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特殊情况签限度样)

分型线(毛边)

S

W≤0.1

W≤0.15

不影响装配,允许

用分型线(毛边)溢料方向的长度表示。

以不伤手、无明显手感为前提,且不影响装配。

A

W≤0.15

W≤0.20

变形

S/A

不影响装配允许

不影响装配允许

不影响装配,允许

所有变形应不超过签样件

修饰不良

S/A

参考签样

参考签样

不影响装配,允许

浅划痕

S

L≤2.0;W≤0.05

N≤2;DS≥15

L≤3.0;W≤0.10

N≤2;DS≥15

不影响功能,允许

A

L≤5.00;W≤0.10

N≤3;DS≥15

L≤10.0;W≤0.15

N≤3;DS≥15

深划痕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功能,允许

脏污

S

不允许

不允许

1、不允许有油污(如防锈油、脱模剂、润滑油等);

2、允许顶针黄印(无油污);

3、其他脏污装配后不可视,且面积不良比例≤5%,允许。

A

不允许

不允许

5.3.1.2塑胶件注塑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表4塑胶件注塑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缺陷类型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说明

咬花缺陷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功能,允许

缩水

S/A

参考限度样

参考限度样

参考限度样

熔接线

S/A

参考限度样

参考限度样

不影响结构强度,允许

填充不足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拉模、白印、流纹、银条

S/A

目测,不允许

参考签样

不影响装配,允许

三级外观面参考签样

应力纹

S/A

不允许(特殊情况签限度样)

参考签样

不影响结构强度,允许

三级外观面参考签样

烧伤、碰伤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结构强度,允许

三级外观面参考签样

透明度差

S/A

参考签样

参考签样

不影响透光,允许

5.3.1.3塑胶件喷涂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表5塑胶件喷涂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缺陷类型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说明

积漆、桔纹、褪色、多喷

S/A

不允许

参考签样

不影响装配,允许

桔纹单独参考签样

透底、鱼眼

S/A

目测,参考签样

目测,参考签样

不影响功能,允许

毛絮

S

L≤1.0;

N≤2;DS≥15

L≤2.0;

N≤2;DS≥15

L≤2.5;

N≤2;DS≥15

三级非外观面,允许

A

L≤2.0;

N≤3;DS≥20

L≤2.5;

N≤4;DS≥20

L≤2.5;

N≤4;DS≥20

剥落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残缺(凹坑)

S

L≤0.5;W≤0.1

N≤1

L≤0.5;W≤0.1

N≤2

不影响装配,允许

A

L≤1.0;W≤0.10

N≤3,D≤1,H≤0.2,N≤2

L≤1.0;W≤0.15

N≤3,D≤2,H≤0.3,N≤3

不影响装配,允许

颗粒

S

S0.4;H0.5;N2;DS≥15

S0.6;H0.5;N3;DS≥15

不影响装配,允许

A

S0.5;H0.5;N3;DS≥15

S0.8;H0.5;N5;DS≥15

不影响装配,允许

挂具印

S/A

不允许

不允许

S≤2.0,且N≤2

喷涂保护区飞粉

S/A

不允许

参考签样

导电面不允许;其他不影响装配,允许

涂层鼓起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防腐蚀要求,允许

 

5.3.1.4塑胶件电镀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表6塑胶件电镀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缺陷类型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说明

麻点

S

D≤0.20;S≤0.03

N≤2;DS≥15

D≤0.25;S≤0.05

N≤2;DS≥15

不影响透光,允许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允许:

1、当点直径D<0.1(S<0.008);

2、每个直径为10mm的圆圈内N≤3,两个点群之前的间距DS≥30mm,每100mm*100mm的范围内总数量N≤6

A

D≤0.30;S≤0.07

N≤4;DS≥15

D≤0.40;S≤0.13

N≤4;DS≥15

缩水、气纹、雾状、色泽不均

S/A

参考签样

参考签样

不影响装配及强度,允许

气泡、孔隙

S

D≤0.25;S≤0.05

N≤2;DS≥15

D≤0.3;S≤0.07

N≤2;DS≥15

不影响透光,允许

A

D≤0.40;S≤0.13

N≤4;DS≥15

D≤0.50;S≤0.2

N≤4;DS≥15

泛彩

S/A

参考签样

参考签样

不影响透光,允许

碰伤、漏镀、烧伤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功能,允许

5.3.2印刷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表7印刷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缺陷类型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说明

粗细不均

S

≤15%

≤20%

≤25%

A

≤20%

≤20%

≤25%

图文倾斜

S/A

L≤10

角度≤3°

角度≤3°

角度≤3°

10≤L≤20

角度≤1.5°

角度≤1.5°

角度≤1.5°

20≤L≤30

角度≤1°

角度≤1°

角度≤1°

30≤L≤40

角度≤0.8°

角度≤0.8°

角度≤0.8°

L≥40

角度≤0.5°

角度≤0.5°

角度≤0.6°

图文锯边

S/A

H≤0.25(粗纹)

H≤0.15(细纹)

H≤0.10(光面)

H≤0.25(粗纹)

H≤0.15(细纹)

H≤0.10(光面)

H≤0.25(粗纹)

H≤0.15(细纹)

H≤0.10(光面)

图文偏移

S

水平偏移DS≤0.20

垂直偏移DS≤0.20

水平偏移DS≤0.25

垂直偏移DS≤0.25

水平偏移DS≤0.25

垂直偏移DS≤0.25

适用于塑胶件

A

水平偏移DS≤0.3

垂直偏移DS≤0.25

水平偏移DS≤0.30

垂直偏移DS≤0.30

水平偏移DS≤0.40

垂直偏移DS≤0.40

S/A

偏移DS≤0.40

偏移DS≤0.50

偏移DS≤0.50

适用于压铸件

图文残缺

S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A

5%

5%

10%

以图文残缺长度占所在边长度的百分比表示

图文错误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印刷重影

S/A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印刷溅点、印刷针孔

S

D≤0.15;N≤1

D≤0.2;N≤1

D≤0.3;N≤1

A

D≤0.5;N≤1

D≤0.6;N≤1

D≤0.8;N≤1

图文断线

S

W≤0.10

W≤0.10

W≤0.15

A

W≤0.15

W≤0.15

W≤0.20

色差

S

⊿E≤0.8

⊿E≤1.0

参考签样

A

⊿E≤1.0

⊿E≤1.2

参考签样

色薄

S/A

参考签样

参考签样

参考签样

套印不准

S

透底W≤0.15

漏底W≤0.10

透底W≤0.20

漏底W≤0.15

透底W≤0.25

漏底W≤0.20

A

透底W≤0.20

漏底W≤0.15

透底W≤0.20

漏底W≤0.15

透底W≤0.25

漏底W≤0.20

5.3.3压铸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5.3.3.1机加件及型材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表8机加件及型材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缺陷类型

缺陷范围

合格范围

1级面

2级面

3级面

功能面

接刀痕(机加面上)

接刀痕深度(不允许接刀痕突起,不能影响装配)

<0.1mm

<0.2mm

<0.3mm

<0.1mm

接刀痕(机加与非机加面)

接刀痕深度(不允许接刀痕突起,不能影响装配)

<0.2mm

<0.5mm

<1mm

按图纸要求

表9散热齿变形可接受的标准

变形后

变形前

散热齿高H(mm)

L≤15

15<L≤30

L>30

允许变形量δ(mm)

≤0.5

≤1.0

≤2.5

5.3.3.2压铸件喷涂、喷砂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表10喷涂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缺陷类型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功能面

备注说明

同色点

D≤1.5;S≤2

N≤5;DS≥10

D≤2.0;S≤3

N≤10;DS≥10

非外观面,允许

允许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允许:

1、D≤0.2mm;

2、每个直径为10mm的圆圈内N≤3,且两个点群之前的间距DS≥30mm,每100mm*100mm的范围内总数量N≤6

异色点

D≤1.0;S≤1.0

N≤5;DS≥10

D≤2.0;S≤3

N≤10;DS≥10

非外观面,允许

允许

色差

目测无色差或

⊿E≤1.0

目测无明显色差或

⊿E≤1.2

不影响产品外观效果,允许

允许

光泽不良

目测同批次产品不能出现光泽不同。

目测同批次产品不能出现明显光泽不同。

允许

允许

修补处允许有轻微差异

积漆、桔纹、褪色、多喷

不允许

参考签样

不影响装配,允许

不允许

桔纹单独参考签样

透底、鱼眼

目测,参考签样

目测,参考签样

不影响功能,允许

允许

剥落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浅划痕

L≤8.0;W≤0.5

N≤3;DS≥10

L≤10.0;W≤0.8

N≤3;DS≥10

不影响功能,允许

允许

浅划痕颜色须与产品颜色一致,如不一致则不允许。

深划痕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结构强度功能,允许

不影响功能,允许

脏污

不允许

点状脏污:

S≤1.0,且N≤10

长条形脏污:

L≤15,N≤3,W≤1.0

允许

允许

脏污可用无尘布擦除

分型线(毛边)

W≤0.3(去毛刺)

W≤0.5(去毛刺)

1.0(去毛刺,不影响装配)

不允许,必须打磨光滑

用分型线(毛边)溢料方向的长度表示。

以不伤手、无明显手感为前提,且不影响装配

凹坑

D≤1.0;S≤1

N≤3;DS≥10;H≤0.3

D≤1.5;S≤2

N≤5;DS≥10;H≤0.3

不影响装配和性能,允许

不影响装配和性能,允许

颗粒

D≤1.0;S≤1

N≤3;DS≥10

H≤0.5

D≤1.5;S≤2

N≤5;DS≥10

H≤0.8

不影响装配和性能,允许

不影响装配和性能,允许

挂具印

不允许

不允许

S≤2.0,且N≤2

不允许

修补(因膜层损伤、轻微腐蚀等原因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处理)

颜色与原涂层目视无明显差异,S≤10且N≤2,△E≤2.0,

颜色与原涂层目视允许有轻微差异,S≤20,N≤3

△E≤2.0

颜色与原涂层目视允许有轻微差异,△E≤2.0

颜色与原涂层目视允许有轻微差异,△E≤2.0

喷涂保护区飞粉

不允许

不允许

1、导电面不允许。

2、其他不影响装配,允许

1、导电面不允许。

2、其他不影响装配,允许

涂层鼓起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防腐蚀要求,允许

不允许

压铸散热齿侧面及齿根部缺陷

齿顶往下7mm内不允许有,四周侧面等可见面不允许有,L≤12;W≤5;

N≤8,H≤0.8

齿顶往下7mm内不允许有,四周侧面等可见面不允许有,L≤12;W≤5;

N≤10,H≤1

1、缺陷深度小于1/2壁厚,允许;

2、不允许贯穿整个壁厚的气孔、砂眼等

不允许

(适用300*300以下产品,300*300以上参考射频模块要求执行)

5.3.4整机装配外观检验标准

1.在不影响装配、使用和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整机、单个零件每个面允许有二种缺陷种类(如顶面、底面、侧面等),零件装配后需满足如下要求,且不同缺陷之间距离不小于20mm;

表11缺陷种类数量要求

产品等级

整机缺陷种类数量

单个部件缺陷种类数量

S

同一种材料(如:

都是塑胶)不超过四种缺陷种类,不同材料(如:

塑胶和压铸)不超过七种缺陷种类

不超过三种缺陷种类

A

同一种材料(如:

都是塑胶)不超过五种缺陷种类,不同材料(如:

塑胶和压铸)不超过八种缺陷种类

不超过四种缺陷种类

2.整机不允许有松动、脱落的零件或部件(不能有内响);外壳无裂痕、开裂;表面无掉漆、磕碰、标准接收外划痕等缺陷;整机装配后无脏污;

3.整机装配后(产品装配完整,包括PCB等),整机间隙和间隙不均匀度必须满足如下要求,且间隙不伤手。

表12壳体间隙要求

(适用于外形尺寸小于150mm*150mm类终端产品,如遥控器、话机手柄等)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

S

间隙

1、C±0.15mm(100cm²以下);

2、C±0.2mm(100cm²以上)

1、C±0.15mm(100cm²以下);

2、C±0.2mm(100cm²以上)

1、C±0.2mm(100cm²以下);

2、C±0.3mm(100cm²以上)

C为设计间隙值

A

间隙

1、C±0.2mm(100cm²以下);

2、C±0.25mm(100cm²以上)

1、C±0.3mm(100cm²以下);

2、C±0.35mm(100cm²以上)

1、C±0.4mm(100cm²以下);

2、C±0.4mm(100cm²以上)

表13壳体间隙要求

(适用于外形尺寸大于等于150*150mm类终端产品)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

S

间隙

C±0.25mm

C±0.35mm

C±0.4mm

1.C为设计间隙值;

2.压铸+压铸参考A级标准执行:

3.压铸+塑胶以(C±0.5mm)管控

A

间隙

C±0.35mm

C±0.4mm

C±0.5mm

4.整机接合处的段差应均匀,满足如下表格,所有段差应不伤手(注:

不均匀度指单个直边的段差差值)。

表14段差要求

(适用于外形尺寸小于150*150mm类终端产品,如遥控器、话机手柄等)

产品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

S

顺差

≤0.2mm(有美工槽)

≤0.15mm(无美工槽)

顺差

≤0.2mm(有美工槽)

≤0.15mm(无美工槽)

顺差

≤0.3mm(有美工槽)

≤0.25mm(无美工槽)

段差值不包含设计本身的段差

逆差

≤0.2mm(有美工槽)

≤0.15mm(无美工槽)

逆差

≤0.2mm(有美工槽)

≤0.15mm(无美工槽)

逆差

≤0.3mm(有美工槽)

≤0.25mm(无美工槽)

不均匀度

<0.15mm

不均匀度

<0.15mm

不均匀度

<0.25mm

A

顺差

≤0.35mm(有美工槽)

≤0.3mm(无美工槽)

顺差

≤0.4mm(有美工槽)

≤0.35mm(无美工槽)

顺差

≤0.5mm(有美工槽)

≤0.4mm(无美工槽)

逆差

≤0.25mm(有美工槽)

≤0.2mm(无美工槽)

逆差

≤0.3mm(有美工槽)

≤0.25mm(无美工槽)

逆差

≤0.4mm(有美工槽)

≤0.3mm(无美工槽)

不均匀度

<0.2mm

不均匀度

<0.3mm

不均匀度

<0.4mm

表15段差要求

(适用于外形尺寸大于150*150mm类终端产品)

产品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备注

S

顺差

≤0.35mm(有美工槽)

≤0.3mm(无美工槽)

顺差

≤0.4mm(有美工槽)

≤0.35mm(无美工槽)

顺差

≤0.5mm(有美工槽)

≤0.4mm(无美工槽)

段差值不包含设计本身的段差

逆差

≤0.25mm(有美工槽)

≤0.2mm(无美工槽)

逆差

≤0.3mm(有美工槽)

≤0.25mm(无美工槽)

逆差

≤0.4mm(有美工槽)

≤0.3mm(无美工槽)

不均匀度

<0.2mm

不均匀度

<0.3mm

不均匀度

<0.4mm

A

顺差

≤0.5mm(有美工槽)

≤0.35mm(无美工槽)

顺差

≤0.5mm(有美工槽)

≤0.4mm(无美工槽)

顺差

≤0.6mm(有美工槽)

≤0.4mm(无美工槽)

逆差

≤0.3mm(有美工槽)

≤0.25mm(无美工槽)

逆差

≤0.3mm(有美工槽)

≤0.25mm(无美工槽)

逆差

≤0.4mm(有美工槽)

≤0.25mm(无美工槽)

不均匀度

<0.3mm

不均匀度

<0.4mm

不均匀度

<0.5mm

5.按键组装后,应满足如下要求。

在保证间隙的同时,需保证各按键的功能正常,手感均匀一致,不可有卡滞现象;

表16按键周边间隙不均匀度要求

产品等级

固定在结构件上的按键

固定在单板器件上的按键

备注

S

软胶键

≤0.25mm(周圈)

≤0.15mm(单边)

≤0.3mm(周圈)

≤0.2mm(单边)

其他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