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498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docx

最新版普通公路治超检测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试点项目区交通现状

第三章社会经济及交通发展预测

3.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3.1.1各项目所在市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

(1)、地理位置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地带,居内外长城之间,界于东经112°~114°32,北纬39°08~40°44之间。

东与河北省相邻,西、南与朔州、忻州地区相连,西、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土地总面积为14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57万亩。

管辖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广灵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4区7县。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09.73万人。

其中:

城镇人口143.91万人、乡村人口165.82万人。

朔州市是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为全国新兴的能源基地。

现辖二区四县(即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右玉县、怀仁县、应县),69个乡镇,1832个行政村,总面积10639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人。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东径111°53'-113°34',北纬39°05'-40°17'的内外长城之间,西北毗邻内蒙高原,南扼雁门关隘。

市区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东到首都北京502公里。

全市海拔在893一2333.4米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平均降水量428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

忻州市古称“秀容”,有“晋北锁钥”之称。

位于山西省中北部。

北邻大同、朔州,南毗太原,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

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现辖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14个县市区,185个乡镇,4971个行政村。

总人口约30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余万人。

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

境内山地较多,其中平原0.27万平方公里,约占10.5%,丘陵0.92万平方公里,约占36%,山地1.36万平方公里,约占53.5%。

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

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中段西侧;位于东经112°54′~114°04′,北纬37°40′~38°31′。

南与昔阳县相邻,西与寿阳县、阳曲县相连,北与定襄县、五台县相接,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径县交界。

东西最狭处仅32公里,南北最长处有106公里,总面积为445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

阳泉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山西东部山地。

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面积为3362.1平方公里;其余为丘陵和平原,丘陵面积为627.9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462平方公里。

从整体看,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为1803.6米,最低点海拔仅为350米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

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

全市总人口495万,其中乡村人口351万,占71%。

全市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

晋中地处山西腹地,辖榆次、介休2市和太谷、祁县、平遥、灵石、榆社、左权、和顺、寿阳、昔阳9县,总人口300万,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

晋中地委、行署所在地的榆次市区,距太原市仅25公里,距全省最大航空港武宿机场仅有14公里,有直达全国各大城市和香港的航线20余条。

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位于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主要的重工业城市之一。

全市辖清徐、阳曲、娄烦三个郊区县和古交市,城区和近郊划设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六个区,计22镇61乡和50个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驻新建路。

吕梁地区位于山西省境西部,属于晋陕蒙能源开发区的东南缘,界于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之间,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东临汾水与晋中为邻,北与忻州接壤,南同临汾地区毗连。

整个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在关帝山,主峰孝文山海拔高度为2831米。

最低点在石楼县西南的黄河滩涂——崖头畔,海拔高度为567米,高差为2264米。

巍巍吕梁山纵贯全境,区名因山而得。

临汾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下辖17个县市区:

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和汾西县。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晋城市太行山脉南端,山西东南之门户,晋豫两省之交界,是衔接山西和中原大地,直下江南,挺进西北的重要地区,南与焦、济、洛经济区连为一体。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直达郑州。

现辖城市、高平、泽州、阳城、沁水和陵川共1区1市4县,有48镇26乡10个街道办事处、2419个行政村和居委会,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18.96万人。

城市面积由建市初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不足10万发展到26万。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依太行,西屏太岳,东北以河北省为邻,东南与河南省接壤,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由于地处太行之巅,有“与天共党”之说,历史上也称“上党”。

全市共13个市县区,现辖潞城市,城、郊两区和长治、襄垣、屯留、平顺、黎城、壶关、长子、武乡、沁县、沁源10个县,235个乡镇,3506个行政村,12个街道办事处。

区域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丘陵占33%,盆地占16%。

市区面积334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300万,其中市区人口54万。

分属汉、回、蒙、满等21个民族。

(2)、各项目所在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大同市:

大同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铜、铁、铝矾土、磷矿、石灰岩、沸石、大理石、花岗岩、高岭土、膨润土等。

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是我国和世界久负盛名的煤炭生产基地,除天镇、阳高外,其余各县(区)均有煤炭分布。

到目前,全市己探明含煤面积达1827平方公里,煤炭总储量为376亿吨,其中侏罗纪煤炭储量为68亿吨,石炭二叠纪煤炭储量为308亿吨,居全国产煤城市之首,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强,其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开采条件好,特别是低硫、低磷、低灰分,发热量高,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故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动力煤生产基地。

大同市煤炭工业,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4年全市共生产原煤8430.52万吨,同比增长5.01个百分点,原煤外销7316.08万吨,同比增长7.54个百分点,大同市原煤产量占山西省原煤产量的l/3,全国原煤产量的1/14。

4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6亿吨,供全国9%的火力发电厂、20%的工业锅炉用煤,拥有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用户,遍及全国27个省市区。

出口优质煤炭4500多万吨,销往欧亚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现有云岗石窟、悬空寺、平城遗址、华严寺、善化寺、平型关等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个,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93个。

大同市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体呈槽型盆地状。

北连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南接恒山山脉和五台山群峰。

气侯干爽,雨季时间短,特别适宜旅行游览。

冬春时节,雪花飘飘,银装素裹,一派壮丽的北国风光;夏秋时节,碧空白云,青山绿野,蜿蜒起伏的古长城,兀立的烽火太稀疏村落,成群的牛羊,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盛夏,由于纬度和海拔较高,微风送爽,瓜果充市,是最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大同市是国内旅游业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旅游事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6.38%,旅游人数566.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8%,旅游外汇收入1766.9万元美元,接待国内游客561.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16亿元人民币。

200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79.10亿元,其中:

工业总产值147.11亿元,农业总产值31.9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51.54亿元。

朔州市:

朔州市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工业城市,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矿藏25种。

主要有煤炭、石灰岩、铝矾土、耐火粘土、云母、石墨、石英、黑砂石、沸石、长石、铁矿及一定储量约494.1亿吨,占全省储量的六分之一。

1992年煤炭说量达到3073.4万吨,发电量到73.84亿度。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个,地毯、糖醛(醇)、鲤鱼钳、出品灯陶瓷产品、裘皮服装、燕麦片、土豆片、黄芪、大蒜、豌豆方便面、“古城牌”奶粉等30多种产品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赞誉。

   朔州市土地广阔,山地、丘陵、平川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5亩,牧草资源、水资源也较为丰富,适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除传统的种植以外,以菜、奶、蛋、肉、果等食品的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

这里是全国农区奶牛基地之一,日产鲜奶137吨,年产奶粉近万吨,从奶牛饲养到乳制品系列加工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

畜牧业除奶牛外,还有骡、马、驴、羊、猪等,也是外贸的土畜产基地之一。

现有渔田面积2500余亩,名贵的虹鳟鱼、三文鱼盛产于此地。

朔州市风境名胜古迹颇多,崇福寺、汉墓群、神头泉、广武城、应县木塔、净土寺、内外长城、杀虎口、金沙滩古战场、峙峪旧石器遗址等显示出朔州古老文明的历史。

这些文物古迹与云岗石窟、北岳恒山、佛教胜地五台山、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比邻而存,共同构成引人入胜的旅游黄金带。

驰名中外的现代化大型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和华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神头一、二电厂与五台山、恒山、应县木塔、云岗石窟、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联袂配合,相映成趣,成为山西省十四个重点旅游区之一。

全市有大型涉外宾馆13家,床位1800多张。

其中三星级以上及准三星级的有平朔宾馆、平朔度假村、金海洋大酒店、三源大酒店、国利大酒店、北方宾馆、光华大酒店、电力大酒店等。

新建的游泳馆、健身房、歌城等各种娱乐场所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

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舒适方便的度假休床环境。

忻州市:

忻州市古称“秀容”,有“晋北锁钥”之称。

位于山西省中北部。

北邻大同、朔州,南毗太原,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

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现辖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14个县市区,185个乡镇,4971个行政村。

总人口约30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余万人。

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

境内山地较多,其中平原0.27万平方公里,约占10.5%,丘陵0.92万平方公里,约占36%,山地1.36万平方公里,约占53.5%。

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

近年来,忻州市委、市政府围绕“煤电铝、林草牧、山水关”三大优势产业,紧紧抓住原燃料和铝铁等矿产品市场坚挺的机遇,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环境、重点项目带动、壮大民营经济、开放引进发展”的四大战略,大力弘扬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有力地推动着全市经济在告别贫穷、奔向富裕的道路上迅跑。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0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0.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4308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77.9元,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2‰以内,在这些经济指标中,GDP、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是近年来最高的。

阳泉市:

阳泉市成立于1947年5月,是位于山西省东部的一座中等城市,处于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

幅员面积4452平方公里。

至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29.59万人。

下辖平定、盂县、城区、矿区、郊区5个县区。

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达到173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82.4亿元

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0%,达到53亿元

财政总收入增长22%,达到33.4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达到5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8798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达到3712元

阳泉是山西近代采掘、冶炼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

但是由于受旧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发展十分缓慢。

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发展,阳泉工业的规模和实力大大增强,逐步发展成为以煤炭、电力、化工工业为主体,冶金、机械电子、建材、轻纺、食品等行业门类齐全,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

   2004年工业整体效益明显改善。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45.0%;实现利税22.6亿元,增长30.1%;实现利润8.1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亏损企业57个,亏损面为31.3%,亏损企业亏损额0.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应收账款净额略有上升。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

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共完成工业增加值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5.7亿元,增长22.7%;集体企业7.1亿元,增长5.5%;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增长4.5%和22.0%。

分行业看,重工业发展明显好于轻工业。

其中: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下降17.6%;重工业完成70.1亿元,增长21.0%。

   产销衔接良好。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64.0亿元,比上年增长29.3%;产品销售率达到97.6%,比上年低0.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发展基本平衡。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列入市考核的3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20种比上年增长,占66.7%。

其中增幅较高的有:

原煤增长20.8%;洗煤增长12.5%;水泥增长14.9%;铝锭增长19.6%;耐火材料增长37.4%;碳素材料增长35.0%;阀门增长69.5%。

降幅较大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

焦炭下降15.0%;电石下降13.6%;烧碱下降8.1%;生铁下降75.8%;服装下降76.6%。

运城市: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

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

全市总人口495万,其中乡村人口351万,占71%。

全市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

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

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

即:

铝电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

  培育了海鑫、阳光、通达、振兴、忠民、粟海、龙门、南风、关铝、制版、亚宝、丰喜等一批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

海鑫、阳光、通达、振兴、粟海、龙门等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海鑫集团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大纳税户。

钢铁总产量达到480万吨;金属镁产量达到16万吨,占世界的25%、全国的50%、全省的80%;化工产品元明粉、硫酸钾、洗衣粉的产量分别占到国内市场的60%、50%、25%以上;电解铝产量2005年将达到90万吨,氧化铝将突破2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神州6号”火箭用的就是关铝的电解铝;以镁铝合金、磁性材料、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纳米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0余个。

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全市全年共接待国际游客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9%,创汇收入71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0%。

接待国内游客6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实现旅游收入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5%

晋中市:

晋中地处山西腹地,辖榆次、介休2市和太谷、祁县、平遥、灵石、榆社、左权、和顺、寿阳、昔阳9县,总人口300万,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

晋中地委、行署所在地的榆次市区,距太原市仅25公里,距全省最大航空港武宿机场仅有14公里,有直达全国各大城市和香港的航线20余条。

  晋中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如今得天时之利,文明富庶,百业俱兴。

农业经济致力综合开发,建立3个国家级、4个省级粮棉基地,实施了双百万亩高优高农田建设工程,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数10万农民率先达到了小康水平;工业经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煤炭、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得到强固,冶金、食品、建材、化工等新兴产业已具规模,成为晋中经济新的支柱;金融、贸易、交通、通信、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在创新中发展,为全区的经济振兴增强了活力,充实了后劲。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最令国人瞩目。

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先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如今,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一大批具有晋商文明秉赋的企业家应运而生。

他们以市场主角的身份登上了新的历史舞台,演出了比之先辈更为激越的壮丽活剧。

  晋中工业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己成为支撑晋中经济的栋梁。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纺织机械厂,有全国最大的液压集团和玛钢生产基地,有全省最大的纺织企业,有以生产主焦煤著称的汾西矿务局,有新崛起的煤焦之都,有历史悠久的中成药、推光漆器生产厂家。

太原市:

太原地处山西省腹部,位于东经111°30′至113°09′和北纬37°27′至38°25′之间。

市区座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

太行山雄居于东,吕梁山巍峙于西,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北,晋中平原展布于南,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808小时,无霜期年均202天。

全市现有耕地200多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高梁、豆类、薯类等。

晋祠水稻以优质著称全省。

主要经济作物有疏菜、棉花、油料、甜菜、药材等。

  太原市矿藏丰富,以煤最多,其储藏量在250亿吨以上,其次有大量的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铁矿及少量的锰、铜、白云石、石英砂等。

太原工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煤炭、冶金、机械、化工为四大支柱、拥有十四大类工业的重工业城市。

太原钢铁公司,已成为我国新兴的特殊钢生产基地。

此外,轻工业也很发达,主要有纺织、造纸、皮革、陶瓷等。

吕梁市:

吕梁市组建于2004年,辖一区二市十县,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介于北纬36°43'—38°43'和东经110°22'—112°19'之间,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

离石区是吕梁市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市GDP连上新台阶,到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80亿元,是1999年的2.37倍。

5年翻了一番还多,年均增速10.7%。

在全省11市的排位中,由1999年的11位,跃到2004年的第8位,超过了阳泉、朔州、忻州。

2004年经济运行速度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一,超过了我省发展较快的太原0.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跨越式增长。

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财政收入的跨越式增长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财源基础。

与此同时,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全力强化收入征管,使财政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2000年突破10亿元;2001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1.7045亿元;2002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6.3285亿元;2003年,财政总收入完成23.1916亿元;200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继续保持了超常增势,总量达到37.7亿元,2005年突破60亿元大关,这充分表明吕梁市经济运行在跨越式增长,继续保持了一个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财政收入正在实现新一轮的提速。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99年的17:

47:

36调整为2004年的11:

59:

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了55%,第二、第三产业快速上升。

分别增长了196%、196%,到今年第二、三季度分别调整为5:

73:

22、9:

67:

24。

从三次产业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稳中下降,但仍然在高速增长。

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的积极变化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今后我市经济机构的根本性转变创造了条件,从业结构也发生了可喜变化,1999年到2004年,我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近10%。

临汾市:

临汾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下辖17个县市区:

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和汾西县。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临汾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山西省主要的棉麦基地。

全市共有耕地64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麦、棉、杂粮、烟草、麻皮、花生等。

林木覆盖面积达392万亩,植树1.7亿株。

临汾矿藏资源也很丰富,现已探明的矿种有41种之多,其中煤、铁、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尤为丰富。

临汾全市含煤1.54万平方公里,总储量960亿吨,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

主要煤种有主焦煤、气肥煤、贫肥煤、瘦煤、无烟煤等。

   临汾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黄河壶口瀑布,曾获得“中国旅游胜地40佳”的称号。

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吉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就像向壶中倒水一般,故曰“壶口”。

尧庙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

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王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

平阳鼓楼,又名大中楼,位于临汾城中心。

此楼始建于北魏,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虽经历史沧桑,但其历史魅力犹存。

晋城市: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目标,以“八大产业”和“四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全力构筑晋城经济的“四梁八柱”。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

2004年,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和深化。

“2316”规划项目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列入全市调产规划的项目66个,其中投产和部分投产的达到54个,正在建设中的10个,前期准备的2个,2004年的销售收入达到95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6%,提供税收约10亿元,其中非煤产业提供税收超两亿元。

传统产业新型化迈出较大步伐。

煤炭业生产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全市30万吨以上矿井原煤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80%的煤炭企业实施了采煤方法改革,煤炭资源回收率、煤炭入洗率、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43%、22%和25%。

冶铸业福盛百万吨轧钢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开发区铸造工业园区、泫氏、金工等高档铸造企业迅速崛起。

化肥业方面,大化肥1830项目投产,全年尿素产量达到9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12亿元,成为继煤炭、电力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兴产业发展后劲增强,丹峰30万吨甲醇、天脊晋城化工20万吨甲醇及1.2万吨三聚氢胺等精细化工项目正在建设。

长河建材、开发区富基陶瓷、泽州铝硅钛、高岭土项目等一批新型建材和新材料产业进展顺利。

富晋二期工程开工,标志着我市在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