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4711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南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

1.(2分)(2015春•南平期末)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B.百米赛跑到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后惯性就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

解:

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人走路时和绊倒时都有惯性,停下后惯性也不会消失,故A错误;

B、百米赛跑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停下后惯性不变,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是否受力无关,受外力后惯性也不会被克服,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速度、受力均无关.

 

2.(2分)(2015•南平模拟)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下列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大

 B.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里是利用大气压

 C.没有大气压,水泵同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

 D.茶壶盖上的小孔被堵住,壶里的水就很难倒出来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水泵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将水抽到高处的;

(2)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机体是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

解:

A、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小,故A错误

B、用注射器吸药液的时候是利用大气压,而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是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水泵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将水抽到高处的,没有大气压水泵就不能工作,故C错误;

D、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由于受到外界气压的作用倒不出来,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举出的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3.(2分)(2015春•南平期末)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B.平衡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保持静止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①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②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叫平衡状态,并且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解:

A、平衡力的条件之一是方向相反,所以力的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此选项错误;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此选项正确;

C、D、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两选项均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判断二力是否是平衡力可根据定义判断,也可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

 

4.(2分)(2015•南平模拟)蹦床运动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喜欢的运动.如图所示,当小朋友从蹦床弹起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当运动员从蹦床弹起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要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考虑.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

运动员从蹦床弹起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故选D.

点评: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

 

5.(2分)(2015春•南平期末)站在地面上的小朋友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

 A.抬起一只脚B.平躺在地面上C.坐在地面上D.走动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

解:

小朋友对地面的压力一定,要想使自己对地面的压强最小,由p=

可知,小朋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应最大,从四个选项中可以看出,只有平躺在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

故选D.

点评: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6.(2分)(2010•厦门)如图所示,航母上的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受到的浮力F及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F减小,p增大B.F增大,p减小C.都减小D.都增大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推理法.

分析:

航母上的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自重减小,上浮一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

解答:

解:

(1)∵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仍漂浮,但自重G减小

∴F浮′=G,

∴航母所受浮力减小.

(2)∵F浮=ρ水V排g

∴排开水的体积要减小,航母将上浮一些

∴航母底部所处的深度减小

又∵p=ρgh

∴航母底部所受的压强将减小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利用了浮沉条件(漂浮条件)和液体压强的特点,要求灵活运用,难易适当.

 

7.(2分)(2011•淄博)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水中的物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无关,据此分析.

解答:

解:

A、漂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

B、物体的密度大,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小,受到液体的浮力小,故B错;

C、当物体浸没水中时,深度增加、v排不变,浮力不变,故C错.

D、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此类浮力变化的问题时,一定要看一看ρ液和v排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情况,要同时考虑.

 

8.(2分)(2015春•南平期末)如图所示,三个球体积相同,都静止在水中,则(  )

 A.A球所受浮力最大B.B球所受浮力最大

 C.C所受浮力最大D.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沉的应用.

分析:

浸没水中的物体,知道三球体积相同,也就知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三球受到的浮力相等,而与所处的深度无关.

解答:

解:

由图可知,三个球全浸入,A,B,C球体积相同,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受到水的浮力相同.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所以三球浸没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相同.

 

9.(2分)(2015春•南平期末)王宁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的时间是10s,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

 A.3WB.30WC.300WD.3000W

考点:

功率的计算.

专题:

估算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上楼时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和楼高的乘积,我们可以估测出人的质量,求出人的重力,再估测出楼高,利用公的计算公式W=Gh求出做的功,再利用功率计算公式P=

求出功率.

解答:

解:

质量约为50kg,一层楼高约为3m,人从一楼到三楼上升了两层楼高为3m×2=6m.

人在上楼的过程中做的功为:

W=Gh=mgh=50kg×10N/kg×6m=3000J

所用时间为10s,因此上楼的功率:

P=

=

=300W.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质量和距离的估测,解估测题关键是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量有所了解.

 

10.(2分)(2015春•南平期末)如图所示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成倾斜时,则(  )

 A.管内液柱的高度变大,长度变大

 B.管内液柱的高度不变,长度变大

 C.槽内汞面的位置不变

 D.测得大气压值偏大

考点: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代表了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因此,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它的垂直高度是不会改变的.玻璃管倾斜只会改变水银柱的长度,而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解答:

解: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因此不会因倾斜而改变.因此,倾斜后为了保证原来的高度,水银柱的长度就会相应变长.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和“长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而“长度”只有在玻璃管垂直时与“高度”相同.

 

11.(2分)(2015春•南平期末)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

 C.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考点:

机械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

机械效率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做功的快慢指功率,机械是否省力及省力程度与机械种类或结构有关,机械效率大小、功率大小、省力与否三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解答:

解:

A、功率大表示做功快,机械效率高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大,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此选项错误;

B、机械省力情况与效率高低没有关系,此选项错误;

C、做功多少与力和通过的距离有关,与机械效率高低没有关系,此选项错误;

D、使用任何机械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功率、做功多少、省力与否与机械效率是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12.(2分)(2013•宿迁)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考点: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符合题意.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力做功,不符合题意.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依靠的是小球的惯性,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没有力的作用,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

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

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3.(2分)(2015春•南平期末)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

考点:

分子的运动.

专题:

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

(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都可以扩散.

解答:

解:

(1)柳絮飞扬,落叶飘零、雪花漫天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ACD选项错误;

(2)槐花飘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和物质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要把握住“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这个前提,是一道基础题.

 

14.(2分)(2010•青岛校级模拟)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学科综合题;图析法.

分析: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找到正比函数图象即可.

解答:

解:

A、如图,重力随质量的增大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B、如图,重力跟质量成正比,重力随质量的增大而成倍增大.符合题意.

C、如图,重力是定值,不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不符合题意.

D、重力跟质量成反比,质量增大,重力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把数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明确数学上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各反映怎样的关系等.

 

15.(2分)(2014•江都市二模)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镊子B.

钳子C.

起子D.

剪子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

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6.(2分)(2015春•南平期末)体育课上,小刘同学用500N的推力,在1.2s时间内使重40N的铅球沿推力方向向斜上方移动了1.2m,而后铅球离手向前继续运动8m落地.小刘推铅球时的功率是(  )

 A.500WB.40WC.50WD.4W

考点:

功率的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先利用功的计算公式W=Fs求出推力对铅球做的功,然后由P=

求出功率.

解答:

解:

推力对铅球做的功W=Fs=500N×1.2m=600J,当铅球离手后,小刘对铅球没有力的作用,铅球由于惯性向前继续运动8m落地,小刘对铅球不做功,

则小刘推铅球时的功率P=

=

=500W.

故选:

A.

点评: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

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

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看清题目求的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内对物体做了功,撤去推力后移动距离靠的是惯性,不做功.

 

17.(2分)(2015春•南平期末)下列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质量越大,所产生的压强越大

 B.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压强可能相等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只与深度有关

 D.液体内部统一深度向下的压强总大于向上的压强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相等,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可用p=ρgh计算液体内某点的压强.

解答:

解:

A、液体的质量大,但不知道容器的形状,液体的深度不一定大,所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故A错;

B、不同液体内的不同深度,只要是ρgh的乘积相同,产生的压强就相同,故B正确;

C、由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故C错;

D、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D错.

故选B.

点评: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会应用分析,灵活运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

 

18.(2分)(2015春•南平期末)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水放在水平地面上,a、b互为倒置.图中a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中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把容器倒置后,水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判断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变化.根据F=pS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关系.

解答:

解:

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水,所以倒置后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也不变,即P1=P2;

由p=

可得F=pS,

由图可知,Sa<Sb,所以F1<F2.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灵活应用,明确根据深度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变化,根据受力面积大小判断压力关系.

 

二、填空题、作图题(每空1分,21小题作图2分,共18分)

19.(3分)(2015春•南平期末)用沿水平方向20N的力推重力100N的木箱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N,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0 N,若将推力撤去,则木箱做 减速 运动.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物体受到非平衡力力作用时,物体将做变速运动.

解答:

解: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箱,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

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0;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受的合力也是0,所以此时,木箱所受合力为0;

若将推力撤去,木箱受到的推力为零,但是还受到阻力的作用,因此木箱做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

20;0;减速.

点评:

(1)分析物体受力时,一定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牢记物体受到非平衡力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改变.

 

20.(2分)(2012•启东市校级模拟)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200N的水箱,绳子B承受的拉力为 200 N,人拉绳子A的动力为 100 N.

考点: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分析:

不计动滑轮、绳子的重量时,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定滑轮不能省力.

解答:

解:

当水箱匀速上升时,水箱处于平衡状态,水箱所受合力为0,水箱重200N,所以绳子对水箱的拉力大小也等于200N.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所以拉绳头的力F=

G=

×200N=100N.

故答案为:

200;100.

点评:

能否用平衡状态分析绳子受力大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21.(2分)(2015•盘锦一模)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在图上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考点:

力臂的画法.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此杠杆支点在O点,根据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为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分别作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解答:

解:

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引垂线,作出动力臂,用大括号标出,标上字母L1;

从支点向阻力作用线引垂线,作出阻力臂,用大括号标出,标上字母L2;

如图:

点评:

作力臂要先找到支点和力的作用线,再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为力臂的大小.

 

22.(3分)(2015春•南平期末)在球场上进行拔河比赛时,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沙子,这是因为:

比较新的球鞋可以 增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 增大 摩擦,地面上的沙子会发生滚动,从而 减小 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

解:

比较新的球鞋,可以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所以,在球场上进行拔河比赛时,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

地面上的沙子会发生滚动,可以使滑动变为滚动,从而减小摩擦.

故答案为:

增大;增大;减小.

点评:

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3.(2分)(2015春•南平期末)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是5N,将它全部浸没在酒精中时,示数时1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4 N,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

浮力.

分析:

利用二次称重法求出物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解答:

解: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G﹣F拉=5N﹣1N=4N,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故答案为:

4;竖直向上.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浮力大小的计算,利用好称重法测浮力是本题的关键,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4.(2分)(2015春•南平期末)一般情况下,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斥力 ,固体又很难被拉长,这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引力 .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