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420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docx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

(1)小班社会教案《糖果小屋》含反思设计意图:

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

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

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设计《糖果小屋》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尝试用糖果装扮小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糖果PPT课件、实物糖果若干,布袋12个,小屋实物(课前用硬纸板制作好)、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提问:

小朋友吃过糖吗?

那你吃过什么糖?

最想吃什么样的糖?

小班社会教案详案《糖果小屋》含PPT课件

2、出示糖果PPT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糖果。

①、棒棒糖(你们吃过吗?

有什么味道的?

②、棉花糖(是什么样的?

吃到嘴里什么感觉?

)不光有大大的棉花糖,还有小小的棉花糖……)

③、彩虹糖(什么颜色的?

④、软糖、橡皮糖(软软的弹弹的)

⑤、跳跳糖(吃到嘴里什么感觉?

会跳会发出声音)

⑥、巧克力糖

3、师: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

糖果宝宝说我想和你们做游戏,你想不想和我玩游戏啊?

可是这些糖果宝宝非常淘气,他们喜欢捉迷藏,藏起来了,躲在哪里呢,躲在了我的小袋子里了。

糖果宝宝说,一会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只能用手摸,摸一摸袋子里的糖果宝宝是什么感觉的?

(每人椅子下一袋糖果)请幼儿手摸糖果,触摸糖果特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猜猜是什么糖果。

糖果宝宝说现在可以看看我长什么样子啦,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的糖果拿出来,说一说你的袋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糖果呢?

(三)装饰糖果屋

出示没有装饰的小屋实物,请幼儿用手中的糖果把小屋进行装饰。

师:

这里有一个孤独的小房子,他没有糖果宝宝的装饰一点都不漂亮,想要小朋友帮帮他,让我们用手中的糖果来把小房子打扮的美美的(用双面胶把糖果粘在小屋上)。

小房子感谢你们帮他装饰的很漂亮。

糖果也感谢你们帮他们找到家,小朋友们真棒。

(四)结束

小朋友今天表现的都很棒,老师请你们吃糖,想不想吃?

每人拿一块糖果,分享糖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盘糖果,孩子一下子吸引了。

团团地围坐着,一起说说各种糖果的名称,糖果必竟对幼儿来说是相当熟悉的,一下子孩子们说出了好多棉花糖、棒棒糖、牛奶糖等,为了让幼儿有更深地了解,我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糖果的形状,糖果的软、硬等特征。

有的幼儿说“是棉花糖,软软的,有的说“是棒棒糖,硬硬的”。

接着,我让每位幼儿去品尝桌挑选自己喜欢的糖果品尝,通过品尝,孩子们聪明地发现糖果含在嘴里会变小,味道是甜甜的这些感知体验。

今天又正好是我园园长来我班下班听课,她听后也给我提出了意见,我也感觉到了在品尝这一环节中我在教学上有点仓促,疏忽了,我应该让幼儿们从我的盘里挑一颗,把糖果拿在手里跟小伙伴们说一说,选的是什么糖什么形状的糖味道是怎样这样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结果我是让他们过去品尝,回来时他们都快吃好了,我这时才问,因此孩子答不上来,吃到嘴里早忘了糖的特征了,的确这对小班孩子来说,有点困难,以后我会注意的。

最后,我分组让幼儿们把糖果(糖纸)送回糖果小屋,这环节,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棒。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动2/2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2)小班社会优质教案《喜洋洋糖果店》含反思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喜欢包糖果的欲望,感受包糖。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纸质的"糖果纸"若干;纸团、橡皮泥、绳子、吸管若干

2、事先准备好一盘糖果,用手巾盖着。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电话铃响:

"喂!

您好!

是山羊妈妈呀,哦!

好的,我一定帮忙。

"原来是山羊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它店里的糖果卖完了,要我们小朋友帮忙做一些糖果,送去给山羊妈妈。

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糖果包装。

(二)尝试操作

1、"老师这儿有一些糖纸、糖果、绳子、吸管,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果包装起来,谁先来试试看?

"请一至二位幼儿示范,其余小朋友仔细看,他们是怎么包的?

小朋友,他是怎么包的?

"(把糖果用吸管穿起来,再用糖纸包起来,就是一颗棒棒糖了。

)"还有谁包得和他不一样?

试试看。

"(请另一幼儿示范)小朋友,他又是怎么包的呢?

"(把糖果放在糖纸的中间,然后在上面用绳子一拧,就像一颗扎了辫子一样。

2、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助山羊妈妈吧!

(幼儿进入糖果店)

(三)结束活动电话铃再次响起,"山羊妈妈,糖果包好了,我们这就给您送去!

"10:

05-10:

15盥洗

活动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

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宝宝和小鞋》含反思

设计意图:

这次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小班幼儿生活中不会穿和穿反鞋子的现象,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发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意识。

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知道鞋子的正确穿法,并能明白错误的穿鞋方法会带来危险并及时纠正。

活动目标:

1.学会猜谜语,并能完整的猜给家长和小伙伴们听。

2.懂得鞋子的正确穿法。

3.知道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要及时的纠正过来。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可爱颂》《我爱洗澡》歌曲音乐。

2.一双幼儿穿的鞋子。

3.多媒体教学资源:

《宝宝和小鞋》的相关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说谜语《好朋友》,请幼儿猜谜语

谜面:

两个好朋友,见面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

如果穿对了,它们头靠头,如果穿错了,它们把头扭。

提问: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谜语说的哪两个好朋友?

(谜底:

鞋子)

幼儿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一双幼儿穿的鞋子,请幼儿一起学说谜语。

二、教师和幼儿做游戏,引导幼儿感受鞋子不舒服时会给自己带来的危险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让幼儿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时脚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觉。

玩法:

教师以鞋宝宝的口吻说“请你跟我这样做”。

同时将自己的鞋分别以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掉鞋等样子穿鞋、走路。

小朋友们接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模仿老师的样子去做。

站起来走走试试,穿这样的鞋子走路感觉会怎样?

2.组织幼儿说一说:

这样的鞋子穿起来舒服吗?

穿着这样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觉?

会发生什么危险?

3.教师小结。

当出现掉鞋、鞋粘扣开了和穿反鞋时,脚丫走起路来就会觉得不舒服,还有可能出现绊倒、摔倒等危险。

活动反思:

生活中可以发现孩子经常将鞋子左右穿反。

鞋子穿反了,从外观上看,很别扭,不美观;从身体方面考虑,幼儿会感觉不舒服,影响幼儿走路及正常的活动。

要是经常不注意,会影响幼儿小脚的生长,甚至影响健康,因而,对教师来讲,及时发现情况,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对幼儿参加正常活动,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要让幼儿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须先分析导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据我观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小班孩子年龄小,观察能力弱,观察不够细致,把大致相同对称的鞋子误认为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穿鞋时不再选择,随手拿来,套上就算,容易出错;二是,幼儿对应匹配能力还不够,不知道,左脚对应左鞋,右脚对应右鞋。

清晰原因后我就设计了三大环节来“对症下药”“据因纠果”。

首先用拟人化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鞋的正反,让幼儿清楚地知道一双鞋子两只是不一样的,然后用谜语来告诉幼儿,穿错鞋像两个好朋友在生气,噘嘴歪头,穿对鞋像朋友在微笑、点头拉手。

最后,以游戏“找鞋穿鞋”发展幼儿的细致分辨、对应、匹配的能力。

以上活动来自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教育回归了幼儿的生活,使生活和教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4)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我会自己穿鞋了》含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小班中总会有各种"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有一条肯定是这样的:

幼儿踏着"人工"八字步向你缓缓走来,可爱极了,可是你低头一看,叹道"宝贝儿,你的鞋子穿反了。

"初入幼儿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穿衣、鞋子穿反是常事,所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需要教给他们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必需的。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意识,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学会自己动手穿鞋。

2、体验自己穿鞋的成就感。

3、通过观察鞋的正反及自己穿鞋的游戏,提高幼儿观察辨别能力、手脚协调能力。

4、促进幼儿双手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能分清鞋的左右,并学会自己主动穿鞋。

活动准备:

1、活动时间安排在午睡后。

2、一双鞋。

活动过程:

一、老师把鞋穿反,导入主题师:

宝贝儿们,杨老师要你们帮我一个忙。

刚刚吴老师说感觉我今天的打扮怪怪的,可是我没看出哪儿不对呀,来,你们帮我看看吧。

生:

杨老师,你的鞋子穿反啦!

(若没有幼儿发现,注意引导他们从头到脚观察:

你们看嘛,我的脸上没有脏东西吧?

我的裙子也是干净的呀?

我的鞋子也干干净净的?

)师:

呀,真的穿反了!

(尴尬)老师肯定是刚刚睡觉没睡醒。

你们自己也检查一下,有没有宝贝儿和杨老师一样把鞋子穿反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总结经验生:

老师,**(或我)的鞋穿反了。

(若小朋友没有发现,老师可以主动观察:

我看到有宝贝儿把鞋也穿反了)师:

看来我们班还是有宝贝儿和老师一样把鞋穿反的,那怎样才知道自己的鞋有没有穿反呢?

(幼儿思考中…)师:

你们看,杨老师现在的鞋子是穿对的,然后脚尖碰着脚尖现在鞋子是不是像老师的嘴巴一样,微笑的样子,我的鞋子在说:

"杨老师,你好棒,鞋子就是这样穿的!

"你们看,现在杨老师的鞋子穿反了,然后脚尖碰着脚尖,我的脚都已经不能站了,鞋子就像我的嘴巴一样撅着:

"杨老师,不对不对!

你的鞋子又穿反啦!

"是不是不高兴的样子?

小结:

1、两个好朋友,头儿碰着头,中间有个小嘴巴,对我笑哈哈。

(鞋子穿对的话,鞋子宝宝就是笑眯眯的;如果没有穿对,她就撅着小嘴巴。

)2、小粘粘,放两边。

(针对有粘粘的鞋)三、幼儿脱鞋,玩"碰一碰"的游戏师:

宝贝儿们,那你们现在还会不会把鞋穿反了?

(不会/会)恩,我不信,现在把鞋子都脱下来放到前面来(提醒:

走路的时候小心一点,不然穿着袜子容易滑倒)。

然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做好。

(整顿纪律:

12334,56778,123坐好了)师:

我看哪一桌的小朋友最先做好,就最先穿鞋。

穿对的小朋友杨老师就在额头上给他印一个棒棒的章。

师:

这一桌的小朋友先来。

(一桌一桌的穿,老师用儿歌引导,鼓励幼儿自己穿。

)游戏中结束活动,老师总结:

今天小二班的好多宝贝儿都得了棒棒的印章,你们都非常棒!

那明天早上你们起床的时候就跟妈妈说:

妈妈,我会自己穿鞋了!

我要自己穿!

对不对?

明天来幼儿园杨老师要问你们的家长,看哪些宝贝儿是自己穿的,哪些是最棒的孩子!

师:

现在宝贝儿们去排队洗手,因为刚刚我们穿了鞋,手上又有了好多细菌。

活动延伸:

我是乖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鼓励幼儿尽量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比如自己穿鞋,自己穿衣服,做一个能干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5)小班优秀社会教案《鞋宝宝找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学会自己穿鞋,提高观察辨别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体验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鞋宝宝"木偶,每人一双玩具鞋(如下图)。

三个分别贴有红、蓝、紫颜色标记的玩具筐,"找朋友""碰一碰"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音乐游戏"找朋友"

师:

你找到好朋友了吗?

他是谁呀?

小朋友知道吗?

我们的小脚也是一对好朋友呢!

二、新授

1、木偶剧《鞋宝宝》。

师:

听,什么声音?

谁在哭?

原来是鞋宝宝,你为什么哭呀?

鞋宝宝:

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难受了。

师:

哦,原来是这样呀,别急,我们来帮助你,谁愿意来帮忙呢?

(请一幼儿帮忙)

鞋宝宝:

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再见。

2、引导幼儿进一步辨别鞋的正反。

师: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两双鞋,你知道哪双是正确的,哪双穿反了吗?

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小结:

穿对的鞋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中间有个小窝窝,张着嘴在笑呢?

3、做游戏,反复操作,分清鞋的正反。

(1)音乐游戏"碰一碰"。

师:

你们想和笑嘻嘻的鞋做游戏吗?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鞋子,请你去选一双一样颜色的鞋子穿在小脚上,看看哪个小朋友穿得又快又正确。

(做游戏"碰一碰")

(2)送鞋宝宝回家。

师:

我们的鞋宝宝累了,它们的家在哪儿呀?

(按颜色把它们送回家。

(3)脱下自己的鞋子做游戏"碰一碰"。

游戏结束,迅速穿好鞋子。

三、拓展:

鼓励幼儿尽量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师: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己正确穿鞋,其实我们还会做很多很多的事呢。

小朋友,你都会做些什么事呢?

师:

你们真棒!

我们要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能干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6)小班社会教案《国旗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儿歌内容,喜欢朗诵儿歌。

2、掌握国旗的主要特征,懂得尊敬国旗。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知识。

活动准备:

国旗一面,国歌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国旗。

师:

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这是国旗。

(学习词语:

国旗)谁能告诉我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的)上面有什么?

(五角星)有几个五角星呢?

我们一起来数数。

国旗上有五颗金星,我们叫它五星红旗。

(学习词语:

五星红旗)

二、学习儿歌。

师:

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国旗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想)

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师:

这首儿歌好听吗?

你们想学吗?

那老师要问你们几个问题:

1、什么红?

(国旗红)

2、国旗升起来的时候是怎样的?

(学习词语:

红彤彤)

3、什么亮?

(金星亮)

4、金星镶在什么上面?

(金星镶在红旗上)

师: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跟老师一起把儿歌念一遍好吗?

(带领幼儿边拍手边完整地念一遍儿歌)

师:

我现在要来比比是男小朋友念得好听还是女小朋友念得好听。

(分组念儿歌)

三、组织幼儿谈话。

师:

小朋友们真厉害。

那吴老师又有问题想问问你们了,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呢?

(天安门、学校、商店、电视里等等)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会升国旗呢?

(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举行升旗仪式,学校每周一早晨会举行升旗仪式。

四、告诉幼儿国旗是国家的标志,我们都应该尊敬国旗。

师:

国旗是国家的标志,每个国家的国旗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很尊敬国旗。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我们也应该尊敬五星红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不同的人就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对国旗的尊敬,比如解放军会行军礼,戴上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会行队礼。

在升旗的时候会放国歌(丰富词语:

国歌)让我们一起起立学一学解放军行军礼吧!

(放国歌)集体练习行军礼和行队礼。

师:

可是我们既不是解放军也不是少先队员,那我们应该行什么礼呢?

让老师告诉你们吧,我们普通人在升旗的时候只要行注目礼就行了。

跟老师一起立正,眼睛看着国旗慢慢升起来。

(放国歌)集体练习行注目礼。

五、教师跟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国旗红》,活动结束。

师: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好多知识呀,还记得刚才和老师一起念的儿歌吗?

让我们再念一遍吧!

教学反思:

在决定上这节课之前被很多老师告知有点难度,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不过既然选择了,能做的只有尽量让整个活动顺利进行了。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学习儿歌的情况还是较好的,上课时的情绪也较积极。

当然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

首先,由于本课的教学准备比较简单,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在课前没有做到充分准备,为了幼儿能够更加直接的感知举行升旗仪式的场面,在练习集体行注礼的时候我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做行礼的动作,那样孩子们的表现应该会更棒;其次,在组织幼儿谈话这一环节中,我忽略了两边的幼儿,没有面向全体孩子,使得一部分幼儿失去了回答问题以及得到表扬的机会;最后,由于情绪紧张的原因,在讲解某些细节的时候言辞不够紧凑严谨,这种错误其实是不应该发生的,我会努力改掉这些毛病,多向老教师学习,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7)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喜洋洋糖果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喜欢包糖果的欲望,感受包糖。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纸质的"糖果纸"若干;纸团、橡皮泥、绳子、吸管若干

2、事先准备好一盘糖果,用手巾盖着。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电话铃响:

"喂!

您好!

是山羊妈妈呀,哦!

好的,我一定帮忙。

"原来是山羊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它店里的糖果卖完了,要我们小朋友帮忙做一些糖果,送去给山羊妈妈。

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糖果包装。

(二)尝试操作

1、"老师这儿有一些糖纸、糖果、绳子、吸管,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果包装起来,谁先来试试看?

"请一至二位幼儿示范,其余小朋友仔细看,他们是怎么包的?

小朋友,他是怎么包的?

"(把糖果用吸管穿起来,再用糖纸包起来,就是一颗棒棒糖了。

)"还有谁包得和他不一样?

试试看。

"(请另一幼儿示范)小朋友,他又是怎么包的呢?

"(把糖果放在糖纸的中间,然后在上面用绳子一拧,就像一颗扎了辫子一样。

2、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助山羊妈妈吧!

(幼儿进入糖果店)

(三)结束活动电话铃再次响起,"山羊妈妈,糖果包好了,我们这就给您送去!

"10:

05-10:

15盥洗

【活动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8)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中秋节快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幼儿学习网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制作投影片或挂图:

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

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

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

(如:

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

“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

《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

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

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吃下药以后,身子突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

她身不由己地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

飞啊飞啊,一直向月亮飞去。

到了月宫,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间。

她叫玉兔为她捣药,想吃些能降落人间的灵药,回到羿的身边。

可是玉兔没有捣成灵药,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