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497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docx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总结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2013年度

毛都西伯小学

2013.3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2013年度

一、指导思想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常规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切实加强儿童规范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综合素养。

2.通过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校及班级文明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品位,促进校园及班级文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

班主任及副班主任总负责,各班主任具体负责。

三、养成教育主题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应从小抓、抓小事。

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实际,我班养成教育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强化“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

实施时我们将根据具体的教育要求,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狠抓“秩序”教育

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秩序。

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也将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具体表现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及班级生活秩序化。

3.加强“礼貌”教育

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貌。

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

实施时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步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友爱”教育

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正确处理与别人交往中的关系。

友好的行为要靠强化才能增进,一是外部强化,即提供一些规范性的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友爱行为健康发展的措施,促使其“友爱”;二是内部强化,爱只有在心中,才会产生自觉的友好行为。

友爱教育效果的检验基地最终在家庭中,在学生居家的邻里之间,在社会交往之中。

5.促使“上进”教育

上进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

上进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上进意识的培养除了宣传引导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上进行为。

6.强调“卫生”教育

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

四、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实施步骤

(一)建立学习习惯检查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

性。

1.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一日管理常规》,并统一印刷,每位学生各执一份,给教室贴一份,并要求全体学生认真学习。

2.成立学生行为规范检查小组,全天全方位的检查,并做好记录,特别加强对班干部落实情况的检查,因为习惯形成在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的要求、检查和指导,为学生形成新习惯创造条件。

学习习惯只有在学习中养成,而整个的学习过程都是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老师根据学习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凭借教学内容、过程和要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特定的学习习惯。

3.对全班学生统一要求和指导,形成最大合力。

习惯形成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的情景下,不断地重复一种行为。

各学科教师都要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注重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形成好习惯的意识,并注重给学生提供大量好的学习、行为的机会。

4•做到“四有”,奖罚分明

(1)有章可循:

给学生明确的学习行为指导,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做法。

可在某一阶段重点提出一至两项内容,明确规定具体的做法,不仅老师明确,学生也要具体认知和练习,要特别注重对已经形成的好习惯,甚至是偶然性的好行为的肯^定O

(2)有形可查:

有可以检查落实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书面的和行为的。

学生要每天写好自己的学习习惯反思日记,班级要每周进行检查总结,提出要求。

(3)有矩可依:

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制约不合要求的行为。

班级要有具体的检查与通报,对不合要求的学生要进行要求行为的不断重复,可以集中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4)有效可计:

要注重行为效果的体验和总结,有利于形成自觉行为和习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形成好习惯的经验进行交流和总结,尤其要注重对学习成绩提高幅度大的学生的

经验总结、鼓励与表扬。

(二)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重在长抓不懈,持之以恒。

1.任何习惯都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形成的,做得多了自然就成为一个习惯,长时间没有重复这种行为,这个习惯也就会减弱下来,不称其为习惯。

无论学生有多少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学生从易到难,按照要求逐步做好当前的事情,让学生没有机会重复原来的不好的学习行为,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得以建立,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客观的过程,不是凭想象养成的,也不是可以凭意志力改掉的。

2.不必埋怨坏习惯,不给学生增加改习惯的压力和借口。

经常重复的埋怨坏习惯,往往只是提醒了这种习惯,对于改正坏习惯并没有作用。

3.重在根据学习要求建立新习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不断重复一个好的行为,直至形成自学行为。

各学科要统一学习习惯要求,着重检查落实。

(三)家校互动,构建利于学生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

学生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家长们的迫切希望。

通过观察与不完全调查,发现每位学习习惯不良学生的背后都有不良家庭教育或家长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也有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很关心,他们对子女的指导主要是:

一是盯着子女做好作业,二是每次考试后,询问分数。

但是对关系成绩好差的学习习惯不大关心,或不懂

得如何指导。

为此,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如“家长当一日老师制”一一一些简单的试题交给家长批改:

“家长学生合作制”一一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假期活动式作业,一起动手做做学具等;“家长、孩子角色互换制”一一让孩子为家长提意见,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一是可以让家长通过作业本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二是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中来。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期训练,不断巩固,需要教师学生共同的毅力和耐力才能逐渐养成。

对于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毛都西伯小学

2013.3

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2013年度

毛都西伯小学

2013.3

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2013年度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2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3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4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5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6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7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8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9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10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1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1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2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一一当利索人;

3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一一做健康人;

4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一一做守时人;

5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6出入教室靠右行,不打闹。

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一一守纪律;

7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瓜子、糖果、冰糕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一一讲公德;

8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一一讲条理;

9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一一讲理智;

10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一一爱劳动;

(11)家长接送不进校园。

4、节俭习惯

1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2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3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4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5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9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毛都西伯小学

2013.3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13年度

毛都西伯小学

2013.12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2013年度

俗话说:

“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

”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的各种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对班级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一总结。

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给学生讲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

我班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同时,明确了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

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重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

是:

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卫生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1)学生文明行为制度:

每天由纪律班长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做好记录,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共同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2)值日制度:

由卫生班长严格负责,负责好学生的卫生表现,及时做好记录,并且做好教育,一周做好总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卫生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3)学习习惯养成制度:

由小班长做好早读和午读管理工作,珍惜好时间,进行表扬和惩罚制度,让班级学生真正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各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据训练目标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个学期和上个学期相比,学生各方面的习惯明显好转,在学校的纪律和卫生评比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并且,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清楚的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的。

同时,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改正。

今后,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更要注意积累,从细小处入手,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尝试,探索,吸收别人的经验,把我校的养成教育做得更好。

毛都西伯小学

201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