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8371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docx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

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

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这段话出自()(1分)

A:

《哦,香雪》

B:

《棋王》

C:

《鞋》

D:

《拾婴记》

2、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小渔男友江伟所持的主要价值观是()(1分)

A:

实利主义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热爱祖国

D:

舍己为人

3、王安忆小说《喜宴》描写了一场无声无息的喜宴,运用的笔调是()(1分)

A:

忧伤的

B:

冷峻的

C:

激烈的

D:

淡漠的

4、刘庆邦小说《鞋》的主人公守明是()(1分)

A:

与洋老头假结婚的农村少女

B:

渴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农村少女

C:

情窦初开的农村少女

D:

双目失明的农村少女

 

5、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中,以“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这一句话描述的人物形象是()(1分)

A:

小弟

B:

朋友

C:

母亲

D:

祖父

6、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中,与少女华美浪漫的羽衣相对的、表现母爱神圣而伟大的物象是()(1分)

A:

砧板

B:

北平画片

C:

冰糖豆浆

D:

集邮本

7、以下诗人中,有“农民诗人”美誉的是()(1分)

A:

余光中

B:

公刘

C:

臧克家

D:

流沙河

8、穆旦诗歌《智慧之歌》全诗的节奏是()(1分)

A:

由激切转为舒缓

B:

由舒缓转为激切

C:

舒缓低沉

D:

激越高亢

9、舒婷诗歌《双桅船》中最主要的一对意象是()(1分)

A:

船与岸

B:

船与风暴

C:

岸与灯

D:

风暴与灯

10、海子诗歌《麦地》最后一节中写道,“月亮下/一共有两个人”。

这句诗中“两个人”指的是()(1分)

A:

男人和女人

B:

穷人和富人

C:

家人和友人

D:

仇人和友人

11、宗璞散文《哭小弟》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1分)

A:

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

B: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

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托物言志

D:

心理描写

12、西西散文《致西绪福斯》中,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象是()(1分)

A:

奥德修

B:

西绪福斯

C:

奥菲尔斯

D:

石头

13、柯灵散文《回看血泪相和流》控诉和批判了“文革”带来的灾难,叙述的对象是()(1分)

A:

夫人国容

B:

朋友波外翁

C:

小弟钟越

D:

邻居癞六伯

14、牛汉散文《童年二题》中,“我”对“早熟的枣子”所持的态度是()(1分)

A:

苦涩与悲悯

B:

自豪与炫耀

C:

冷漠与憎恨

D:

欣喜与崇拜

15、“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创作了以上诗句的诗人是()(1分)

A:

公刘

B:

北岛

C:

绿原

D:

西川

16、张贤亮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所叙邢老汉命运场景的次序是()(1分)

A:

入社一一被编入炼钢大军——和要饭女人的离合一一黄狗之死

B:

被编入炼钢大军——入社——和要饭女人的离合——黄狗之死

C:

入社——被编入炼钢大军——黄狗之死——和要饭女人的离合

D:

被编入炼钢大军一入社一一黄狗之死——和要饭女人的离合

17、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是()(1分)

A:

《生死疲劳》和《蛙》

B:

《丰乳肥臀》和《风云初记》​​

C:

《沉重的翅膀》和《天堂蒜薹之歌》

D:

《檀香刑》和《妻妾成群》

18、下列作品中,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体现出崇高的、悲剧性的、神圣的审美效果的小说是()(1分)

A:

《棋王》

B:

《马桥词典》

C:

《广陵散》

D:

《残月》

19、下列作品中,以“超过伟大的/是人类对伟大已感到茫然”为题记的是()(1分)

A:

《就是那一只蟋蟀》

B:

《红玉米》

C:

《麦坚利堡》

D:

《日记》

20、张学东小说《送一个人上路》中,被送“上路”的人物是()(1分)

A:

袓父

B:

杨三老汉

C:

母亲

D:

韩老七

21、下列作品中,书写了对亡妻的哀悼,并把个人的不幸遭遇与整个民族的劫难一起进行思考的是()(1分)

A:

《怀念萧珊》

B:

《髻》

C:

《秦腔》

D:

《记波外翁》

22、孙犁散文《黄鹂一一病期琐事》中,用来与黄鹂太湖之滨天阔任飞的极致之美进行对照的是()(1分)

A:

被拴黄鹂的凄惨神情

B:

天空中海鸥的受惊远飏

C:

光背马的怜悯和抱怨

D:

种马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作者是()(1分)

A:

田汉

B:

郭小川

C:

巴金

D:

丰子恺

24、韩少功小说《马桥词典》中,人物志煌身上“宝气”的内涵是()(1分)

A:

对权力的屈从

B:

对民间正道的坚守

C:

木讷迟钝的性格

D:

喜同恶异的心理

25、陈翔鹤小说《广陵散》中,嵇康与之绝交但又彼此心意相通的人物是()(1分)

A:

向秀

B:

吕巽

C:

山涛​​

D:

吕安

26、杨绛的散文《干校六记》被钱钟书称为()(1分)

A:

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B:

大背景的小穿插,大故事的小点缀

C:

大背景的大点缀,大故事的大穿插

D:

大背景的大点缀,小故事的小穿插

27、老舍话剧《茶馆》众多人物中,试图走“实业救国”道路的民族资本家是()(1分)

A:

常四爷

B:

马五爷

C:

秦仲义

D:

王利发

28、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将戏剧与人生交织在一起,小说中人物所唱“游园”、“惊梦”这些曲目是()(1分)

A:

秦腔

B:

昆曲

C:

越剧

D:

京剧

29、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充满了革命理想,朝气蓬勃,对旧观念、旧事物抱着质疑和批判态度的人物形象是()(1分)

A:

林震

B:

韩常新

C:

王清泉

D:

魏鹤鸣

30、张洁散文《拣麦穗》叙述了两个“拣麦穗”的故事,前一部分写了旧时农村姑娘“我”拣麦穗时的“美丽的梦”及其破灭;后一部分写了()(1分)

A:

卖灶糖老汉又回到了“我”身边

B:

“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纯真情意以及“我”对老汉的思念

C:

树梢上最后一个火柿子的喜气映衬了“我”的喜悦心情

D:

“我”找到了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的烟荷包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31、下列属于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有()(2分)

A:

韩少功

B:

刘庆邦

C:

阿城

D:

迟子建

E:

陈染

32、周涛散文《巩乃斯的马》中用来衬托马的优良品性的动物有()(2分)

A:

B:

骆驼

C:

D:

毛驴

E:

33、洛夫诗歌《长恨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杨贵妃形象,选取的主要意象有()(2分)

A:

B:

黑发

C:

D:

杨絮

E:

海棠

34、下列作家中,台湾诗人有()(2分)

A:

罗门

B:

曾卓

C:

余光中

D:

痖弦

E:

绿原

35、王家新诗歌《日记》的艺术特征有()(2分)

A:

采用比照的手法表现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沉思索

B:

日常情景和想象的境界融为一体

C:

韵律和谐,增添了诗的审美情趣

D:

全诗气韵流畅,有着内在的天然的整体气息

E:

运用多种意象,形成时空交错的审美效果

三、文字题(共6题,共60分)

36、简析郭路生诗歌《相信未来》的艺术特征。

(7分)

37、简析傅雷散文《致傅聪》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7分)

38、简析汪曾棋小说《受戒》的风格特征。

(7分)

39、简析话剧《陈毅市长》中陈毅的性格特点。

(7分)

40、分析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主题意蕴与艺术特点。

(12分)

41.阅读《大山与小溪的对话》,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20分)

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大山与小溪的对话

——“生与死”的遐想

从维熙

巍峨是大山的肖像,威严是大山的华装。

大山常以巍峨和威严,显示它至高无上的存在和生命的永恒。

跳跃是山溪的形影,嬉闹喧哗是溪水的性格。

她唱着歌儿从大山脚下流淌而过,对大山都有点玩世不恭。

大山说:

“你不能安静点吗?

小溪说:

“那我的生命就结束了。

大山不以为然:

“你姐姐湖也是水,她庄淑贤雅,像个大家闺秀,你怎么总是疯疯癫癫地乱蹦乱跳?

小溪回答:

“她是被你锁在山峦里一泓漂亮的死水,永远流不出山峦的闺帏。

我不喜欢做姐姐的叠影。

“湖里有片片白帆。

”大山说,“还有游人的彩艇。

“可是姐姐快乐吗?

”溪水询问大山说,“我怎么总听不见她的歌声?

“她日子比你过得安闲多了。

”大山以洪亮的声音回答,“多少游人恋栈忘返,多少照相机为她倩影拍照。

溪水在乱石中跳蹦着,咯咯地对着大山笑了:

“她自由吗?

她能像我这么无拘无束地撒欢吗?

她知道山外世界的色彩吗?

她一一”

大山怏怏不快地打断了小溪流的话:

“你要的是哪家的自由?

你疯疯癫癫地要流淌到哪儿去?

你诞生在大山脚下,就该有山的遗传基因,我站在这儿一动不动,与天上日月星辰为伍,已然有几千年了。

我看见只有咱们这座大山的后代,最安分守己,最克己让人;最文明古老,最恪守山规。

小溪依然笑着,一束束浪语向大山提出质询:

“您是挺高的,高得可以和天穹媲美。

可是您看见月亮上有飞船着陆过吗?

您看见过您头顶上的‘太空行人’吗?

大山仿佛得了聋耳症的人瑞,反问脚下的小溪说:

“你说什么一一你说什么——月亮上只有捣药的兔儿和嫦娥,什么时候有过‘飞船’落脚?

几千年来,除了太阳、月亮、星星和云彩出现在我的头冠之上,再没有别的东西比我高了,哪儿有过什么‘太空行人,?

“您确实是太老了。

”小溪歌声里出现了几分忧伤,“只知采昔日天地日月之精华,不知汲吮今日宇宙天穹之甘露,这样下去,您的灵魂会枯萎的,直到没了大山的魂魄!

”大山愤怒了,向小溪狂吼道:

“站住一一你给我停下奔跑的脚步。

小溪被大山的施威吓哭了。

每束跃起的浪花,都是她晶莹的泪雨。

是的,她生于斯长于斯,山涧里不断奔涌而出的泉水,是生养她的母体;沟壑中挡路的嶙峋怪石,又赋予她一往无前的勇气。

但是,像远祖大山那么僵直、一动不动地站立,与其说它活着,还不如说它已然死去。

因而,她泪花飞溅地向大山告别说:

“不,我没有姐姐的安分,我向往山外的江,山外的河——我要和流淌着的大江、大河并肩挽臂,在流动中燃烧自己,发热、发电、发光!

大山急了,向小溪发出最后告诫:

“你知道吗,大江大河最后的归宿是大海,那你就完全没了‘大山家族’、‘山不可移’的本性了!

“只有流动的东西,生命才能永恒。

”小溪的泪雨,化作摇撼山岳的涛声,“再见——我的远祖”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经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16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

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考点】第六节阿城《棋王》

答案:

B

解析:

阿城《棋王》“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

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

2、【考点】第八节严歌苓《少女小渔》

答案:

A

解析:

江伟所持的是实利主义的处世方式。

3、【考点】第九节王安忆《喜宴》

答案:

D

解析:

王安忆小说《喜宴》以淡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场无声无息的喜宴,出色的环境描写为小说营造了象征意蕴的氛围。

4、【考点】第十节刘庆邦《鞋》

答案:

C

解析:

《鞋》讲述了一位乡村少女守明定亲后给未婚夫做鞋的故事。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情窦初开的守明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5、【考点】第十节史铁生《我与地坛》

答案:

C

解析:

《我与地坛》原文“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因而以“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这一句话描述的人物形象是母亲。

6、【考点】第四节张晓风《母亲的羽衣》

答案:

A

解析:

《母亲的羽衣》原文“天下的母亲不都是那样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吗?

不都是那样柔顺地接纳了无数尖锐的割伤却默无一语的砧板吗?

”。

因而与少女华美浪漫的羽衣相对的、表现母爱神圣而伟大的物象是砧板。

7、【考点】第一节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答案:

C

解析:

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8、【考点】第六节穆旦《智慧之歌》

答案:

B

解析:

穆旦诗歌《智慧之歌》的节奏由舒缓转为激切,由和缓而亢奋,由内敛而奔泻,卒章如响股重锤,如同受难者的呼号,试图激起读者的思想回音,使人一起去思考,去探寻。

9、【考点】第七节舒婷《双桅船》

答案:

A

解析:

《双桅船》将自己比成一艘双桅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海岸倾诉自己的思慕。

灯与风暴、船与岸、分离与再遇,共同组建起了似乎对立矛盾,实又相互依存,因此见彼的关系网络,由此引出双桅船与海岸间永远无法改变的天然联系。

这也是本诗最主要的一对矛盾。

10、【考点】第九节海子《麦地》

答案:

B

解析:

《麦地》原文“月亮下/一共有两个人/穷人和富人”。

因而诗中“两个人”指的是穷人和富人。

11、【考点】第四节宗璞《哭小弟》

答案:

A

解析:

宗璞在《哭小弟》的写作中结合了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

12、【考点】第五节西西《致西绪福斯》

答案:

D

解析:

作者运用欧美现代主义的内容独白手法。

石头的话语都是第一人称、不加引号、跳跃出现;西绪福斯则以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客观全知叙述交错使用。

13、【考点】第六节柯灵《回看血泪相和流》

答案:

A

解析:

文章以沉痛深切的情感,记叙了作者及其夫人国容在“文革”中的遭遇,控诉与批判了这一不堪回首的灾难历史,抒发了相濡以沫的情感,其情其景,所感所受,读起来令人惊心动魄。

14、【考点】第七节牛汉《童年二题》

答案:

A

解析:

牛汉散文《童年二题》中,“早熟的枣子”这一意象,浓缩了作者苦涩又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成为他们这一代人“命运的图腾”;正当青春焕发之时,一腔真诚的理想遭到现实猝不及防的无情打击,而为了能获得一个灿烂的结束,“我也把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在短暂的时间内英勇而悲壮地耗完了”。

整篇文章可以说是作者身属的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照,也是他们在痛苦悲伤中执着于理想追求的一份宣言。

15、【考点】第五节北岛《回答》

答案:

B

解析:

北岛《回答》原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16、【考点】第四节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答案:

A

解析:

第一部分叙述邢老汉出场时是生产队的一员,第二部分回忆邢老汉在“大跃进”时期被编入炼钢大军,后又遇到要饭女人以及与其离合的故事,最后开始着重写邢老汉与狗的故事。

17、【考点】第六节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存目)

答案:

A

解析: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6年出生于山东高密。

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食草家族》《酒国》《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和《蛙》等十余部,《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篇,并有剧作、散文多部。

《风云初记》​​是孙犁的小说,《沉重的翅膀》是张洁的小说,《妻妾成群》是苏童的小说。

18、【考点】第七节张承志《残月》

答案:

D

解析:

《残月》主要讲述了回民杨三老汉历经艰辛做礼拜的故事。

作家以哲学家的抽象思辨、历史学家的宏观视野赋予小说人物以深刻的“暗示”内涵,从而使小说达到形而上学的层面,具有崇高的、悲剧性的、神圣的审美效果,存在着强烈的宗教倾向。

19、【考点】第三节罗门《麦坚利堡》

答案:

C

解析:

《麦坚利堡》原文“超过伟大的/是人类对伟大已感到茫然”。

20、【考点】第十节张学东《送一个人上路》

答案:

D

解析:

《送一个人上路》写的是曾做过生产队长的祖父为原先的饲养员、五保户韩老七送终的故事。

因而被送“上路”的人物是韩老七。

21、【考点】第三节巴金《怀念萧珊》

答案:

A

解析:

巴金的《怀念萧珊》书写了对亡妻的哀悼,并把个人的不幸遭遇与整个民族的劫难一起进行思考。

22、【考点】第二节孙犁《黄鹂——病期琐事》

答案:

A

解析:

文章通过被拴黄鹂的凄惨神情与太湖之滨天阔任飞的极致之美的对照,揭示了“世界上万物都有权利获得充分、自由的生存空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各种事物才能发挥其极致”这一哲理。

23、【考点】第八场)

答案:

A

解析:

田汉创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24、【考点】第九节韩少功《马桥词典》(节选)

答案:

B

解析:

在马桥方言中,“宝气”本来是傻的意思,但作者通过志煌对女人的态度、对自己劳动产品归属的看法等一系列情节的叙述和描写,不仅使志煌的形象生动独特,更使“宝气”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与拓展,揭示了“宝气”这个词语背后所隐藏的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25、【考点】第一节陈翔鹤《广陵散》

答案:

C

解析:

陈翔鹤小说《广陵散》中,嵇康与之绝交但又彼此心意相通的人物是山涛。

26、【考点】第六节杨绛《学圃记闲》

答案:

A

解析:

散文《干校六记》从不同侧面记述了“文革”期间,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两年多的干校生活中的若干遭遇和心迹,钱钟书称之为“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27、【考点】第一节老舍《茶馆》(第一幕)

答案:

C

解析:

秦仲义是维新变法后出现的民族资本家,他企图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统治,他惨淡经营几十年的工厂却被当做“逆产”没收。

28、【考点】第三节白先勇《游园惊梦》

答案:

B

解析:

“游园”“惊梦”是昆曲中的曲目,见原文“昆曲大王来给我们唱《游园》了,回头再请另外一位昆曲泰斗——钱夫人来接唱《惊梦》”。

29、【考点】第一节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答案:

A

解析:

小说中林震这一人物形象代表着大多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充满了革命理想,朝气蓬勃,对旧观念、旧事物抱着质疑和批判的态度,不为陈规陋习所束缚。

这是年轻人性格中最宝贵的因素,也是改变常规的新鲜力量。

30、【考点】第五节张洁《拣麦穗》

答案:

B

解析:

《拣麦穗》是张洁回忆童年生活的“大雁系列散文”之一。

文章叙述了两个捡麦穗的故事:

前半部分概写旧时农村姑娘捡麦穗时“美丽的梦”以及出嫁时幻想的破灭;后半部分详述“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纯真情谊以及“我”对老汉的思念。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31、【主考点】第六节阿城《棋王》

【副考点】第九节韩少功《马桥词典》(节选)

答案:

AC

解析:

阿城是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韩少功“寻根派”的代表作家。

32、【考点】第九节周涛《巩乃斯的马》

答案:

ABD

解析:

文章以“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起始,将牛、骆驼和驴子等动物作比,对照出马的特性。

通过对马的观照,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美好精神的赞美。

33、【考点】第四节洛夫《长恨歌》

答案:

AB

解析:

《长恨歌》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诗人洛夫用现代语言重新抒写了这一故事。

攫住了“水”与“黑发”这两个意象,贯穿全篇,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杨贵妃的形象。

34、【主考点】第三节罗门《麦坚利堡》

【副考点1】第五节余光中《乡愁》

【副考点2】第二节痖弦《红玉米》

答案:

ACD

解析:

罗门、余光中、痖弦是台湾诗人。

35、【考点】第八节王家新《日记》

答案:

ABCDE

解析:

《日记》中通过“园丁用锄草机割着青草、青草正吞没着白色大理石雕像和锄草机与花园一起荒废”三个场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相互比照中显示出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沉思索。

本诗题为日记,却又把四季交替和生命的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编织,熔铸成一个气韵连贯的整体。

而“橡树、青草、花园”等意象的运用,又给诗歌添上了时空交错的审美效果。

全诗气韵流畅,有着内在的天然的整体气息,“始”“里”“指”“志”等韵的使用,增添了诗的审美情趣。

三、文字题(共6题,共60分)

36、【考点】第四节郭路生《相信未来》

答案:

(1)创造了蜘蛛网、雪花等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意象。

(2)通过意象的组接,象征性地表达内心的失望、矛盾和对未来的向往。

(3)运用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

37、【考点】第一节傅雷《致傅聪》

答案:

(1)在艺术追求与现实名利方面,应忠于艺术,为保持艺术的完整应看淡金钱。

(2)在自我发展与为国争光方面,认为自爱即报答父母,报答国家。

(3)在友情、爱情与婚姻方面,严于律己,同时尊重、理解、宽容他人。

38、【考点】第五节汪曾祺《受戒》

答案:

(1)淡化情节,小说散文化。

(2)巧妙融入风俗描写,以平淡含蓄的方式表现主题,形成了一种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

(3)叙述自然流动,语言纯朴淡雅。

39、【考点】第一节沙叶新《陈毅市长》(第三场)

答案:

(1)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2)性格直率,嫉恶如仇。

(3)光明磊落,无私奉献。

40、【考点】第一节郭小川《望星空》

答案:

(1)主题意蕴:

第一,全诗抒发了对个人、人类与宇宙矛盾统一关系的严肃思考;作为个人,面对宇宙是渺小的;但是作为创造了人间伟大的事业的人类的一员,又可以在宇宙面前挺起胸膛。

第二,本诗写于1959年,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运动违反客观规律、造成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

第三,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作为革命者对历史与现实、对人类与宇宙的严肃的自我反省意识。

(2)艺术特点:

第一,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

第二,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取得了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

41、【考点】第九节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答案:

思想内容:

(1)塑造了威严大山与活泼灵动小溪的性格鲜明的形象,通过大山与小溪的对照,演绎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表现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

(2)通过小溪的形象,肯定小溪对活力、自由、快乐的追求,显示了“只有流动的东西,生命才能永恒”的内涵。

(3)借助小溪的视角,对“巍峨”“威严”之大山的僵直、保守的批判。

艺术特点:

(1)构思独特,采用寓言体式,以拟人手法塑造形象,表现主题。

(2)运用对话方式,显现“大山”与“小溪”的不同性格、不同观念。

(3)语言的诗化特色与浪漫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