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8605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x

第一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课文教学

一、朗读课文

请学生自由朗读,先自行解决字词问题;

学生自由展示朗读。

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和知识点;

二、问题设计:

学生分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1、文中指出每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什么?

3、作者认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个更重要?

水果固然好吃,而要真正获得能量,还要靠吃主食。

老师固然重要,而要真正获得知识,还要靠自己学习。

4、读万卷书的作用是什么?

5、行万里路的作用是什么?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课文分析

第1段:

(1)把......作为”;当做

【动词】作为,看成。

必带名词宾语。

多用于把字句和被字句。

1、把[+名词1]+当做+名词2

例:

a.我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

b.别把好心当做恶意。

2、被[+名词1]+当做+名词2

例:

这本书被当做一件珍贵的礼物。

(二)经过vs通过

经过【名词】过程、经历

例:

a.我把这次旅行的经过告诉妈妈。

b.她把谈判的经过告诉了大家。

【动词】1、从某处经过(地方)

例:

a.从棉兰坐飞机到雅加达要经过泗水。

b.火车经过太原的时间是六点零五分。

c.晚秋一群群大雁打上空经过。

2、延续。

可带了。

必带时间词语作宾语

例:

a.经过7小时飞行,终于来到了棉兰。

b.穿过这个峡谷整整经过了5分钟。

3、经历(活动、事件)可带了。

必带名词、动词、小句作宾语。

例:

a.经过这道手续就可以出境了。

b.经过仔细讨论,我们决定允许他答辩。

c.经过大家讨论,我们决定采用第一个计划。

通过

【动词】

1、从一端或一侧到另一端或另一侧。

例:

火车通过大桥向南奔去。

2、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

例:

老师们通过了他的毕业论文答辩。

【介词】引进动作的媒介或手段。

可放于主语前。

可带名词、动词、小句。

例:

a.通过不同渠道我了解了棉兰。

b.通过学习,我的知识得到了提高。

c.通过班长介绍,我认识了班上的同学。

 

练习题:

请用“通过、经过”填空。

a.电脑,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

b.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阿瑟终于到达了上海。

c.仔细讨论,我们决定允许他答辩。

 

第2段:

(一)往往vs常常P6习题2.1

往往【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出现。

例:

a.小刘往往学习到深夜。

b.这里是原始森林,往往四五百米看不见人。

往往:

常常的区别:

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

;“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

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例:

a.请你常常来。

b.我一定常常来。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例:

a.每到星期天,我们往往到广场演出。

(我们往往演出×;我们常常演出√)

b.我往往一个人上街。

(我往往上街×;我常常上街√)

小结:

一般情况下,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出现时,常常和往往都可以使用。

但是表示将来时,只能用“常常”。

3、“往往”没有否定式。

“常常”的否定式多用“不常”、“不常常”

 

随堂检测:

他常常感冒         往往NO

他常常发烧         往往NO

他常常一感冒就发烧     往往OK

我们常常去看电影       往往no

我们往往星期六晚上去看电影  常常OK

 

这儿常常下雪        往往no

冬天的时候这儿往往下雪  常常ok

 

我一定常常给你写信  往往no

欢迎你有空的时候常常来玩  往往no

明年我退休了可以常常去旅行了 往往no

 

(二)恰好(恰恰、恰巧)P4习题2.5

【副词】正好在那一点上(指时间、空间、数量等不早不晚、不多不少、不前不后、不大不小.....)

例:

a.你要的书我恰好有。

b.我正要出门,恰好学生来找我。

c.我被抢了,正不知道怎么办,恰好警察来了。

(三)比喻修辞手法

明喻:

好像、好比、仿佛、犹、犹如

本体喻体

书窗口

知识、技能金山

书药

书阳光

书翅膀

暗喻:

是、成了、成为、变成

书阶梯

例:

a.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b.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c.太阳会放光、会发热是一个大火球。

d.这里成了花的海洋。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

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温柔”和“会打扮自己”)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

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

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例如: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比喻]分析: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刚落地的娃娃是人生的开始。

二者都有充满活力的相似点,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

 

例如:

勇敢的海燕。

[拟人] 

 分析:

把“海燕”当成具有人物的勇敢行为来写的,因而是拟人。

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2)在比喻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如明喻和暗喻),也可以不

出现(如借喻);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

拟体的词语(即适用于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本体(即事物)。

 

例如:

星空中银盘高挂。

 

[借喻] 分析:

星空中的银盘(喻体)其实是指月亮(本体),本体没有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如:

勇敢的海燕。

[拟人句] 分析:

把海燕当做人来写,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没出现。

 

(3)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

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

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

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例如:

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比喻] 

分析:

喻体(少女)已经确定了,是少女。

例如: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 

分析:

本体(兴安岭)确定,但是本体(人)不确定,因为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

 

第3段:

(1)积累

【动词】事物慢慢地聚集起来。

例:

a.我们要学会在工作、生活中积累经验,这样我们就会慢慢变得聪明起来。

b.我把平时的零花钱积累起来,积够了我就去欧洲旅游。

(二)只有A才(能)B

【连词】表示唯一的条件,非此不可。

例:

a.你只有去和他当面谈,才能消除误解。

b.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动用这笔钱。

情景练习:

1、你认为如何才能通过HSK5级考试?

2、你想回家但要先完成工作。

3、今天晚上有舞会,别人邀请安娜,安娜不去;你邀请安娜,安娜就去。

4、中国好不好,你亲自去了才知道。

作业:

用“只有A才B”造两个句子。

只要vs只有

只要表示具备了某条件就足够了,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的结果。

“只有”表示条件是唯一有效的,其他都不行。

例:

只要看这本书,你就可以通过考试。

(看其它书也可以通过)

只有看这本书,你才能通过考试。

(看其它书都不能通过)

第4段:

(1)不可或缺

【形容词】不能缺少一点点。

例:

a.对一个大学生来说,了解自己国家的国情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b.写偏误方面的论文,调查、收集语料,

这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2)代替(替代)

【动词】把B换成A,让A起B的作用。

例:

a.他在亚院非常重要,他的作用是谁都替代不了的。

代替后常加动词,构成连动句。

b.我下午有事,你代替我去学校参加一个会。

(3)见识

【名词】见闻、知识。

例:

你看他做得多好,长见识了吧。

【动词】接触事物,扩大见闻。

例:

年轻学生应该走出家门,多见识见识。

(四)结合

【动词】两种事物发生紧密联系。

例:

a.理论应该结合实践。

b.这两种办法都好,但具体用哪种要

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

课堂练习

完成P4-3\4\P7-3

 

近义词

(一)

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同。

相信(轻)vs信任(重)

A.我相信你说的话,但是我不能嫁给你;

B.我相信你能吃完5个包子。

A.我信任你,所以我愿意嫁给你;

B.我们很信任班长。

2、词义的着重点不同。

安静vs宁静VS平静vs清净

“安静”侧重稳定;“宁静”侧重平和

A.课堂里安静极了;B.他安静地睡着。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B.宁静的早晨。

 

“平静”侧重于“平”。

平稳,没有动荡不安。

常形容心情、表情、情态等。

“清静”侧重于“清”。

不杂乱,不嘈杂,多形容环境。

A.心里平静些B.平静的海面C.风浪平静

A.街面异常清静B.清静的角落

3、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

难过(小)vs难受(大)

A.我失恋了,心里特别难过;

A.我失恋了,心里特别难受;

B.我今天感冒了,鼻子有些难受。

 

启示(名、动)VS启事(名)

并列结构。

启发指示。

A.温水煮青蛙效应,启示我们安逸的环境消磨我们的意志,一事无成,甚至自我毁灭。

B.招领启事;征文启事;招聘启事

4、詞義使用的對象不同。

領略(側重感性)VS領會(側重理性)

A.領略巴厘島的風光、風味

B.領會精神、道理、內容

度過(側重時間)VS渡過(側重江河湖海、困难)

A.我将在亚院度過1年的教学生活。

B.渡過河流;渡過難關,危機。

课后习题:

1、好在【副】—幸亏【副】—多亏(着重点不同)

“好在”所表示的有利条件是本来就存在的;“幸亏”是指由于某种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而侥幸避免了不良后果。

“多亏”含有感谢或庆幸的意思。

多亏/幸亏/好在没去,去了就赶不回去了。

辨析题:

A.我每天都要去医院照顾她,医院离得不远。

B.当时情况十分紧急,遇到警察才转危为安。

C.他拉我一把,要不就滑倒了。

2、特地(同)特意【副】专门为了做某一件事

A.他特意/特地打来电话问候你。

专程【副】专为某事(到某地)

B.专程去迎接客人。

专门【形】专从事于某一项事的。

C.他是专门研究化学的。

 

辨析题:

A.为了让女朋友高兴,他女朋友送的那条领带。

B.妈妈从棉兰飞到北京参加我的毕业典礼。

C.她是华文系的学生,研究现代汉语语法。

D.市长去医院看望了地震中年受伤的群众。

3、赞叹—夸奖—赞扬【动词】(对象不同)

赞叹:

对事。

A.对他这种舍己救人的行为,大家赞叹不已。

夸奖:

对人。

B.你们也别老是夸奖我,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赞扬:

对人或事。

C.我们应该赞扬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

4、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可用于口语、书面语)

我爸爸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要我去上汉语补习班。

5、心甘情愿—情愿—宁肯(轻重不同)

非常愿意,程度较深;愿意,程度较浅;

A.来亚院,生活上不太方便,但这是我甘心情愿的。

表示在比较厉害得失之后选择一种做法。

一般用在动词前,也可用在主语前。

B.为了安全,我宁肯/愿多花几个钱打车回家。

改写句子:

A.我可以吃亏。

我不能让别人受损。

B.我可以少睡点儿觉。

我要把作业写完。

 

6、照料—照顾—照看(对象不同)

照料:

关心料理。

关心的对象一般是人。

A.我不能出去旅游,因为我要照料两位老人。

照看:

照料人或东西。

B.这个暑假我哪儿也没去,就在家照看孩子。

C.同学,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上趟厕所。

照顾:

1.关心、注意。

在家人的用心照顾下,我的身体渐渐恢复了。

2.考虑到。

不能这样说,你应该照顾一下对方的情绪。

3.优待。

上车下车时,我们应该照顾老人,让他们先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