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回顾与思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1090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624回顾与思考.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24回顾与思考.doc

《624回顾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4回顾与思考.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24回顾与思考.doc

回顾与思考类论文

一、回顾与思考写法概述

(一)回顾与思考的种类

(二)回顾与思考的结构和写法

标题

导语

正文

结语

  (三)回顾与思考的写作要求

二、回顾与思考类论文范文提纲

提纲01

渡江战役政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一、坚持军事行动服从于政治需要、顾全大局。

二、结合渡江战役特点广泛深入进行战斗动员、激励士气。

  三、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与纪律、塑造良好形象。

(蒋洪涛《党史文苑》2010年10月4日)

提纲02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类观点将着眼点放在对“马克思主义”抽象概念的强调上,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指导和运用,继而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释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

第二类观点强调“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不再仅仅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的具体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

第三类观点相对较为综合,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一切因素所共同的大众化过程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第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第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它在推进客观世界改造的同时也在积极改造着人们的主观世界,这包括指导人们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用正确且科学的理论代替错误的思想观念,实现主观世界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大众化在对象上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旨在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不是强迫人民群众被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更不是用行政力量强制地使人民群众去信仰马克思主义

第二,大众化在时间上不能脱离目前的客观实际。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既要体现理论本身的终极关怀,同时又不能离开当今时代的客观现实,以保证对理论的信仰实现由目的因向动力因的转化

第三,大众化在空间范围上不能放弃民族特色。

民族性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含义,还是邓小平把“解放思想”的常见用语提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切都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第四,大众化在方法上必须避免庸俗化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理论,要将其逐步实现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化,最首要的就是要将理论进行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通过对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进而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熟悉的形式

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第一,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特色。

一是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

实践特色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诉求,而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得以展现和确证

第二,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大众文化。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文化形态,即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

第三,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四,要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确理解和分析上

第五,要始终关注和改善民生。

中共十七大报告全面提出了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这体现并符合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了颇有现实意义的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丰厚的理论成果,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

(胡洪彬《攀登》2009年2月)

提纲03

对党员标准的回顾与思考

一、关于入党资格问题:

必须坚持成份论与不唯成份论相统一原则

思考之一:

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对待入党资格问题上,虽然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入党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我党排除了“唯成份论”的干扰,比较好地把“有成份论”与“不唯成份论”统一起来,既坚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又放手大胆地吸收非劳动者入党,使我们党在十分险恶的条件下迅速壮大,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充足的骨干力量。

思考之二:

建国后,党对入党资格问题处理正确与否,都是同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对知识分子和某些非劳动者的阶级属性判断正确与否相联系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思考之三:

在入党资格问题上,民营企业家、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的问题

二、关于党员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先进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一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与执行现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相统一

二是带头致富与共同致富相统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三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在当今,能否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下来,流传下去,仍然是广大人民衡量我们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尺度

三、关于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的规定:

必须坚持人性与党性相统一

江泽民第一次提出,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曾国勇《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

提纲04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时期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恢复重建时期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时期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发展时期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形成了丰富的民主政治理论成果

(二)建立了完善的民主政治体系

(三)确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基本原则

(二)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民主政治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

(三)“以我为主#,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四)扩大政治参与,寻求人民参政有效途径

(蒋俊明《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9月第11卷5期)

提纲05

新中国60年党的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第一部分

(一)关于党的领导制度建设

第一,初步提出了党政职能相对分开的思想

第二,进一步发展了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第三,初步提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二)关于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制度

第二,初步改革了党的干部制度

(三)关于党的监督制度建设

第一,在制度建设方面认识不够深刻,工作相对滞后

第二,基本沿袭了战争年代形成的党的领导制度

第三,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系统的党内制度

第二部分

(一)党的领导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恢复和发展了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第二,初步确立了科学的领导体制

(二)党的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逐步健全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干部制度

第三,进一步健全了党员管理制度

第四,建立了党员权利保障制度

(三)党的工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四)党的生活制度的健全与发展

(五)党的监督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首先,重新建立了党的专门监督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其次,制定了对党员和领导干部实行监督的规定和条例。

1、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加强执政党的制度建设。

2、党的制度建设与依法治国方针密切结合

3、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第三部分

第一,要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第三,党的制度建设必须与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相结合

第四,党的制度建设必须相互配套

第五,必须严格把握制度的执行环节

(李玉荣《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提纲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及主要成效

1.粉碎“四人帮”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逐步恢复。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全面展开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大进展。

第一、以党政领导机关和县处级以上干部为重点,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推进党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出台了大量制度法规

第二、在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方面出台了相关处分条例和法规

第三、在党内监督方面,加大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法规制度建设

第四,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的制度规定,明确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创新发展。

第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等制度法规日趋完善

第二,党内监督制约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违纪违法行为惩戒制度体系不断完备

第四,反腐倡廉领导和工作体制及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三、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1.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

2.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

3.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腐败行为惩处制度建设。

4.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把握与处理好以下问题

(赵爱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64期)

提纲07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则的理论回顾与思考

一、西方人性理论

1、“经济人”理论——逐利行为与理性决策“经济人”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提出的一种理论

2、社会人理论———社会需求与自我激励为克服“经济人”理论的缺陷,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了“社会人”理论

3、复杂人理论———需求等级与交互作用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沙因在其著作《组织心理学》中对经济人理论和社会人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复杂人理论

4、文化人理论———主体意识与文化熏陶20世纪后期,在企业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西方学者提出了文化人理论

二、国内人性理论

1、性善论———存心养善性善论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是指人之异于禽兽的特殊本质,即所谓“人之性”[4],因此性善论者把人性归结为人的社会性

2、性恶论———化性起伪性恶论认为人性是一种未经加工和改造的质朴的原始材料,即人的自然属性,并将其具体化为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无论哪一方面都是恶的,即人性皆恶

3、善恶混合论———善恶共存汉代杨雄综合了先秦时期的人性善恶理论,提出了善恶混合论

4、无善恶论———自然之性无善恶论从人的自然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人性,把人性作为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人无所谓本“善”本“恶”。

三、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

1、自然属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表现为自然存在物,并揭示了这一自然存在的科学内涵

2、社会属性———人类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本质

3、主体属性———构建完整人性的核心与众多人性论者不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科学性就表现在将人性建立在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突出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

四、一个结论性评价

第一,人的需求是分析人性问题的出发点;

第二,人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第三,教育、环境、努力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工程,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主动借鉴其它人性理论的合理成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陈访贤祖克拉·塔来提《科技信息》2010年第17期)

提纲08

玉树抗震救灾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工作回顾与思考

一、地震灾情对救灾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

二、开展抗震救灾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工作的步骤和做法

1、在灾后第一时间,领导决策层指挥有方、措施得力,救灾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工作有序展开

(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机构,周密部署救灾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工作

(2)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全力以赴抓好抗震救灾应急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

(3)及时汇报有关救灾保障进展,在实践中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做好运送救灾后续物资等工作

(4)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工作重点实现由应急保障向日常管理的转变,做好人员调换轮休、救灾及应急保障收尾总结工作

2、应急保障人员认真贯彻落实省无管办的相关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全力完成救灾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任务

(1)通过无偿提供无线电通信保障,强有力地支持了救灾一线的指挥工作

(2)通过开展灾区航空专用频率保护性监测,确保领导视察、运送物资和抢救伤员专机导航频率的安全畅通

(3)通过提供卓有成效的无线电技术咨询和干扰排查服务,密切了无线电管理机构同民航等应急保障相关单位的联系

(4)通过开展无线电科普宣传,很好地向外界展示了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形象,扩大了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救灾期间,应急保障人

(5)通过在灾区开展技术设备培训和模拟实战演练,提高了处置突发无线电干扰、快速查找不明

信号的实战能力

(6)在灾区经历的各种磨难与考验,丰富了无线电管理人员的生活阅历,积累了生存经验

3、抗震救灾及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果

三、开展抗震救灾无线电应急安全保障工作的几点体会

1、平时需要做好的工作一是做好各类救灾物资的储备工作。

二是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工作

2、开展救灾应急保障的意义。

其一,增强了无线电管理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二,提高了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其三,增强了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能力

(张宸《中国无线电》2010年第6期)

提纲09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评估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总体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波动与政策供给密切相关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前景并不乐观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抑制消费需求,影响城乡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制约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

(四)削弱改革动力基础,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干预重点

(一)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强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财政扶持

1.政府要提供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2.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

“发展中国家是否把有限的预算配置到农业开发中,会对收入分配

趋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解决城乡交换制度的逆向安排问题

1.不断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真正情系“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

3.对现行农村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加强立法,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三)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

(四)进一步改革创新农村生产关系,重塑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微观经济主体

1、在充分考虑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2、加强农民组织化

(赵伟《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31卷第2期)

提纲10

建国以来党的思想建设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一、历史与经验:

建国以来党的思想建设

1.建国后党的思想建设历程回顾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

二、定位与意义: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

1.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2.党的思想建设指引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

三、挑战与创新: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党的思想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曹伟丽《党史党建》2010年第3期)

三、回顾思考类论文示例

示例01

汶川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回顾与思考

􀀁􀀁􀀁在全军抗震救灾卫勤保障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是中华民族的一次罕见灾难,也是人类的一次重大灾难。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全军卫生系统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组织开展卫勤保障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灾难固然不幸,但正如恩格斯所说:

“一个聪明的民族,她会从灾难中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

”汶川特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磨难,更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围绕这次抗震救灾,国内外很多机构都及时开展研讨活动。

我们组织这次专题研讨会,就是着眼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抗震救灾卫勤保障,进一步探索特点规律,总结经验做法,反思问题不足,研究对策措施,从而努力提高有效履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能力。

下面,我首先做一个发言,就汶川抗震救灾卫勤保障作一个回顾和思考。

一、汶川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形势任务

汶川特大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其中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员大量伤亡、房屋大部分倒塌,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给卫勤保障带来极其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医疗救治任务极其繁重。

此次地震,灾区共有430多万伤病员需要救治。

其中,伤员37万余人、含重伤员1万多名,需要在灾后72小时的”黄金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治,并及时后送医疗,医疗救治任务异常繁重。

(二)卫生防疫形势极其严峻。

地震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成千上万禽畜被埋,加上灾区气温高、雨水多,尸体快速腐烂变质,蚊蝇、老鼠及其他有害昆虫大量繁殖,卫生环境恶劣,疫情隐患严重,给灾区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卫生防疫形势异常严峻。

(三)药材筹措供应极其困难。

跨区执行救灾任务部队和机动卫勤力量多,急救药品、耗材和卫生装备需求量大、品种多,在部队高度分散、点多面广线长和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药材供应保障异常困难。

(四)部队卫勤保障极其艰巨。

13万余救灾部队全面覆盖重灾区,所处环境险、作业强度高、持续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生活条件差,维护救灾部队官兵身心健康和持久高昂战斗力任务异常艰巨。

(五)卫勤组织指挥极其复杂。

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工作环节多、涉及部门多、抽组力量多、部署地域多,在地震发生突然、准备时间短促、信息通讯不畅的紧急情况下,卫勤组织指挥异常复杂。

二、汶川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基本情况

此次抗震救灾,共有397支卫勤分队、7061名卫生人员参加一线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心理救援,39所军队医院参加后送伤员救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卫勤保障任务。

(一)医疗救治成绩显著。

野战医院、医疗队和军队医院累计救治灾区伤病员80余万人次。

其中,收治6.86万人次、手术2.21万例,先后创造了成功抢救被埋170小时、178小时、196小时、216小时危重伤员的奇迹,有效维护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部队卫勤保障有力。

部队官兵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救灾部队昼夜疾病发病率为6%,无传染病发生,无集体食物中毒,无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病,有效维护了救灾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

(三)卫生防疫成效明显。

累计消毒环境11.14亿平方米、房舍帐篷97.43万间(顶),发放防病宣传材料59.32万册,健康宣传教育135.36万人次,心理疏导14.91万人次,确保了军队牵头负责的汶川、理县、茂县和其他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

(四)药材保障及时有效。

参加救灾部队建制卫勤分队携行1.5亿元药品和卫生装备,保障了紧急救治

需要。

同时,总部为救灾一线紧急调拨1.45亿元卫生物资,为灾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全军卫生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得到各级首长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灾区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

胡主席、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郭副主席、徐副主席,以及联合国潘基文秘书长,在灾区视察抗震救灾工作时,先后亲切看望和慰问了奋战在救灾一线的20多支军队医疗、防疫队,称赞我们的医疗、防疫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令灾区的群众感受到希望,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力量”、“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全军卫生系统有15个单位、23名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分别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模范荣誉称号,一大批单位和个人先后受到四总部、各大单位和国家部委的表彰,并立功受奖,在军队卫生建设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回顾此次抗震救灾,卫勤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关键在于胡主席、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和总部的科学指挥,在于近年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扎实推进,在于现代卫勤建设实践的全面展开,在于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在军队卫生系统的深深扎根和大力弘扬。

三、汶川抗震救灾卫勤保障主要做法

此次抗震救灾,全军卫生系统始终坚决按照胡主席、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决策部署,采取果断措施,严密组织各项卫勤保障工作,在实践中探索了新办法,积累了新经验。

(一)坚决听从指挥,迅即投入全面抗震救灾斗争。

一是紧急启动应急机制。

震后2小时,成立全军抗震救灾卫勤保障指挥组,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全面部署,研究有关卫勤保障方案和紧急派遣卫勤分队方案,协调指导成都军区火速派出医疗队赶赴灾区,通知各大单位充分做好前出支援准备,为后来医学救援的大规模展开赢得了先机。

二是紧急组派救治力量。

震后2小时,成都军区总医院一支24人的医疗队即抵达重灾区都江堰抢救伤员;震后12小时,从成都军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和第三军医大学派出医疗队防疫队28支、846名医疗卫生人员;震后48小时,又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紧急调派58支医疗队防疫队、1600余名卫生人员,以及大量药材装备,大规模远程空运投送灾区一线。

震后60小时,到达重灾区的机动卫勤力量达2346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