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1848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全单元教案.docx

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分析

把盐等同于食盐是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根据它们的组成特点,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配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步骤。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进而总结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共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最后根据所学过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1课时几种常见的盐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试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铜、碳酸钙等,不仅仅是指食盐。

生活中常见盐还有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03)等,都属于盐。

【阅读回答】

让学生阅读教材P72~P73“一、氯化钠”,了解、总结氯化钠的组成、用途、分布和制备方法。

【归纳总结】

1.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

2.氯化钠的用途:

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生理盐水④防止食物腐败

3氯化钠的分布:

海水,盐井水、盐湖水 

4.制备方法:

蒸发溶剂——粗盐。

【阅读回答】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3,并回答下列问题:

(1)CaC03的分布和用途。

(2)Na2C03、NaHC03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归纳总结】

1.Ca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大理石、石灰石等物质中,主要作建筑材料,还用作补钙剂。

2.Na2C03俗称纯碱或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3.NaHCO3俗称小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课件展示】

例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俗称小苏打,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NaCl通常从海水中提取

C.碳酸氢钠、柠檬酸和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

D.碳酸氢钠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分析】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常用盐的应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根据性质分析用途。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成分之一,也可在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答案】A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NaCl、CaC03、Na2C03、NaHC03等常见盐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几种常见的盐

教学

教学反思

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多,教材中只列举了一些最常见的例子,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课后习题多列举一些,如盐水漱口防治口腔炎症、预防感冒等,另外几种盐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老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给予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以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生活中学习化学。

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等基本概念;对重点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能正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对物质的分类有进一步的认识;重点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创造情景活动,鼓动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同时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也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使之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掌握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掌握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几种常见的盐,重点学习了食盐,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另外几种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来了解复分解反应。

【回顾】

请书写出实验室制取C02的方程式。

CaC03+2HC1=CaC12+C02↑+H20

【讨论】

根据上述反应,请问Na2C03和NaHC03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如果能反应,请问它们又会生成什么物质?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74实验11-1和实验11-2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提出问题】

上述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相似和差异的原因。

【交流回答】

各组讨论分析,并展示各组成果。

【演示实验11-1】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现象

白色固体溶解,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分析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CO2气体

【归纳总结】

1.化学式中含有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化合物叫碳酸盐。

它们跟酸反应都有C02生成,故检验它们的方法为:

把它们放入盐酸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

2.含碳酸氢根的物质一般与盐酸反应放出C02气体的速率较快,并且等质量的含碳酸根和含碳酸氢根的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由于含碳酸氢根的物质中碳的含量大些,故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02也多些。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反应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化合、分解、置换三种反应有什么不同?

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交换意见。

化学方程式:

2HC1+Na2C03=2NaC1+H20+C02↑

HC1+NaHC03=NaC1+H20+C02↑

Na2C03+Ca(0H)2=CaC03↓+2Na0H

【归纳总结】

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提出问题】

复分解反应一般发生在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之间,那么是不是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之间就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按教材P75“讨论”中的要求进行活动,然后做好归纳。

【交流讨论】

1.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共同之处是两个反应都有沉淀生成;

2.前面学习过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相同的生成物是水;

3.可观察到共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归纳总结】

并不是任何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之间就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活动与探究3】

请同学们按教材P75“探究”要求进行活动。

按要求判断表中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归纳总结】

Na0H

NaC1溶液

K2C03溶液

Ba(N03)溶液

稀硫酸

不能

判断依据

有水生成

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有气体和水生成

有沉淀生成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必要条件。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

一、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1)检验试剂: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2)检验方法:

取盐的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原盐的样品中含有C032-(或HC03-)。

二、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教学反思

结合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理解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中可加强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课时物质的分类、盐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3)根据不同标准将物质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

1.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2.物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

盐的化学性质。

【教具准备】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试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带橡皮塞的导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及C032-(或HC03-)离子的检验,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盐的相关知识。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75“探究”要求进行活动。

1.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2.按要求判断表中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归纳总结】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1.溶于水的碱有五种:

K0H、Na0H、NH3•H20、Ba(0H)2、Ca(0H)2。

2.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3.盐酸盐不溶于水的有AgCl。

4.硫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

BaS04;微溶于水的有:

CaS04、Ag2S〇4。

5.碳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

【提出问题】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并归纳出了酸、碱的通性,那么盐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师生互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如:

Fe+CuS04=Cu+FeS04Cu+2AgN03=2Ag+Cu(NO3)2

反应条件:

①盐必须为可溶性盐;②“前换后”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外)。

2.盐+酸→新盐+新酸条件:

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即可。

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

①满足复分解条件,②反应物均必须可溶。

4.盐+盐→新盐+新盐条件:

①满足复分解条件,②反应物均必须可溶。

【随堂巩固练习】

依据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的请完成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①Zn+CuC12——②Fe+AgC1——

③K+CuS04——④MgC12+Zn——

⑤BaC12+HN03——⑥BaC12+H2S04——

⑦AgN03+HC1——⑧K2C03+HC1——

⑨BaC12+K0H——⑩Mg(0H)2+CuC12——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分组按教材P76‘讨论”中的要求进行活动,然后做好归纳。

【交流讨论】

1.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

【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归纳出盐的化学性质及物质的分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学会利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及酸、碱、盐间的反应规律,判断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并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3课时物质的分类、盐的化学性质

一、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前置后,盐溶液)

Fe+CuS04=Cu+FeS04(湿法冶金)

2.盐+酸=新盐+新酸

CaC03+2HC1=CaC12+H20+C02↑(实验室制C02)

NaHC03+HC1=NaC1+H20+C02↑(检验HC03-或C032-)

BaC12+H2S04=BaS04↓+2HC1(检验S042-)

HC1+AgN03=AgC1↓+HN03(检验C1-)

3.盐+碱=新盐+新碱(两者都要可溶)

Na2C03+Ca(0H)2=CaC03↓+2Na0H(工业制烧碱)

CuS04+2Na0H=Na2S04+Cu(0H)2↓(蓝色沉淀)

2Na0H+MgS04=Na2S04+Mg(0H)2↓(白色沉淀)

4.盐+盐=新盐+新盐(两者都要可溶)

AgN03+NaC1=AgC1↓+NaN03(检验C1-)

BaC12+Na2S04=BaS04↓+2NaC1(检验S042-)

二、物质的分类

教学反思

此节课理论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在整个初中化学中比较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同时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形成爱化学,爱探究的良好情感态度。

课题2化学肥料

课题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的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讲化肥有利的一面。

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成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9~P80第一、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学生活动】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2.常使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讲解】

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

【阅读回答】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0~P82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并进行看图抢答。

【课件展示】

类别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抢答】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

该植物是否营养不良,如果是,你准备给它施何种肥料?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

【教师归纳讲解】

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氮肥。

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它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

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交流讨论】

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以“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讨论。

【归纳总结】

施用化肥与农药的益处

①化肥中的营养元素含量高;②化肥大多易溶于水,施入土壤后能很快被作物吸收,肥效快而显著;③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与病、虫、杂草等有害物质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对农业的高产丰收起着重要作用

施用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化肥的危害:

①污染大气(有氮化物和硫化物等不良气体排放);②污染水(使水体含氮和磷增多,富营养化);③破坏土壤(使土壤酸化、退化)

农药的危害:

本身就是有毒物质,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过渡】

农家往往有几种不同的化肥,如果表面的字样在磨掉的情况下怎样区分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按教材P82~P83“探究”进行讨论与实验。

【归纳总结】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灰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部分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灼烧

可燃烧,溶化起

泡或冒烟

可燃烧,熔化起

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

有爆裂声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

灰研磨

放出具有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

放出具有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

没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放出

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随堂巩固练习】

阅读教材P83资料,并回答:

如何区分氨水、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这五种氮肥?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主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们的优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利用活动与探究归纳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各种化肥的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肥料

一、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2.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状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教学反思

1.教材中化肥的知识很有限,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化肥和农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树立一些观念。

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也可以结合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可以结合生物课的学习,开展化肥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课外实验活动。

3.地处农村或靠近农村的学校,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补充一些具体种类的化肥、农药的应用知识和技术,使学用结合。

4.注意利用对有关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他们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