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1884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docx

1330105《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科54学时

GDOU-B-11-213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105

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

42

实验/上机

12

英文课程名

AnimalNutrition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动物科学

修订时间

2006年9月1日

课程简介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机理、规律及功能。

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三大主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和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过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是从事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

提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动物营养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中概略养分的概念和检测原理与方法,了解养分利用率和动物营养需要的基本评定或确定方法,加深动物营养基本概念和动物生产与营养需要的关系的理解,具备营养分析和饲养实践的基本技能。

1、采用多媒体或PowerPoint组织教学,图文相辅,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有趣,以助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要求学生按教学进程表和教材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后将每课教学内容进行纲目化总结,以助学生对营养素在畜禽体内的量变质变过程的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掌握相关系统知识。

3、在每章内容结束时布置课外思考题或作业,在课内以一定的时间开展相关问题的讨论,以活跃学习气氛、增进师生感情和促进师生间的学习交流,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又了解到学科研究的某些前沿和实际应用。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学、饲料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动物营养学的理论根据。

物理学、数学及计算机技术是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手段与工具。

微生物学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将有助于动物营养学从根本上阐明营养物质的摄入、利用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后续课程:

猪生产学、牛生产学、禽生产学、配合饲料学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序号

内容

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学时分配

1

绪论

2

9

维生素的营养

4

2

营养物质及消化率

3

10

动物采食量的调控

2

3

水的营养

1

11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

4

蛋白质的营养

4

12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4

5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3

13

维持的营养需要

2

6

脂类的营养

3

14

生产的营养需要

6

7

能量代谢

2

15

动物营养学实验

12

8

矿物质营养

4

绪论(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明确《动物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动物营养学

一、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A)

二、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C)

三、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C)

第二节课程教学安排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A)

二、课程安排(C)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C)

思考题:

1、营养、营养学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第一章营养物质及消化率(3学时)

目的要求:

理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功能及与饲料的关系。

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一节营养物质概述

一、营养物质概念(A)

二、营养物质分类(B)

三、营养物质与饲料关系C)

第二节营养物质的功能概述(B)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一、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A)

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A)

第四节消化率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A)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B)

思考题:

1、饲料、养分、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

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

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6、什么是消化率?

怎样计算?

7、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

8、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二章水的营养(1学时)

目的要求:

学习并牢记水作为一种养分在动物营养中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节水的性质和作用

一、水的性质(B)

二、水的作用(A)

第二节水的代谢

一、水的来源(A)

二、水的排泄(A)

三、体水平衡的调节(B)

第三节各种动物的需水量及饮水品质

一、水的需要量(C)

二、影响需要量的因素(B)

三、水的品质(C)

思考题:

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蛋白质的营养(4学时)

目的要求:

比较学习并掌握反刍与非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原理及其异同,掌握蛋白质品质的有关概念和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的理论知识。

第一节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B)

二、蛋白质的性质(A)

三、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消化与吸收(A)

二、氨基酸营养(A)

三、氨基酸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A)

第三节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瘤胃微生物对N的消化与利用(A)

二、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B)

三、小肠消化(A)

四、大肠消化(A)

五、氨基酸营养(A)

六、非蛋白氮的利用(A)

思考题:

1、概念:

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

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8、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3学时)

目的要求:

要求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含义、营养生理作用,比较学习并掌握反刍与非反刍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过程及其异同。

第一节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A)

二、非淀粉多糖的性质(A)

三、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功能(A)

第二节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与吸收(A)

二、代谢(A)

三、粗纤维的作用(A)

第三节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与利用(A)

二、VFA的代谢(A)

三、葡萄糖的代谢(A)

思考题:

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5、NSP的概念。

简述NSP的营养特性。

第五章脂类的营养(3学时)

目的要求:

要求掌握脂类的理化特性和营养作用、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第一节脂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一、组成与分类(A)

二、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与吸收(A)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与吸收(A)

三、脂类的代谢(A)

第三节必需脂肪酸

一、必需脂肪酸概念与种类(A)

二、作用与缺乏症(B)

思考题

1、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哪几种?

2、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的异同。

3、比较动物对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消化吸收过程的异同。

第六章能量代谢(2学时)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各种能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

一、能量单位(A)

二、能量来源(A)

第二节能量代谢

一、总能(A)

二、消化能(A)

三、代谢能(A)

四、净能(A)

第三节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一、常见表示体系(A)

二、其他能量体系(B)

第四节饲料的能量效率

一、饲料能量利用效率(A)

二、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A)

思考题

1、热增耗(HI)、产生HI的原因

2、DE、ME、NE的定义或计算

3、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4、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第七章矿物质营养(4学时)

目的要求:

在了解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基础上,掌握矿物元素营养的基本特点,重点掌握矿物元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第一节概述

一、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C)

二、必需矿物元素(A)

三、矿物元素的基本功能(A)

四、矿物元素的营养特点(A)

五、矿物元素的需要与供应(A)

六、矿物元素的代谢(B)

七、矿物质的利用率(B)

八、自然界中的矿物质与动物的关系(A)

第二节常量元素

一、钙、磷(A)

二、镁(B)

三、钠、钾、氯(A)

四、硫(B)

[每个元素均讲述以下内容:

含量与分布(B)、吸收与代谢(A)、营养生理作用(A)、缺乏症与中毒症(B)、来源(B)、影响元素营养的因素(A)]

第三节微量元素

一、铁(A)

二、锌(A)

三、铜(A)

四、锰(A)

五、硒(A)

六、碘(A)

七、其他元素(钴、钼、氟等)(B)

[每个元素均讲述以下内容:

含量与分布(B)、吸收与代谢(A)、营养生理作用(A)、缺乏症与中毒症(B)、来源(B)、影响元素营养的因素(A)]

思考题

1、必需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3、仔猪为何易缺铁?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吸收因素。

第八章维生素的营养(4学时)

目的要求:

在了解维生素分类及特性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各类维生素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缺乏症,比较掌握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第一节概述

一、维生素概念(A)

二、维生素分类(A)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比较(A)

四、维生素的一般缺乏症(B)

五、维生素的需要特点(A)

六、维生素的来源(A)

七、动物日粮中通常需要添加的维生素(A)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VA(A)

二、VD(A)

三、VE(A)

四、VK(B)

[每个维生素均讲述以下内容:

结构与性质(B)、功能与缺乏症(A)、需要特点(A)、来源(A)]

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

一、B1(A)

二、B2(A)

三、B6(A)

四、烟酸(A)

五、泛酸(B)

六、生物素(A)

七、叶酸(A)

八、B12(A)

九、胆碱(A)

十、VC(A)

[每个维生素均讲述以下内容:

结构与性质(B)、功能与缺乏症(A)、需要特点(A)、来源(A)]

思考题:

1、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

比较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特点。

2、各种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及其机理。

3、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4、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5、简述体维生素来源的途径。

7、简述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及缺乏症。

第九章动物采食量的调控(2学时)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采食量的概念,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实际生产中调节采食量的措施。

第一节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

一、采食量的概念(A)

二、采食量的衡量(A)

三、采食量的意义(A)

第二节采食量的调节

一、调节采食量的中枢神经系统(A)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A)

三、各种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异同(B)

第三节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一、动物因素(A)

二、饲粮因素(A)

三、饲喂技术(A)

四、环境因素(A)

思考题:

1、采食量、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规定采食量的概念。

2、简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3、试述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第十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2学时)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饲养标准

一、基本概念(A)

二、饲养标准的特性(A)

三、饲养标准的发展(B)

四、饲养标准的内容和应用(A)

第二节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一、衡量需要量的指标(A)

二、研究方法(包括综合法和析因法)(A)

思考题:

1、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的概念。

2、饲养标准由哪几部分构成?

3、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4、试述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第十一章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4学时)

目的要求:

在学习了解养分利用与营养需要的评定方法基础上,着重掌握化学分析法和消化试验法,了解各类养分生物利用率的主要评定方法。

第一节化学分析法

营养物质的分析(包括概略养分和纯养分分析)(A)

第二节消化试验

一、消化试验概念(A)

二、体内消化试验(讲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单一原料消化率测定)(A)

三、体外消化试验(B)

四、尼龙袋法(B)

第三节代谢试验

一、概念(A)

二、操作过程(A)

第四节平衡试验

一、概念(A)

二、N平衡(B)

三、C平衡(B)

四、能量平衡(包括直接测热、间接测热、碳氮平衡、比较屠宰试验)(A)

第五节饲试实验

一、概念(A)

二、优缺点(C)

三、饲养试验常用方法(A)

四、试验方案设计(A)

第六节屠宰试验(A)

第七节其他试验技术(C)

第八节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一、单胃动物(讲述内容:

蛋白质含量、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比、净蛋白利用效率、必需氨基酸指数、)(A)

二、反刍动物(讲述内容:

传统体系,新体系)(A)

思考题:

1、BV、NPU、平衡试验的概念。

2、饲养试验(生长试验)的概念,及设计方案

3、消化试验、代谢试验的概念、要求、过程等。

4、消化试验的种类

5、常用的外源、内源指示剂是什么?

第十二章维持的营养需要(2学时)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动物生产中维持的概念和意义,确定维持营养需要的基本方法和影响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

第一节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A)

二、意义(包括生物学意义、营养学意义和生产意义)(B)

第二节维持状态下的营养需要

一、维持的能量需要(A)

二、维持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A)

三、维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A)

第三节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一、动物的影响(B)

二、饲料组成及饲养的影响(B)

三、环境的影响(B)

思考题

1、维持、维持需要、代谢体重、基础代谢、绝食代谢、代谢粪氮、内源尿氮的概念。

2、维持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计算。

3、简述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

如何降低动物的维持需要。

第十三章生产的营养需要(6学时)

第一节动物生长需要

目的要求:

学习动物生长发育和养分沉积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生长肥育动物对各种养分需要量的确定原理及方法。

一、生长肥育的生理基础

1、生长肥育的概念(A)

2、生长肥育规律(整体生长模式、部位发育规律、体组织生长规律、养分沉积规律)(B)

二、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A)

2、蛋白质氨基酸需要(A)

3、矿物元素需要(B)

4、维生素需要(B)

第二节动物繁殖需要

目的要求:

学习繁殖动物(以母畜为主)配种前后及妊娠期母体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掌握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特点及需要的模型。

一、营养与动物繁殖

1、营养对初情期的影响(B)

2、营养对排卵的影响(B)

3、营养对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的影响(B)

4、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B)

5、营养对产后发情间隔的影响(B)

二、繁殖周期中母畜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

1、母体的营养生理规律(A)

3、胎儿发育的生理规律(A)

三、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A)

2、蛋白质需要(A)

3、矿物元素需要(B)

4、维生素需要(B)

四、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1、确定营养需要的原则(B)

2、营养需要基本特点(B)

第三节动物泌乳需要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动物泌乳的规律,营养对泌乳的影响,重点掌握奶牛泌乳的营养需要及通过营养措施提高泌乳量和泌乳效率的基本原理。

一、乳的成分及形成

1、各种动物的乳成分(B)

2、影响乳成分的因素(A)

3、乳的形成(A)

二、泌乳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A)

2、蛋白质、氨基酸需要(A)

3、矿物元素需要(B)

4、维生素需要(B)

第四节家禽产蛋需要

目的要求:

以蛋鸡为例,重点学习并掌握蛋的组成、营养对蛋形成的影响,产蛋的营养需要及影响营养需要的因素。

一、蛋的成分和形成

1、产蛋家禽营养生理特点(B)

2、蛋成分(A)

3、蛋的形成(B)

二、产蛋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A)

2、蛋白质、氨基酸需要(A)

3、矿物元素需要(B)

4、维生素需要(B)

思考题

第一节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1、动物生长的一般规律?

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顺序?

2、简述影响动物生长的因素。

第二节繁殖的营养需要

1、孕期合成代谢、短期优势的概念。

2、简述孕期合成代谢的含义与生物学意义。

3、如何用析因法来确定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

第三节泌乳的营养需要

1、标准乳、乳脂校正乳(FCM)的概念

3、泌乳动物能量营养需要的主要确定方法

4、确定泌乳动物蛋白质需要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原理。

第四节产蛋的营养需要

1、论述产蛋家禽的钙磷营养特点。

2、如何计算产蛋在能量和蛋白质需要。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1

饲料样本采集制备和水分测定

2

操作型

2

饲料中粗脂肪含量测定

2

操作型

3

饲料中粗灰分测定

2

操作型

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

2

操作型

5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2

操作型

6

鸡饲料代谢能及养分代谢率的测定(禽代谢试验)

2

综合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饲料样本采集制备和水分测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饲料成分分析前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保存的水分的测定

(二)方法与操作:

1、饲料样本采集制备(风干样本)

2、饲料中干物质含量测定(吸附水)

操作(常压烘干法)试样在105±2℃烘箱,在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三)实验要求:

学生亲自采集饲料样本,并常压烘干法测定采集饲料的水(吸附水)含量及写实验报告。

实验二、饲料中粗脂肪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脂肪的测定,使学生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索氏(Soxhlet)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重量,因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

(三)实验操作:

(索氏提取法)

(四)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亲自操作,写实验报告。

实验三、饲料中粗灰分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灰分的测定,使学掌握粗灰分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三)实验操作:

(灰化法)

(四)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亲自操作,写实验报告。

实验四、饲料中粗蛋白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蛋白质的测定,让学生了解了解凯氏定氮法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粗蛋白质的方法,掌握粗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各种饲料的有机物质在还原性催化剂(如CuSO4,K2SO4或Na2SO4或Se粉)的帮助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作用,使蛋白质和其它有机态氮(在一定处理下也包括硝酸态氨)都转变成NH4+并与H2SO4化合成(NH4)2SO4,而非含氮物质,则以CO2↑,H2O↑,SO2↑状态逸出。

消化液在浓碱的作用下进行蒸馏,释放出的铵态氮,用硼酸溶液吸收之并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0.1mol/L)滴定,求出氮的含量,根据不同的饲料再乘以一定的系数(通常用6.25系数计算),即为粗蛋白质的含量。

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2NH4(CH2)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6H2(丙氨酸)

2、(NH4)2SO4+2NaOH→2NH3+3H2O+2Na2SO4

3、4H3BO3+NH3→NH4HB4O7+5H2O

4、NH4HB4O7+HCl+5H2O→NH4C1+4H3BO3

(三)实验操作:

(凯氏半微量法)

(四)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亲自操作,写实验报告。

实验五、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

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

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三)实验操作:

(强制性条件法)

(四)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亲自操作,写实验报告。

实验六、鸡饲料代谢能及养分代谢率的测定(禽代谢试验)

(一)实验目的:

学生进行鸡代谢试验并掌握其过程

(二)实验内容:

根据ME的定义,只要测出供动物一定时间内食入某种饲料的总能和在相同时间内排出的粪尿能即可计算出该动物的ME。

由于家禽的粪尿(家禽的排泄物)一起经泄殖腔排出,因此只需收集记录食入饲料与排泄物的重量,测定出各自的能值即可计算其ME,此方法测定的ME为AME。

同样据沉积N=食入N-排出N,由于家禽的粪尿(家禽的排泄物)一起经泄殖腔排出,因此只需收集记录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