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537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请来了一位动画片里的好朋友喜羊羊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不过灰太狼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性的题目,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认一认

课件出示人民币图片学生认识(夸奖学生)

其实在生活还有很多地方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

活动二:

猜一猜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

这是哪里?

首都北京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生猜的各不相同)

师:

对!

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也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活动三:

数一数

(一)、多媒体演示,进一步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

师:

俗话说积少成多,其实大的数也都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的,咱们看看它们是怎样组成的(电脑演示。

1、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并得出10个一是一十。

(板书)

2、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师:

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

为什么?

3、课件出示很多小正方体,(出现1000块的凌乱方块)估一估,现在有多

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随意估计,到底有多少个?

怎样数得速度快、数得准?

师:

看看现在灰太狼把它变成了什么形状?

(课件变成10×10×10立方体方块图),让学生回答,了解掌握情况,如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

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

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

?

?

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

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

然后思考:

10个一百是()。

板书:

10个一百是一千。

师:

“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十、百、千)

师:

为什么千位前面用省略号?

师:

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观察板书后小组讨论。

(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师引领生从188数到204。

(课件演示)

师小结:

灰太狼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想给大家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让大家自己在组内练一练。

活动四:

练一练

小组学习任务:

你来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从三百九十八数到四百零七。

(课件演示)同桌用计数器一个拨数一个说(集体一边看课件演示一边说)

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

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针对难点,进行计数器演示。

2、请出数朋友

师:

让咱们再一起请出数朋友来吧(课件)

3、摘苹果大家可能都觉得灰太狼坏,其实灰太狼也有可爱的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地球爷爷有一双无形而强大的手,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可以吃得下很多的东西,同学们你们相信吗?

你知道苹果成熟了往哪里掉啊?

其实是地球爷爷那双无形的手给摘了,你知道是什么吗?

地球爷爷已经吃了989个,往后每多吃一个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加1,你能帮他数一数吗?

(课件出示:

苹果落地的动画,学生从989数到1000。

师:

你能不看地球爷爷吃苹果的图,自己从989数到1000吗?

学生自由数,再集体数。

拍手数数,使数数抽象化

二、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1、森林运动会

师:

灰太狼看大家表现的这样好,想带大家一起到喜羊羊课堂去。

想参加吗?

谁就请举手,这么多人都想去,那一定要认真听要求。

2、按要求数数

师:

哎呦,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嘛,喜羊羊很高兴有你们这样的朋友,这不它又给出了一些题目,请看

3、掀起红盖头(猜一猜,五角星后面藏着哪个数字?

4、我说你猜

5、寻找幸运儿

6、激流勇进

师:

同学们真的表现得很棒!

喜羊羊就向大家发来了祝贺(课件)看来喜羊羊是难不倒大家了,但是喜羊羊并没有放弃,它还出了一道更难的题目,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要不咱们不看了吧。

______800______(答案不唯一)

师:

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哦,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吧。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师:

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数数找的规律不同,得到的结果呢?

(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看二师兄给你们的评价——你真棒,你们都是非常棒的。

看来喜羊羊真的难不倒大家,它乖乖地认输了。

同学们获得了胜利,你们高兴吗?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今天的学习愉快吗?

2、有什么收获?

3、想到了什么问题?

4、画珠子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内容:

75页例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估一估、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类推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习难点:

满十需要进一时的数数方法。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习过程:

课前三分钟:

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咱们班的的同学会数数吗?

请你

(1)一个一个的数,从18数到25

(2)十个十个的数,从10数到100(各找一名学生数)同学们数的真不错,又快又准!

正式上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

1、猜一猜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引导学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鸟巢)2008年的奥运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奥运会的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生猜的各不相同)

2、揭示课题

师:

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看来这个数肯定比较100多得多呀,过去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现在用这些数还能表示出这个意思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比100更大的数,我们先从1000以内的数开始学习好吗?

(板书课题: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认识1000以内的数,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共17分钟)活动一:

数一数(15分钟)

数正方体,建立1000个小正方体的直观感像。

师:

我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这样的(举起一个小正方体)小正方体?

估一估!

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怎么办?

(数一数)你打算怎么数?

汇报:

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个一百个的数。

师:

那我们就小组合作,数一数它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想一想,怎样数能很快的数完?

完成后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出示合作要求)小组合作数正方体。

汇报: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找两个小组汇报,小组汇报后追问:

这两组同学他们都是怎么数的?

一个一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

10个一是几?

十个十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十?

10个十是几?

一百一百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百?

10个一百是几?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你们有什么疑问?

老师有个疑问:

数许多个物体时是一个一个的数这种方法与一百一百的数这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那我们就用同学们总结的方法一起来数数。

老师播放课件,师:

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

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

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再从上一层一层

地拉出数一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

然后思考:

10个一百是()。

正好数了几个一百?

一百一百的数,十个一百是?

活动二:

学生总结:

(2分钟)

通过数数,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

师:

A、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

师:

B、当物体个数较多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一百。

师:

C、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二)认识计数单位:

(5分钟)

师:

想一想,我们刚才数数的时候,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以个做计数单位,(板书:

个)当物体个数再多一些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以十做计数单位,(板书:

十)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以百做计数单位。

(板书:

百)那数更多的物体时呢?

“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它应该写在哪儿呢?

板书:

千。

请你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并用手指出千的位置。

请你拨出一千,千位上的这一颗珠子就可以表示一千。

通过观察这些计数单位,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小组讨论)板书:

进率10

师小结:

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位),第二位是?

(十位),第三位是?

(百位),第四位是?

(千位)

(三)拨一拨,拨1000以内的数:

(10分钟)

关于数数,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做一个数数比赛。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教师用课件演示计数器拨珠学生齐数,学习数数。

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你会吗?

3、游戏:

我拨你数,使用自己手里的计数器,学生边拨边数

从100,一个一个的数到120

从198,一个一个数到203

从220,一十一十数到310

三、巩固提高:

不使用任何工具数数。

①从198数到206,大声数,开始!

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

(199到200的转变)

②从985数到1000,同桌你数一个我数一个,开始。

③从890数到1000,学生齐数。

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

(999到1000的转变)

④数出496后面连续的五个数。

⑤数出890前面连续的五个数

发散题:

师:

大家数的真不错,速度也很快,让喜羊羊出马,给大家出更难的题目。

______800______(答案不唯一)

师:

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得到的结果呢?

(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你们都是非常棒的。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今天的学习你通过什么的方法,学会了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到处可见。

(播放课件)

2、出示天山实验小学的图片,师介绍:

天山实验小学已经建校78了,多年来,学校的校园校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在天山实验小学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共有48个班级,146名教师,2940名学生,其中我们二年级有学生533人,天山实验小学是我旗多所小学中,师生人数最多的一所优秀院校。

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数?

这里的数有100以内的数,也有比一百大的数。

明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来读写这些大数。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十千百十个10个十是一百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一百是一千

二年级数学优质课件

二年级数学优质课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实物及相应图片的欣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陶冶情操,渗透美育。

2.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能力及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

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剪刀、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师: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电脑演示:

一个炎热的下午,一只小蜻蜓正在空中捉蚊子,这时,飞来了一只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

小蜻蜓生气地说:

“小蝴蝶,你绕着我飞来飞去,我都捉不成蚊子啦!

”小蝴蝶却笑嘻嘻地说:

“你怎么连一家人都不认识了!

我是来找你玩的。

”小蜻蜓奇怪地问小蝴蝶:

“你是蝴蝶,我是蜻蜓,咱们怎么会是一家的?

”“你不知道了吧!

在图形王国里,咱们可是一家的,咱们这一家子还有好多好多成员呢。

走,我带你去找一找。

”小蜻蜓和小蝴蝶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小河,飞到了小树的叶子上。

小蜻蜓更奇怪了:

“树叶也和咱们一家吗?

”小蝴蝶说:

“对!

在图形王国里,树叶也和咱们一家。

师:

蝴蝶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他们是一家的?

请各组讨论讨论。

(小组汇报)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条纹一样、图案也一样。

如果把左边和右边对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

对称)

二、操作探索

(一)直观感知

师:

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衣服、剪刀、眼镜等,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

师:

老师还用长方形的纸剪出了一些图形(板贴:

飞机、乌龟、小鱼),他们是不是对称的?

用长方形的纸剪出这些对称图形后,剩下的图案是不是对称的?

(二)动手操作

师:

这些对称图形漂亮吗?

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也用长方形的纸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师:

先请每组的几个同学商量商量,用长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后,教师板书:

折、画、剪。

想一想:

我们用不用把整个图案全画在长方形纸上?

为什么?

师:

把长方形纸对折以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沿着哪条边来画?

为什么不沿着开口的这条边来画?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长方形的纸自己创作一个对称图形,比比看,谁的作品最奇特、最漂亮!

(学生活动后展示作品)

师:

你觉得谁的作品比较好?

为什么?

师:

虽然他们剪出的对称图形样子不一样,可是在这些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

谁能来前面给大家画一画?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折痕的左边和右边怎么样?

我们把这条线叫做对称轴(板书:

对称轴)谁能指出这几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知道了对称轴,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三、课间小歇

师: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对称的,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电脑演示)

四、巩固深化

师: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样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请你帮老师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出示课本第68页“做一做”)

师:

你能画出他们的对称轴吗?

(全班交流)

师:

小蜻蜓又遇到一个难题,它不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对称轴在哪儿,请你帮它找一找。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

其实,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们?

他们就藏在方格纸上(出示课本第70页第3题),猜一猜,他们是谁?

我们猜得对吗?

请同学们沿着对称轴画出他们的另一半。

(学生课下练习)

五、评价体验

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称,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师:

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

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美好!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体会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

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教学书、练习册、铅笔盒、像皮、动物图片、胶水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说一个字,请小朋友说一个意思相反的字。

师:

大(小)、多(少)……上(下),激励: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说得又对又快。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

揭示课题:

上下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小故事情境: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动物们都躲进屋里……它们就到大树爷爷那寻求帮助。

(2)课件出示小鸟和小白兔

谁愿意帮助小鸟来说一说它现在的位置?

学生1:

小鸟在上面。

学生2:

小鸟在小白兔的上面。

谁来说说小白兔的位置?

学生1:

小白兔在下面。

学生2:

小白兔在小鸟的下面。

(3)大树爷爷提建议:

小朋友在说上下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1、体验上下的相对性。

(1)课件出示小松鼠,在小鸟和小白兔的中间。

①谁来说说小松鼠的位置?

学生1: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学生2:

小松鼠在小白兔的上面。

②讨论:

为什么一定说小松鼠在上面?

一会又说它在下面呢?

③全班交流。

④小结。

激励:

你回答的太棒了,解释的这样清楚,老师一听就明白了,太感谢你了。

(2)课件出示:

小猴子在小松鼠和小白兔中间。

谁能说出小猴子的位置?

学生1:

小猴子在小鸟的下面。

学生3:

小猴子在小松鼠的下面。

……

激励:

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认真细心的孩子。

(3)给小动物分房子。

①四人小组活动。

②反馈不同分法的小组。

③说一说。

住在最下面,是第层;住在最上面,是层;第2层住的是谁,它在的上面,的下面,第三层呢?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激励:

你考虑的真周到,我替小动物谢谢你了。

三、感知生活中的上下

1、摆一摆,说一说。

(1)请小朋友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

(2)课件出示摆放图:

你们同它摆的一样吗?

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

(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

2、说说身体上的上下问题。

(1)同位互相看一看,结合身体上的东西说说它们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2)组织交流。

3、说说教室里的上下问题。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上下来说一说。

(2)组织交流。

4、出示小书架。

(1)提问:

书架有几层?

都摆了哪些东西?

(2)指名当小小解说员,介绍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

四、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P59t3图。

(1)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说些什么?

(2)组织交流。

2、课件出示P59t5图。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激励:

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真得向你学习了,谢谢你给老师讲解的这样清楚。

五、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

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对老师满意吗?

为什么?

激励:

你的收获可真多,继续努力,相信你以后会对自己很满意,感谢你对老师的评价。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在这天晴气爽的季节拉开了序幕。

瞧,运动场上小动物们赛得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吧。

(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

我想知道猴子有几只?

小兔有几只?

小狗有几只?

生2:

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生3:

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

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小动物参加?

[评:

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如何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2、跳高和长跑是比赛的项目,我们可以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

项目合计跳高长跑

只数

3、除了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还可以根据什么来统计?

生:

动物的种类。

动物种类合计狗兔猴

只数

4、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完成上述两张统计表。

5、交流:

看了两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

统计的方法不同。

生2:

合计都是13。

生3:

我明白了对同一中场面进行统计,虽然统计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总人数应该不变。

[评:

统计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本段教学中,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

]

交流:

[评: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了数学知识要会用,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8、小结:

通过刚才的统计,让我们明白了:

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具有多样性。

重庆市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B卷

重庆市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B卷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我会填。

(20分,每空1分)(共10题;共23分)1.(4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数学书宽15________课桌长1________2.(1分)算一算全长是________m。

小白兔已经跑了60m,离终点还有________m。

小猴子已经跑了40m,离终点还有________m。

________跑得快?

快________m。

3.(4分)填上“>”“<”或“=”41________18+6+1678-60-4________1486-19-49________1036-8-9________2336+19+8________5365-28+11________45-12+54.(2分)数一数,下图中有________个角.5.(4分)下面的角中,________是钝角,________是锐角。

A.B.C.D.6.(1分)(2019二上·嘉陵期中)5+5+5+5=________(用乘法表示)7+7=________(用乘法表示)7.(4分)填数________8.(1分)计算.

(1)6×9=________;

(2)2×4=________;9.(1分)把口诀写完整三五________10.(1分)先把口诀写完整,再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判断。

(10分)(共5题;共10分)11.(2分)他们说得对吗?

请你来判断对错.12.(2分)28厘米就是2.8米。

13.(2分)1平方米>1米14.(2分)(2019三上·通榆期中)体育场跑道一圈的长度约为400米。

()15.(2分)(2019二下·揭东期中)篮球场的长大约是30厘米。

()三、我会画。

(5分)(共2题;共5分)16.(2分)(2015四上·漯河月考)画一条射线,并在射线上截取2厘米长的线段.17.(3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四、我会算。

(35分)(共2题;共35分)18.(10分)直接写出得数。

4×4=5×3=2×7=4×8=3×7=3×5=5×6=2×9=1×5=4×5=19.(25分)(2019一下·苏州期末)直接写出得数。

13-5=52-4=45-6=6+56=17+4-3=15-7=11+9=25+7=56-6=42-6+20=59+6=60-30=29+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