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609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复习.docx

《基础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知识复习.docx

基础知识复习

路桥中学《思想政治:

生活与哲学(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③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从本义看)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哲学是……(见上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是零散、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是自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不是人人都有。

(2)联系:

①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

世界观是……(见上面);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联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反对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反对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

◆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分歧

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3)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共同点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世界是物质的,“水、火、气、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

认为世界是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都是唯物主义。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世界是物质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科学的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4)唯心主义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区别

联系(共同点)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都是唯心主义。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

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来源于时代)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反作用于时代)①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直接理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辨人生

1、哲学的功能: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P25)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观】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反对两个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离开离开物质谈运动时唯心主义观点。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两个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是什么?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世界观】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世界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综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2)意义:

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哲学依据: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4)方法论要求: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基本形式: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立足实践,从实践中获得认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

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整理】实践和认识的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3、真理的含义和最基本属性

(1)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5、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

【世界观】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

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方法论】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发展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原理

【世界观】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①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整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原理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世界观】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或: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①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①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①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什么是量变、质变?

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吗?

质变一定是发展吗?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世界观】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全面的观点)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世界观】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地位?

意义?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世界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实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应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1)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

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哲学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原理

【世界观】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世界观】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