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656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docx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

教育学311考研究生统考真题

  1.20世纪后期我国兴起元教育学研究推动教育理论的反思与建设,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教育学论题的是(  )。

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

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

文得课堂。

  A.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B.教育的本质

  C.教育的起源

  D.教育史

  【答案】A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对“教育”及其相关变量进行了操作性界定。

根据谢弗勒有关教育定义的分类,这种界定属于(  )。

  A.描述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

  C.功能性定义

  D.规定性定义

  【答案】D

  3.近代以来欧洲教育逐渐世俗化,这种发展特征在学校教育制度中表现为(  )。

  A.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阶层

  B.公立学校与宗教组织分离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义务教育普及

  【答案】D

  4.振兴中学王老师为促进全班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业成绩,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竞赛活动。

结果发现,该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虽然提高,但是他们对班级事务关心变少,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关系也不如从前。

上述现象表明教育具有(  )。

  A.正向显性功能和正向隐性功能

  B.负向显性功能和负向隐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和负向隐性功能

  D.正向显性功能和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D

  5.苏格拉底用反讽术是自以为知者自觉到无知,又用产婆术是自以为无知者发现知识。

他所开创的这种教育传统,在影响人的发展主要因素的问题上倾向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答案】A

  6.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

  A.凯兴斯泰纳

  B.蒙台梭利

  C.拉伊

  D.爱伦凯

  【答案】A

  7.以下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现代教育思想流派的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派

  B.结构主义教育派

  C.分析主义教育派

  D.改造主义教育派

  【答案】D

  8.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是(  )。

  A.自主

  B.自由

  C.纪律

  D.工作

  【答案】B

  9.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  )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

  A.美国

  B.欧洲

  C.亚洲

  D.德国

  【答案】A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

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

文得课堂。

  10.与“新教育运动”相比,以下不属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特征的是(  )。

  A.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

  B.更强调教育社会生活联系

  C.更重视学校民主化

  D.更关注幼儿

  【答案】D

  11.作为教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创建了教育“目的-手段”理论框架,并以心理学说明教育的(  )。

  A.目的、手段和途径

  B.目的、手段和障碍

  C.途径、障碍和目的

  D.途径、手段和障碍

  【答案】A

  12.育才中学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市政和模拟法庭活动开展法制教育,这种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C

  13.优秀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还具备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下列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教学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群体独家的知识类型

  B.实践性知识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C.反思性实践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主要途径

  D.实践性知识难以通过直接教授而获得

  【答案】A

  14.与儒家相比,墨家教育内容特色除体现为重视科技教育外,还体现在重视(  )。

  A.政治教育

  B.文史教育

  C.道德教育

  D.思维训练

  【答案】D

  15.中国古代通常用“志”表达行为动机,用“功”表达行为效果,关于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地位问题,董仲舒的基本看法是(  )。

  A.“功”重于“志”

  B.“志”重于功

  C.含其志而观

  D.孰轻孰重酌情而定

  【答案】B

  16.中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  )。

  A.满足在校士大夫子弟的要求

  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

  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

  D.为了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立足

  【答案】D

  17.1921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超越政治的教育为(  )。

  A.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

  C.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D.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

  【答案】C

  18.20世纪20年代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有一派认为,工读就是用自己的劳动延续求学经费而己,不必去理会什么主义,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周予同

  B.胡适

  C.李大钊

  D.王光祈

  【答案】B

  19.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1922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

  A.“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B.“使教育利于普及”

  C.“根据本国国情”

  D.“谋个性之发展”

  【答案】C

  20.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规定大学的办学目标是(  )。

  A.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人才

  B.教授应用科学,培养专门人才

  C.教授应用科学,培养技术人才

  D.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技术人才

  【答案】A

  21.在法国历史上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职业技术法案是由(  )提出的。

  A.郎之万

  B.阿斯蒂埃

  C.瓦隆

  D.让·泽

  【答案】B

  22.以下不属于《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的是(  )。

  A.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6项基本原则

  B.实施6~18岁的免费义务教育

  C.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

  D.提出加强职业教育

  【答案】D

  23.20世纪70~80年代,法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师范教育

  【答案】C

  24.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这些改革未曾涉及的方面是(  )。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D

  25.1959年,联邦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其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初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D

  26.二战后,德国规定联邦各州的所有儿童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法案是(  )。

  A.《总纲计划》

  B.《汉堡协定》

  C.《高等教育总纲法》

  D.《教育结构计划》

  【答案】B

  27.一战后,美国颁布的(  )提出建立一个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衔接的学校系统,肯定了美国的六三三学制的地位。

  A.《国防教育法》

  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C.《史密斯-休斯法》

  D.《中小学教育法》

  【答案】B

  28.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的“八年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研究大学与中学关系,解决大学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B.研究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问题

  C.研究双轨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D.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答案】A

  29.1914年,美国制定的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是(  )。

  A.《国家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国防教育法》

  C.《史密斯-休斯法》

  D.《中小学教育法》

【答案】C

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

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

文得课堂。

  30.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加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

  B.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C.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D.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答案】A

  31.英国进步教育运动时期,提出废除课堂教学和课程表以及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是(  )。

  A.葛雷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昆西教学法

  【答案】C

  32.1999年美国总统签署《2000年目标:

美国教育法》该法案颁布与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实施“生计教育”

  B.加强“新三艺”教学

  C.构建美国职业教育系统

  D.确立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国家标准

【答案】D

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

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

文得课堂。

  33.关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1963年《罗宾斯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是(  )。

  A.强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分配的宏观管理

  B.废除高等教育的“双重制”,构建民主化的高等教育体制

  C.确立“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和“多科性结构”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与发展原则

  D.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并且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服务

  【答案】D

  34.小星在家很任性,上学后常与同桌为座位发生纠纷。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儿童心理发展生态系统伦理,他在家中养成的习性对其在校与同学相处的影响可归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微观系统

  B.中间系统

  C.外层系统

  D.宏观系统

  【答案】B

  35.为了顺利背诵课文,某学生在理解课文各个段落意义的基础上,认真整理了各段落之间的关系。

这种学习策略是(  )。

  A.监督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制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D

  36.具有掌握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对智力往往持(  )。

  A.增长观

  B.实体观

  C.多元观

  D.三元观

  【答案】A

  37.某学生数学基础好,学习教育统计课程时感觉学习很顺利。

这种学习现象属于(  )。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重组迁移

  【答案】B

  38.知识从长时记忆中被提及到工作记忆,是通过所谓“激活扩散”的过程而发生的,对这种提取机制的合理解释是(  )。

  A.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聚合性思维能力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知识提取的可能性与知识的自由度有关

  D.知识提取的可能性与知识所构建起来的内在关联度有关

  【答案】D

  39.下列有关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定量研究一般有固定的计划,定性研究一般比较灵活

  B.定量研究主要检验理论证明假设,定性研究主要寻求解释性的理解

  C.定量研究一般在可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运行,定性研究一般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D.定量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定性研究主要运用演绎法

  【答案】D

  40.在某研究中,研究者从学生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及教学进度的感知来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这遵循了教育研究的(  )。

  A.操作性原则

  B.检验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答案】A

  41.研究者想快速了解近年来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动向,最便捷的办法是查阅(  )。

  A.教育辞书

  B.教育年鉴

  C.原始性文献

  D.综述性文献

  【答案】B

  42.在教育实验中,研究者试图控制师生的“实验情结”对实验结果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双盲控制

  B.纳入处理

  C.重复验证

  D.随机取样

  【答案】A

  43.研究者要检验三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类型是(  )。

  A.t检验

  B.Z检验

  C.F检验

  D.c2检验

  【答案】B

  44.有关大脑神经递质如何影响学生记忆的研究属于(  )。

  A.比较研究

  B.基础研究

  C.应用研究

  D.预测研究

【答案】C

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

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

文得课堂。

  45.为了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代数成绩的影响,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教学模式执教三个班的代数课,这一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学生代数成绩

  C.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

  D.教学模式与学生代数成绩

  【答案】D

  46.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

这是(  )。

  A.条件反射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顿悟

  【答案】B

  47.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答案】A

  48.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

  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

  B.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C.观察——模仿——练习——巩固

  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

  【答案】B

  49.小陈会抽烟,周围的同学都觉得很神奇,于是小李也学着抽烟。

但在家时小李从来不在爸爸面前抽烟。

可见,小李学习中的动机过程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答案】C

  50.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

  A.苛勒

  B.魏特海默

  C.布鲁纳

  D.斯特菲

  【答案】D

  5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D

  5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C

  53.赞科夫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  )。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隐性知识理论

  C.先行组织者理论

  D.支架式教学理论

  【答案】A

  5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C

  5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

  【答案】A

  56.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

  A.去除人欲

  B.获取天理

  C.博通百家

  D.求得功名

  【答案】A

  57.“苏湖教法”的创始人是(  )。

  A.孙复

  B.石介

  C.胡瑗

  D.范仲淹

  【答案】C

  58.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答案】C

  59.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

  A.岳麓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漳南书院

  D.东林书院

  【答案】D

  60.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对儿童教育进行集中论述的著名教育家是(  )。

  A.颜之推

  B.朱熹

  C.孔子

  D.王守仁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