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834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docx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45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现状概况

(一)概况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位于东经125°43′.北纬46°19′,黑龙江省西部,大庆西南地区,大同区林源镇北部,距离大庆市区50公里。

距大同区33公里。

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海拔135-140米之间,林源镇系嫩江水系控制范围,东部系乌裕尔河水系进入嫩江的结合部。

正常年份只有在每年的8-9月份秋季涨水,最高流量1.06立方米/秒,最少流量69立方米/秒,年平均降水量32-285亿立方米。

嫩江水进入沿江低地平原,乌裕尔河水平均经流量8.3立方米。

土壤为黑钙土型风砂土。

土层厚1.0米,表土质地为沙壤,有机质含量2.0-2.5%,pH值7.4,下部为细砂土,有部分地块为粘土。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全村总用地面积889.3公顷,本次规划面积70.48公顷,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600米。

181户人家,506人,农民住宅区内已建砖房70户,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市政基础设施。

1.产业现状:

农业以水旱田为主,牧.林业较发达;全村养殖户较多,猪存栏180头,羊存栏700头。

2.居住现状:

居住用地分布较均匀,少数住宅分布在用地边缘。

居住用地指标偏大,布局混乱,住宅以一层为主,房屋质量一般,砖混平房198栋和土房286栋,建筑缺少特色,庭院空间不完整,整体人居环境质量较低。

3.公共建筑现状:

公建设施相对不完善,沿主要道路两侧分布村委会、小

学、卫生所等,缺少规划的整体布局,也存在用地规模小,项目不全等弊端。

4.绿地现状:

仅有一处小广场,庭院绿化现状一般,没有充分利用。

行道树栽种较好。

5.基础设施现状:

⑴电力:

规划区域内现有10KV架空线。

现有2台杆上式变压器,容量均为50KVA。

⑵给排水:

给水深井一座。

现有给水管线约3000米,排水明渠约2000米。

⑶通讯:

现有一套市话系统,中继线引自林源镇网通分公司。

开展的业务主要有市话、长话、宽带、及数据业务。

规划区域内均为通讯架空线。

电视电缆与电话电缆同杆架设。

现有1个有线电视台。

(二)经济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1.交通优势:

位于大庆市的中部,交通便利.出行方便,对其过路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

2.农、林、牧业较发达。

3.基础设施优势:

规划区基础设施较完善,为下一步的产业升级,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现状主要问题

1.没有规划作指导的现状建设布局较混乱。

2.乡镇企业.工业属低层次发展模式,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先进的经营发展理念。

3.绿地未成系统,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一般。

二、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3.《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年)

4.《大同区镇域体系总体规划》(1998-2020年)

5.《城市规划法规》

(二)规划原则

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村镇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重视规划的实施过程由近及远,近远结合,提高村镇结构的适应性。

3.适应土地市场的发展,合理用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4.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

(三)规划期限和范围

1.规划年限

近期:

2006--2010年

远期:

2011—2020年

2.规划范围

按照大同区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为林源镇新村中心村行政区域,并辐射周边三个自然屯。

三、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创造更大的业绩,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发展特色项目,挖掘引进有用人才,促进村经济在上新台阶;围绕招商引资,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本村经济实力和地理环境等优势。

住宅相对集中、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农业集约化、工业外向化、农村城市化、生活现代化、社会文明化的基本现代化目标。

(二)经济发展总目标

1.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

合理估测农村规模环境容量,确定村镇发展方向,提供可选择的发展用地,并为村镇再发展提供余地。

2.调整农村用地功能布局;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健全农村内外交通体系,合理分布农村产业结构和人口。

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和村民生活质量,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把新村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充实、完善公共设施。

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空间,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实现农村经济运行高效化,环境质量高水平,社会风气高尚化,居住水平高标准化的农民居住新村。

 

四、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本村现有的经济、地理条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拟定2020年奋斗目标。

(一)全力兴办村级企业。

1.启动饲料加工厂,生产全价蛋白饲料,解决畜禽饲草、饲料问题。

2.根据当地粮食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由个人投资,拟兴建一处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日处理受潮粮食150吨的粮食仓储企业。

(二)坚持“农转牧”战略,大力发展畜牧业。

1.要以现有养猪大户为基础,鼓励农民发展生猪,到年底,实现户均10头猪,建成养猪专业村。

2.为了迅速增加奶牛数量,扩大规模,拟建胚胎移植中心,引进胚胎移植技术。

3.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亩效益,围绕扩大优势品业来提高亩效益。

要继续抓好花生.无籽西瓜.药材.篦麻等优势产品业的种植,扩大种植面积,在标准化生产和提高亩均效益上下功夫。

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建好一个团结,战斗力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启用能者,培养建设一只思想好,能力强,水平高,作风实,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干部队伍,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群团组织的作用。

(二)思想作风建设

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干部和群众。

积极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新风户的评比活动,树立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培育四有新人。

(三)文化、教育建设

2020年,在普及九年一贯制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小学生学杂费用全免政策,巩固小学生无辍学流失成果。

鼓励适龄学生积极向高年级学校就读,接受更全面的文化知识教育。

逐步实行本村大学生奖励政策,提高全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村民的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也注重做好人才引进。

(四)社会福利事业脚踏实地为人民办好事。

一是建好一个高标准的医疗室,按照比例配足.配好保健医生,人人享受合作医疗,作到村民常见疾病治疗不出村;二是在村口建立一处文化中心,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三是电话、有限电视到2020年达到100%;四是继续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制度。

五是免费安装自来水,保证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五)综合治理

健全和深化治安防范组织网络,创建安全文明村,形成各级组织,各条战线其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积极开展三五普法教育,着重抓好青少年和外来人口的教育和管理。

统筹综合治理。

使全村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严重经济犯罪,做到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无行受贿等社会公害,确保全村安居乐业。

六、建设规划

(一)人口发展规划

2006年全村总人口为506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千分之四,按照此预测,随着新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还需要引进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和外地青壮年劳动力。

到2020年新村中心村总人口为1630人。

(二)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大同区总体规划和新村中心村的地形、地貌等特点确定用地布局,保留林源镇新村中心村原有的居住结构布局形式,一条主干路贯穿整个中心村,农机合作社、超市、饭店等商业建筑沿街布置。

并且在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的西南方规划粮库仓储和饲料加工厂用地。

远期垃圾处理厂、粪肥厂和集中圈养场地移至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西侧出村方向布置文化卫生用地,用以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根据村镇两级建设和本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全村规划用地70.48公顷规划用地分三个区。

1.行政、商娱服务区:

沿主干路两侧,建设中心服务区,村内外有机结合。

2.农民住宅区:

由五条主要道路分五个住宅片区。

主干路南侧为以新住宅区片建设为主,其余为旧宅改造为主。

3.生产建筑用地:

规划区域西南角向南扩展,规划2.37公顷用地为生产建筑用地。

(三)分项规划

1.村民住宅

规划保留现有砖房的住宅,并且根据需要新配建仓库和牲畜棚。

其余土房考虑拆除。

统一规划。

⑴土改砖。

全村现有土房286间,2006年预计翻新建设100户节能住宅。

⑵平改坡。

全村现有砖平房198间,2006年砖平房全部改为起脊坡顶。

⑶脊坡改彩钢。

统一样式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将平改为坡和脊坡改为彩钢屋面。

2006年,全村住房砖瓦化率将达到60%,2010年,达到100%。

⑷农民住宅区住户主要来源为旧村屯居民区内农居以独立院落为主,新住宅建筑力求作到建筑合理,造型美观,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⑸庭院布置主要考虑近远期结合。

近期采用旱厕、家禽各家圈养;远期考虑人畜分离,规划一块牲畜集中圈养场地,集中圈养。

针对庭院面积较大、考虑在各自院里扣大棚,并在院内适当种植果树或者观赏性树苗。

用以增加农民收入。

2.公共建筑用地

⑴沿主要道路布置公共建筑,依次为中小学,农机合作社,农家乐餐厅(5个)饭店,集贸市场,剧场,托老所,照相馆(网吧),幼儿园,综合修理,超市,村委会,文化卫生中心,形成连续配套的商业服务中心。

⑵利用现有学校校舍,在中心地段布置幼儿园,结合周围地段,在村委会右侧地段建立村文化娱乐中心。

并布置医疗福利中心。

3.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规划将生产饲料加工厂迁移出中小学,向南开辟发展用地。

在规划地段东北角规划一处胚体移植中心,用地面积0.45公顷。

4.仓储用地

规划一处粮食仓储中心处理受潮粮食,用地面积2.27公顷。

5.道路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建设高效的对外的交通体系,同时建设与对外交通体系相匹配的综合内部交通系统,形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有序连接的网状道路系统,实现交通方式.交通结构现代化,提高各种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舒适性。

村内道路网以方格网与环状路网相结合形成综合交通体系。

道路等级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主干道断面形式为一块板,红线宽20米,车行道12米。

次干道断面形式为一块板,红线宽14米,车行道7米。

支路5米。

主要道路两侧布置庭院灯,排水沟盖板处理。

垃圾桶沿支路放置。

村内道路设置路标路牌。

6.绿化规划

村内现状仅有一处小广场占地面积:

0.69公顷,绿地面积小。

绿化规划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构想,点——庭院绿地;线——道路绿化;面——广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⑴住宅之间用绿篱分割,以低矮灌木与花草适当结合为宜。

⑵在村委会对面规划中心公园一处,并配以凉亭等娱乐场所。

⑶道路绿化以高大乔、灌木为主。

⑷充分利用居住区空地进行绿化,及居住庭院内进行合理绿化,并尽量采取栏杆取代现有砖围墙,使内外空间相渗透,绿化相互映衬。

⑸广场进一步完善,相应增加,铺装硬化、庭院灯,健身器材,广告栏,休闲桌椅等设施。

⑹宣传栏的布置。

将政务公开已经村的发展规划设立在宣传栏中,将计划生育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放置在独立的宣传栏中。

7.环境保护规划

⑴新建企业无三废污染,规划项目将严格把关。

⑵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处理场填埋。

建立防护带保护环境,隔离污染。

利用各种措施积极维护中心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成立专门保洁队伍,强化管理,创建省级卫生村。

8.综合管线规划

⑴给排水规划。

1规划依据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②规划区域水量预测:

选用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为0.95万m³/(km²·d),仓储用地指标为总功率为0.2万m³/(km²·d)。

则规划用水量为240m³/d,规划污水量为200m³/d。

③管网规划

ⅰ.给水:

沿村内规划道路南北方向上敷设三条给水管线,东西方向上敷设6条给水管线,形成供水环路,提高供水安全性。

ⅱ.排水:

于村内规划的东西走向的道路两侧敷设排水明渠,将污水汇集到村西侧南北走向的道路旁的明渠内,最终排至村西北方向。

⑵电力规划。

①规划依据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②规划区域负荷预测

总功率为438KW,取需要系数0.7,同时系数0.5,计算负荷为153KW。

③管网规划

增设3台杆上式变压器,容量均为100KVA,电源引自原有架空线。

低压采用放射状供电系统。

设置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

敷设方式10KV及低压线路近期采用架空线,远期采用电缆线路。

⑶通讯

①规划依据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②总体构想

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通讯网。

规划区域负荷预测:

本规划区域共需电话124门。

③线路规划

新设通讯架空线。

通讯电缆及有线电视电缆同杆架设。

远期改为通讯管道敷设。

⑷燃气规划。

①规划依据

《林源镇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建设规范》

②规划供气方式

ⅰ.近期规划

2006年~2010年,要达到家家都设有小型的沼气池。

ⅱ.远期规划

2011年~2020年,集中建立一个大型沼气池,全村统一供气。

沼气输配管网采用环状管网。

③气源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

沼气发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不产甲烷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沼气发酵产生的三种物质,一是沼气,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能源;二是消化液(沼液),含可溶性N.P.K,是优质肥料;三是消化污泥(沼渣),主要成分是菌体.难分解的有机残渣和无机物,是一种优良有机肥,并有土壤改良功效。

沼气的生成物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很多人称:

“沼气百利,而无一害”。

本次规划中气源就为以甲烷为主的沼气。

林源新村地区设计一座沼气池,地点选在规划的粪肥厂地下。

④规划管网

ⅰ.输气导管的供气压力为13Kpa,对沼气输气管的主要质量要求是能够承受10kpa(1000毫米水柱)的压力不泄漏.耐老化.抗拉伸。

所以,使用的沼气输气管应选择质量合格的塑料输气管。

安装前,要检查输气管是否漏气,尤其是埋地输气管必须检查。

ⅱ.沼气灶前额定根据不同沼气灶有800Pa和1600Pa两种。

灶前设置小型调压器,根据沼气灶额定压力的不同分别进行调节。

ⅲ.输气管路安装。

室外管路埋在地下,以百分之一的坡度坡向最低点,在最低点处安装集水装置;在室外安装集水装置要在冻土层以下;室内管路设计要合理,横平竖直,尽量缩短输气距离,保证灶前压力,提高供气质量。

ⅳ.室内外输气管均可以采用镀锌钢管.铜管或ABS工程塑料管.聚氯乙烯软塑料管套硬管或半硬管,条件好的农户可采用PE管和铝塑管。

ⅴ.输气管线一般敷设在非繁华的干道上。

ⅵ.应尽量靠近用户,以保证用最短的线路长度,达到同样的供气效果。

ⅶ.输气管网应平行于干路敷设,尽量少穿主干路。

ⅷ.输气管网应避免与高压电缆平行敷设,否则由于感应地电场对管道会造成严重腐蚀。

 

七、资金来源

(一)区、镇、村三级财政资金投入。

(二)企业的投入:

来源于企业的积累和政府的拨款。

(三)积极向上争取一部分:

新村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近设被省和农业部列位试点单位,因此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优惠,获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

居住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建设用地:

54.33公顷

总建筑面积:

38669.13m2

其中住宅面积:

32891.91m2

公建面积:

5777.22m2

容积率:

0.07

绿化率:

40.3%

 

村庄用地计算表

分类代号

用地名称

现状2005年

规划2020年

面积(ha)

比例(%)

人均

(m2/人)

面积(ha)

比例(%)

人均

(m2/人)

R

居住建筑用地

30.95

59.268

611.660

39.90

73.44

244.79

C

公共建筑用地

0.45

0.862

8.893

4.10

7.54

25.15

M

生产建筑用地

0.54

1.034

10.672

2.37

4.36

14.54

W

仓储用地

0.67

1.283

13.241

2.28

4.20

13.99

S

道路广场用地

5.90

11.298

116.601

9.87

18.17

60.55

G

绿化用地

13.71

26.254

270.949

11.96

22.01

73.37

村庄建设用地

52.22

100

1032.016

54.33

333.35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18.26

16.15

村庄规划范围用地

70.48

70.48

注:

2005年现状人口506人,2020年规划人口1630人。

人均建设用地为:

543300/1630=334m2/人。

林源镇新村新建屯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现状概况

全屯总用地面积366.7公顷,本次规划面积18.78公顷,东西长760米,南北宽300米。

70户,203人,农民住宅区内已建砖房40户,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市政基础设施。

1.产业现状:

农业以水旱田为主,牧.林业较发达;全屯养殖户较多,猪存栏200头,羊存栏300头。

2.居住现状:

居住用地分布较均匀,少数住宅分布在用地边缘。

居住用地指标偏大,布局混乱,住宅以一层为主,房屋质量一般,砖混平房74栋和土房64栋,建筑缺少特色,庭院空间不完整,整体人居环境质量较低。

3.公共建筑现状:

公建设施相对不完善,缺少规划的整体布局,也存在用地规模小,项目不全等弊端。

4.绿地现状:

庭院绿化现状一般,没有充分利用。

行道树栽种较好。

5.基础设施现状:

⑴电力:

规划区域内现有10KV架空线。

⑵给排水:

给水深井一座。

现有给水管线约3000米,排水明渠约3600米。

⑶通讯:

现有一套市话系统,中继线引自林源镇网通分公司。

开展的业务主要有市话、长话、宽带、及数据业务。

规划区域内均为通讯架空线。

电视电缆与电话电缆同杆架设。

现有1个有线电视发射塔。

二、建设规划

(一)人口发展规划

2006年全屯总人口为203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千分之四,按照此预测,到2020年新建屯总人口为215人。

(二)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大同区总体规划和新村新建屯的地形、地貌等特点确定用地布局,保留林源镇新村新建屯原有的居住结构布局形式,一条主干路贯穿整个屯,将村中心现有一条南北走向土路规划为主干路,与东西主干路形成十字交叉。

超市、饭店、卫生所、幼儿园等公共建筑沿南北街道布置。

柴草场移至屯南北两侧,西侧北侧预留发展备用地,远期垃圾处理厂、粪肥厂和集中圈养场地移至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

根据村镇两级建设和本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全村规划用地18.78公顷规划用地分两个区。

1.商娱服务区:

沿南北主干路两侧,建设超市、饭店、卫生所、幼儿园等。

2.农民住宅区:

由南北主干路将住宅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区片。

(三)分项规划

1.村民住宅

规划保留现有砖房的住宅,并且根据需要新配建仓库和牲畜棚。

其余土房考虑拆除。

统一规划。

⑴土改砖。

全村现有土房64栋,2006年预计翻新建设20户节能住宅。

⑵平改坡。

保留现有砖平房68栋,拆除砖房6栋,五年内砖平房全部改为起脊坡顶。

⑶脊坡改彩钢。

统一样式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将平改为坡和脊坡改为彩钢屋面。

2006年,全村住房砖瓦化率将达到60%,2010年,达到100%。

⑷农民住宅区住户主要来源为旧村屯居民区内农居以独立院落为主,新住宅建筑力求作到建筑合理,造型美观,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⑸庭院布置主要考虑近远期结合。

近期采用旱厕、家禽各家圈养;远期考虑人畜分离,规划一块牲畜集中圈养场地,集中圈养。

针对庭院面积较大、考虑在各自院里扣大棚,并在院内适当种植果树或者观赏性树苗。

用以增加农民收入。

2.道路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建设高效的对外的交通体系,同时建设与对外交通体系相匹配的综合内部交通系统,形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有序连接的网状道路系统,实现交通方式.交通结构现代化,提高各种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舒适性。

村内道路网以方格网与环状路网相结合形成综合交通体系。

道路等级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主干道红线宽14米,车行道7米。

次干道红线宽10米,车行道6米。

支路5米。

主要道路两侧布置庭院灯,排水沟盖板处理。

垃圾桶沿支路放置。

村内道路设置路标路牌。

6.绿化规划

现有屯防护林1800米围绕屯周围,较成规模。

绿化规划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构想,点——庭院绿地;线——道路绿化;面——护屯林带,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住宅之间用绿篱分割,以低矮灌木与花草适当结合为宜。

(2)道路绿化以高大乔、灌木为主。

(3)充分利用居住区空地进行绿化,及居住庭院内进行合理绿化,并尽量采取栏杆取代现有砖围墙,使内外空间相渗透,绿化相互映衬。

(4)宣传栏的布置。

将政务公开已经村的发展规划设立在宣传栏中,将计划生育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放置在独立的宣传栏中。

7.环境保护规划

⑴村内无三废污染,规划项目将严格把关。

⑵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处理场填埋。

建立防护带保护环境,隔离污染。

利用各种措施积极维护村屯的自然生态环境。

成立专门保洁队伍,强化管理,创建省级卫生村。

 

居住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建设用地:

15.73公顷

总建筑面积:

11695.38m2

其中住宅面积:

10708.2m2

公建面积:

987.18m2

容积率:

0.07

绿化率:

40.7%

 

村庄用地计算表

分类代号

用地名称

现状2005年

规划2020年

面积(ha)

比例(%)

人均

(m2/人)

面积(ha)

比例(%)

人均

(m2/人)

R

居住建筑用地

11.65

77.66

573

9.30

59.12

430.56

C

公共建筑用地

--

--

--

0.40

2.55

18.52

S

道路广场用地

1.51

10.07

74.38

3.79

24.09

236.57

G

绿化用地

1.84

12.27

90.64

2.24

14.24

138.43

村庄建设用地

15.00

100

738.92

15.73

100

728.24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3.78

3.05

村庄规划范围用地

18.78

18.78

注:

2005年现状人口203人,2020年规划人口216人。

人均建设用地为:

157300/216=728m2/人。

 

林源镇新村三屯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现状概况

全屯总用地面积959.40公顷,规划用地面积46.36公顷,180户,498人,农民住宅区内已建砖房50户,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市政基础设施。

本次规划面积46.36公顷,东西长815米,南北宽710米。

1.产业现状:

农业以水旱田为主,牧.林业较发达;全屯养殖户较多,猪存栏200头,羊存栏800头。

2.居住现状:

居住用地分布较均匀,少数住宅分布在用地边缘。

居住用地指标偏大,布局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