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684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Nothingcanbreakyouallatonce,norcantherebeonethingthatcanmakeyouclimbintothesky,walkslowly,andwatchslowly.Lifeisaprocessofslowlyaccumulating.悉心整理 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

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

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

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

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

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

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

(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

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

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

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

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以《____和____》(如:

小溪和大海、绿叶和红花、铅笔和钢笔、牙齿和舌头……)为题,展开想像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西藏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

(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

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

骄傲

  师:

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

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

傲慢

  板书:

傲慢

  师:

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

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

轻蔑

  板书:

轻蔑

  师:

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

同学们表现的真好!

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

(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

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

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

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

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

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

谦虚、大度、礼貌……(板书:

谦虚、大度)

  师:

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

“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

……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

你们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

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相机归纳出__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感悟课文寓意: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2、生字、词语卡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揭示学法:

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3、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

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

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⑶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师启发: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如:

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复习生字词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2、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交流记字方法。

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

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二、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生字。

  2、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⑴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⑵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⑶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

如,陶、谦。

  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4、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三、语言实践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2、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四、听写词语

  1、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2、听写。

订正。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十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懊恼、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2.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3.在理解、感悟有关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词句的基础上,把词语积累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继续运用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三、教学策略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具体、生动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通过对话的形式,更能体会出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式自己的短处。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体现课堂已有技能的运用,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到了方法,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

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学生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在熟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质疑、互相解答,鼓励学生说出感受和见解,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忆课文内容

  1.齐读课题,了解人物。

  2.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吧。

  出示课件:

  铁罐骄傲奚落傲慢轻蔑恼怒

  陶罐谦虚争辩兴奋和睦相处

  

(2)提问:

你们发现这第一组词是描写谁的?

另外一组呢?

  (3)你们能抓住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表现,借用上面的一些词语,说说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设计意图】回顾整体,通过词语找到对应的角色,既复习了词语,整体感知陶罐和铁罐的形象特征,又回顾了课文内容,锻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向学生渗透了抓住关键词概括__的方法。

  

(二)抓词质疑

  1.自读课文,了解事情起因。

  2.初步理解“奚落”的意思,说说你理解词语的办法。

  3.质疑。

  提问:

看看这句话,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课件: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预设:

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

  【设计意图】在对词语、课文内容的质疑过程中,对阅读产生兴趣,在下文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巩固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方法。

目的是在阅读中带有学习任务,调动阅读兴趣,扩展思维,强调思考中阅读。

  (三)围绕质疑,以读促悟

  过渡:

你们的问题真有价值,我们只要运用一些读书的方法,把__当中两个人物的对话读好,相信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1.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1)学生朗读后追问:

听出来了吗,这是一个怎样的铁罐?

傲慢。

  

(2)提问:

什么是傲慢?

你们想一想,傲慢的铁罐会怎样说呢?

谁来演一演?

  【设计意图】从固态阅读中解脱,将任务性阅读变为动态的表演,深入体会铁罐傲慢的语气,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增加学生的参与率,带动课堂气氛,提高效率。

  预设:

朗读时学生关注“碰”。

  追问:

你关注到铁罐说的话中的“碰”字。

想一想:

铁罐,为什么让陶罐跟它碰呀?

  小结:

坚硬是它的优势,陶罐怕碰这是它的劣势。

你是不是比陶罐坚硬你就看不起人家呀!

看来“碰”这个字能体现出铁罐的傲慢。

  自由读。

  预设:

朗读时学生关注“陶罐子”“铁罐兄弟”。

  追问:

你关注了铁罐对陶罐的称呼,它叫陶罐什么?

你听出了什么?

陶罐怎么答的呢?

你自己读读陶罐说的话。

听出了什么?

谦虚。

  为什么谦虚呢?

易碎。

  观察这两个词:

傲慢、谦虚。

(反义词)

  (3)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

  2.学习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

  接下来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

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要想读好,我们就要像刚才那样,边默读边拿起笔来把表现它们各自特点的关键词圈圈画画,体会体会。

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汇报交流,随机指导。

  

(2)第二组对话。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在学生交流时,对“轻蔑”一词和陶罐所说的“盛东西”加以分析和指导。

  出示课件:

  陶罐认为自己是用来________,而铁罐却认为自己是用来________。

  小结:

盛东西。

  (3)第三组对话。

读出铁罐和陶罐的不同语气。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4)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梳理内容,解疑悟理。

  

(1)联系上下文再解“奚落”。

  

(2)大家看看,铁罐的情绪有哪些变化啊?

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神态的变化:

傲慢、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恼怒。

  称呼的变化:

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你算什么东西。

  标点符号:

铁罐的话都用了叹号,说明充满气焰,语言尖刻。

  指名读,读出铁罐的刻薄。

  【设计意图】作者在同一事物身上,用不同的名称描写,显示出说话的人的感情变化,这一次次名称的变化,可以使学生体会出铁罐越来越看不起陶罐,怒火越来越大了。

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到标点的恰当使用也能在情绪的表达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铁罐子为什么常常奚落陶罐?

陶罐又为什么面对铁罐的奚落不急不恼,最后不理会它呢?

  评价:

  铁罐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拿自己的长处去比陶罐的短处。

所以,铁罐骄傲。

  陶罐从始至终明白自己的短处,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

所以,陶罐谦虚。

  (四)拓展写话,揭示道理

  过渡:

御厨中的争吵暂时停下了,但事情可没结束。

随着时间的流逝,斗转星移,春去秋来许多年代过去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人们再一次发现了陶罐。

读读课文十至十七自然段,你又读懂了什么?

  2.拓展写话,揭示道理。

  假如此时的铁罐子会说话,它会______地对陶罐子说:

“______”。

  而陶罐子又会______地对铁罐说:

“______”。

  【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设想的情节,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语言的表达,抒发内心情感。

  (五)布置作业

  1.如果让你们也选两个动物写一写,你们会选谁和谁呢?

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2.小练笔:

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

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

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

古董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习《狮子和鹿》

  

(一)学习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

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

美丽(送命)难看(逃生)

  5、问: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

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思维铺垫。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

陶罐和铁罐

  

(二)自读自悟,突显个性

  1、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

  

(1)学生练习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2)认读字词带拼音不带拼音

  (3)浅谈感受(大家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4)看插图,猜一猜哪个是铁罐,哪个是陶罐?

为什么?

  2、默读思考

  

(1)小朋友们都觉得铁罐很骄傲,陶罐很谦虚,你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铁罐是骄傲的?

请你默读课文,划一划能看出铁罐骄傲的句子,圈一圈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然后读一读,看能不能把它的神态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反馈: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铁罐是骄傲的?

  3、指导朗读,感受铁罐之傲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是什么意思?

(讽刺、讥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