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387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

6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概述: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朝着政策预期方向调整。

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货币和信贷增幅保持高位回调态势,继续向着政策预期的方向调整;出口、消费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在4月下旬受国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影响有所回落;CPI、PPI出现了快速回升;发电量、工业增加值等供给类指标也出现回调或增速放缓,但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和产品产量迅猛增长使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矛盾加剧。

总体来说6月份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向好,但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

国际方面,欧洲债务危机掀起的波澜仍在荡漾……尽管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已开始联手解决本次欧债危机,但5月22日西班牙央行接管老牌储蓄银行CajaSur,令市场再次忧虑银行业受地产泡沫爆破打击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债务危机。

在7500亿欧元救市计划之后,欧洲各国正在通过大幅削减支出和提高税率来应对危险的主权债务危机。

对欧洲市场来说目前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出台削减赤字计划将增强投资者对欧元区的信心,我们认为欧洲债务危机虽拖累经济、打乱复苏步伐但不能阻止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

 一、中国经济虽面临较大通胀压力但正朝着政策预期方向调整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5月21日,中国银行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报告初步预测,4、5、6月份中国的CPI分别上涨呈不断加速态势,6月CPI上涨4.4%左右,全年增长3.5%左右。

  此前,国家发改委认为在短期物价仍将上升,这主要由于去年同期CPI为负、去年12月CPI涨幅较高,达1.9%,所以翘尾因素还将继续增加。

同时,发改委也预计今年上半年CPI平均涨幅在2.5%左右,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即便加息一次(以25个基点计算),实际利率仍为负值。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货币和信贷增幅保持高位回调态势,继续向着政策预期的方向调整;出口、消费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内外需之间、投资和消费之间严重失衡状况继续得到缓解;发电量、工业增加值等供给类指标也出现回调或增速放缓,但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和产品产量迅猛增长使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矛盾加剧;CPI、PPI出现了快速回升,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在4月下旬受国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影响有所回落。

 一、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

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增速比3月份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红灯区高位继续小幅上升。

 工业生产活跃度有所下降。

考虑到2009年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低于当年3月份1个百分点,2009年、2010年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平均为12.55%,低于这两年3月份平均增速0.65个百分点,说明4月份我国工业生产活跃度有所下降。

 重工业增速下降较快是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的关键原因。

重工业增速放缓主要缘于一些非高载能行业在前期高速增长后有所回落,如交通设备制造业4月份增速是23.2%,比上个月回落6.9个百分点。

同时,重工业中六大高载能工业增速达17.9%,这将提高拉动我国能源消费大幅增长,并使我国节能减排面临严峻形势。

而原材料工业增幅与上月基本持平,装备制造业生产也有所回落。

 4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21.7%和17.1%,比上月分别回落0.1、0.5和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持续较快增长。

另外,4月份工业品出口继续回升,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7.5%,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

 二、城镇固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

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743亿元,同比增长26.1%,比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降,已经下行接近偏热的黄灯区下沿。

 分产业看,1-4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5%,比一季度提高达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7%,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7%,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这表明,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回落较快。

 另外,固定资产投资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回落较大;二是严控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政策效果更加显著;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加快,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9932亿元,增长36.2%,比一季度扩大了1.1个百分点。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10亿元,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同月加快3.7个百分点,比3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84亿元,同比增长18.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四、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上年同月为下降1.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3.0%;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

1-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上年同期为下降0.8%),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2%。

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下降0.1%,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

五、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有所扩大

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上年同月为下降6.6%),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1-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上年同期为下降5.1%),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

4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5%,其中采掘工业上涨30.9%,原料工业上涨13.6%,加工工业上涨3.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4%,

4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0%(上年同月为下降9.6%),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1-4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4%(上年同期为下降7.7%),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

4月份,有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上涨29.1%,燃料动力类上涨24.0%,化工原料类上涨7.4%,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8.3%。

六、4月份新增信贷7740亿元货币供应增长21.48%

广义货币增长21.48%。

2010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65.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8%,增幅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01和4.4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23.39万亿元,同比增长31.25%,增幅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1.31和13.7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6%。

当月净投放现金577亿元,同比多投放66亿元。

本外币贷款增加8093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2亿美元。

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1%,当月本外币贷款增加8093亿元,同比多增1685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3.3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6%,比上月末高0.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7.76个百分点。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同比多增1822亿元。

本外币存款增加1.1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外币存款减少90亿美元。

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66.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9%,当月本外币存款增加1.12万亿元,同比多增642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64.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5%,增幅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低0.14和4.26个百分点。

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1503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减少41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235亿元,财政存款增加3441亿元。

月末外币存款余额2043亿美元,同比增长0.07%,当月外币存款减少90亿美元。

七、出口继续保持复苏态势。

出口增速提高较多,贸易顺差规模较小。

4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381.6亿美元,增长39.4%。

其中,出口1199.2亿美元,增长30.5%,比上月加快6.3个百分点;进口1182.4亿美元,增长49.7%。

当月贸易顺差16.8亿美元,同比下降87%。

季节调整后,进出口总额当月同比增速继续在红灯区高位上行。

 出口恢复程度有所减弱。

4月份,尽管我国出口同比增长30.5%,增速比上月加快6.3个百分点,但考虑到2009年同期出口降幅大幅扩大的低基数影响,当前我国出口恢复程度实际有所减弱。

 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拉动出口增幅扩大的主要因素。

从产品结构环比看,4月纺织品、家具等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环比增量的大部分。

从产品结构同比看,4月低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超过17%,相反,4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则较上月有所回落。

 目前我国总体出口增长则是欧美日稳定,新兴市场仍是出口增长的强动力。

4月份,我国对巴西、东盟、俄罗斯出口分别大幅增长达114%、63%、43%,而对美国、日本、欧盟出口的增长率则分别为19%、25%、28%。

外,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有升有降,如4月份进口铁矿砂同比下降2.9%、进口原油同比增长30.9%、进口大豆同比增长13.2%等。

 八、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

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925.66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028.51亿元,增长34.4%。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179.3亿元,同比增长42.1%;地方本级收入3746.36亿元,同比增长26.7%。

季节调整后,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在红灯区持续大幅上行。

1-4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7552.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13.53亿元,增长34.1%。

 九、发电量同比继续大幅增长。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33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21.4%。

季节调整后,发电量增速在红灯区高位小幅下行。

 高载能工业生产出现加速,4月份增速达17.9%,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是发电量增速较上月有所提高的重要原因。

另外,发电结构中,水电发电增速3月份为下降1.46%,4月份为同比下降1.1%,下滑幅度有所减缓;火电发电同比增速由3月份的19.7%快速跃升到了4月份25.6%,火力发电同比增速提高幅度较大。

最新公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令市场费解。

4月份,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延续了3月份的下滑态势,而新增贷款、M1、CPI和PPI同比增幅却攀升。

乍看之下,生产和投资活动的减弱,流动性和通胀水平的提高,似乎形成了“滞胀”的矛盾格局。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短期内中国或许会减弱货币紧缩政策的力度,以防止生产和投资活动的进一步下滑。

其实,这也许是4月份经济数据布下的一个“迷魂阵”,现在还不能断言中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基数效应因素会导致同比数据失真,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总体看来,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风险仍然是过热,而非衰退或者“滞胀”。

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7.8%,相比3月份的18.1%有所回落,由于2009年4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7.3%)低于当年3月份(8.3%),这意味着即使考虑到基数效应因素,工业增加值增速也确实在回落。

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下滑不能用基数效应来解释,但可以看到,轻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还在上升,而重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可能受到库存增加的影响,如果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势,那么工业增加值就会亦步亦趋,这也意味着判断实体经济活跃度的最好指标是固定资产投资,而非工业增加值。

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从3月份的26.3%回落到25.4%,但这显然受到了基数效应因素的影响,因为2009年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33.95%,而2009年3月仅为30.3%。

剔除基数效应的一个简单方法是以2008年相应月份为基期,计算这两年的平均增速。

按照这个方法,2010年3月和2008年3月相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8.3%,而2010年4月和2008年4月相比,两年平均增长29.6%,这意味着2010年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在强劲增长。

从金融数据来看,4月份新增贷款增加7740亿元,远高于2009年4月份的5918亿元,同比增长了31%;如果剔除票据融资计算一般性贷款,同比增速更是高达56%,3月份新增贷款骤降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而M1增速在连续下滑两个月后也出现了反弹,这意味着企业活期存款在增加,生产活动积极。

新增贷款和M1增速的反弹,这间接证明了中国经济的过热趋势,中国央行在5月初意外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许就是出于这个忧虑。

通胀压力加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目前来看,通胀压力加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去年新增的9.6万亿元银行信贷投放,以及连续多月超过30%增速的货币供应虽然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也给未来物价上涨带来压力,强化着公众的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就显示,“物价预期指数”自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持续上升。

“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期CPI、PPI将继续回升。

CPI继续上升会于6、7月达到年内高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说。

通胀风险已引起我国货币当局的关注。

相比以往的例行报告,央行在日前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更多篇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报告认为当前外需还在恢复之中,国内工业产能较为充裕,有利于稳定价格。

但在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经济总体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价格上行的压力也在增加。

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尽管4月份物价上涨超预期,通胀压力加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加息压力加大,是否加息取决于宏观经济增速,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

“我们注意到四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出现大幅上扬,这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在快速增加,如果上调贷款利率,将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好转会造成打击。

考虑到国际资金流动等因素,加息并不是当前央行货币工具的首选。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蔓延,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不能排除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而考虑到投资减速等原因,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呈现逐季下滑,央行将会谨慎动用加息工具。

“近期央行加息的必要性有所降低,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仍会以公开市场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信贷窗口指导为主。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说。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春节后已连续12周在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回笼,通过这些数量型货币政策,不断回收市场流动性。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对未来货币政策进行展望时指出,今后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事实上,在提高针对性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对房地产信贷、地方融资平台方面所开展的利率精准调控,较好地实现了既抑制资产泡沫、管好通胀预期又避免实体经济受较大损伤的目标。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未来几个月CPI都可能出现居高不下的情况,“存款利率上调的条件已经成熟,但贷款利率应保持稳定”。

李稻葵指出,CPI和PPI数据不仅同比上涨很高,环比也很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数据背后的推动力很大,”他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用工成本的上涨都给CPI带来巨大压力,未来几个月很可能出现居高不下的情况。

 

二、欧债危机又添变数但难阻全球经济复苏趋势

7500亿欧元援助欧债危机趋缓

5月10日欧盟方面决定成立一个最高额度为7500亿欧元(约合9706亿美元)的项目来救助那些面临金融困境的欧元区经济体,并防止希腊债务危机向整个欧元区蔓延。

除了7500亿欧元的大手笔以外,欧洲央行方面当天还宣布将从二级市场购买欧元区成员国发行的债券。

市场对希腊债务危机将扩散至其他欧洲国家的恐慌情绪似乎渐渐平息,投资者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上,12日美国股市强劲反弹,三大股指均已回到了股市上周重挫前的水平。

亚太地区股市也普遍上扬。

欧洲债务危机演变过程:

开端

去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

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5日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2009年12月22日穆迪09年12月22日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

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2010年2月5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蔓延

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2010年2月4日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2010年2月10日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升级

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

但是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4月27日标普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危机进一步升级。

5月22日西班牙央行接管老牌储蓄银行CajaSur,令市场再次忧虑当地银行业受地产泡沫爆破打击,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债务危机。

2010年3月3日希腊公布48亿欧元紧缩方案2010年4月23日希腊正式向欧盟及IMF提出援助请求2010年4月26日德国表示,除非希腊出台更为严格的财政紧缩政策,否则不会“过早”援手。

2010年5月4日欧债危机升级欧美股市全线大跌。

2010年5月6日欧债危机引发恐慌,道指盘中暴跌近千点。

2010年5月10日 欧盟和IMF斥资7500亿欧元救助欧元区成员国。

2010年5月20日“问题债券”恐酿欧洲银行危机,金融股频频失血。

2010年5月22日西班牙央行接管老牌储蓄银行CajaSur,令市场再次忧虑当地银行业受地产泡沫爆破打击,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再添变数 

  西班牙央行22日宣布接管一家陷入困境的小型储蓄银行Cajasur,成为该国政府自西班牙房产危机爆发两年多以来第二次介入市场援助银行,投资者不得不对欧洲金融系统再起忧虑。

Cajasur银行占西班牙金融系统总资产的0.6%,最近曾尝试与另一家小型金融机构合并但以失败告终。

 “西班牙一家银行被政府接管”的消息成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新的导火索,欧元汇率重拾跌势。

市场开始担忧,此番危机恐将对欧盟国家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再次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尽管西班牙央行称Cajasur破产不会对整个银行业体系造成影响,但市场信心仍然严重受挫。

投资者担心银行业的问题会使西班牙经济增长停滞并使欧元区债务危机扩大化。

  据初步估算,目前西班牙国内与Cajasur面临同样困境的地区性储蓄银行占到整个银行业务的一半。

西班牙许多储蓄银行在过去十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时期增速迅猛,部分源于向房地产开发商大量贷款导致。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以及经济陷入衰退,这些坏账以空前的速度增长。

根据4月份公布的一项统计,今年2月份西班牙银行坏账达到了14年来的最高水平。

  IMF敦促实行全面改革。

此前金融危机期间,欧洲银行业曾受益于欧洲政府全面的担保计划,暂时掩盖了银行部门因地产泡沫的破裂以及经济陷入衰退带来的资产损失,欧洲银行业也避免了美国式的大幅度调整,不过分析人士曾多次提示过欧洲银行业的潜在风险。

  消息出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4日也呼吁西班牙对银行业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紧急改革,说西班牙正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功能失调的劳动力市场、缩水的地产泡沫、巨大的财政赤字、高昂的负债等等。

IMF建议多个部门同时采取这类大胆改革措施。

各国争先出台削减赤字计划

欧洲债务危机掀起的波澜仍未停息。

除希腊以外的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本国庞大的赤字忧心忡忡,担忧自己成为下一个“希腊”。

数据显示,爱尔兰去年赤字最高,达GDP的14.3%;希腊为13.6%,西班牙和葡萄牙则分别达到11.2%及9.4%。

欧元区2009年赤字情况:

国家

政府赤字占GDP比重

爱尔兰

14.30%

希腊

13.60%

西班牙

11.20%

葡萄牙

9.40%

法国

7.50%

斯洛伐克

6.80%

欧元区

6.30%

塞浦路斯

6.10%

比利时

6.00%

斯洛文尼亚

5.50%

荷兰

5.30%

意大利

5.20%

马其他

3.80%

奥地利

3.40%

德国

3.30%

芬兰

2.20%

卢森堡

0.70%

此前,这些国家已经分别采取措施对庞大赤字进行缩减。

法国和德国日前也表示,有意快速降低财政赤字。

近日,英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开始争先出台大规模的削减赤字计划。

  其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行动,随后非欧元国家英国24日也宣布将在本财年内节省62.5亿英镑的财政预算。

意大利25日宣布,计划未来两年至少削减240亿欧元财政赤字。

有报道称,法国和德国此前也表示,有意加入这一削减赤字“大军”。

欧洲各国的紧缩赤字措施步调基本一致,即大幅削减支出和提高税率。

意大利政府的计划是冻结部分公共部门的工资以及通过类似冰岛,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措施来削减其他支出。

意大利公共部门人力成本在过去10日增幅要比私人部门快60%。

意大利预算紧缩与欧洲各国步调一致,欧洲各国正在通过大幅支出削减和提高税率来应对危险的主权债务危机。

德国政府将于2011年起采取一项极为严厉的财政紧缩计划。

有德国官员表示,预计该计划将每年减少至少100亿欧元的财政预算,直至2016年。

欧元区重灾区的希腊、西班牙等国家已经采取了紧缩措施,并希望德国能够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不少人担忧如果德国这一措施规模过大可能会影响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和欧元区整体的经济复苏。

西班牙再削减150亿欧元预算计划。

西班牙议会周四以微弱优势投票通过了该国政府提出的今明两年额外削减150亿欧元预算的计划。

西班牙2009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达到11.2%,为欧盟3%的目标水平的3倍还多。

西班牙政府表示,新的预算措施实施后,今年赤字占GDP比例将降至9.3%,2011年将降至6.5%。

  但这些措施出台后并没有对市场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欧洲股市仍大幅震荡。

投资者不但对欧盟国家治理经济的能力表示怀疑,而且担忧紧缩计划会拖经济后腿。

  对于这种担忧,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则认为,出台削减赤字计划非常必要,它将增强投资者对欧元区的信心。

他认为,目前信心对市场来说极为重要。

欧洲债务危机虽拖累经济但不能阻止经济复苏的趋势

  近期,以希腊、西班牙等国家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扰乱了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秩序,并开始侵袭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