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3980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二).doc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

(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航展正承担起新的国家使命,从珠海航展出发,配置全球资源,更高水平的蓝天盛会也将粉墨登场。

②中国巨量的住宅库存,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恐怕将会迎来更艰难的处境,因为在中国楼市兴风作浪的热钱,也许会很快回流美国。

③山东省电力公司研究的机器人“大白”如雷贯耳,它们因多次出色完成变电站巡检中的急难险重任务,被誉为坚守电网安全的“智慧卫士”。

④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感谢老师,也是人之常情,正常表达谢意的方式,如送花、送贺卡,其实不容置喙,否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⑤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相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东中西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财政经费要更多地支持薄弱地区,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解析:

选B ①粉墨登场:

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②兴风作浪:

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符合语境。

③如雷贯耳: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常用为结识他人时表示恭维的客套话。

此处可用“赫赫有名”。

④不容置喙:

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合语境。

⑤和衷共济:

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符合语境。

⑥雪中送炭:

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通过瓜德尔港,中国船只与商品能够更快到达中东及波斯湾地区,为中国的能源运输提供了新的可能。

B.端午节如期而至,未来的三天,民众将乐享假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可以畅游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了解和唤醒文化记忆。

C.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已经拟定,正在按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短时期内有关部门肯定会拿出方案来。

D.新能源空铁列车具有平稳舒适安全性高、节能环保噪音低、占地少适应性强、景象美观视野开阔,是一种现代化新型交通工具。

解析:

选C A项,偷换主语,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为中国的能源运输提供了新的可能”的主语应是“瓜德尔港”,而非“中国船只与商品”。

B项,搭配不当,“了解”与“文化记忆”不搭配。

D项,成分残缺,可在“视野开阔”后加“等特点”。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

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

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

我相信不是从网上得来的,而是③               ,有了这个底蕴。

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解析:

由①处后句“文化就是……”可知,此处为设问句,内容应该是:

什么叫文化?

②处,联系后句“我相信不是从网上得来的”,可知应该讨论某一种东西是从何处得来的,再承接前面“如果你素质好”,可知这种东西应该是好素质。

③处,讲真正的好素质是怎么得来的,结合整段话强调读书,可以确定③处应填与自己真正读过书相似的内容。

参考答案:

①什么叫文化 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二、连续性新闻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致敬,女排精神!

央视网消息:

今天,十几亿中国人再一次被远在里约的十几位中国姑娘和她们的教练感动。

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以3∶1战胜强大的塞尔维亚女排,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胜利,时隔12年再次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这一场冠军争夺战打得惊心动魄,对手塞尔维亚队在本届奥运会中展示出了绝佳的实力和超强的斗志,在小组赛中,她们就以3∶0的大比分击败过中国女排,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国女排能够赢过她们。

然而,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中国女排姑娘们并没有泄气,正如队长惠若琪赛前所说,我们就算有1%的希望也会尽100%的努力。

最终,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姑娘连扳三局。

时隔12年,重返奥运之巅!

回看中国女排的里约奥运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小组赛中,中国队被分到了“死亡之组”,首战2∶3输给了荷兰队,以2胜3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4,艰难出线。

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排遭遇了上届冠军、东道主巴西队。

这是一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赢的比赛。

巴西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队的每一次发球,全场都发出震耳欲聋的嘘声和口哨,每一次巴西队得手却是震天响的欢呼和掌声。

然而,尽管巴西观众呐喊愈加强烈,尽管巴西女排依然扣杀凌厉,尽管中国女排先输一局,尽管现场已经有记者写出0∶3中国女排完败的标题。

但郎平和姑娘们说,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不孤单,他们越嘘我们,我们越要打好球,狠狠地打。

最终,中国女排以3∶2赢得比赛,华丽逆袭。

有人戏称,里约奥运会上女排获得的这枚金牌,似乎比别的金牌个头儿都大。

这有一定道理,因为这枚金牌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记忆。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女排的神奇崛起,到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的“五连冠”的巅峰,中国女排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而女排的拼搏精神也成为激励国人的最强音。

虽然后来中国女排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根植于这支队伍的拼搏精神的基因始终存在。

这次奥运会,小组赛女排遭遇开门黑,之后无论是对阵巴西还是再次对阵荷兰,每一场比赛都是惊心动魄,常常是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一分一分追,最后成功实现逆转。

或许这才是女排精神最让人动容的地方。

用一个体育比赛的项目来命名一种精神,这也许是一个项目、一支队伍所能获得的最高的荣誉了。

女排,正是这样一个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体育项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日本大阪市举办的第三届排球世界杯赛中,战胜了被称为“东洋魔女”,曾经六次获得世界冠军的日本队,首次获得了世界冠军,女排姑娘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的全民偶像。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

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都和世界强国有一段距离。

在这之前,曾有外国人断言,中国人只能玩小球,大球要想走向世界,那是不可能的。

在此之前,中国人在大球项目上,从来没有拿过世界冠军。

中国人渴望胜利,也需要一场这样的胜利。

1981年到1986年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女子排球历史上第一支连续五次夺魁的队伍。

2004年奥运会之后,中国女排就开始滑坡。

到2013年4月,跌入低谷的中国女排又一次迎来了郎平。

再到2015年亚锦赛,冠军!

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

中国女排令人感动,这是一种绵延了35年的感动。

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起,女排精神就一直深植于这支光荣的集体,并曾经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

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又何止在赛场,这同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致敬,中国女排!

致敬,女排精神!

(节选自央视网2016年08月21日

《焦点访谈》,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被分在死亡之组,先后败给了荷兰队和塞尔维亚等队,在小组赛垫底的情况下艰难出线,不被人看好能够夺得冠军。

B.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女排无法战胜上届冠军——占尽地利人和的东道主巴西队。

但女排姑娘敢打敢拼,以3∶2战胜对手,成功逆转。

C.20世纪80年代,中国因为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经济实力还比较落后,体育水平与世界强国还有一段距离,尤其是在大球项目上还从未获得过世界冠军,所以中国人渴望以女排的胜利来证明自己。

D.中国女排的发展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从80年代神奇崛起到达到巅峰之后,也曾经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低谷,是郎平的回归,女排才得以重返奥运之巅。

解析:

选A 中国女排是以小组第4出线,并非小组垫底,从2胜3负可看出有6个队。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自从2013年郎平接手后,中国女排逐渐走出低谷,先后夺得2015年的亚锦赛和世界杯的冠军,并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获得冠军,实力之强,无与伦比。

B.之所以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的冠军分量显得更重,是因为中国女排曾经在20世纪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C.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连续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荣获世界冠军,成为世界女子排球历史上第一支五次夺得世界冠军的队伍。

D.以体育项目来命名一种体育精神,这应该可以算得上是对这个项目以及这支队伍的最高荣誉,中国女排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E.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以来,30余年里,中国女排虽然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是,由于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没有被真正忘记,才能逐渐走出困境,重现往日辉煌。

解析:

选DE A项,从小组赛的失利以及决赛的艰难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女排现在的实力不一定是最强,状态也不一定是最好,夸大其词。

B项,冠军分量重的原因不止一个,且主要原因应是根植于这支队伍的拼搏精神的基因始终存在。

C项,中国女排是历史上第一支连续五次夺冠的队伍,从文中可以看到,日本队已经夺得过6次世界冠军。

6.为什么说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概括。

(4分)

答:

  

 

参考答案:

①女排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实力和体育水平与世界强国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中国人因女排的胜利证明了自己,找到了自信;②女排精神曾经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