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4028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2011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提出“白板说”观点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2.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出现

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一般有三个层次的活动,其第二个层次的活动是指()

A、心理活动

B、社会活动

C、生理活动

D、实践活动

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提高社会生产力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

D、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6.在不同阶段,个体身心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指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矛盾性

D、不平衡性

7.中国最早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教育学的学者是()

A、徐特立

B、李大钊

C、陶行知

D、杨贤江

8.学校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开拓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9.将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视读书自学,强调辩论问题是我国古代()

A、官学的特点

B、私学的特点

C、书院的特点

D、科举制度的特点

10.我国对在校学生的应尽义务作了法律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将课程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设置要求

B、课程管理层次

C、课程任务

D、课程内容

12.课程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斯克里文

C、斯塔弗尔比姆

D、加德纳

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4.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指的是教学要贯彻()

A、直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是指()

A、课的结构

B、课的部分

C、课的设计

D、课的程序

16.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教学制

C、分组教学制

D、能力分组制

17.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社会学习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认知模式

D、体谅模式

18.衡量一名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应当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班级授课制开始广泛兴起是在()

A、16世纪西欧古典中学时期

B、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时期

C、19世纪的国民学校时期

D、20世纪的现代学校时期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学生评价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C、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

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都属于_________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的代表人物。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

整体综合性、_________性、灵活性、性、指向性。

3.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是_________期生理发展的特点。

4.学校精神文化几种基本成分可以分解为认知成分、成分、价值成分、_________成分。

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量,课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课和_________课。

6.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_________。

7.学校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

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

8.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_________。

9.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学媒体的使用受制于教学策略的制定和_________的选择。

10.上课是教学工作的_________环节。

11.选择德育内容:

一是依据德育_________;二是受教育者的特征;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12.体谅模式把道德_________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3.班级目标管理是指_________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_________,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对科技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推动作用?

2.课程评价包括哪几个步骤?

3.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层次。

5.何谓巩固性原则,贯彻该原则应遵循哪些要求?

6.J·M索里和

C、·W特尔福德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提出了哪几方面的建议?

四、论述题(10分)

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请联系实际予以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2.A3.D4.A5.B6.A7.D8.C9.C10.A

11.C12.B13.B14.C15.A16.B17.C18.D19.B2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2.可操作层次3.少年4.情感理想5.单一综合

6.课文7.整体性迁移性8.教学目的基本准则9.教学方法

10.中心11.目标身心发展12.情感13.班主任目标体系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1)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2.

(1)确定评价对象。

(2)设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3)运用评价工具广泛地收集课程系统的信息。

(4)处理评价资料。

(5)作出评价结论。

3.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

4.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学校各门课程的目标。

(4)教师的教学目标。

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

(1)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好各种复习,克服遗忘。

(3)加强平时以巩固教学为目的的教学训练,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6.

(1)保持儿童的好奇心;

(2)解除儿童对错误的恐惧心;

(3)鼓励面对现实的认知,也鼓励幻想;

(4)鼓励和有创造性的人接触;

(5)鼓励多样性和个性:

(6)鼓励个人的首创性;

(7)避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造潜力的人。

四、论述题(10分)

(1)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2)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

(3)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

(4)交往意味着对话、平等参与、合作与建构,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5)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共同发展。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刘某是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

“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

”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

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

家长说:

“可否戴帽子上课?

”校方说:

“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

”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学校准许刘某上课。

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对刘某家长说)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

问题: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2.光明中学是一所薄弱的学校,学生无心上学,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学业成绩一直比同类学校差。

一李校长到该校任职后,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以美育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发展的改革方案。

学校的具体做法是,在上好音乐、美术课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课外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活动,成立了学校鼓乐队、合唱团、书法学社、美术社、工艺小组等各种艺术团体,定期开办艺术教育讲座,举办校园艺术节,及时展览和汇演艺术社团的创作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学生们乐此不疲,而且,学校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违法犯罪现象不再发生,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问题:

(1)请运用美育功能原理分析光明学校的改革措施。

(2)如果你是学校领导,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1.[参考答案]

学校这样做不合理。

原因如下:

(1)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

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地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2)从情理的角度说,初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

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

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便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3)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

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

当承担起教育责任。

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2.[参考答案]

(1)美育的功能是:

直接功能、间接功能、超美育功能(或育德、促智、健体、审美、培养创造力等)。

光明学校以美育为突破口的改革经验,主要是自觉运用了综合教育功能,即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促进学生道德和智慧进步的功能。

该校注重教改科研,通过多种多样的美育活动来改变学生的面貌,有积极意义。

(2)下一步的改革设计,可以从多方面构.思。

主要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扩大已有的成果,把美育优势发扬下去;第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德、智、体诸方面综合改革;第三,更新教育观念,改革管理措施,优化育人环境,等等。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总结性评价

2.启发性原则

3.电化教学

4.个人本位论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有哪几个方面?

2.什么是参照群体?

应当怎样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参照群体?

3.什么是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简述教学方法及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芩依据。

答案解析:

二、名词解释

1.总结性评价:

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

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2.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电化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就是电化教学。

4.个人本位论:

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念。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环境的,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表率作用;

(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3)父母的文化修养;

(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2.[参考答案]

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

通俗地说,参照群体就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班主任只有系统、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弄清学生选择的参照群体,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追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3.[参考答案]

(1)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2)课程计划的制定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构成。

4.[参考答案]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各有何合理因素与片面性?

请联系实际具体说明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

[参考答案]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显然,两派的主张都是片面的。

都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了。

形式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智力加以训练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智力的发展依靠于知识的掌握,离开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去进行思维形式的训练,其效果是不好的。

实质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认识能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区别,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是自然地发展了智力,实质上忽视了智力的发展。

如在今天的教学中出现的“双基”教学,就是认为双基教学抓好了,学生的智力就自然地发展了,这也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