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4078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提纲张永宏.doc

2012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后期备考的思考

宁夏银川一中张永宏

一、认真研究新课程高考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一)新课程高考改革的轨迹

(二)新课标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分布

总体特点:

非选择题超量供题限量做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

我们的策略:

八月开始理综训练;指导学生答题顺序;指导学生合理放弃;指导学生合理选择选考模块;指导学生开考前五分钟读题;理综小班辅导:

初期辅导实行套餐式,后期实行菜单式,专家诊断、聚焦试卷;理综训练营:

理性答题学会放弃合理用时会题写对从容自信乐观应试;全仿真训练:

尽早启用考试用笔;试卷可做应急草稿纸;模拟考试的全仿真训练

(三)银川一中高考化学必考、选考开设情况

高一开必修1-2,每周3+1节课;高二开选修有机、原理、结构,每周4+1节课;高三复习,每周5+1+1节课。

二、新课标《考试说明》、山东《考试说明》与原《考试大纲》的比较

Ⅰ.考试性质

新课标《考纲》与原《考纲》考试性质定位一致。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能力要求

新课标《考试说明》将原《考试大纲》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新的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重组后,对“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与旧《考纲》一致

Ⅲ.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必考部分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包含化学科学特点和价值、科学探究、化学反应本质、定量研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5个子项的内容,其中,除“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外,都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也是以前教学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内容。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删去原《考试大纲》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将原考纲中“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的考试要求,降低为“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删去“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山东:

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a.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b.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c.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以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问题(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增加“了解核素的含义”“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等内容。

5、化学反应与能量:

增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理解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等。

删去原《考试大纲》中“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将“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调整为“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年又增掌握常见氧化还应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山东:

在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增加了了解能量变化的规律。

山东: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与有关概念及其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增加“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

删去“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

7、电解质溶液:

增加“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没有提及“酸碱中和滴定”的要求。

山东: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对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对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新课标《考试说明》该部分必考内容要求比较低,只突出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不要求用同系列原理拓展到类属,也不要求从官能团的角度去分析物质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凸显必考内容的“基础性”要求。

山东增加: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所发生反应的类型。

(五)化学实验基础

1、增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等内容;

2、把“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调整为“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把“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降低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五年的考纲上都为绘制和识别)

山东:

“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在实验能力要求方面,原《考试大纲》要求“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而新《考试说明》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要求考核“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六)化学计算

对纯数学运算的要求降低,删去原《考试大纲》中的化学计算专题。

将化学计算穿插分布在各模块的不同部分,强调化学计算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流程等结合,体现计算为化学应用服务。

二、选考部分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1、增加的内容: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排布”、“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10开始增加了“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10年开始增加了“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山东:

无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山东:

无“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2、将“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调整为“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将“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调整为“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山东:

增加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二)有机化学基础

新课标《考试说明》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四部分,变化的主要内容有:

1、增加“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某些物理方法”;

2、将“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调整为“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3、增加“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4、将“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调整为“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5、新课标《考试说明》更加突出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山东教育厅公告——2012年山东高考文理综采用山东卷

一、2012年我省夏季高考将继续采用“3+X+1”的模式。

二、经多方认真分析、论证和研究,并征得教育部同意,2012年,我省夏季高考的语文、数学(含数学文和数学理)、英语(不含听力部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基本能力继续使用山东卷。

四、《考试说明》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力求在2011年高考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我省的教育教学实际。

因此,2012年高考考试内容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特点

(一)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题型

新课标山东卷高考化学试题题型

第Ⅰ卷:

七个选择题,28分。

第Ⅱ卷:

六个大题,50分。

必考三个大题,实验题、无机推断题、化学反应原理,42分。

选考三个大题,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各8分。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化学试题题型

第Ⅰ卷:

七个选择题,42分。

第Ⅱ卷:

六个大题,58分。

必考三个大题,实验题、无机推断题、化学反应原理,43分。

选考三个大题,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各15分。

(二)2011年新课标卷高考化学试卷总体特点

(三)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考查的重难点内容

选择题:

主要考查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

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速率和平衡、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电解质、电化学、反应热、元素化合物知识及与实验、计算的融合、有机物代表物的分子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等

无机推断题:

考查知识的综合性,通过情景综合因素考查综合能力,写分子式、方程式、推断依据或说明原因(理由),10年开始考查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

实验重点考查:

实验设计和评价。

紧密联系实验基本操作和原理,考查实验过程。

突出过程方法目标的考查。

要求考生从实验目的、设计装置、仪器、试剂、步骤、现象、原理等各个实验环节来掌握实验实验知识、提升实验能力。

实验可能命题要点:

仪器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连接、方程式的书写、实验异常、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实验操作步骤、分析实验细节理由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实验数据处理、环境保护等。

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内容:

基本理论重点考查、都把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作为必考内容、重点知识点重点考,(如:

化学反应与能量;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有关的计算;电化学原理应用,溶度积常数计算等、试题难度适中。

有机化学基础考查内容:

重点考查有机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符合规定要求的特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推断、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核磁共振谱图峰的个数与有机分子中不同类型氢关系的应用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典型晶体结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

示式的书写、价电子排布、杂化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熔沸点比较、氢键、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晶胞的相关计算、晶格能的比较等

(四)对新课程化学高考的认识

课标、教材在变,学科知识不变;高考模式在变,试题呈现方式在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理念、观念在变,高考选拔的方式不变阅卷的形式及评卷的标准在变,考题的形式不变

四、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

如何搞好这一年的化学复习呢?

我们学校高三化学复习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整合教材进行知识点复习

以必修Ⅰ和必修Ⅱ为主线与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整合,进行系统的知识点的复习。

将两个选考模块当做必考进行复习。

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金属及其化合物。

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物质结构与性质。

5、化学反应原理。

6、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阶段针对高考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1、高考题型大专题训练

教师分工协作进行专题知识总结:

解题方法总结:

教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

精选强化练习:

2、关注化学高考热点问题进行小专题热点训练——知识清单

第三阶段学生主动出击、查漏补缺,综合训练、完善提升。

1、重读《考纲》知识查漏。

2、再读课本分类记忆。

3、综合训练注重细节。

4、重温历年考题进行热身训练。

5、关注新信息渗透预测训练。

五、高三备考过程中一些注意问题

1、重视综合、及早入手2、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3、关爱学生,鼓励学生4、调试学生心理,增强学生信心

总之,新课程高考备考要认真研究考试方案,精心组织各项备考工作,师生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而高考复习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全校、全社会的力量从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全方位来应对高考。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