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60076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卷.doc

2016年教师素养大赛试卷

小学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2016.7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四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试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证号下方的数字;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的答题区域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I卷基本素养部分(共30分)

一、

二、

三、填空题(课标理解题,共10分。

每空1分)

2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2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组成。

每个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写话)”“▲”和“▲”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2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篇,规定第三学段(小学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2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Ⅱ卷学科素养部分(共120分)

四、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对应题目中将该项涂黑。

26.“大雁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这句话中的三个“一”字的正确读音是(▲)

A.yìyìyíB.yíyíyīC.yìyíyīD.yíyíyí

27.下面四个字中韵母不同的一项是(▲)

A.伸B.深C.身D.升

2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冗杂(rǒnɡ)B.山岚(lán)C.诘难(jí)D.粗犷(ɡuǎnɡ)

29.“臼”字(共6笔)的笔顺是(▲)

A.撇、竖、横折、点、点、横B.撇、竖、横折、横、横、横

C.撇、竖、横、横折、横、横D.撇、竖、点、横折、点、横

30.下列造字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A.鸟甘B.见网C.焚信D.秉虎

3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情事故B.鼎立相助C.世外桃园D.声名鹊起

32成语“莫名其妙”的“名”正确的解释是(▲)

A.名声B.说出C.名字D.拥有

33.下列句子中敬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本公司新推出两款超大液晶屏电视机,欢迎致电垂询。

B.阁下有什么不满,敬请留下宝贵意见,以待我们日后改进。

C.老先生,您高寿啊?

D.张先生,有时间的话,到我府上喝杯茶吧。

34.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终被逼上梁山,他最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受重伤而死。

B.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奉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

C.汤姆•索亚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喜背书,却在礼拜仪式上从校长手里获得了奖品(一本《圣经》),出尽了风头。

D.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35.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说: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可以看出他对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他自己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诗词文中的名句。

他多次引用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诗,作者是(▲)

A.苏轼B.王冕C.杜甫D.郑燮

五、基础知识(10分)

3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3分)

①(wèi)▲蓝②(tián)▲淡③金(bì)▲辉煌

④薅(▲)草⑤明晃晃(▲)⑥夹(▲)竹桃

37.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5分)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__①__写出浓浓春意,__②__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__③__,__④__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__⑤__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

①▲②▲③▲④▲⑤▲

38.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名篇(4.5分)

①最是一年春好处,▲。

(▲(填作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

④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毛泽东《清平乐》)

⑤▲,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六、文本阅读。

(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释】①闵:

同“悯”,担心、忧虑。

②芒芒然:

疲倦的样子。

39.解释下列加点字。

(3分)

①今日病矣(▲)②予助苗长矣(▲)③其子趋而往视之(▲)

40.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段以▲为主,第二段以▲为主。

4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②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42.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请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

(4分)

答: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8分)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太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

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不应该只是板着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

在语气和修辞上,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

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

如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

“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

“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

“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要思考的。

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

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

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

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

换一种思维方式,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

(作者:

张颐武。

选自2015年1月1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4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答:

4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分)

答:

45.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意?

(2分)

答:

46.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

(4分)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

奇怪吗?

我家竟有家徽。

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

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

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

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

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

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

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

“你不用躲了,出来吧。

”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

“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

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

“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

”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来源:

Z,xx,k.Com]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

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

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

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

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

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

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

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作者:

余华。

选自《余华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文章有删改)

47.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

(4分)

答:

48.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4分)

答:

49.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6分)

答:

50.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3分)

答:

七、书面表达(60分)

5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学段学科,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