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6242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docx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设计概论》

英文名称:

DesignIntroduction

学分:

2学分

总学时:

36学时

适用专业:

产品设计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教学任务

课程类别:

专业通用课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设计概论》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以及对设计范畴的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上探索。

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工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以其前瞻性、超前性与创新思维投入到设计中。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

二、课程教学目的

(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

1.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

理解设计的发生及相关设计历史。

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

2.建立市场意识,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专业核心观念。

3.熟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环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发现设计点,构思设计方案的基本技能。

4.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非专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品质;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含学时分配要求、重难点、核心知识点、创新点)

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

重点

难点

核心知识点

第1章绪论(2学时)

讲授设计的本质、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与美术的区别与联系,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与作用、现代设计内涵的延伸。

掌握设计的本质、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与美术的区别与联系,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与作用、现代设计内涵的延伸,以及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

设计的本质

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

设计的本质、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第2章设计的发展历程(6学时)

讲授设计的源头:

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工业革命、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掌握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设计是如何一步步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思想,德国工业联盟的宗旨、芝加哥建筑学派、功能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思想

功能主义

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第3章设计的类别(6学时)

讲授设计的分类: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掌握设计的类型: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重点了解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各种类型。

三种设计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分类、及应用领域

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各种类型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各自的特征

第4章设计的特征及原则(5学时)

讲授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文化特征。

掌握设计与艺术的相互关系、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文化的构成和内涵。

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文化特征

设计文化的构成和内涵

 

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文化特征

第5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程序(5学时)

讲授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掌握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第6章设计思维与创意(6学时)

讲授设计创意的方法、设计创意的原则。

掌握设计创意的方法、设计创意的原则以及设计创意的表现方法。

设计创意的方法

设计创意的表现方法

设计创意的方法、设计创意的原则

第7章设计师(2学时)

讲授设计师的历史演变、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设计师的类型,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重点掌握设计师的角色定位、社会责任,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

设计师的定义是什么?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品质,以及如何理解“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为理论课,实践项目均安排在课外进行)

章次

课题

实践项目

实践目的

第1章

绪论

课外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设计作品,并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

激发兴趣,促使主动接触专业和行业

第2章

设计的发展历程

以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为灵感,创作一些相关专业内的设计作品,比如海报,标志等。

强化对每个时期设计风格变化的印象,学会借鉴以往的优秀设计作品

第3章

设计的类别

第4章

设计的特征及原则

第5章

现代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活动的分工和工作,并将整个过程以文字和影像方式进行记录并上交。

掌握设计的程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0

第6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相关的具体设计项目,集中进行创意表现,然后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并进行课堂PPT演示。

训练设计创意的表现方法以及沟通协作精神

第7章

设计师

将自己最喜欢的设计师以及代表作品向同学作一个介绍,完成PPT的制作。

培养表达能力

五、说明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热点话题讨论、演讲陈述、实训

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开发内化教学法,在课程之初列出十本左右参考书目,并在课程中间就参考书目中某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提问。

每次课前给出下次课预习内容与章节思考题,下次课时首先进行了预习与思考题的反馈,教师现场进行点评和讲解。

《设计概论》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理论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分析和课外实践项目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

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实践性设计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经过集体讨论、团队合作,最后将设计作品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了互评交流,在这样的实践项目展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设计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激发了设计创意,拓宽专业思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其沟通表达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开发内化的教学方法,将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培养。

2.作业及辅导答疑要求

作业不少于4次

辅导答疑:

课内答疑,随教案记录;课外辅导,可单独使用辅导答疑记录本,记录时间、地点、学生、问题、解答。

3.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考查

学生最终成绩由期末考查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和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60%,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三部分组成)构成。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使用教材:

《设计艺术概论》朱和平 编著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03,2012年1月第5次印刷

2.教材内容处理:

36个学时里面,要全部详细讲完教材章节不太可能。

为了使得教材内容紧凑,所讲内容时效性强,教材章节顺序需要稍作调整和取舍。

实际讲授中,把教材第二章中四个小节合为一个大的章节,为设计的多重特征,为了强调实践将第三章中各个小节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讲授。

3.主要参考书: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1版(2002年9月1日)ISBN:

9787500648314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2004年10月1日)ISBN:

9787535725936

[3]《设计概论》,荆雷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

第1版(2007年12月1日)ISBN:

9787531029212

二、教材选用情况及参考书(详细阐述)

(一)教材

《设计艺术概论》朱和平 编著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03

2012年1月第5次印刷

教材分析:

该教材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导论篇,包含设计的本质、类型、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发展概况,二是原理篇,包含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科技、设计与经济、设计与文化,三是方法篇,包含设计师、设计创意与表现、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设计批评。

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简明扼要,并收录了很多案例,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结合案例分析,对知识的应用有较好的把握。

结合实际,36个学时里面,要全部详细讲完教材章节不太可能。

为了使得教材内容紧凑,所讲内容时效性强,教材章节顺序需要稍作调整和取舍。

实际讲授中,把教材第二章中四个小节合为一个大的章节,为设计的多重特征,为了强调实践将第三章中各个小节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讲授。

(二)参考书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1版(2002年9月1日)ISBN:

9787500648314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2004年10月1日)ISBN:

9787535725936

[3]《设计概论》,荆雷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

第1版(2007年12月1日)ISBN:

9787531029212

教材分析:

(1)《世界现代设计史》共分九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

(2)《设计学概论》包括导论、设计的多重特性、设计源流(中国部分、西方部分),设计的类型,设计师、设计批语共七章。

该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在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在书中,尹定邦教授精辟的指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和"独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是认识设计与艺术的关系问题的三个误区,并对设计学科中的不同门类及其具体范畴进行基本界定,辩析要领,阐明要素。

该书为文化部全国高等艺术教育"九五"规划重点教材。

(3)什么是设计?

什么是现代意义的设计观念?

怎样才能把握现代设计意识去完成设计?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设计师等。

《设计概论》试图以一种教学体例的论述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热点话题讨论、演讲陈述、调研报告

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开发内化教学法,在课程之初列出十本左右参考书目,并在课程中间就参考书目中某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提问。

每次课前给出下次课预习内容与章节思考题,下次课时首先进行了预习与思考题的反馈,教师现场进行点评和讲解。

《设计概论》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理论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分析和课外实践项目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

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实践性设计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经过集体讨论、团队合作,最后将设计作品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了互评交流,在这样的实践项目展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设计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激发了设计创意,拓宽专业思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其沟通表达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开发内化的教学方法,将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培养。

(二)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实训项目+网络资源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名家访谈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专业、行业实际;通过网络交流,及时解惑答疑,并将相关设计信息包括最细国内外设计比赛及其获奖作品即使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参与实际项目,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应用。

四、实践教学安排

(一)实践教学设计思想与预期效果

《设计概论》课程是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一般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对《设计概论》暂无明确的实践(验)教学要求。

但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做到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突出广告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设计概论》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至少应体现以下方面:

1.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2.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向多样化教学;

3.由教学内容从设计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向着力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正确理解及实际应用能力转变;

4.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培养、组织、指导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特别是非专业素质及

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转变;

5.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变。

(二)实践教学安排(本课程为理论课,实践项目均安排在课外进行)

章次

课题

实践项目

实践目的

第1章

绪论

课外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设计作品,并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

激发兴趣,促使主动接触专业和行业

第2章

设计的发展历程

以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为灵感,创作一些相关专业内的设计作品,比如海报,标志等。

强化对每个时期设计风格变化的印象,学会借鉴以往的优秀设计作品

第3章

设计的类别

第4章

设计的特征及原则

第5章

现代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活动的分工和工作,并将整个过程以文字和影像方式进行记录并上交。

掌握设计的程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0

第6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相关的具体设计项目,集中进行创意表现,然后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并进行课堂PPT演示。

训练设计创意的表现方法以及沟通协作精神

第7章

设计师

将自己最喜欢的设计师以及代表作品向同学作一个介绍,完成PPT的制作。

培养表达能力

五、课程考核(主要阐述考核的创新改革思路)

(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课程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进行,即品格、能力、观念、知识、方法,那么,单纯的考核知识,显然不够全面。

为使课程考核从考知识向考“五大体系转变”,使考核的价值最大化,传统考核方式势必需要变革。

《设计概论》课程的考核除笔试之外,增加演讲陈述部分。

笔试部分以分析题、辨析题、论述题、简答题、创作题等主观题为主,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演讲陈述部分,学生在指定范围自选课题,收集准备材料,制作PPT上讲台演讲陈述,考查专业同时,对相关非专业素质进行考核。

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查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评分标准也多元化,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