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675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docx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今天下午,我们讲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影响和对我军建设的启示,重点是对我军建设的启示。

今天下午这个题目,我觉得我在这讲也是比较难的一个事情,因为这场战争关心的人太多了,而且了解这个情况的人也非常多。

实际上,大家对这场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对它的一些看法都有结论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了自己一整套的看法。

所以说今天的题目虽然是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影响及对推动我军建设的启示,但我不是把战争的概貌全部讲一遍,而是把我认为重要的方面讲一下。

我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冷战后两大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美国频繁采取战争行动的基点;第二点,伊拉克战争的特点,这一点我讲的非常简略,因为一个是要控制时间,另外大家已经知道的东西我就尽量少讲;第三点,伊拉克战争对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启示。

    

    一、冷战后两大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美国频繁采取战争行动的基点

    

    我们以前讲过多次,伊拉克战争看出了美国这种霸势的上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局势影响非常大。

俄罗斯地缘政治专家伊瓦绍夫讲,现在的情况是“国际生活的武力化”。

伊拉克战争证明了这点,实际上远不止伊拉克战争。

我在北京参加社科院、外交部的一些会议,我印象特别深,在会上社科院有的老专家讲,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20世纪的这种活法所有的人都腻歪透了,要换种活法,不想照20世纪的活法去生活,21世纪要换一种崭新的活法,就是战争应该退出国际政治舞台。

人类应该通过和平的、谈判的、调节的、让步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而不应该采取军事行动。

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理想的境界,而不是我们说的客观现实。

我们说的客观现实是能否换成一个新活法的客观现实。

    世纪之交,从91年的海湾战争,93年美军出兵索马里,94年出兵海地,95年轰炸波黑,96年空袭伊拉克,98年空袭伊拉克、突袭阿富汗和苏丹,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

在这种战争态势下,我们大家都想换一个活法,但从这些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顽强得让我们换不成这个活法,从老布什到克林顿再到小布什,三届美国总统战争行动采取的非常多。

我们今天讲小布什这个西部牛仔,穷兵黩武,克林顿是富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总统,好像他好一些。

但实际上我们看从93年到99年这个期间的军事行动全部都是克林顿所采取的,克林顿的外交在西方被称为“空袭外交”。

    据90年代当时的统计,美国空军战斗出动频繁,已经比冷战时期超过400%。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现在与美国人有一个非常大的观念差别,就是以为新的世纪到来,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政治多极化的问题,那么战争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而美国人不这样。

美国人怎么看?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有这么一道经久不衰的命题,这个命题就是,美国总统睡到半夜,突然间被人叫醒告诉他,美国在世界某处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挑战,问题就是:

请问美国总统作何回答?

哈佛大学是政治家的摇篮,世界各国的政治工作者都到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去学习,包括中国国务院的、中央机关的、军队的都有人去过。

美国教授拿这个问题问学员,学员答不出来,实际上这个教授不希望学员回答,答不出来正好,教授自己回答:

我告诉你们,总统不管他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他的回答是惟一的──“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

”就这么一句。

当然他那个准确的翻译应该是nearestcarrier’“我的离出事地点最近的这艘航空母舰在哪里?

”这是美国人处理事情的方法。

他的利益受到损失或者影响,他首先绝对不会想到让国务院草拟抗议声明,让联合国通过谴责决议,他不会的,他首先想的就是我的打击力量在哪里?

我的报复力量在哪里?

我的维护国家利益的力量在哪里?

而我们对21世纪加以许多美妙的设想。

我觉得在这点上一定要注意,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所证明的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理论推演出来的世界,我们应特别注意我们所面临的真实世界。

    我们中国人非常讲道理,我们讲“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凭借我们的道理走出去了多远?

任何国家都要完成自己的统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今天,我们说我们有理走遍天下,中国必须统一。

就这么一个道理,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到底走出去了多远?

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我们内部越来越多的不同意见,很多人都觉得国家统不统一无所谓,台湾搞台湾的,我们搞我们的,井水不犯河水,何必打。

我们各自过各自的算了。

    外交部李肇星部长在当副部长时,他在我们学校讲他当驻联合匡大使期间有一种悲壮感。

我们当时间他什么叫悲壮感?

他说这种悲壮感就是大大小小189个联合国的成员国,人家都统一了,我们没有统一,我们不管见了哪一国代表,都是腰一弯,头一低,手一伸,感谢对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笑声)。

都是这一句。

我们看,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头三句话肯定要出来这一句。

这是我们一个相当不正常的状况,一个国家处于分裂的状况。

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就是这个状况,大家习惯了,感谢对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这句话都习惯了,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觉得很正常,而实际上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状态。

这对于我们的国际形象、我们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有极大的制约,我们在每一个重要的场合首先想到的问题是怎么把台湾代表压下去,不要让台湾代表混进来,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对我们的外交产生了很大的牵制。

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对台湾不放弃使用武力,好像是和世界的民主潮流有点背道而驰,好像是理由不太无分了。

我们“有理走遍天下”,但并没有走出多远,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走出去。

美国人是“有力走遍天下”,凭借武力在全世界横行,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联合国不承认它照样打,联合国没有批准伊拉克战争照样打。

    伊拉克战争之后,我们今年5月在美国访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请我们吃饭,裴怀亮校长对王英凡说:

“我有个问题,美国人已经取得了胜利,正在要求联合国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法国、德国和俄罗斯正在顶,中国也在顶,反对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能不能顶的住?

”因为美国占领伊拉克后,想出售伊拉克的石油,拿石油来完成它的所谓战后重建,那么就要联合国取消制裁,它才能出售伊拉克的石油。

王英凡讲,“顶不住,早晚的事,只有追认,没办法,大国为了自己的面子撑一下。

”我们访美还没有结束,提案就通过了,有条件的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一二三四五列了很多条件。

条件是什么,按王大使的话说,就是为了维持大国的面子,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还有中国人,还要要面子,弄个台阶下。

我们讲这是国际政治的形势,是“有理”走遍天下还是“有力”走遍天下?

    当然,这种现实按照俄罗斯地缘政治学院院长伊瓦绍夫的说法是“国际生活的武力化”,武力正在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的东西。

美国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像今天这样广泛使用武力,穷兵黩武,它有一个过程。

但我觉得也不像我们今天很多的学术论文、很多报告所讲的这样,美国今天的力量主要是来自新军事革命、新军事变革、高技术战争、信息化作战、远程精确打击,决不仅仅如此。

美国人从来不是这样认识的,他们也不敢把他们所有的优势全部归结到新军事革命上面去。

我们在这里简单回顾一下,二战以来美国走过的这段霸势上升的势头。

    二战以后的第一场战争——朝鲜战争,美国人自己统计,54246个美国人死亡。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修正案,限制美国总统发动战争的权力。

因为美国国会的议员讲,中美没有宣战,竞然能在一个半岛打三年,五万多美国人死亡。

怎么回事?

就是总统权利太大了。

当然,这个修正案没有削弱和限制住总统的权利。

紧接着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

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墙黑色大理石墙面上58209个死亡、失踪的名字,一个一个刻在上面。

越战之后,美国国会通过《战争权利法案》对美国总统发动战争的权力加以进一步的量化限制:

一周之内必须向国会做出明确的报告,一个月之内必须取得明确的战果,三个月之内必须完成撤兵的准备。

实际上把军事行动基本控制在100天以内必须完成。

这是冷战给美国带来的一个非常沉痛地教训,美国感到极大的压力。

冷战期间,美国虽然是打这个打那个,但还是非常谨慎。

    冷战结束了,转折点出现了,让美国自己都淬不及防。

海湾战争,很大的转折,死亡146个人。

我们今天很多人讲海湾战争似乎美国打了场胸有成竹的战争。

美国人是这样的吗?

美国人完全没有想到。

海湾战争在预测战场伤亡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后勤局与国家战略研究所计算机是模拟一致的,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战场死亡人数1.5万到1.7万。

所以,当部队往前方开进的时候,国防部后勤局定做的1.5万个装尸袋同时前送,但1.5万个装尸袋才用了146个,这场战争就搞定了。

这146个人当中还有35人死于友军火力误伤,被英国人打死的(笑声)。

因为这35名美军分乘两辆装甲车,被英军飞机误认为伊拉克军队的装甲车,发射导弹击毁,35名美军当场阵亡。

如果除掉被英国人打死的这35人,真正在海湾地区阵亡的人数只有111人,以这么小的代价打下来,美国人没有想到。

后来为什么100小时地面战斗马上终止,战斗没有打下去?

后来很多美国人说老布什当初就应该把萨达姆推翻,那么就没有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了,当初就是没有斩草除根,弄的不彻底。

这就是我们讲的“站着说话不腰痛”,你是在2003年讲1991年的事。

在1991年的时候美国人只有教训,只有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的教训,在这种教训之下,特别害怕出现那种局面,见好就收,取得了胜利马上停止,然后战争停止宣布胜利,他根本没有今天这样大打出手的本钱,因为他满脑子还是越战和朝鲜战争的班梦,他还没有从这个梦中醒过来。

    我们说海湾战争是个转折点,90年代以来美国霸势的上升,从海湾战争开始,每一步都是战争台阶,大家感觉到90年代来,美国的气焰越来越高。

一步一步,每一个台阶都是战争的台阶,它是从一个一个战争的台阶走上来的。

科索沃战争实现了它梦寐以求的“零伤亡”。

科索沃战争,北约、美国空军总共给南联盟造成2000亿美元的损失,而美国人损失了两架飞机,一架F-117,一架F-16,两架飞机的飞行员都被美国战地后方救护组织全部抢回来了,一个人没有丢。

当然后方有摔死的、病死的,但战斗死亡一个没有——零。

当然我们说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的地面部队没有出动,那么阿富汗战争地面部队出动了,22个人的代价推翻了一个政权,塔利班政权倒台。

这是我们讲国际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我们今天想换一个活法,而国际上一个非常强的力量就不让我们换这种活法。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共和党和民主党,一致通过了一个决议,授予布什总统全权发动一场针对伊拉克的战争:

在你认为合适的时候你可以采取你认为合适的力量发动一场针对伊拉克的战争。

这是我们看到的国际政治生态的重大转型。

我们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之后,国会所通过的决议对总统限制的那种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国会正在给总统放权,给你权力,你去干去吧。

美国国会在9·11之后,连续几年对国防部报上来的国防预算不断追加,追加80亿美元,追加130亿美元。

国会说你们报少了,你们有项目漏掉了,给你们加上去。

国会追加国防预算,世界各国都是国防预算报上来,国会要砍一刀,而美国是特例——追加。

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形势,它不是理论推导出来的,它是一个现实。

在冷战时候通过战争行为解决政治问题,代价极其巨大,那么冷战之后,战争正在变成一把越来越锋利的快刀,解决政治问题非常厉害。

政治问题是一团乱麻,战争这把快刀能够非常快的斩断它。

如果通过和平谈判的方法来解决,旷日持久,讨价还价,漫无边际,而一场战争却很利索。

对伊拉克经济封锁10多年时间没有用,而一场战争,20天时间就摧垮了一个政权。

战争正在变的越来越便宜。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军事行动越来越成为美国政治家的首选,主要是代价很低,效果很大,解决问题很麻利,没有那么多拖泥带水的事情。

当我们想换个活法,我们以为军事行动应该退出国际政治舞台的时候,军事行动正在变成一把美国人认为越来越锋利的、解决问题的快刀。

我觉得这是我们面临的一种现实。

    美国这种力量的上升,这种霸势的上升,军事行动变成快刀了。

那它过去就不是快刀吗?

它今天是快刀,是不是就是我们前边讲的命题,全部都是新军事革命的影响?

我们讲,美国人归结的第一条原因是有庇护的战争不复存在。

就是在全球动手的政治条件。

过去的所有战争都是有庇护的,非常难办。

朝鲜战争,朝鲜背后有中国,中国背后有苏联,互相庇护,非常难,牵一发动全身,最后一个都动不了。

越战期间,中苏分裂了,但并不妨碍中苏两个大国并肩站在越南背后,美国毫无办法。

美国人把他们今天所有的优势,第一条归结于有庇护的战争不复存在。

那么第二条,他才归结为新军事革命带来全新战争能量,这两条因素相互作用。

我们在讲到第二条的时候,往往忘记了第一条,就是有庇护战争不复存在,这种有庇护的战争给美国人造成过非常大的困扰,他毫无办法。

我们这举个例子,朝鲜战争。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了之后,因为美军当时已经接近鸭绿江边了,解决北朝鲜部队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他要全部围歼。

这时候志愿军出兵,把美军压到南方去了。

    麦克阿瑟认为,主要问题是中国,要想打败朝鲜,首先要打败中国。

麦克阿瑟提出的对华作战三点方案,第一,以海军封锁中国沿海;第二,轰炸中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的重工业基地;第三,不惜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动用核武器。

麦克阿瑟就是要解除这种庇护,中国人你庇护朝鲜,那么我就要攻击你。

麦克阿瑟就是因为这三点对华作战提案,被杜鲁门撤消了远东美军总司令的职务。

杜鲁门说,以海军封锁中国沿海,无法阻止中国内地工业对朝鲜前线源源不断的供应;轰炸中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的重工业基地,无法阻止苏联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对中国朝鲜前线源源不断地战争物资的输送;如果轰炸西伯利亚铁路就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时美军参联会主席叫布莱德雷,他讲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现在爆发,我们也许有输的危险。

美国人没有做好推备。

杜鲁门说,如果按照麦克阿瑟的主意,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使用核武器,那么也会给斯大林在南朝鲜和日本使用核武器,轰炸美国驻韩驻日基地提供口实,所以不行,麦克阿瑟必须解职。

    中苏分裂之后,中苏论战吵的一塌糊涂,我们说它是修正主义、社会帝国主义。

我个人认为,在感情用事的情况下,我们也说了一些偏离历史事实的话。

比如说,在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络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后来我们还账还了很长时间,当时中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以至于中国的财政非常窘迫。

今天实事求是、客观地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财政归还苏联的贷款从来没有超过3%,比率很低,况且苏联给我们志愿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要价非常低,比我们今天不管是购买俄罗斯,还是购买以色列的武器要便宜的多。

就庇护的问题,我这里给大家列三条,第一条,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向我们提供了64个陆军师、22个空军师的装备。

走上朝鲜战场的是一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下朝鲜战场的是一只陆海空军和炮、装、工、通、化诸军兵种齐全的现代化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朝鲜战场上完成了整个军队的现代化改装,装备和编制完全不一样了。

64个陆军师有20个陆军师的装备是无偿赠送的,22个空军师装备里面有8个空军师的装备是无偿赠送的。

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米格-15战斗机,斯大林一次性无偿赠送我们382架。

我想这是我们为什么能够在朝鲜战场上顶住美国人的第一条。

我们再看第二条,朝鲜战争期间13个苏军航空兵师进入我们东北、华东工业区和首都担负防空任务,防止美国空军轰炸中国的东北、华东工业区和首都,一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具有了防御的能力,苏联的空军才陆续撤出。

第三个,朝鲜战争期间,两个苏军航空兵师帮助我们在清川江以北建立了“米格走廊”,200多名飞行员牺牲于朝鲜战场,他们总共击落美国飞机1000多架。

当时年轻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才飞了几十个小时、一百多个小时,对手美国空军飞行员飞行了几千个小时,我们空军是在苏联空军带领之下打出来的。

我们的空军英雄王海、张积慧等,全是在苏联飞行员带领之下打出来的。

这是一个历史事实。

当然今天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历史事实从我们的志愿军军史,从我们的很多历史记载上看不见这样的记录。

没有我们的支持,金日成肯定不行,没有斯大林的支持,没有苏联作中国的后盾,我们也极其困难。

这就使得美国当时感觉到空前的难受。

    今天我们讲美国也不是一直耀武扬威的,美国也是有过打掉牙齿合血吞的时候,美国人讲朝鲜战争使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接受有限战争的概念。

美国当时明明知道朝鲜上空作战的有苏联飞行员,但对国内舆论不敢公布。

因为苏联飞行员来了之后,我们要求他把苏联的军装脱下来,换上志愿军或朝鲜人民军的服装,然后赶紧学汉语或朝鲜语,在空中通讯千万不要使用俄语,一定要使用汉语或朝鲜语。

大家想,在空战这种瞬息决定生死存亡的情况下,你让一个外国飞行员去回忆他才学了几周的外语来完成空中通讯,这是非常困难的。

他们在情急之下大量的使用俄语,被美国远东空军在地面全部接听到,知道空中作战的都是苏联飞行员。

但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不敢公布,因为一且对国内舆论公布,国内要压美国政府在亚洲做过多的投入,要压美军在亚洲多投入兵力,多投入兵器,杜鲁门说这么一来我们就上了斯大林的当了。

苏联重点在欧洲,美国的重点也在欧洲,杜鲁门认为斯大林在远东找了朝鲜这么个地方,把美国的兵力全部吸引过来,这样在欧洲美国毫无办法,所以这个地区是个有限的战争,第一次接受有限战争概念,只能使用有限的力量,在有限的时空达到有限的目的,一定要限制。

这就是后来为什么美军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在国会作证,要把麦克阿瑟撤职的重要原因。

他在国会上作证时说,因为麦克阿瑟要发动对华战争,而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就会把我们卷入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之中。

”这句话后来成了名言。

正因为它非常有名,它在很多情况下被我们自己广泛的错误引用(笑声)。

我们很多人说,朝鲜战争美国人犯了“四个错误”。

美国人从来没有说过朝鲜战争他们犯了“四个错误”,他们说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就会出现这“四个错误”。

朝鲜战争这种有庇护的战争,中国对朝鲜的庇护,苏联对中国的庇护,使美国感到空前的艰难。

    越战也是一样。

越南战争之所以能打14年,越南人民取得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中苏对越南的支持极其重要。

我这里给大家列一组数字,1965年到1975年我们的援越物资200亿美元。

这是在什么时间?

是我们“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革”结束之后,我们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讲,“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拿出200亿美元援越,枪支184万文,火炮6万余门,枪弹10亿发,炮弹1600余万发,坦克500余辆,舰艇150艘,飞机140架,装甲车300余辆,汽车1.5万辆,有线电话4万部,无线电台3万部,军服1000万套,大量的油料、被装、药品、卫生器材和食品。

这就是越南战争期间,一个小国为什么能够战胜一个大国。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里面有句话,我们今天看很有意思。

《中美上海公报》中方写中方的观点,美方写美方的观点。

中方的观点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小国只要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拿起武器起来和大国斗争,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小国”(笑声)。

这是我们冷战期间一个标难性的结论,甚至是一个公式。

冷战之后,我们哪一个也套不上去。

大家都在盼望第二个越南,但从来没有出现。

海湾战争时萨达姆就讲,要让伊拉克变成第二个越南,没有变成。

l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米洛舍维奇讲要把科索沃变成第二个越南,也没有变成。

塔利班讲要让阿宫汗变成第二个越南,也没有变成。

我们讲萨达姆也好,米洛舍维奇也好,塔利班的领导者包括他们的奥玛尔等等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形成越南战场的基本条件——大国的支持。

中国的支持是这样的,苏联的支持比我们的支持还要多的多,量还要大的多。

越南当时有自己一个统计,通过北方“胡志明小道”把战争物资送到南方,6吨物资送到前方只剩1吨,5吨物资要被炸毁或抛弃到路上,因为美国空中封锁相当严。

不要说6吨炸毁5吨,你就是l0吨炸毁9吨,20吨炸毁19吨,中苏两个大国也能保证战争物资源源不断的前送,美国飞机炸都炸不完。

越南战争后期,中国军事代表团到了越南,越南的山洞里中国的粮食在发霉,中国的武器弹药在生锈,物资量太大了,用都用不完,美国炸都炸不完。

这就是我们讲,冷战时期,有庇护的战争对美国巨大的限制。

    美国人在越南战争期间规定的北纬17度线以北绝不过线,中越边境40公里以内的范围绝不轰炸。

当时美国总统约翰逊非常得意,他跟他手下人讲,中越边境40公里以内范围没有我的命令他们连个厕所部不敢轰炸(笑声)。

为什么要这么做?

约翰逊讲绝不给中国人提供介入越南战争的口实,不能让它产生新的大量的庇护。

这就是冷战期间标准的对抗。

那么这种情况今天有没有?

没有。

我们说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实际上标志着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

表面看是小国,朝鲜、越南,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战争,两个阵营之间的战争,这就非常难办。

美国人讲有庇护的战争,没有办法。

现在是社会主义阵营作为一个总体崩溃了,中国“韬光养晦”了,我们今天再也不会主动支持一个小国和另外一个大国完成对抗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获得一个全新的政治条件——所谓的有庇护的战争不复存在了,冷战时期戴在手上脚上的这个手拷脚镣解除了,获得一种空前的能量释放,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和美国对立的阵营、集团一个也没有了。

今天美国这个角色之所以在舞台上蹦的比以前高了,连续翻跟头翻的都比以前多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连美国人自己都认为,有庇护的战争不复存在了,美国获得了一个全球动手,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一个一个的打,打完你再打他的一个最有利的国际政治条件——有庇护的战争不复存在。

这是第一。

    第二点,就是新军事革命给美国带来了全新的战争能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到90年代,新军事革命突飞猛进的发展,它恰恰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契合在一起。

一方面,美国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全球动武的政治条件。

另外一方面,出现了技术条件,新军事革命给美国带来非常大的技术条件。

新军事革命如果把它简单概括一下,实际上也没有多复杂,就是二战以来所形成的三大技术:

空间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这三大技术的交融。

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三大技术之间的融合,运用到军事上就出现了一种新军事革命。

就三大技术融合对军事的应用,我给大家举个例子,1995年美军在波黑使用的实时数据链。

8年以前,波黑塞族的阵地,美国人准备轰炸,有无人机在上空盘旋,侦察和照相,当然不是一架是数架。

无人机迅速把拍到的图象发给太空的中继卫星——由中继卫星转发给在匈牙利的无人机地面站——无人机地面站计算机系统经过初级的处理以后,马上再把信号发给中继卫星——再转发给在英国的联合分析中心,联合分析中心对无人机信息做进一步深加工——然后再转发给中继卫星,由中继卫星转发结五角大楼的指挥所——五角大楼的指挥所指挥轰炸机、战斗机去轰炸波黑的阵地,把经过处理的图象转发给战斗机飞行员,战斗机飞行员雷达座舱屏幕所呈现的图象不是本机雷达的图象,而是波黑无人机的图象。

整个中转过程在4秒钟以内,一般在2.5秒以内,非常复杂的图象也才4秒。

我离目标几千公里,目标上空清晰可见,它所有的变化全部在我的屏幕上,不是我看到的,是转过来的。

信息的流动不仅仅是情报的传递,连续的实时的高速的信息流动起来,已经变成巨大的战争能量。

    美国人讲,目前95%的信息侦察情报、90%的军事通讯、100%的导航定位、100%的气象信息来自于太空的信息系统。

俄军现在的70%的战略情报、80%的军事通讯依赖于太空系统。

这是今天作战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我们过去讲争取制高点,今天太空正在变成一个全新的制高点。

美国一个评论家讲,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成功动用武力,因为它有无可匹敌的卫星群,能够实现即时通讯、强力监视和精确定位,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新的情况。

今天某个地区要发生战争,一个非常简单的症候,就是该地区上空卫星云集。

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总部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