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相关问答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904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LTE相关问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TE相关问答题.docx

《LTE相关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相关问答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TE相关问答题.docx

LTE相关问答题

LTE相关问答题

1.LTE关键技术

(1)OFDM/SC-FDMA

(2)MIMO多天线技术(3)MAC高阶调制16QAM,64QAM

(4)链路自适应AMC(5)HARQ(6)小区间干扰消除

2.OFDM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1.频谱效率高2.带宽扩展性强3.抗多径衰落4频域调度及自适应

5.实现MIMO技术简单

缺点:

1.易受频率偏差影响2.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3.MIMO技术

(1)发射分集:

多路信道传输同样信息提高接收的可靠性和提高覆盖;

(2)空分复用:

多路信道传输不同信息提高链路容量;

(3)波束赋形:

多路天线阵列赋形成单路信号传输降低小区内干扰,提高覆盖,提升

系统吞吐量。

4.LTE网络结构:

LTE系统由EPC和eNodeB组成,EPC包含MME和S-GW,MME为EPC的控制处理部分,S-GW为EPC的数据业务承载部分;eNodeB之间接口为X2,eNodeB与EPC之间的接口为S1。

5.LTE无线帧结构

(1)FDD模式:

10ms的无线帧由10个1ms的子帧构成,每个子帧由2个0.5ms的时隙组成。

(2)TDD模式:

10ms的无线帧由2个5ms的半帧组成,每个半帧又由5个1ms的子帧,其中4个常规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组成,1个常规子帧包含2个常规时隙,特殊子帧由3个特殊时隙UpPTS、GP、DwPTS构成。

(3)常规时隙配比7种,常用2种,编号1配比2:

2;编号2配比3:

1

(4)特殊时隙配比9种,常用2种,编号5配比3:

9:

2编号7配比10:

2:

2

6.资源分组

(1)RE最小的时频资源单位,频域上占用1个子载波(15KHz),时域上占用1个OFDM符号。

(2)RB系统调度单元,频域上相当于12个子载波(180KHz),时域上相当于1个时隙(0.5ms)。

eNodeB是以1个TTI即2个RB为调度的最小单位。

7.TM模式(TM1~~TM8)常用模式

(1)TM2发射分集

(2)TM3空分复用

(3)TM7单流波束赋形

(4)TM8双流波束赋形

8.下行物理信道与信号

(1)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用于承载下行用户信息和高层信令

(2)PBCH(物理广播信道)用于承载主系统信息块信息,传输用户初始接入的参数

(3)PMCH(物理多播信道)用于承载多媒体信息

(4)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用于承载该子帧上控制区域大小的信息

(5)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

(6)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用于承载终端上行数据的ACK/NACK反馈信息

信号:

同步信号:

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

参考信号:

CRS公共参考信号/DRS专用参考信号

9.上行物理信道与信号

(1)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

(2)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用于承载上行用户信息和高层信令

(3)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用于承载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

信号:

DMRS解调参考信号/SRS测量参考信号

10.LTE系统信息

(1)MIB(主系统信息块)传输的信息(参数):

1.下行链路系统带宽2.PHICH配置信息3.系统帧号4.天线发射数据流数量

(2)SIB1传输调度信息(参数)

●SIB1传输与评估一个UE是否被允许接入小区有关信息以及其他系统信息的调度信息。

1.小区接入相关信息2.小区选择信息3.SIB调度信息4.TDD参数配置5.SI窗口长度6.ValueTag

11.小区搜索

(1)UE解调PSS获得5ms定时,得到小区组内ID(符号同步和半帧同步);

(2)UE解调SSS获得10ms定时,得到小区ID组(帧同步和CP长度信息);

(3)接收并解码PBCH,得到MIB,读取PBCH的系统消息(PCH配置、RACH配置、邻区列表等)及天线配置;

(4)接收PDCCH信令调度的SIB。

12.随机接入信令流程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第一步:

在上行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的Preamble。

第二步:

在DL_S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指示。

第三步:

在UL_S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第四步:

在DL_S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第一步:

在下行的专用信令中分配随机接入的Preamble。

第二步:

在上行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的Preamble。

第三步:

在DL_SCH信道上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13.LTE相关参数

(1)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2)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3)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4)RSSI载波信号强度指示

14.LTE频段

(1)D2570—2620M中心频点:

37850

(2)E2300—2400M中心频点:

38950

(3)F1880—1920M中心频点:

38350

15.MAC调度算法:

1.最大C/I算法2.轮询算法3.比例公平算法

16.调度方式:

持续调度、半持续调度和动态调度算法

17.小区间干扰消除解决方法:

1.加扰2.跳频3.发射端波束赋形4.IRC抑制强干扰技术

5.小区的干扰协调ICIC

18.PCImod3:

LTE网络中PCI=3*GroupID(S-SS)+SectorID(P-SS),如果PCImod3值相同的话,那么就会造成P-SS的干扰;模三的干扰最为严重,主要就是由于PCImod3配置相同,导致PSS读取失败。

19.LTE的设计目标

a)带宽灵活配置:

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

b)峰值速率(20MHz带宽):

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

c)控制面延时小于100ms,用户面延时小于5ms

d)能为速度>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

e)支持增强型MBMS(E-MBMS)

f)取消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如VOIP

g)系统结构简单化,低成本建网

20.e-NodeB的主要功能包括:

a)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即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在上下行链路上完成UE上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

b)用户数据流的IP报头压缩和加密;

c)UE附着状态时MME的选择;

d)实现S-GW用户面数据的路由选择;

e)执行由MME发起的寻呼信息和广播信息的调度和传输;

f)完成有关移动性配置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

21.MME的主要功能包括:

(1)NAS(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2)AS(AccessStratum)接入层安全性控制、空闲状态移动性控制;

(3)EPS(EvolvedPacketSystem)承载控制;

(4)支持寻呼,切换,漫游,鉴权。

22.S-GW的主要功能包括:

分组数据路由及转发;移动性及切换支持;合法监听;计费。

23.P-GW的主要功能包括:

分组数据过滤;UE的IP地址分配;上下行计费及限速。

24.VoIP中调度TTI调度周期20ms

25.LTE的需求目标

(1)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

(2)更高的频谱效率;

(3)更低的时延(包括连接建立时延和传输时延);

(4)更灵活的频谱使用;

(5)简化网络体系架构;

(6)无缝切换;

(7)合理的终端功耗。

26.上行参考信号的作用

(1)用于eNodeB对上行PUSCH和PUCCH信号的检测和相干解调

(2)eNodeB实现对上行信道质量的评估和资源调度

(3)同时还可以用于功率控制,时间提前量和信号到达方向测量等

27.TD-LTE与TD-SCDMA帧结构的区别

(1)时隙长度不同;TD-LTE的子帧长度和FDD-LTE保持一致,有利于产品实现以及借助FDD的产业链;

(2)TD-LTE的特殊时隙有多种配置方式,DwPTS,GP,UpPTS可以改变长度,以适应覆盖、容量、干扰等不同场景的需要;

(3)在某些配置下,TD-LTE的DwPTS可以传输数据,能够进一步增大小区容量

(4)TD-LTE的调度周期为1ms,即每1ms都可以指示终端接收或发送数据,保证更短的时延。

而TD-SCDMA的调度周期为5ms

28.LTE天线传输模式:

(1)TM1,单天线端口传输:

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2)TM2,发送分集模式:

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分集能够提供分集增益。

(3)TM3,开环空间分集:

合适于终端(UE)高速移动的情况。

(4)TM4,闭环空间分集:

适合于信道条件较好的场合,用于提供高的数据率传输。

(5)TM5,MU-MIMO传输模式:

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

(6)TM6,Rank1的传输:

主要适合于小区边缘的情况。

(7)TM7,Port5的单流Beamforming模式:

主要也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8)TM8,双流Beamforming模式:

可以用于小区边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

(9)TM9,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29.多天线技术3种基本增益:

(10)分集增益:

利用多天线提供的空间分集来改善多径衰落情况下传输的健壮性;

(11)阵列增益:

通过预编码或波束成形使能量集中在一个或多个特定方向,这也可以为在不同方向的多个用户同时提供业务(MU-MIMO);

(12)空间复用增益:

在可用天线组合所建立的多重空间层上,将多个信号流传输给单个用户。

30.信道处理需要经过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RE映射、生成OFDM符号等几个步骤。

31.UE上报的RI、PMI及CQI

32.LTE的切换测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其测量是基于频点而不是基于邻区列表的。

UE根据测量配置所指示的频点测量出使用该频点的小区,然后由UE高层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切换候选列表发给网络,由网络选择小区发起切换。

邻区列表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在切换的时候提供必要的详细信息,如CGI等,因此对LTE系统来说,可以尽可能的多做邻区而不必担心由于邻区数目过多而影响测量时间和精度。

LTE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测量报告:

33.EventA1:

表示服务小区信号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eNodeB停止异频/异系统测量;

34.EventA2:

表示服务小区信号质量低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eNodeB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

35.EventA3:

表示同频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质量,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同频切换请求;

36.EventA4:

表示异频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量,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频切换请求;

37.EventA5:

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

38.EventB1:

表示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

39.EventB2:

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类似于UMTS里进行异系统切换的3A事件。

40.功率控制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用无线方式来改变UE或者eNodeB的传输功率,用于补偿信道的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并抑制小区间干扰。

41.功控的作用:

(1)保证业务质量

(2)降低干扰

(3)降低能耗

(4)提升覆盖与容量

42.由于对邻区的干扰主要来自边缘用户,上行功率控制采用部分路损补偿FPC(FractionPowerCompensate)降低对邻区干扰,提升网络容量。

43.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用于上行信道估计和上行定时。

SRS功率控制目的是提高上行信道估计和上行定时的精度。

开环功控:

SRS开环参数的设置,等同于PUSCH功控(针对动态调度);

内环功控:

SRS闭环命令依赖PUSCH,SoundingRS本身并没有特殊处理;

●复用增益

在相同带宽,相同总发射功率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空间信道的维数(即增加天线数目)获得的吞吐量增益。

●分集增益

MIMO系统对抗信道衰落对性能的影响,利用各天线上信号深衰落的不相关性,减少合并后信号的衰落幅度(即信噪比的方差)而获得性能增益。

●阵列增益

MIMO系统利用各天线上信号的相关性和噪声的非相关性,提高合并后信号的平均SINR而获得的性能增益。

●干扰抵消增益

通过利用IRC(InterferenceRejectionCombining)或其它多天线干扰抵消算法,

为系统带来的干扰场景下的增益。

44.LTEMIMO技术

45.2端口发射分集SFBC

46.4端口发射分集SFBC+FSTD

47.LTE中7种MIMO模式:

(1)Mode1:

单天线端口;适用于单天线端口。

(2)Mode2:

发射分集;提供发射分集对抗衰落。

(3)Mode3:

开环空间复用;适用于高速移动环境。

(4)Mode4:

闭环空间复用;提高峰值速率。

(5)Mode5:

MU-MIMO;提高系统容量。

(6)Mode6:

码本波束赋形;提高小区覆盖,抑制干扰。

(7)Mode7:

非码本波束赋形;提高小区覆盖,抑制干扰。

48.TD-LTE的调度周期为1ms。

49.

应用场景

接入类型

IDLE态初始接入

竞争

无线链路失败后初始接入

竞争

连接态上行失步后发送上行数据

竞争

小区切换

竞争/非竞争

连接态上行失步后接收下行数据

竞争/非竞争

50.UE的资源分配以RBG为单位

51.LTE下行信道处理

(1)加扰

(2)调制

(3)层映射

(4)预编码

(5)RE映射

(6)生成OFDM符号

52.PRACH的目的就是为达到上行同步,建立和网络上行同步关系以及请求网络分配给终端专用资源,进行正常的业务传输。

53.终端等级查看:

UECapabilityInformation

ue-Category:

0x3(3):

UE等级类型3(CPE等级为3,MIFI等级为4)

54.MiFi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CPECustomer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

Mod3干扰:

是与天线端口中公共参考信号CRS的分布相关,就如上面的兄弟说的,而天线端口中的公共参考信号在频域中占用子载波的位置(协议中规定CRS位子,在一个PRB中RE的位子是固定的,例如在第一个OFDM符号上占用4个RE,一个12个子载波,可以排列3个不相同组合。

),是和分配给小区的PSS相关的。

LTE中PSS只采用了ZC序列的三种基序列(为了保证正交性和不相关),也就是只有三个不同的PSS序列可以分配给所有的小区,超过三个小区之后,就存在PSS序列的重复,映射到天线端口,就会产生模三的干扰。

主同步序列(PSS)只有3个符号,辅同步序列(SSS)有168个符号,主同步序列和辅同步序列共同构成PCI(共504个符号)。

MS首先解析主同步序列,解析出主同步序列后再解析辅同步序列,因为主同步序列较少,所以在现网解析中容易出现干扰,而干扰的出现即表现为PCI每间隔3个符号出现一次,所以习惯称之为模3干扰。

工具Insightsharp是二进制日志分析工具。

工具OMSTAR话务统计、关联日志

PRS是M2000的一个性能统计的增强型组件,它需要license支持。

没有开通PRS功能的话,M2000提供原始COUNTER指标以及自定义公式指标。

有了PRS的话,他可以自定义汇总(比如按月,周等),KPI管理,KPI分析等,适合于统计指标报表。

M2000的数据采集基本是实时的,上一时段的话统过15分总左右就可以提取,而PRS的话统要滞后一些。

LTE“盲重定向”意思是当A2事件触发上来之后,系统直接将UE重定向到指定的频点上去,没有要求UE去测量目标频点的信号质量。

需配置的重定向参数包括目标频点、制式、A2事件参数、InterRAT优先级等。

对采用半静态调度的VoIP业务进行闭环功率控制。

ICIC是一种与调度、功率控制技术紧密结合来降低小区间干扰的技术,作用于MAC层。

下行ICIC中,小区间的干扰来源是基站,即不管小区边缘是否有CEU,干扰均存在。

故下行ICIC不区分同站邻区和异站邻区,均采用频域干扰协调。

上行ICIC中,小区间的干扰来源是邻区CEU。

当服务小区和邻区边缘同时均有CEU时干扰会较大,没有CEU时干扰较小。

在FDD模式下,由于同站邻区间在时间上是同步的,故对同站邻区除了采用频域干扰协调之外,还可采用同站时域干扰协调。

异站邻区之间由于帧不同步,故只能采用频域干扰协调。

TDD模式下,由于是时分双工,因此同站干扰协调也不适合采用时域协调。

上行静态ICIC对同站邻区采用时域干扰协调,对异站邻区采用频域干扰协调

半静态调度是在一定的半静态调度周期内(华为eNodeB中固定为20ms)。

SINR由物理层测量

资源分配方式:

频选调度适用于低速移动的用户;非频选调度适用于高速移动的场景以及用户数较少的场景。

调度的优先级:

VOIP业务、控制面数据/IMS信令、重传数据、其它初传业务数据。

在TTIbundling功能开通的情况下,当UE信道质量较差,功率受限时,通过为UE配置TTIbundling,可以在空口时延预算内获得更多传输机会,提高上行覆盖。

查看USIM卡的签约速率:

S1AP_INITIAL_CONTEXT_SETUP_RSP

->S1ap

->uEAggregateMaxmumBitrate

PROBEUecapabilityInformationSIAP_InitialUEContextSetupReque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