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050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docx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

“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唉!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

“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注释

伶官:

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

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理:

道理。

岂:

难道。

人事:

指政治上的得失。

原:

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世言:

世人说。

以:

把。

立:

即位。

其:

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乃:

你的。

庙:

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

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少牢:

祭品,用一猪一羊。

牢,祭祀用的牲畜。

锦囊:

丝织的袋子。

前:

在前。

负:

背负。

及:

等到。

凯:

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

旋:

归,回。

方:

正在。

系:

捆绑。

组:

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函:

匣子,名词用作动词,指用匣子装。

仇雠:

“雠”与“仇”同义,仇敌。

一夫:

一个人。

仓皇:

急急忙忙的样子。

及:

等到。

断发:

把发髻割下扔在地上,表示甘愿掉脑袋。

抑:

还是。

本:

探求,考察。

书:

《尚书》,儒家经典著作。

兴:

使……兴旺。

逸豫:

安闲快乐。

迹:

迹象。

举:

全,所有的。

莫:

没有人。

忽微:

极细小的东西。

所溺:

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课题

伶官传序

学时:

2

课堂笔记

1.能结合语境,说出“与、归、易、告、虽”等词在本课中的含义。

2.学习本文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3.通过交流,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学习重点

及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法、总结归纳、检测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找问题】

一、自学目标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现象;

2.结合课本P89相关链接,了解庄宗宠幸伶人的史实,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知识链接

庄宗大事年表

908年,24岁,袭晋王之位于太原。

912年,攻燕。

913年,破幽州,“系燕父子(刘仁恭、刘守光)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于洛阳即帝位。

926年,皇甫晖、李嗣源叛乱,传人亦作乱,庄宗中流矢而亡,年42岁。

三、自学检测

(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与尔三矢  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抑本其成败之迹

举天下之豪杰  君臣相顾何其衰也

2、词类活用(找出活用词并解释)  

(1)函梁君臣之首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6)负而前驱

(7)抑本其成败之迹

3、古今异义:

  

(1)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至于: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

  

(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所以:

(5)此三者,吾遗恨也恨:

4、一词多义  

(1)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2)困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②智勇多困于所溺  

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困矣④牛困人饥日已高

(3)微①祸患常积于忽微②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③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⑥各微侧

(4)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其孰能讥之乎⑥请其矢

(5)之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莫能与之争C尔其无忘乃父之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E之二虫又何知F吾欲之南海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知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可以知之矣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E其真不知马也F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以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可以知之矣

C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D而皆背晋以归梁E请其矢,盛以锦囊

(8)乃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二)

四、自学反思:

你在自学的过程中有什么疑惑吗?

请写在下面。

我的问题是:

【小组合作答疑惑】

一、小组成员就学案中预设问题的答案交换意见。

二、组长搜集组员自学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合作解决。

三、小组记录员负责整理组内无法解决的难题,并填写合作学习记录表。

已解决的问题

仍未解决的问题

四、小组间交换问题,全班探讨,集中解决疑难问题。

【师生交流解最难】

一、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作者为论述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二、思考:

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新提起这段史实,有什么意义?

三、摘抄本文出现的警句,并选择其中的一条谈谈你的体会。

不少于八十字。

【检测反馈全掌握】

一、选择题

1.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

推究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

绳索

C.此三者,吾遗恨也恨:

愤恨D.及凯旋而纳之纳:

收藏

2.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函梁君臣之首B.仓皇东出C.一夫夜呼D.负而前驱

4.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④与其所以失之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5、下列句中的“所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下列句中的“其”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抑本其成败之迹。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何其衰也D.请其矢

7.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8.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  )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函梁君臣之首D.序八州而朝同列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存勖,克用长子也。

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

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

“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

”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

“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

B.从克用破王行瑜。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A.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

B.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置酒三垂岗——在三垂岗设宴庆功。

B.克用慨然捋须——李克用手握着自己的胡须大发感慨。

C.遣献捷于京师——派他到京师去进奉战利品。

D.儿有奇表,后当富贵——这个孩子外表奇特,日后定当富有。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存勖通大义,善骑射,胆勇过人。

B.李存勖喜音乐歌舞排优之戏,应追溯到五岁那年在三垂岗的熏陶。

C.李存勖外表奇丑,但从小却深受昭宗的喜爱。

D.李存勖五岁就随父亲征战,屡立战功,李克用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己业。

三、下面课本P89相关链接的文字,完成1—4题。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宗皆许以为刺史许:

答应。

B.周匝谒于马前谒:

拜见。

C.然当为我屈意行之行:

走路。

D.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愿:

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又别为优名以自目/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B.劳其良苦/自其为王

C.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D.皆英豪忠勇之士/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仇德源之力也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

译文:

他在胡柳作战,宠幸的伶人周匝被梁国人俘虏。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

译文:

庄宗不仅喜欢伶人,而且又有伶人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够自己谱曲。

C.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

译文:

能和陛下共同取得天下的都是些英雄豪杰忠诚勇敢的志士。

D.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译文:

你说的话虽然是正确的,然而应当迁就我去做这件事。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不听郭崇韬等人的劝告,一意孤行。

B.庄宗为自己所溺爱的东西所灭。

C.庄宗被伶人所灭。

D.庄宗不能理解和接受郭崇韬等人的进谏。

四、学完这节课你有何感受和收获?

请写在下面。

《伶官传序》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掌握下列字词:

1.理解“原、恨、其、乃、纳、贼、泣、何其、本、逸豫、忽微”等11个常用文言词;

2.归纳“与、归、遗”三个多义词的义项;

3.辨析活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二、能力目标:

背诵第三、四段,共 192字。

 

三、德育目标:

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学习重难点】 

一、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重)

二、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难)

【学习方法】

1、从诵读切人,摘出名句,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针对北宋现实所总结的历史教训,结合课后练习第一、三、四题,以自学为主,解决基础字词。

2、结合课文后花边内附录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书选内容,了解五代兴亡过程和庄宗李存勖其人其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疏通课文大意

(一)背景资料

1.作者: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宇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续和发展了唐朝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

他团结并培养了大批古文作家。

如“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皆出其门下。

欧阳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奠定了一代文风。

2.五代。

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唐是李存勖(庄宗)建立的,其父李克用因出兵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

所以,依史家惯例,李存勖继位死后应被谥为“庄宗”。

3.庄宗大事年表

908年,24岁,袭晋王之位于太原。

912年,攻燕。

913年,破幽州,“系燕父子(刘仁恭、刘守光)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于洛阳即帝位。

926年,皇甫晖、李嗣源叛乱,传人亦作乱,庄宗中流矢而亡,年42岁。

4.《新五代史》,“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为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称《新五代史》

5.《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

(二)熟悉课文,完成练习

1.查字典、看注释,将课后练习第一题写在书本上。

2.熟读课文,画出名句,把握作者观点。

3.将课后统习第三、四题写在书上。

二.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一)自学反馈

1.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再思考:

名句有哪些?

观点是什么?

2.正音和停顿。

名句:

                                    。

观点:

依据:

 。

3.检查订正练习三、四题

4.组织朗读课文,①齐读,②分人分段读,③分组读

5.展示人范读

(二)文言基础归纳总结

1.词类活用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振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动词     用法。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在夜间,用作         ,表时间。

“东”,向东,用作         、表动作,行为的趋向。

2.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介词,表示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即“被天下(的人)嘲笑”

“智勇多困于所溺”

“于”介词,表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句意: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 

《伶官传序》学案

一.自主学习,深入研究词句,探究文章的结构和风格。

(一)文言基础归纳总结

1.词类活用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振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动词     用法。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在夜间,用作         ,表时间。

“东”,向东,用作         、表动作,行为的趋向。

2.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介词,表示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即“被天下(的人)嘲笑”

“智勇多困于所溺”

“于”介词,表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句意: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3.对称语、反问句、感叹句及其作用?

① 虽日天命 满把损 忧劳可以兴国 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非人事 谦得益 逸豫可以亡身 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 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③ 呜呼!

可谓壮哉!

何其衰也!

(二)文章的结构和风格

 1.第一段提纲(参考):

论点:

盛衰之理,虽回天命,岂非人事

(依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论证:

.2.独立完成对文章论证结构的分析。

①抓动词

庄宗:

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系、函、入、还、成功。

②列出结构提纲

3、总结

1.主旨:

文章总结了                          的历史教训,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论证方法:

①                 ,②                 。

3.语言特色

①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③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宋代散文的风格特点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比之唐代散文,其叙事、说理、抒情结合更加有机,更适应政治斗争和实际生活各方面的需要。

二.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1.检查背诵

2.分组展示自学成果

三.比较阅读:

《伶官传序》《过秦论》《六国论》

1.这篇文章单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序文,但从内容上它却和《过秦论》《六国论》的体裁一样,都是史论,那么就这三篇文章的标题而言,如果站在史论的角度比较一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也站在史论的角度为本文更换一个标题,而且也要有一“论”字,还要能反映文章主旨,大家看要怎样改才好呢?

2、这三篇文章在内容上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3.比较三篇文章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艺术特色。

《伶官传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伶官传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 

本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

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

文中涉及五代历史。

阅读时必须首先弄清史实,理清文中提及的人物及其关系。

文章平易流畅,论证条理井然,要求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过程和结论,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对史论的鉴赏水平,并就某一史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写评论文章。

同时适应本单元教学要求,本课内容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二、设计理念

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

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次:

 

(新的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点,理解积累这些词的用法:

原、赐、抑、遗、负、系6个实词和与、其的义项和用法。

 

B、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二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

1.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

2.识 记11个词语,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征。

3.学习正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是\'传序\',所以众多的史实都是正文的主要内容,这里可简约都尽可能地简约,因而也给阅读本文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学习的难点,只要对涉及的人事有一般的了解即可。

 

四、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2、诵读法;3、导读法;4、学生自主学习法;5、讨论法;等等。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兼一个早读) 

时间安排:

1、利用早读通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型、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最好能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2、第一课时注重基础知识。

3、第二课时注重能力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幅很有英雄气的对联,里边闪烁着项羽的过人的胆识和越王勾践那超拔意志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争霸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其实夫差打败勾践的故事,也有一断背景:

夫差的父亲阖庐在与勾践的争战中被勾践所伤,临死嘱咐太子不忘杀父之仇,之后两年,夫差\'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

终于困越王于会稽山,使勾践卑躬屈膝臣服脚下,吴国也因此而强大,伐齐鲁号诸侯,声震天下,其势可谓壮哉!

等到吴王夫差宠信佞臣伯喜,诛杀诤臣伍子胥,沉湎一西施美色中,吴国也就走上了灭亡之路,最终被勾践围困于姑苏山,落得伏剑而死的可悲下场,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又何其衰也!

后唐庄宗与吴王夫差的命运是多么相像啊,由此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找朗读并纠正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错误。

 

2、播放课文录音,带入课文情景。

3、齐读课文 ,请一学生讲后唐庄宗的故事,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

4、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句的用法。

利用幻灯片展示下列内容:

A、多音多义词  ① 盛:

shèng(盛衰之理);chéng(盛以锦囊)  

②系:

xì(捆绑)   ;     jì(打结)

B、词类活用  ① 原:

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②函(hán):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