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398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docx

老师作文之比喻老师的作文

比喻老师的作文

【篇一:

比喻类作文审题资料教师】

比喻象征类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比喻象征类作文:

将一个实物(如“墙”、“灯”等)或一种自然现象(如“那时花开”)作为话题,引导考生深入探究话题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作文。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象征的本体与象征体之间要求“神似”。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比如月亮像圆盘;而象征是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

三、审题方法:

1、透过本义分析其比喻义或象征义(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

示例分析:

话题作文“墙”:

“墙”的本义是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

其比喻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也喻指起保护作用的事物,如理想,它犹如一道墙,把诱惑、杂念等拒之身外。

话题作文“阳光””:

本义是太阳发出的光。

其比喻义是比喻关怀,比喻温情,比喻奉献,比喻公开。

其象征义指光明、快乐、温暖、向上、力量等等。

2、整体分析,不能局限于比喻象征义的探究。

有的作文题目不是像“墙”“阳光”这样的独词,而是短语,如“为别人点上一盏灯”。

这时,不仅要分析这个短语中“灯”的象征义,还要仔细揣摩这个短语中的其它词语。

分析如下:

“灯”象征着温暖、光明、希望。

灯能够给人指明前进方向,能够照亮人生征途,能够驱散寒冷,赶走黑暗,除去阴霾,能够让人迷途知返,让灵魂走失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为别人点上”指要帮助别人,关爱他人,为他人奉献爱心等,既可指物质帮助,也可指精神帮助。

另外,既然是“一盏灯”,那么,光亮应该是微弱的,不是轰轰烈烈,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选材必须重视关联。

跳出话题的原义去选取写作材料是首选,但是,所选材料所寄托的意义一定要与话题构成比喻、象征关系。

最好的方法是将原义与比喻义涉及的相关材料同时安排在一篇文章里:

原义作为场景、作为道具出现,比喻义作为主要事例、主要情感线索出现。

比如,阳光比喻母爱,你可以写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奔波在大街上为儿子找书;阳光比喻公开,你可以写村务公开栏前人们笑容绽开,抬头一看,阳光照在了头顶上等等。

★比喻型话题审题三条原则:

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

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天使”是一个喻体,是纯洁美好的象征。

作相似联想,我们可以联想到每一个人心中的“天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心中认为美好圣洁的人或事物作为题材。

如洪战辉、徐本禹等生活中感动中国的人物,姚明、刘翔这样的体育巨星,李宇春、章子仪这样青春偶像,或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一个愿望和理想,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平凡人,但因与自己的某种感受、经历相连,也可以成为心中的“天使”。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

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

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四、审题示例:

(一)寓意类命题作文审示例题:

示例1、花开

题目中的“花”本义指可供人欣赏的植物。

其比喻义指美好的事物,如自信、理解、宽容等。

“花开”意思是“美好生成”,如有了自信;理解了他人;拥有了豁达之心,宽容了别人等。

“花”也有象征义,比如梅花象征坚强,兰花象征友谊,玫瑰象征爱情等。

同时“花开”也暗示我们作文应该按照“没开到花开”的结构顺序写,也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过程。

之所以花开,是因为一件事震撼了自己的心灵,文章要详写这件事。

比如我们写“那时,自信花开”,文章开始应该写自己在某方面由于什么原因而没有信心,比如考试没考好,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中间写一件让自己变化的事。

结尾部分写自己又拥有了自信,点题“自信之花在此时绽放”,最后点明中心或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上合适的词语或短语,使之通顺即可。

如“那时花开”“那时,善良花开”“理解花开”“幸福花开”“兰花开”等。

示例2、一路有你

“一路有你”中的“一路”,并非指具体实在的“一路”,而是指一种被喻化了的人生历程,可以是自我精神成长的一份履历,可以是自我人格提升的一段过程,可以是自我学业进步的一串日子。

“一路有你”的关键词是“你”。

既可指“人”,也可指“物”。

“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如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可以是故去之人,如鲁迅、洪战辉等。

“物”,如书籍,日记等;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

“一路有你”中的“你”,也暗示我们:

最好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来写作文章,如果写作本文时用第三人称的“他”取代“你”,就会陷入审题的误区,造成人称的混乱,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

(二)寓意类话题作文审题示例:

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歌类作文)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

“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

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三)寓意类材料作文审题示例:

湖南高考作文题(材料型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

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

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

它使我们领悟到:

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

?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写作导引:

如何立意?

命题人已经给了我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看哪一个认识深刻,哪一个手头有材料,我们就用哪一个。

除此之外,还可以谈从全局把握问题,才能看得清,看得准;还可以谈在思想上先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才能搞清事实真相,从而做一个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等等。

寓意类作文审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路标”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个义项:

①交通标志;②队伍行动时沿路所做的联络标志。

请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路标”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看到“路标”一词,我们就应想到:

这一概念可实可虚,可以仅仅从表象含义来写,但这样就会显得肤浅狭窄;而如果运用象征手法来拓展题目的容量,文章就会写得深刻丰富。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有“路标”在指引着我们。

路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臆想中的。

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一件物品、一个微笑、一份记忆、一种精神、一个梦想?

?

只要他(它)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相应的价值,都可以看作是“路标”。

我们不光要看到那些客观存在的“路标”,更要洞察到诸多无形的令人终身受用的“路标”。

而且,“路标”的存在,使前方的路途由崎岖变得平坦,由羊肠小径变为康庄大道,可是,若是一味地依赖与服从“路标”,我们同样会失去个性,迷失自我。

由此看来,“路标”具有双重性。

这样,我们在议论时就多了一个角度。

有了这些丰富的联想,再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最擅长的文体,就很容易动笔了。

2、请以“铲除心灵的杂草”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用处的植物。

其比喻义应该是“有害于人成长的不良习惯、爱好或性格等”,如弄虚作假、嗜好网游和黄网、自私狭隘、荒废学业、爱慕虚荣、悲观叛逆、哥们义气等。

“心灵的”说明“杂草”对人造成的影响之深。

故此,文章要写出“杂草”对人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和影响,要写出具体表现。

“铲除”是个动词,暗示我们除了写“为什么要铲除杂草”外,要重点写“怎样铲除杂草的”,引导“长杂草”的人剖析反省,挽救心灵。

铲除杂草的方法很多,如拔、锄、烧等,但老师想告诉你:

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只有把心灵全部装上知识和美德,你的心灵才不会杂草丛生。

3、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

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4、人人头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顶一方天。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

明净的天空,辽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立意参考1.可将“天空”理解为人生目标,写为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

2.天空是无限繁华多彩,每种选择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构思有点类似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

3.可将人生理解为寻找合适自己的天空,只有适合自己的天空,才能成就非凡,高估或低估都会带来遗憾.

5、请以“生活好比___”为题写一篇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本题要求填入的内容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它直接概括了所写材料的意义和价值,即文章的主题。

填完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生活”是本体,“好比”是喻词,喻体是要考生填的。

填题时,要根据要求“先回忆难忘的生活经历,品尝其中的人生滋味”来思考,填好题,填妙题。

如:

“生活好比一首歌”、“生活好比爬大山”、“生活好比怪味豆”、“生活好比万花筒”等都是很好的题目。

如果填成了“生活好比快乐”、“生活好比学习”,则是读不通的怪题。

6、以“忽如一夜春风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和套作。

写作导引:

作文“忽如一夜春风来”,最具有弹性的词语在于“春风”,这个词语如果考生没有理解透,在行文时肯定会走弯路甚或走向命题者所指路径的反面。

“春风”按《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201页解释:

1、春天的风;2、比喻恩惠;3、比喻和悦的神色。

“春风”这个弹性词语的内涵更多的在于“温暖”、“热度”、“恩惠”等。

所以,“忽如一夜春风来”,正确的理解是“春风”一种“暖意和“温暖”的到来,这些东西的到来像和风抚面,悄无声息。

在行文过程中,只能出现春风的比喻义,因为在“春风”前面已有限定的词“如”,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可能会犯这种错误。

这种命题方式在去年的基础上也有创新,它借鉴了北京07年高考的作文试题命制方式,通过截取诗句的方式进行,北京07年高考作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具体题目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

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

2、闲花、细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

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字数800以上。

)而本考题的诗句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诗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请以“前进路上的沙子”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远方的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而“鞋里的一粒沙子”则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缺点或前进途中的小困难,“随时倒掉鞋里的每粒沙子”,意思就是我们要随时改掉自身存在的小缺点,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小困难。

参考题目:

a.清除心灵的沙粒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不要忽视小缺点

8、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木匠,他教徒弟时有一句口头禅:

“注意了,留一道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

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

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当初做得太“美满”的缘故。

高明的装修师傅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下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做人处事,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

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

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

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

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

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

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

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

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

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鹅是一种候鸟,有着长途迁徙的习性,每年都要飞跃千山万水,往返千万里。

可野生动物园里的天鹅只能在狭小的水面追逐嬉闹,无法飞翔。

什么原因呢?

原来,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

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实现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

久而久之,动物园里的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丧失飞翔的本领。

天鹅由于滑翔的助跑线被人为的过短,而丧失了展翅翱翔的能力。

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呢?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助跑线与飞翔”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咱们从材料中的“起跑线”可以联想到台阶、基石、跳板、缓冲、外力等,看到材料中的“飞翔”我们可以联想到冲刺、努力、奋斗、人生旅程等。

据此咱们可以为这道作文题如此立意:

要想成就一件事情,需借助一定的外界条件/任何事情要想成功,离不开一定的外力。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

”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

“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

我们不妨提醒他们:

“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

“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擦亮你的窗子,你会发现更为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没有了过分的张扬,没有了过分的自信,我们可以微笑着看着周围的一切,不再轻易认识一样东西,包括自己。

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擦净了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心灵。

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

这是一个比喻型题目。

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实指的窗子,而是有更深层面的意义,是非物质化的认识、修养类的窗子。

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不很分明,不很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

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

文章需要从这个层面展开,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1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锁挂在大门上,钥匙钻进锁孔,将大锁打开。

铁棒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劲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的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啊!

”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写一篇作文800字,自拟命题。

写作指导:

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前提,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其他一些方面的内容,比如“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解决思想矛盾,还得从打开心锁入手”、“凡事要讲求策略,按事物的规律办事,不能一味蛮干”、“堡垒最容易

从内部攻破”等等,也未尝不可。

12、在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从天空奔泻而下,尽管有乌云飘过,但广袤的大地和你其实仍然拥有阳光,阳光仍然在奔泻,那么,你感受到阳光打在你的脸上了吗?

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写作指导: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只是一个前提背景,不是一个观点,所以立意重点在于写出面对“阳光打在脸上”的认识、感受、行为。

分析:

(1)阳光是客观存在的,指给人温暖、力量、光明、鼓舞、促进、关爱的事物和行为.

(2)打:

指对“你”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的动作。

(3)你的脸上:

即“你身上”或“你”。

切题立意:

像阳光一样的事物或行为对“你”施加积极的影响(温暖、力量、光明、鼓舞、促进、关爱)【如何影响、影响的结果怎么样】。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

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发我们的联想或感悟。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比喻性的材料。

写作这类材料作文,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寓意,这样才能保证立意正确;二是要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喻体到本体,由喻体入手,而着眼于“本体”行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以春蚕为喻,表现人生哲理。

“作茧”与“破茧”是春蚕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作茧化蛹,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破茧成蛾,超越、升华。

由此及彼,由蚕及人,联想开来,感悟人生哲理,自然有话可说。

1.着眼于“作茧”立意。

诸如:

像蚕一样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是一种修炼,是积蓄力量,是养精蓄锐,是蓄势待发;作茧是适当与外界隔绝,韬光养晦,从而得以更好的成长;在茧中丰满羽翼,积蓄力量;为梦想蓄势,为成功蓄势;要潜下心来,耐住寂寞,磨炼自己,修生养性;作茧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为了有朝一日破茧而出,羽化成蛾,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

主题词:

蓄势、耐住寂寞

2.由“作茧”想到“作茧自缚”,其意为: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

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

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由此可以反向立意,诸如:

人生何苦自作茧,不要作茧自缚,切莫作茧自缚,莫让蚕茧遮望眼,作茧而不自缚,作茧未必自缚,作茧却非自缚。

主题词:

自我束缚

3.把“茧”看成是束缚、限制、困境,由此立意也行,诸如:

在苦难中磨炼自己,不经历磨难怎能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

战胜苦难,铸就辉煌;为自己作茧,就是敢于吃苦,在苦难面前不退缩;在逆境中奋斗,最终破茧而出?

?

主题词:

束缚、困境、逆境、苦难

4.着眼于“破茧”立意,诸如:

破茧而出,破茧出新我,挣脱束缚,摆脱束缚,创造精彩人生;冲破束缚,超越自我,冲破精神的束缚,打破观念的束缚,打破思维定势,冲破心灵之茧,破除世俗之茧,破除习惯之茧;破茧,拥抱蓝天?

?

主题词:

冲破、突破、打破、突围

5.怎样才能破茧呢?

可以深入思考:

破茧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破茧需要坚定的信念,破茧的信念与果敢,有一颗不甘被缚、向往自由的心,破茧=自信+沉稳,勇敢、自信与勤奋是破茧所必不可少的?

?

主题词:

破茧的条件——奋斗、信念、自信、勇敢

6.“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其意为:

破茧需要耐心等待;破茧须要把握时机,破茧全靠自己,破茧在我,破茧还须作茧人?

?

主题词:

等待、时机

1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与许多动物一样,雨燕的幼年(第一个时间段)也是在安乐窝里度过的,父母的精心照料让它长得胖乎乎的。

有趣的是,雨燕在第一次离巢之前(第二个时间段)也会减肥:

控制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锻炼(拍打翅膀,做俯卧撑)。

减肥之后(第三个时间段),它就能展翅飞翔。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取一个角度进行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雨燕”象征勇于搏击风雨、接受考验、超越自我的人。

“安乐窝”比喻安逸的生活环境。

“离巢”比喻走出安逸的生活环境接受考验。

【篇二:

赞美老师学生作文】

我身边的好老师

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园丁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让我们茁壮成长。

有人说,老师是知识的桥梁,把我们带进奇妙的科学世界,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

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可我认为老师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不必害怕,不必慌张,勇往直前。

在我成长的道路中,有许多伴我长大的好老师。

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我现在的班主任老师——**老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还没有进入初中时,就听人说牟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她的课深受学生欢迎。

在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及教学之星的光荣榜上,都有她的相片。

我听说后,心想: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带着这份好奇,我也去了光荣榜前面,想识得庐山真面目。

照片上的牟老师是一个中等身高,比较瘦弱的中年妇女。

她戴着一副眼镜,嘴上一丝淡淡的微笑。

上身穿着一件普通的t恤衫,下身穿着一条牛仔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后来我妈妈因为关心我的成长,所以托人把我直接送进了牟老师的班上。

后来我们班就比其他平行班多了十来个同学。

牟老师待每一个学生都是真诚的,她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谁生病了,她会及时送他或她去医院;谁过生日,她会送上一份礼物,并号召全班的同学给寿星齐唱生日歌,写生日祝福;谁没有吃饭,她会去督促,有时学校食堂没有了,她就会自己做饭给我们吃,今年的端午节,牟老师给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做了蒿子粑粑吃呢!

我们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每天晚上,我们的牟老师总是睡得最晚,她会等我们睡了,再安心地去睡觉。

我们许多女生都亲切地叫她“牟妈妈”。

今年上学期的韶山之行,我们更是被妈妈老师的爱心感动了,我们班上有四个同学因家庭贫困,家长不支持他们出去,可是那些同学因为很少外出,很想去。

牟老师知道了后,号召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可是我们作为学生,捐赠简直是杯水车薪,牟老师便主动承担了他们的费用。

我们全班终于得以全体出行。

那一次,全校只有我们一个班是所有人一起旅行,也只有我们一个班共坐一辆大巴车,尽管时间短,我们却很愉快。

我们51个同学一起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团结了。

韶山之行成了我们188班美好的回忆。

牟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更关心我们的成长。

她总说:

“做人立品为先。

”所以我们班上无论谁犯了错,牟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