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405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docx

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全一册

九年级物理概念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1.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2.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3.势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1)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与高度质量有关。

(2)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弹性势能与物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形变量有关

4.机械能:

(1)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

J

(2)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2)机械能守恒:

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5.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扩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

动。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6.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

物体的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7.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单位:

J。

②做功: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8.比热容(c):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

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水的比热容是:

C=4.2×103J/(kg?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②Q放=cm(t0-t)=cm△t降

9.热机

(1)热机原理:

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2)内燃机: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

(3)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①吸气冲程②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④排气冲程。

(4)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

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放=qm;

10.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1)汽油机:

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点燃式

(2)柴油机: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吸入空气。

压燃式

(3)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1.电荷

(1)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2.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的磁效应。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单位:

(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

mA、μA1A=1000mA1mA=1000μA

3.测量:

(1)仪器:

电流表,符号: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3)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4.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定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

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5.电路

(1)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

在识别电路时,电流:

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

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

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

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

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

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

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I=U/R

(3)说明:

①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4)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2.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

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

I=U/R

3.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文字: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

文字: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

U=U1+U2+U3+……Un

(3)电阻:

文字: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

R=R1+R2+R3+……Rn

(4)分压定律:

文字: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

U1/U2=R1/R2U1:

U2:

U3:

…=R1:

R2:

R3:

(5)电阻:

文字: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

1/R=1/R1+1/R2+1/R3+……1/Rn

理解:

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九、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

电流做的功叫电功,

电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

单位:

J。

常用单位有:

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测量电功的工具:

电功计算公式:

W=UIt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

W=I2Rt;W=Pt;W=UQ(Q是电量);W=U2/R·t

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

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

千瓦

计算电功率公式:

P=W/t=U2/R(式中单位P→瓦(w);W→;t→;U→(V);I→(A)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t用,则P的单位是;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则P的单位是。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

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15.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

Q=I2Rt,(式中单位Q→;I→;R→;t→。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第十章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由:

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两根进户线是线和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线,不发光的是线。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___。

保险丝:

是用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电路发生;二是___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①不______②不。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

第十一章电和磁

(一)

磁性:

物体吸引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

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

指南北。

磁极:

磁体上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磁极间的作用:

磁极互相排斥,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

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出来,回到。

(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_____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

角,这是我国学者:

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12.安培定则:

用握螺线管,让弯向螺线管中,则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

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

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入的电流方向应由下至上放置)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

①通过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

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

内部带有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

①磁性的有无可由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和来调节;③磁极可由方向来改变。

第十二章电和磁

(二)

1.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__________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

2.

生感生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___________运动。

3.生电流的方向:

跟导体方向和方向有关。

(右手定则)

4.磁感应现象中是转化为能。

5.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现象制成的。

6.高压输电的原理:

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同时减小,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的作用。

是由转化为。

应用是制成8.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

跟方向和方向有关。

9.流电动机原理:

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