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78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ocx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摘要】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分析“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这里运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从众行为的原理对信用的有限理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参考文献】

邱曙东《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货标签》新华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求实》2005年第6期

薛求知黄佩燕《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1-79页

孙玉霞珊丹《依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逃税现象》《研究与探索》2003年第12期

马洪潮张屹山《国外行为经济理论模式综述》《经济学动态》2002第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