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367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2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docx

专题02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型对点练习高考化学解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练习

1.(2018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上常用AG 表示溶液中的酸碱度,AG=lg

25℃时,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1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中的pH=11.25

B.B点溶液中存在c(H+)-c(OH-)=c(NO2-)-c(HNO2)

C.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D.25℃时,HNO2 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10-5.5

【答案】A

【解析】A、D点溶液中的AG= -8.5,即

=10-8.5,又Kw=c(H+)×c(OH-)=10-14,求得c(H+)=10-11.25

碱性,所以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略小于20.00 mL,则C错误;D、由图象可知0.100mol·L-1HNO2溶液的AG=8.5,即

=108.5,又Kw=c(H+)×c(OH-)=10-14,c(H+)=10-2.75mol·L-1,所以Ka=

=

≈1.0×10-4.5,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2.(2018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NH4)2SO4、NH4HSO4混和溶液中滴加0.1mol/L的Ba(OH)2溶液。

充分反应后静置,溶液的pH与所加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c(NH4+)+c(NH3·H2O)=0.2mol/L

B.b点溶液中:

c(NH4+)>c(SO42-)>c(H+)>c(NH3·H2O)>c(OH-)

C.c点溶液中:

c(Ba2+)+c(NH4+)=c(SO42-)

D.d点溶液中:

c(NH3·H2O)>c(SO42-)>c(NH4+)>c(OH-)>c(H+)

【答案】B

c(NH3·H2O)> c(OH-),选项B正确;C、c点溶液中pH=7,c(H+)= c(OH-),根据电荷守恒有2c(Ba2+)+c(NH4+)+c(H+)= c(OH-)+2c(SO42-),则:

 2c(Ba2+)+c(NH4+)=2c(SO42-),选项C错误;D、根据所加溶液体积可知,若不考虑生成的氨水的电离和铵根离子的水解,得到的溶液中生成的一水合氨和铵根离子1:

1,但溶液呈碱性,故电离大于水解,故c(NH4+

)>c(NH3·H2O),选项D错误。

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A)>c(H+)

B.水的电离程度:

a点>b点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答案】C

存在c(A-)>c(HA),故D正确;故选C。

4.(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常温下,向20mL的某稀H2SO4溶液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入氨水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稀硫酸的浓度为0.1mol/L

B.C点和E点溶液:

pH=14-a

C.c(NH4+)/c(NH3·H2O);B点>F点

D.E溶液中存在c(NH4+)>c(SO42-)>c(OH-)>c(H+)

【答案】C

【解析】A.20mL的稀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13,则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0.1mol/L,稀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选项A错误;B.C点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b,此时的溶液显示酸性,铵根离子水解所致,溶液中氢离子由水电离,则pH=b,选项B错误;C.随着酸的加入,c(NH3·H2O)减小,c(NH4+)增大,c(NH4+)/c(NH3·H2O)增大,故B点>F点,选项C正确;D.E溶液显示酸性,硫酸铵和氨水的混合物,得到的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强,所以c(NH4+)>c(SO42-)>c(H+)>c(OH-),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5.(2018届河北省承德市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25℃时,用0.10mol·L-1的盐酸分别滴定体积相同且浓度均为0.10mol·L-1的三种一元碱XOH、YOH及ZOH,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OH是强碱

B.V(盐酸)/V(碱)=0.5时,c(Z+)>c(Y+)>c(X+)

C.X++H2O

XOH+H+的平衡常数K=10-4

D.滴定XOH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D

XOH>YOH>ZOH,则X+、Y+、Z+三种离子中,c(X+)最大,V(盐酸)/V(碱)=0.5时,相当于分析强酸弱碱盐和弱碱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1时溶液中的离子关系,因为碱的碱性越弱越难电离,相应盐溶液中弱阳离子就越容易水解,所以c(Y+)>c(Z+),故B错误;C项,盐溶液中弱阳离子才存在水解,XOH为强碱,X-不是弱阳离子,在盐溶液中不存在水解,故C错误;D项,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滴定XOH时,颜色由红色变无色,变化明显,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故D正确。

6.(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所示的溶液呈酸性

B.n点所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C.p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OH

D.该图所对应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答案】B

7.(2018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在25℃时,将1.0Lc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

a>b>c

B.c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c(OH-)

C.a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D.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答案】D

【解析】A.CH3COOH 溶液与0.1molNaOH 固体混合,CH3COOH+NaOH

CH3COONa+H2O,形成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其中CH3COONa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3COOH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

若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a点反应CH3COONa+HCl

CH3COOH+NaCl恰好完全发生,CH3COONa减少,CH3COOH增多;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固体,c点反应CH3COOH+NaOH

CH3COONa+H2O恰好完全进行,CH3COONa增多,CH3COOH减少,因此,水的电离程度:

 c>b>a,故A错误;B.在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Na)的混合溶液呈酸性,c点pH=7,所以c(CH3COOH)c(CH3COOH)>c(OH-),故故B错误;C.a点反应CH3COONa+HCl

CH3COOH+NaCl恰好完全发生,c(Na+)=c(Cl-),溶液中电荷守恒:

c(Na+)+c(H+)=c(Cl-)+c(OH-)+c(CH3COO-),所以c(H+)=c(OH-)+c(CH3COO-),c(H+)、c(OH-)很小,因此,c(Na+ )>c(CH3COO-),故C错误;D.该温度下pH=7时,c(H+)=10-7mol•L-1,c(Na+ )=c(CH3COO-)=0.2mol/L,c(CH3COOH)=(c-0.1)mol/L,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c(CH3COO-)c(H+/c(CH3COOH)==

,故D正确。

故选D。

8.(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室温下向10 mL0.1mol/LNaOH 溶液中加入0.1mol/L的一元酸HA 溶液,溶液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点所示溶液中:

c(A- )>c(Na+ )>c(OH- )>c(H+ )

B.a 点所示溶液中:

c(Na+ )=0.05 mol/L

C.pH=7时,c(Na+)=c(A-)

D.b 点所示溶液中:

c(Na+)

【答案】A

则存在c(A-)>c(Na+),故D正确;故选A。

9.(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25℃时,向25m

L0.1000mo1·L-1HA溶液滴加同浓度的BOH溶液,混合溶液pH随滴加BOH溶液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A溶液呈碱性

B.酸HA的电离常数约为0.0011

C.M点时c(B+)=c(A-)>c(H+)=c(OH-)

D.N点时加入10mL0.1mol/LHA溶液,将促进A-的水解

【答案】D

Ka=

=0.0011,故B正确;C.M点溶液的pH=7,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B+)=c(A-),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B+)=c(A-)>c(H+)=c(OH-),故C正确;D.加入10mL0.1000mol•L-1HA溶液后,HA的浓度增大,抑制了A-的水解,故D错误;故选D。

10.(2018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类比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类比pH的定义可定义pOH和pKW。

在某弱酸HX及其盐NaX的混合溶液中(HX和NaX的含量不确定),c(H+)和c(OH-)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温度T2>25℃

B.若此混合溶液呈酸性且c(HX)=c(NaX),则HX电离能力大于NaX的水解能力

C.位于AB线段上任意点的溶液均有pH=pOH=

D.图中D点处溶液中离子浓度:

c(Na+)>c(X-)

【答案】D

能力,B项正确;C,位于AB线段上任意点的溶液中c(H+)=c(OH-),则pH=pOH,KW=c(H+)·c(OH-),pKW=pH+pOH,pH=pOH=

,C项正确;D,HX和NaX的混合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c(H+)=c(X-)+c(OH-),D点处c(H+)

c(OH-),则c(Na+)

c(X-),D项错误;答案选D。

11.(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

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一元强酸

B.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A)>c(OH-)

C.当pH=7时,c(Na+)=c(A-)

D.b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0-4.7mol·L-1

【答案】C

【解析】A.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故A错误;B.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c(H+),故B错误;C.当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则c(Na+)=c(A-),故C正确;D.b点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HA,溶液显酸性,HA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4.7)mol·L-1=1.0×10-9.3mol·L-1,故D错误;故选C。

12.(2018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298K时,向20mL0.1mol·L-1MOH溶液中滴加0.1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及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OH是强电解质B.b点对应的盐不水解

C.水的离子积Kw:

b>c>aD.c点溶液中c(CH3COO-)>c(M+)>c(H+)>c(OH-)

【答案】D

离子积是定值,其值不随溶液的pH变化而变化。

综上所述,D正确,本题选D。

1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室温下向10mL、0.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的HA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时,c(Na+)=c(A-)+c(HA)

B.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C.b点所示溶液中:

c(A-)>c(HA)

D.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答案】C

【解析】A,NaOH溶液中加入HA溶液,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c(H+)=c(A-)+c(OH-),室温pH=7时c(H+)=c(OH-),则c(Na+)=c(A-),A项错误;B,a点加入10mLHA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NaA溶液,a点溶液的pH=8.7,A-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a点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

抑制作用,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D项错误;答案选C。

14.(2018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常温下,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一元弱酸HA20mL,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定分数(滴定分数=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A)/c(A-)的值减少

B.当滴定分数为1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当滴定分数大于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Na+)>c(A-)>c(OH-)>c(H+)

D.当滴定分数为x时,HA的电离常数为KHA=(10-7x)/(1-x)

【答案】C

【解析】在弱酸H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A

H++A—,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c(HA)减小的倍数大于c(A—),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减小,A项正确;当滴定分数为1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A,属于强碱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故当滴定分数为1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项正确;当滴定分数大于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Na+)>c(A-)>c(OH-)>c(H+),也可能c(Na+)>c(OH-)>c(A-)>c(H+),C项错误;HA的电离常数K(HA)=

D项正确。

15.(安徽省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阜阳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高二期末联考)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B.c点溶液中c(NH4+)=c(Cl-)

C.a、b之间的任意一点:

c(Cl-)>c(NH4+),c(H+)>c(OH-)

D.c点时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Cl-)>c(NH4+)

【答案】D

错误;D.c点时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时,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因氯化铵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NH4+),故D正确;答案选D。

16.(2018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某一元酸(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

P[c(A-)/c(HA)]=-1g[c(A-)/c(HA)]】。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a(HA)的数量级为10-5

B.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c(A-)/[c(HA)×c(OH-)]保持不变

C.m点所示溶液中:

c(H+)=c(HA)+c(OH-)-c(Na+)

D.n点所示溶液中:

c(Na+)=c(A-)+c(HA)

【答案】D

因此

保持不变,故B正确;C.m点所示溶液中

=1,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A-)+c(OH-),则c(H+)=c(A-)+c(OH-)-c(Na+)=c(HA)+c(OH-)-c(Na+),故C正确;D.n点所示溶液显酸性,为HA和NaA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c(Na

+)<c(A-)+c(HA),故D错误;故选D。

17.(河南省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以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cmol·L-1,某弱酸HA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甲基橙作滴定指示剂

B.指示剂指示的滴定终点就是反应终点

C.突变范围的大小与酸的强弱及酸的浓度有关

D.滴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活塞的滴定管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强碱与弱酸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故应选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而不可选甲基橙,错误;B、反应终点是指酸与碱刚好完全反应,而指示剂指示的是一个变色范围,错误;C、当酸的酸性很强,浓度较稀时,突变范围就大,正确;D、带活塞的为酸式

滴定管,不可以盛NaOH溶液,错误。

18.(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在25mL0.1mol/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H+)>c(O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

c(CH3COO-)>c(Na+)>c(OH-)>c(H+)

D.在D点:

c(CH3COO-)+c(CH3COOH)=2c(Na+)

【答案】D

-)+c(CH3COOH)=2c(Na+),D正确。

本题选D。

19.(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在某温度时,将nmol/L氨水滴入10mL1.0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Kw=1.0×10﹣14mol2

L﹣2

B.水的电离程度:

b>c>a>d

C.b点:

c(NH4+)>c(Cl﹣)>c(H+)>c(OH﹣)

D.25℃时NH3·H2O的电离常数为

mol

L-1(用n表示)

【答案】D

时电荷守恒:

c(Cl﹣)+c(OH﹣)=c(NH4+)+c(H+),pH=7,c(OH﹣)=c(H+)=10-7mol

L-1,c(Cl﹣)=c(NH4+)=0.5mol

L-1,c(NH3·H2O)=(n-1)/2mol

L-1,NH3·H2O的电离常数为

=

mol

L-1,故D正确。

故选D。

20.(江西省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下图为常温下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据图推出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正确的是()

A

B

C

D

HCl(mol/L)

0.12

0.04

0.09

0.12

NaOH(mol/L)

0.04

0.12

0.03

0.06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设HCl的浓度为x,NaOH的浓度为y,由图可知,NaOH加入20mL时pH=2,可知酸过量,则

=0.01;NaOH加入30mL时pH=7,则0.01×x=0.03×y,联立

=0.01、0.01×x=0.03×y,解得x=0.09mol/L,y=0.03mol/L,即c(HCl)=0.09mol/L,c(NaOH)=0.03mol/L,C项正确。

21.(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

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答案】D

c(OH-)。

22.(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25℃时,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会出现: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答案】D

【解析】A.点①时,二者反应生成NaAc,还剩余等量的HAc,溶液显酸性,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由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c(CH3COOH)=2c(Na+),则c(OH-)+c(CH3COO-)=c(H+)+

[c(CH3COO-)+c(CH3COOH)]>c(H+)+

[c(CH3COOH)+c(CH3COOH)]=c(CH3COOH)+c(H+),故A错误;B.点②时溶液pH=7,则c(H+)=c(OH-),由电荷守恒式为c(Na+)+c(H+)=c(OH-)+c(CH3COO-),则c(Na+)=c(CH3COO-),故B错误;C.点③时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Ac,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则c(Na+)>c(CH3COO-)>c(OH-)>c(H+),故C错误;D.当滴入的氢氧化钠很少时,溶液显酸性,可能存在c(CH3COOH)>c(CH3COO-)>c(H+)>c(Na+)>c(OH-),故D正确;故选D。

23.(2018届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2月调研考试)常温下,用0.1000mol·L-1HBr溶液滴定15.00mL0.1000mol·L-1NaHCO3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当V(HBr)=0.00mL时,溶液中c(OH-)>c(CO32-)

C.当V(HBr)=15.00mL时,溶液中c(H+)=c(HCO3-)+2c(CO32-)+c(OH-)

D.当溶液的pH=7.00时,溶液中c(Na+)=c(Br-)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