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0265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docx

自动控制根轨迹课程设计精髓版

西安石油大学

 

课程设计

 

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1203班

题目根轨迹法校正的设计

学生郭新兴

指导老师陈延军

 

二○一四年十二月

1.任务书.........................................1

2.设计思想及内容.................................2

3.编制的程序.....................................2

3.1运用MATLAB编程............................2

3.2由期望极点位置确定校正器传递函数...........4

3.3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5

4.结论...........................................7

5.设计总结.......................................8

6.参考文献.......................................8

 

《自动控制理论》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根轨迹法校正第三题

学生姓名

郭新兴

学号

201205080715

专业班级

自动化1203

1.设计内容: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

,试用根轨迹几何设计法对系统进行滞后串联校正设计,使之满足:

(1)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σ%≤15%;

(2)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

ts≤0.3s;

(3)单位斜坡响应稳态误差:

ess≤0.01。

2.设计要求:

(1)编程绘制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并计算出原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2)利用SISOTOOL设计校正方案(得到相应的控制参数);

(3)绘制校正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并计算出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4)整理设计结果,提交设计报告。

起止时间

2014年12月28日至2015年1月4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学生签名

年月日

2.设计内容及思想:

1)内容: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

,试用根轨迹几何设计法对系统进行滞后串联校正设计,使之满足:

(1)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σ%≤15%;

(2)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

ts≤0.3s;

(3)单位斜坡响应稳态误差:

ess≤0.01。

2)思想:

首先绘出未校正系统得bode图与频域性能,然后利用MATLAB的SISOTOOL软件包得到系统的根轨迹图,对系统进行校正,分析系统未校正前的参数,再按题目要求对系统进行校正,计算出相关参数。

最后观察曲线跟题目相关要求对比看是否满足要求,并判断系统校正前后的差异。

3编制的程序:

3.1运用MATLAB编程:

根据自动控制理论,对

型系统的公式可以求出静态误差系数K

=1。

再根据要求编写未校正以前的程序

%MATLABPROGRAML1.m

K=1;%由稳态误差求得;

n1=2500;d1=conv([10],[125]);%分母用conv表示卷积;

s1=tf(K*n1,d1);%生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sisotool(s1);%得到开环根轨迹图和Bode图

figure

(2);sys=feedback(s1,1);step(sys)%系统阶跃响应图

程序运行后,可得到如图1-1所示由sisotool设计画面得到的未校正的系统的开环根轨迹图和Bode图和如图2未校正的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图1由sisotool得到的未校正的系统的开环根轨迹图和Bode图

 

 

图2未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σ%=44%;

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

ts=0.32s;

由以上图像知道不满足题目要求。

3.2由期望极点位置确定校正器传递函数。

求校正需确定闭环主导极点S

的位置。

回执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轨迹无零点,有两个极点:

P1=0,P2=-25.

n1=2500;

d1=conv([10],[125]);

s1=tf(n1,d1);

rlocus(s1)

用以下程序可以求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clear

essv=0.01;x=-12.5;z1=0;p1=0;p2=25;

zeta=0.54;acos(zeta);ta=tan(acos(zeta));

y1=x*ta;y=abs(y1);s1=x+y*i;

Kr=abs(s1+p1)*abs(s1+p2);

K=Kr/(p1+p2);K0=1/essv;

beta=K0/K;T=1/((1/20)*abs(x));

betat=beta*T;

gc=tf((1/beta)*[11/T][11/betat])

再次通过sisotool设计工具

实现对原系统的校正。

使得本设计的校正装置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满足指标要求。

3.3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

对校正后系统的稳定的并且包括校正装置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根据校正后的结构与参数,编写绘制Bode图的程序L3.m

%MATLABPROGAML3.m

clear

k=1;

n1=2500;d1=conv([10],[125]);

s1=tf(k*n1,d1);%生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n2=[0.021];d2=[0.00491];

s2=tf(n2,d2);

sop=s1*s2;

sisotool(sop);%利用sisotool得到开环根轨迹图和Bode图

figure

(2);sys=feedback(sop,1);step(sys)

程序运行后,可得到如图3所示由sisotool设计得到的校正的系统的开环根轨迹图和Bode图和如图4校正后的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图3由sisotool得到的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根轨迹图和Bode图

图4校正后的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4.结论:

通过用MATLAB对该题进行滞后串联校正的解析,求得校正前各项参数:

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σ%=44%;

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

ts=0.32s;

单位斜坡响应稳态误差:

ess≤0.01;

校正后各项参数:

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σ%=13%≤15%;

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

ts=0.09≤0.3s;

单位斜坡响应稳态误差:

ess≤0.01。

校正前系统不稳定,各参数不符合要求,校正后各参数系统稳定,并且各参数符合题目要求。

校正后系统稳定性提高。

5.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有遇到了些许困难。

首先是对课程内容了解不深入,尤其是滞后串联校正。

拿到设计题目后分析不到位,反复几次才找到正确的方法。

另外在对MATLAB运用中遇到许多问题,对该软件并不熟悉程度不够,只能通过摸索学会简单的应用。

同时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用MATLAB这个强大的数学工具来解决一些算法和仿真的问题的方便,并精确地反映系统的阶跃响应,还能通过图形和数据一起分析。

与此同时也通过此次设计学习更深入了解了校正的过程,而不在像以前局限于理论计算。

 

6.参考文献:

[1]《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指导书薛朝妹霍爱清西安石油大学。

[2]《自动控制理论》教材汤楠霍爱清石油工业出版社。

[3]《MATLAB从入门到精通》周建兴岂兴明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4]《控制系统MATLAB计算与仿真》黄忠霖黄京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