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0574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docx

汽车涂装的工艺的设计流程图

汽车涂装的工艺流程

1、涂装瓣的表面处理

(1)除漆的主要方法

1)化学除漆法;化学除漆法是用脱漆剂(俗称去漆药水)清除旧漆膜。

在过去油漆护理中,常用的脱漆剂主要是T—1、T—2脱漆剂。

T—1脱漆剂为乳白色糊状液体,是由酮、醇、苯、酯类溶剂,再加适量的石蜡配制而成,主要用于清除油脂、酯胶漆、酚醛漆的旧漆膜。

T—2脱漆剂由酮、醇、酯与苯等溶剂混合而成,溶胀漆膜的能力比起T—1来说稍强些,脱漆速度较快,主要用于清除油基漆、醇酸漆与硝基漆的旧漆膜。

近年又出现了以二氯甲烷为主要溶剂的F—4触变型脱漆剂和水冲型不燃脱漆剂等品种,可用来脱除环氧沥青、聚氨酯、环氧聚酰胺或氨基醇酸树脂等固化型涂料。

该类脱漆剂不会引起燃烧,无须防火要求,完全适用于各种作业围的现场。

而且由于配方中加入少量增稠剂、挥发阻缓剂与活化剂等添加剂,使之合适于在垂直物面或特殊部位涂刷,不流挂、不滴流,特别适用于轻金属与其合金构件。

化学除漆法的具体操作程序是:

1、涂脱漆剂前,把不需除漆的部位用遮盖纸盖好,一般要盖二、三层,所有缝隙也需盖上,防止上脱漆剂时渗入面板的下表面;2、使用脱漆剂时,先在漆面上稍稍划出痕道,可以使脱漆剂渗透得更快些;3、然后用漆刷将脱漆剂沿着一个方向在整个处理区刷上厚厚一层(注意不要把脱漆剂刷出了围,同时也要注意脱漆剂对塑料有损害作用,一旦在塑料上残留下来,便很难清除干净,而造成新油漆难以附着);4、一般来说,脱漆剂对大多数漆层都能很快起作用,但有些漆很牢固,如丙烯酸漆会变粘,很难除掉。

这时需要涂几次脱漆剂,使用T—1、T—2脱漆剂时,要用铲刀将漆膜清除,而使用触变型脱漆剂时,待涂层松软后,可用铲刀或急水(或高压水)冲除。

施工时注意:

利用脱漆剂清除旧漆面时,必须清除彻底,不能留下点滴旧漆痕迹(包括脱漆剂溶液)。

因为脱漆剂都含有蜡质,残留在金属表面将会使新涂底漆腻子与面漆不能正常附着、干燥和固化,漆膜有“回粘”现象。

清除时,应先用砂纸把残留旧漆膜打磨干净,然后用溶剂将整个金属表面揩擦干净(包括流淌到构件反面的脱漆剂残液)。

另外还需注意,脱漆剂中的溶剂容易挥发且易燃烧,触变型脱漆剂对人体有麻醉作用。

因此,在使用时应使施工现场通风良好,避免触与皮肤或眼睛引起刺激和灼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2火焰烤铲法:

火焰烤铲法是用于旧漆膜中腻了较厚、清除旧漆膜较多的构件表面。

是用一种喷灯先将旧漆烧软,随后用铲刀将旧漆膜铲除。

喷灯有两种:

一种是煤油喷灯,另一种是汽油喷灯。

经火焰烤烘的旧漆面必须彻底清除干净,可用钢丝刷、砂纸打磨光,再用溶剂全面洗净,以防新涂膜起泡脱落。

对大面积构件,特别是中央部位,不宜烘烤过长,以防温度过高而变形。

3)烧碱除漆法:

烧碱(学名为氢氧化钠)主要适用于可拆卸的零部件清除旧漆膜。

首先将固体的烧碱放入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液碱。

然后将拆下来的零件放入经过加温后的浓烧碱液槽中,或用碱液有间隔地分多次涂刷于旧漆表面(一般为3~4遍),经过数10min的渗透后,漆膜软化,溶胀,再用铲刀、钢丝刷将旧漆除去后,用清水冲洗并立即用烤灯烘干,涂上除锈膜,防止生锈。

(2)除锈

1)铁锈的主要形成原因。

金属的腐蚀就是金属与氧气结合生成金属氧化物,即生锈。

铁锈的形成主在有三种:

漆膜损坏、碰撞损坏和修理加工损坏。

1、漆膜损坏:

如果漆膜受到损坏,腐蚀就开始。

石块等物的敲击,水的侵袭,以与修理时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漆膜损坏。

2、碰撞损坏:

碰撞过程中汽车防护层也会受到破坏,这种破坏不仅发生在直接碰撞部位,而且也发生在间接损坏的部位,接缝开裂,填实的缝隙撞松,油漆都会破裂脱落产生锈蚀。

3、修理加工损坏:

修理不当也是造成锈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修理过程中切割车身和焊接均会损伤防护层造成腐蚀。

焊接时镀锌钢板表面锌的蒸气挥发,机械修理时的打磨也会破坏保护层,造成锈蚀。

所以,在涂装前必须进行除锈,以保证金属面获得良好的附着力。

2)除锈的主要方法

A、手工除锈。

手工除锈主要依赖于铲刀、刮刀、尖头锤、钢丝刷、砂布、断锯条等工具,靠手工敲、铲、刮、刷、砂或柔性挫的方法来消除表面锈垢、氧化皮等。

这是漆工传统除锈方法,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但是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效率低,只能适用小围的除锈处理。

B、机械除锈。

机械除锈主要是利用一些电动风动工具来达到清除铁锈的目的。

常用的电动工具如电动刷、电动砂轮,风动工具如风动刷等。

电动刷和风动刷是利用特制圆形钢丝刷的转动,靠冲击和摩擦把铁锈或氧化皮清除干净,特别适宜于表面浮锈,但对较深锈斑很难除去。

电动砂轮实际是手提砂轮机,分为圆盘式磨机和双作用打磨机两种。

用双作用打磨机可以除去轻度锈斑,而对重度锈斑,则要用圆盘式打磨机来打磨。

它们是利用砂轮的高速旋转除去铁锈,并能用圆作机械脱漆,效果较好。

特别对较深的锈斑,具有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较好,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除锈工具。

但操作中须注意,不要把钢板打穿。

C、化学除锈。

化学除锈以酸洗方式最具代表性。

它利用酸性溶液与铁锈(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盐类,使锈垢、氧化皮等溶解或脱落。

常用的酸性溶液有硫酸、盐酸、硝酸等,酸液配制成质量分数约为30%左右使用(注意在稀释浓硫酸时,应缓慢地把硫酸倒入容器的水中,因硫酸溶于水中时起放热反应,必须不断地撑搅拌,切勿相反操作,以免引起爆炸,硫酸飞溅伤人)目前应用较广的是浸泡酸洗,部件在酸液中经过浸泡除锈以后,再经冷热水冲洗,并用弱碱溶液(如质量分数5%~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等工序擦干、烘干以防很快生锈。

化学除锈不适合于局部作业,力身维修中只有零部件整体需要进行除锈时,才能使用此法。

另外,经化学除锈的部件表面须要经粗糙处理或磷化处理,以增加金属表面与底漆的附着力。

D、火焰处理除锈。

火焰处理除锈是利用气焊枪,对少量手工难以清除较深的锈蚀锈斑进行烧红,让高温使铁锈的氧化物改变化学成份而达到除锈的目的。

此法目前很少使用,操作时必须注意不要让金属表面烧穿,以防止大面积处理时受热变形。

(3)漆前修补:

对于车身局部锈蚀、累度硬损伤等缺陷,如果一概挖补、敲平反而有些得不尝失。

但不加以修补,而直接以腻子填充,其强度和耐腐蚀性均较差。

漆前修补旨在有效地弥补这类缺陷。

其方法主要有软金属填补和铝箔树脂板填补两种。

1)软金属填补。

软金属填补(俗称挂锡)修补部件表面缺陷,具有附着力好,工艺简单和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修补发动机罩、车门、侧梁、门槛等部位。

挂锡是技术要求比较严格的操作,对部件的清洁不仅限于漆膜、油污的清除,还必须除去金属表面暴露于大气而形成的氧化膜。

清洁的围应比实际使用的稍大些。

最好在打磨干净后的金属表面用汽油或酒精擦洗一遍,随后刷涂焊剂加热并与时抹去浮渣。

没有挂锡的烙铁不能使用,焊前应先将烙铁打磨干净,然后加热到能使其挂锡的温度蘸焊剂并挂锡。

当需要修补泊面积较大时,可一并清理干净时,再分成若干小块逐一挂锡。

在挂锡过程中,注意钢板与焊料应同时均匀加热。

为使表面平整,可一边加热填补一边用刮刀修整,使焊料填足又不至于高出周围金属板的表面,以便挂锡后对表面的修平。

修补用的焊料是锡铅合金,比例一般约为7:

3。

这一比例的锡铅合金加热到183℃时即可开始熔化,继续加热至253℃便全部熔化。

挂锡操作时,应将焊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半熔状态下使用。

温度过低时焊料不能与之焊接,温度过高时,则会造成焊料的流淌也挂不上。

在挂锡修补中,焊料过渡于焊件表面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烙铁蘸焊料,然后直接施焊于焊接表面;另一种方法是手持条形焊料,借烙铁温度不断将焊料熔化在需要挂锡的金属表面部位。

焊接终了还要与时修整并清洁金属表面,对不平整之处还可使用挫刀或刮刀等加以修平。

2)铝箔树脂板填补。

在国外和进口的车身维修材料中,有一种被称为“铝箔树脂板”的新产品,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局部修补材料之一。

其突出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并能获得良好的修补质量。

铝箔上预涂合成树脂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粉以提高其强度。

用铝箔树脂板修补车身金属表面时,应先将金属表面打磨清理干净,并用酒精先擦一遍。

然后分别将金属表面和铝箔树脂板加热50~60℃,随即趁热把铝箔树脂板贴在待修补部位。

常温下经过4~5min的固化后,即可进行打磨。

在敷贴铝箔树脂板时,应均匀用力压平,并使少量树脂由表层上铝箔的小孔中溢出少许为宜。

(4)除油:

汽车车身表面虽然经过清洗、除漆、除锈和修补等工序后,但仍留存有沾污、工具上的油污以与原旧漆上的油污。

若在涂底漆前不清除干净,必将影响底漆的附着力,甚至在面漆上喷涂后,还会出现脱落或揭皮现象,因此,上漆前还需要除油。

一般的修理与美容车间漆工,通常用干净纱头沾上汽油在车身表面揩擦两遍,再用清洁精白棉纱通揩一遍后涂刷底漆。

但是用汽油除蜡效果不太理想,有时它本身也会污染表面待漆的材料,所以最好使用除蜡除油剂,用洁净的干布擦拭待漆表面。

2、底漆的施工

底漆层包括底漆、腻子、二道底漆、封闭底漆等。

而合适的底涂层是面漆耐久、美观,如果底涂层不好,面漆的外观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裂纹或剥落。

汽车车身经过涂装前表面处理后,一般可以直接喷涂头道底漆,对经过酸洗除锈的金属表面,在粗糙处理后,可涂一层磷化底漆,或新劲合金底漆、英国ICI耐用浸蚀底漆、美国杜邦810R防猎锈浸蚀底漆。

使金属表面与底漆之间增加附着力。

头道底漆的目的用于金属表面的防锈和防腐,增加腻子与车身金属表面的粘着作用。

在喷涂底漆时,一般根据车型选择底漆。

施工中建议的选择方案如下:

(1)国产客车的底漆选用。

修补一般的国产客车喷涂底漆时,钢铁表面用F06—1铁红酚醛底漆,铝与铝合金等轻金属用F06—1锌黄酚醛底漆。

(2)中高级或进口轿车的底漆选用。

可用“新劲”防护绿底漆、P565—8882K快速厚膜底漆,CICP082—28防浮红底漆、2K双组份底漆、“杜邦”30SR硝基底漆、150S风干底漆或1020R多用途高膜厚底漆、鹦鹉牌285—16热敏性隔绝底漆。

具体可根据原进口国制造厂商标定涂料来选用。

底漆的施工要求:

施工应以喷涂为主,要求涂刷均匀,无漏涂,无流痕。

3、腻子施工

(1)腻子施工的选用原则。

腻子的品种较多且功能各异,而涂层材料所具有的配套性要求,使选用腻子的工作更为重要。

腻子与底漆与面漆的配套性问题,实质上也就是极性的匹配问题。

一般说,极性大的材料其分子的结合力也越大,反之,极性小的材料其分子的结合力则越小。

其中合成树脂类涂料(如氨基和环氧底漆、腻子、面漆等)的极性就大,而油基类涂料(如脂胶、酚醛底漆、腻子、面漆等)的极性就小,还有一种类型涂料(如醇酸底漆、腻子、面漆等)的胡性介于前两者之间。

腻子的选用原则为:

1)要从涂料极性小来考虑其配套性。

一般底漆、腻子、面漆三者之间的极性应以相近或基本相近为宜,由此可获得可靠的附着力和层间结合力。

2)根据填充层的厚度和用途等来考虑所选腻子,一般分为填充型、中间型和刮(喷)涂型。

填充型腻子适用于填补构件表面上的较大凹陷或车身构件的接缝等。

这种类型的腻子强度高、堆积性好,并且一次可刮较厚的涂层。

而适中刮(喷)涂型腻子则适用于覆盖道痕、砂眼与构件表面上的较小的不平处。

这种类型的腻子则适用于颗粒细腻、柔韧性好、易打磨和干燥后不变形等特点,但堆积性差。

中间性腻妇性能介于两者之部间。

如果腻子选择得当,将会使构件表面达到平滑、匀顺、细致的目的,涂装面漆后能使漆面丰满、光泽突出。

3)根据车型的不同选用的腻子。

国产客车大多用自制油性腻子。

中、高级或进口轿车多采用双组份原子灰,如新劲牌原子灰、幼滑原子灰、纤维原子灰、金属原子灰、合金原子灰、ICIP551—1050原子灰、P551—1052原子灰(万能原子灰)、P551—1059原子灰、PPG的A656/663多用途聚脂原子灰、A659轻型聚酯腻子、A661标准聚酯腻子、A662/A668聚酯喷灰、鹦鹉牌839—20用途原子灰以与杜邦、关西原子灰等。

另外在使用腻子前需按配方调拌均匀。

为了减少空气对腻子的影响,应参照图4-4所示的手法调制颜色均匀为止。

调置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调制时间使腻子较早地硬化。

(2)刮涂腻子的方式。

刮涂腻子的方式有满刮和软硬交替刮之分,其中满刮又分填刮和靠刮两种;软硬交替刮则有“先上后刮”和“带上带刮”之分。

填刮的目的是用较稠的腻子分若干次将构件表面凹陷填平。

填刮时主要用硬刮具靠口上部有弹力的部位与手劲配合进行操作。

靠刮所用的腻子稠度稍低,用于最后一、二次的刮涂,用来平滑构件表面的腻子。

刮涂时靠硬刮具以刮口上部起主要作用,将腻子刮涂,使腻子刮得薄、刮得亮。

软硬交替刮中的“先上后刮”,先将腻子逐一填满或挂平,然后再用硬刮将其硬具平整,适用于较大面积刮涂。

“带上带刮”,即在边上腻子边将其收刮平整,适用于较小面积或形状较复杂部位的刮涂。

在刮垂直表面时,宜采用“软上硬收”,即先用软刮在垂直平面上刮挂腻子,然后再用硬刮具将腻子收刮平整,这样可使腻子不容易发生掉落现象。

在刮涂有平面又有有曲面的构件时,宜采用“硬上硬收”法,即上腻子和收腻子都用硬刮具,使刮涂面平整。

在刮涂单纯曲面构件时,宜采用“软上软收”法,即上腻子和收腻子时均采用软刮具,以利于按构件表面的图形刮出圆势来。

在刮涂腻子时应注意:

在直接刮涂前,应先将金属表面涂上与之配套的底漆,待完全干燥后才能刮涂腻子。

在刮涂时应将刮具轻轻向下按压,并沿涂面的长轴方向运刮(图4-5A);对于区域性填补则应按图4-5B所示的方法运刮;每次涂刮腻子的量要适度,以免造成蜂窝和针孔;待上一道腻子达到半干状态时再涂刮下一遍。

(3)刮腻子施工程序

1)第一道腻子的刮涂和打磨。

腻子施工中,第一道腻子的目的是为了填刮较大凹坑,用硬刮具刮涂。

当使用自制油性腻子时要调制成较硬些,分若干次将构件表面凹坑填平,施工时只求刮平,不求光滑。

操作中不能来回刮涂,以免腻子中孔隙被粘死,造成长期不干。

原子灰可用粗灰,是聚酯腻子加固化剂调合而成,刮涂时可以较厚,不会出现不干现象。

刮涂时,应使用刮刀与构件成60度,并略成弧形涂刮。

用手指甲检查腻子软硬程度,自制腻子一般隔夜后才干透,原子灰约1~2h。

当腻子干透后,然后进行打磨(注意:

打磨太早腻子会继续收缩,打磨太迟则因腻子过硬不易打磨)。

打磨的方法:

可用手工打磨,也可用机械打磨;可干磨,也可湿磨。

主要的打磨方法介绍如下:

A、手工打磨。

手工打磨适用于对小面积腻子的粗磨,包括大面积细磨,以与有些精细工作如对型线、曲面、转角、圆弧、弯曲部位的修整。

手工打磨就是用磨块(木块或橡胶块)上包有2~3号铁砂布进行干磨,或用100号水砂纸沾水湿磨。

手工打磨的一般程序是:

a、选用与磨块大小相配的砂纸或者把砂纸裁剪好,使之与磨块尺寸相配。

b、将砂纸固定在磨块上,把磨块平放在打磨面上,沿磨块的长度方向均匀施加中等程度的压力,不得急于求成而用力过猛,否则,如果腻子磨穿或磨出凹坑都将使前功尽弃。

c、打磨时磨块作前后往复的摩擦运动打磨,打磨行程为较长的直线(见图4-6)。

不要使磨块圆周运动,那样会在漆面上留下明显可见的磨痕。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应始终沿车身外形线方向打磨。

d、打磨过程中应充分注意露出的最高点,并以此最高点为准,多次用手摸出平整度加以修整。

e、对于波浪形平面,可选用长一些的木块作衬块,打磨动作幅度可长些。

f、对于局部补刮的腻子,打磨时要注意腻子层边缘的平整性,即腻子口要磨平,以防产生腻子层痕迹,并为第二道腻子的刮、磨带来方便。

g、打磨型线或圆弧时,则应使用与其形状相近的仿形块打磨。

h、干磨时,砂纸会补填料的粉末腻住。

经常抖动、拍拍砂纸可以去掉一些粉末,也可使用涂有滑石粉的砂纸,这样可减少粉末的堵塞。

湿磨时减少砂纸堵塞方法基本同于干磨,但还要用水湿润。

B、机械打磨。

常用的机械打磨机有圆盘式打磨机和双作用打磨机,还有轨迹式打磨机和往复式打磨机。

最常用的砂纸磨盘有5in、6in、8in(12.7cm、15.2cm、20.3cm)3种,用80~180号砂纸干磨或用320号砂纸湿磨。

把没有粘性的砂纸粘贴在打磨机衬盘上。

将其均匀涂开,把砂纸的中心与衬盘中心对正后,将砂纸紧压到衬盘上。

如果用的是自粘贴砂纸片,只要将二者中心对正压紧即可,但在压紧前一定要把中心对准。

打磨操作完成后立即把砂纸从衬盘上取下来,否则粘结剂凝固后砂纸与衬盘就会贴得很牢固。

一旦粘牢,就要用抹布蘸溶剂将粘结剂溶解,才能取下砂纸。

机械打磨的操作方法是:

用双手把持打磨机手柄,先用粗砂纸打磨。

当腻子表面的刮痕基本消除后,应与时更换细砂纸磨至腻子表面与周围高度相近,以留出足够的手工细磨余量。

为使机械打磨的腻子表面均匀、平整,打磨机应按图4-7所示走向进行。

机械打磨时,如果出现了结球现象就应与时更换砂纸,否则会堆积在一起划伤表面,并降低磨具的打磨效果。

在刮涂与打磨完后,需等待被打磨后的腻子干燥,然后涂底漆。

可以涂刷(或喷涂)一层F06—1酚醛底漆。

在涂刷底漆时要用200号溶剂油稀释,并搅拌均匀,对原子灰腻子则不需要涂底漆。

2)第二道腻子的刮涂和打磨。

第二道腻子的刮涂目的,仍是以填平低处为主。

自制油性腻子调制时要比第一道腻子油性略大些,刮涂厚度应小于第一道。

若是局部补刮,则面积要略大于第一道。

平面用硬刮刀,圆弯处可用橡皮刮刀。

刮涂时应注意顺着汽车造型水平方向,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为减少涂刮接头,刮涂时尽可能拉长一些。

原子灰刮涂施工要求用自制腻子。

第二道腻子的打磨,一般采用湿磨,根据腻子层的厚薄可选用120~180号水纸。

打磨时用木块或橡胶块衬平水砂纸沾水,对满刮腻子的打磨以汽车流线形方向为主,横向打磨为副,来回幅度要长些。

打磨动作要均匀平稳,并经常用手摸纵横面的平整性,要注意磨平腻子与旧漆交接处的“口子”,同时对构件边缘残余腻子用手衬砂纸将其磨光滑。

打磨完后等腻子干燥后再涂底漆,要求同第一道工序涂底漆。

第三、四道工序主要是补缺,此处略去。

4、喷涂技术与施工

(1)喷涂技术简介:

喷漆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过去汽车喷涂以色漆(白、蓝、黑、红等单色以与相关复色等)为主,相对来讲对修补漆的喷涂要求不高。

然而随着金属闪光漆以与珠光漆的迅速增长,甚至过去比较少见的浅色金属闪光漆也越来越多。

随着汽车漆档次的越来越豪华,汽车修补漆的性能不断提高,对喷漆工的要求也提高了。

例如对喷涂浅色金属漆的施工稳定性、色差等质量控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点,尤其是它的“视角闪色效应”(从正面、侧面观察其明度、色相以与彩度等的不一样)上比深色漆要敏感得多。

所以在喷涂浅色金属闪光漆时,更应该按照所采用的汽车修补漆的施工要求,严格地控制涂装条件与工艺。

总之,汽车漆喷涂时,不仅要认真选择所有的材料、施工工具,而且对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冬夏季节稀释剂的选择以与喷枪的调整等都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一般来说,影响喷漆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粘度。

粘度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并由此产生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也可以称其为液体流动阻力(摩擦力)。

通常所说漆料的稀与稠,实际上就是指其粘度的大小,溶剂、稀释剂与温度的变化对液体流动性都有影响。

同样,也正是流动性决定漆料的雾化质量、在构件表面的流动性以与喷涂设备的类型。

制备漆料时,要严格按照油漆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要求,用最适合修理美容车间的温度和条件的稀释剂,把油漆稀释至适当的粘度。

否则,粘度过高将会使表面粗糙不匀,产生针孔和气孔等缺陷,粘度过低会造成挂流、失光,使漆膜不丰满。

所以,车身涂漆中应根据技术要求调整粘度,并养成使用粘度计进行测试的习惯。

稀释剂的用量应与温度无关。

温度较高时,稀释后的漆料实际粘度可能稍低一些,但被从喷枪抵到构件表面时的过程中,稀释剂挥发较快抵消掉。

结果油漆抵达被涂构件表面时的粘度正好适合。

相反,室温较低时,稀释后的漆料粘度较高,但挥发慢,抵达构件表面时粘度正好。

国根据GB1723—79《涂料粘度测定法》规定,常用粘度计有:

涂1、涂4、落球粘度计,计量单位“s”。

在实际生产中,涂4粘度计使用较为广泛,它能用于测定粘度在10~15s之间的各种涂料产品。

而国外测试汽车漆粘度的有福特杯和察恩杯两种,一般常用的是福特4号杯,是以铝合金或炮铜车成容100mL圆柱形,杯底为圆锥形,中心有一漏孔,口径为4mm。

测试原理和方法与涂4粘度计相似,就是温度控制为20℃。

2)温度。

汽车漆叶涂和干燥时的温度对漆面的光洁影响很大,这里既指叶漆室的温度,也指构件的表面温度。

把热漆喷涂到冷构件或把冷漆喷到热构件上都会破坏流动性。

稀释剂也应根据天气的冷暖来选用。

3)喷枪。

要使喷漆获得平整光滑、厚薄均匀、光照如镜的漆面,除了涂料的品种质量的被喷涂构件的底层基础外,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喷涂经验和正确的操作技术。

在作用喷枪喷涂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喷枪调整和基本的使用方法。

(2)喷涂施工:

在喷涂施工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具备丰富的喷涂经验和正确的喷枪操作技术。

1)喷枪的调整。

雾形的好坏取决于漆滴混合得好坏,漆料应该在构件表面上形成平滑的中湿涂层,不能出现流挂。

如果做好以下三项基本的调整,就可以在正常条件下获得合适的雾形、漆膜湿度和气压。

A、气压调整。

由于有摩擦,空气从干燥器——调压阀流到喷、枪时压力有所损失,基差别取决于输气管的长度和直径。

测量这一降压的方法是在软管接头和喷枪之间接一个调压阀,用来检查和控制喷枪压力。

B、用雾形控制阀控制雾形的大小。

把控制阀全拧进去可得到最小的圆形喷束,把旋钮全拧出来得到的雾形最大。

如图4-8所示,显示出子旋钮从最里拧到最外的雾形变化情况。

C用漆流控制阀,按选定雾形调整漆流量。

见图4-9,显示了控制阀在拧出时漆流量增大,控制阀在拧进时流量减小的情景。

在操作时应按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另外在操作时应注意:

最佳喷雾压力是指能获得理想的雾化程度、流速和喷束宽度的最小压力。

压力太高会因飞漆而浪费大量油漆,抵达构件表面前溶剂挥发快导致流动性差;压力太低会因溶剂保留得多造成干燥性能差,漆膜容易起泡和流挂。

气压值应随喷涂漆料的不同而不同。

2)喷枪的使用方法

A、掌握好喷枪在移动过程中与被喷构件的角度。

为了便于操作,操作人员应以一字步或丁字步部立,在喷枪移动过程中,不论是横形的喷雾还是纵形的喷雾,在上下或左右移动时,均要保持喷枪与工作表面成90度直角,并以与表面一样的距离和稳定一致的速度移动,否则漆膜可能不均匀。

绝不可由手腕或手肘作弧形的摆动,否则被涂构件的漆雾流厚薄不匀,厚处可能出现“流挂”,薄处可能出现“露底”,一部分漆雾在空气中流失。

只有在小面积喷涂时才允许喷枪作扇形摆动,因为这时要求漆膜中间厚两边薄。

B、掌握喷枪嘴与被涂构件之间的距离。

一般喷涂距离为20cm左右(可按油漆供应商提供的工艺条件操作)。

如果距离太近,会因速度太高而使湿漆膜起“桔皮纹”或“流挂”;如果距离太远,稀释剂挥发太多,会形成砂状表面,还会使飞漆增多。

而正常的喷涂距离应与喷枪气压、喷枪的扇面调整大小以与涂料的种类相配合。

C、掌握好被喷涂气压。

选择正确的喷涂气压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涂料的种类,稀释剂的种类(快、慢),稀释后粘度等。

在喷涂操作时尽量使液体物料雾化,同时又要求液体物料中所含溶剂尽可能少的蒸发。

一般调节压0.35~0.5MPa,或进行调试喷而定。

要养成严格遵守油漆厂商产品说明书所提供的施工参数的良好习惯,以便达到理想的效果。

合适的喷涂气压能获得适当的喷雾、散发率和喷幅的最低要求。

压力过低可能会雾化不好,油漆像雨淋一样喷涂到构件的表面,容易产生“流挂”、“针孔”、“起泡”等现象。

而压力过高可能会过度蒸发,严重时形成所谓干喷现象。

D、掌握好雾形。

喷涂前必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