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1059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重点.docx

《信息管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重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管理重点.docx

信息管理重点

1.信息的定义

(1)信息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论创始人香农的观点

(2)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观点

(3)信息是事物变化或差异的表现于光远的观点

(4)信息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方式和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反映和表述钟义信的观点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在信息管理界,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存在的依附性、普遍性与客观性

②信息产生的主观性、加工性与可开发性

③信息运动的储存性、传递性与共享性

④信息利用的价值性、时效性与整体性

3.信息的分类

(1)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

语法信息:

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是什么形式)

语义信息:

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内在含义(是什么意思)

语用信息:

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效用价值(有什么用处)

信息管理关注的主要是语用层次上的信息现象。

(2)按信息载体和存储方式划分

文献型信息:

它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磁盘、光盘、胶卷等)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

实物型信息资源:

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

如样品、样机,本身代表一种技术信息。

(3)加工程度:

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信息按加工深度分为一次信息(原始信息)、二次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三次信息(管理决策信息)。

零次信息:

是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未经过人脑进行加工和组织的信息资源。

即口头传播的信息资源。

获取方式:

通过谈话、咨询、旁听、聚会、讲演、会议、教学、电话交流等。

一次信息:

是以零次信息资源为基础,对自然状态和社会表象的信息以及大脑存储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经过文字、图像等各种方式表达的信息资源。

这类信息资源末经过系统化的组织。

通常表现:

讲演、手稿、日记、录音、录像、广告等,具有原创性、表达性等特点。

二次信息:

是指在一次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加工整理所得到的信息资源。

如专著、论文、报告、剧本等。

三次信息:

是对大量的二次信息资源进行浓缩、编排、综合而产生的系统化成果。

如:

科学评论、书评、各种资料汇编、信息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综述、述评等。

具有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征。

4.信息资源的内涵及功能

内涵:

狭义的理解:

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广义的理解:

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功能:

⑴信息资源的科学认识功能。

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⑵信息资源的管理功能。

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信息是合理计划的基础,信息是有序组织的依据,信息是有效控制的手段。

⑶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

a、信息资源观、财富观已经为社会所认同

b、信息创造了经济效益、财富和利润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信息产业的崛起)

5.信息管理的内涵及管理对象

含义:

狭义的理解:

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也就是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从传播到利用的过程。

这种说法把信息管理局限于对信息本身的管理。

(对信息的管理)

广义的理解: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要素,如信息、人员、技术、机构、环境等进行管理,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满足社会对信息需求的过程。

(对信息活动诸要素管理)

根据目前发展的状况,采取广义的说法比较合适。

对象:

可以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

这其中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信息资源;二是信息活动。

⑴信息资源

狭义信息资源:

信息本身的集合。

广义信息资源: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的有机集合。

⑵信息活动

信息活动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功。

信息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层次.

①信息资源形成阶段。

活动特点:

以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为过程,目的在于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

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

以对信息资源的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标。

三个层次:

①个人信息活动:

是个体获取、控制信息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活动。

个体信息活动效率取决于:

个人信息技能、个人的智力水平、信息技术能力和知识素质等。

②组织信息活动:

组织收集、处理与开发利用组织内信息和外源信息,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活动。

形式:

各类信息系统

③社会信息活动:

是社会规模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体现为社会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形式:

信息产业、社会信息化

6.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

特点:

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文献为主要载体,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

技术管理阶段(1950---1980年):

特点:

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信息任务主要是解决大量数据的处理和检索。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1980--):

特点:

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强调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和竞争资源,重视信息资源在组织管理决策与竞争中的作用。

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对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即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技术、人文、经济等综合管理手段的应用。

知识管理阶段(KM):

技术知识管理的使能器

共享知识管理的催化剂

人:

知识管理的主体

知识:

知识管理的内容

7.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

与信息管理的技术时期相比较,他提出了信息管理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三种模式,并分别对应三种社会背景:

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

技术管理就是用技术的手段从事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工作,从而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经济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管理信息资源,确保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人文管理就是通过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以及信息道德等人文手段。

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三者目标一致、功能协调,相辅相成。

8.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特点

(1)综合性:

在管理对象上强调信息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在管理内容上着眼于对信息资源处理过程的综合性;在管理方法上将多种方法集于一身,并加以综合应用

(2)集成性:

技术、经济、人文手段相结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体集成管理

(3)系统性:

IRM是对包括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诸要素在内的大信息系统的管理

9.信息资源管理的系统观和过程观

系统观:

信息源(含收集)系统(一次信息系统)

信息检索(含存储)系统(二次信息系统)

信息研究(含加工)系统(三次信息系统)

信息服务(含传递)系统

从系统观来看,信息资源管理是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这四个子系统构成整个信息系统的业务体系。

过程观:

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环节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用和维护阶段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和层次P31

1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内涵

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

也称编码知识,是经过整理和组织,以语言、文字、公式、计算机程序、数据库等编码形式表现出来,并可以通过正式的、系统化的方式(如出版物等)加以传播,容易被人们学习的知识。

如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

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

也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而拥有的、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的难以传播的知识。

如技术和技巧等。

12.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SECI

A社会化模式(Socialization):

通过共享经验、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而转化成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达到创新的目的。

B外化模式(Externalization):

把抽象的隐性知识(经验等)转化为便于交流和理解,可以被他人共享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重要环节)

C综合化模式(Combination):

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结合起来,转化为更复杂和系统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D内化模式(Internalization):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

实质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获得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形成技术技巧、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13.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联系: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都强调知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强调用户的需求,但程度有所不同。

(前者关注“我是否提供了你需要的信息”,后者关注“是否通过我的服务解决了你的问题”。

两者都重视信息和信息技术。

信息是知识的原始来源,信息技术也是知识管理的工具。

区别:

14.信息管理学的实用体系框架和学科体系结构

实用体系框架:

学科体系结构:

15.信息科学理论的三大基石及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信息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三者构成了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体系结构,是信息管理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

三大基石:

1)信息学是信息管理的基石

2)管理学是信息管理的母体

3)信息管理也需要系统思想观念和系统工程技术

16.信息产业的内涵和类型

内涵:

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及信息产品生产开发与流通服务的新兴产业群体。

类型:

信息技术设备制造部门信息商品化部门准信息部门

17.信息化内涵及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内涵:

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发展阶段:

①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初级阶段)

②经济信息化

③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18.信息技术的体系结构(4C技术)

感测技术:

是信息的采集技术,对应于人的感觉器官;

通信技术:

是信息的传递技术,对应于人的神经系统;

计算机技术:

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对应于人的思维器官;

控制技术:

是信息的使用技术,对应于人的执行器官。

对于信息管理领域来说,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是最重要的两种信息技术工具。

信息管理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19.信息管理对组织管理的影响(SCM、BPR、ERP、CRM)

20.信息源基本类型

按信息的存在形式:

(1)记录信息源(或文献信息源)

(2)实物信息源

(3)智力型信息源

(4)零次信息源

信息源其他分类:

以组织边界为界限,可将信息源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根据时间标准来区分,可分为一次信息源和二次信息源。

根据信息的运动形式,还可以把信息源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

信息是否数字化,可以将信息源区分为数字化信息源和非数字化信息源。

21.企业信息采集渠道

企业信息采集主要有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两条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内部途径

1.管理监督部门(管理各环节现状信息和战略决策信息)

2.研究开发部门(新技术新产品设计研发信息)

3.市场营销部门(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

4“葡萄藤”渠道(员工对决策的反馈信息)

5.内部信息网络(Intranet跨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

(二)外部途径

1.大众传播媒介(内容新、范围广信息资料,专题信息采集)

2.政府机关(政策法规、专利标准、统计资料、研究报告等)

3.社团组织(学会、协会等行业团体收集内部通讯和专业简报等非公开出版物,了解最新技术与同行信息)

4.各种会议(研讨会、洽谈会、交易会、发布会、展销会等,获取外部环境信息与竞争对手信息)

5.个人关系(获取非公开的机密信息)

6.协作伙伴(供应链战略伙伴获取信息)

7.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与反馈信息)

8.外部信息网络——Internet

22.网络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

网络查询法:

利用Internet所提供的便利条件,通过多种网上信息查询工具采集所需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法

(1)内部信息索取法

(2)互通有无交换法

(3)委托采集法

(4)实物样品分析法

(5)实地考察法

(6)间接调查法

(7)网络查询法

(8)大众传媒采集法

(9)咨询采集法

23.信息组织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内容:

信息描述——初级组织(外表特征描述)

信息揭示——中级组织(内容特征揭示)

信息分析——高级组织(信息重组,提供三次信息)

信息存储——空间组织(存储在载体中,便于检索信息

主要作用:

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层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基本要求:

1)及时性,所谓及时有两层含义:

一是时过境迁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有用信息要迅速采集。

2)准确性,信息要求准确无误地反映实际情况,信息失真就会造成决策失误。

3)适用性,信息贵在于适用,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4)经济性,取得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

注意信息价值与成本的关系,力求以最少的费用,发挥信息的最大作用。

24.语法、语义、语用信息的组织方法

语义信息组织+组织方法

以信息的内容特征为根据序化信息

(1)分类组织法学科分类文献分类专利分类商品分类职能分类

(2)主题组织法主题——信息所论述的主要对象

主题词——用来表述信息主题的词语

主题法——把主题词作为文献标识,对主题词进行字顺排列,进而表达文献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信息组织方法

语用信息组织+组织方法:

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

1)重要性大小组织法

(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序化信息。

如大众传媒的栏目设置。

(2)权值组织法

赋予信息不同的权重值,以权值大小组织信息,如决策方案的选择,信息服务质量的评估指标等

(3)概率组织法

以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来组织信息。

预测体育比赛的胜负等

(4)特色组织法

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组织信息。

如摄影信息,旅游信息等

语法信息组织+组织方法:

以信息的外表形式特征为根据序化信息

(1)字顺组织法

(2)代码组织法

(3)地序组织法

(4)时序组织法

25.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信息流的运动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的处理过程。

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使用、反馈

最简单的信息处理过程:

收集、加工、传递、使用四个环节。

26.信息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基本规律

用户的信息行为主要表现:

信息查寻行为、信息选择行为和信息使用行为。

基本规律

穆尔斯定律(Mooers)

内涵:

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

定律表明:

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对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有很大影响。

穆尔斯定律告诉我们:

信息的使用与获得信息的容易程度成正比。

齐夫(Zipf)最小努力原则

内涵:

1948年齐夫完成了专著-《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该原理认为,一个人的整个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花费最小力气驱使的,即受“最小努力原则”的制约。

尽量投入最小的力量,追求最大的效益是从事任何工作人们的共同愿望,最小努力原则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原则

定律说明:

用户的信息行为如同广义的走路,选择最短路线即遵循信息查询的可近性/快捷性省力原则,获取和吸收信息的工作量最小,符合齐夫最小努力原则。

马太效应定律

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马太效应现代涵义:

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定律说明:

用户信息需求与用户积累信息量之间的正相关性。

也就是说,用户掌握的信息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信息需求,从而引发更多的信息行为,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依次类推越来越多,反之,越来越少。

27.组织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特点分析

28.企业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

1、信息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对信息流的回应。

2、信息流影响物流,控制和调节物流信息流不畅通就会导致物流不通。

3、物流是有形的单向流动,信息流是无形的双向流动。

29.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基本步骤

(1)明确影响企业竞争和赢利能力的信息资源的范围。

(2)设定信息组织,规范管理制度

(3)制定信息资源开发规划

(4)建设信息网络平台

(5)建设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

(6)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7)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智能。

30.比较分析MRP、MRP-2、ERP之间的关系

31.信息管理逻辑顺序方法的基本步骤

信息调查、信息分类、信息登记、信息评价

第一步:

信息调查信息调查的含义:

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数据。

调查的目的:

查清组织内部、外部信息资源的情况,包括显性信息资源、隐性信息资源等。

调查的要求:

准确性及时性

第二步:

信息分类:

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的目的是便于分析和综合。

第三步:

信息登记(信息加工描述):

信息经过一定的分类之后,需要大量的登记、归纳和整理。

第四步:

信息评价(信息分析与研究):

信息评价的目的:

更好地使用信息资源。

任务:

需要研究每一项信息资源的供应、管理和使用情况,核算信息资源的成本,对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进行评价。

32.物理过程方法的基本内涵

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管理活动。

信息生命周期:

是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

从信息的产生到最终被使用发挥其价值,一般可分为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这几个阶段。

物理过程方法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需求与服务。

(2)信息收集与加工。

(3)信息存储与检索。

(4)信息传递与反馈。

33.BSP方法的步骤

(一).准备工作;

(二).研究开始阶段(调研);

(三).定义企业过程;

(四).业务过程重组;

(五).定义数据类;

(六).分析企业/系统关系 

(七).定义信息结构(MIS的总体结构;

(八).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发计划

34.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

进行业务分析,建立企业模型

第二步:

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主题数据库

第三步:

子系统划分

35.一体化战略信息管理的内涵

从战略规划的角度考察:

战略信息管理可以视之为信息战略的展开过程,是企业信息功能战略的制订、实施、监控、调整及其与企业业务战略的整合过程。

从理论来源的角度考察:

战略信息管理可以视作战略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交集,是一种跨领域的管理活动

从其作用领域来看:

战略信息管理是一个作用于所有企业活动领域的相对独立的功能领域。

而从其活动内容来看:

战略信息管理是围绕企业信息活动以及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等相关资源要素实施规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活动的多功能领域。

36.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五个阶段说

阶段一:

文本管理阶段(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50年代)。

人类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物理载体进行管理,信息管理人员更关心信息载体的安全和保护而不是其传播和使用,与此相对应,信息管理功能是低水平和辅助性的。

阶段二:

公司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企业信息管理的标志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管理重点开始由信息载体演变为信息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效率。

阶段三: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

7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管理进入了信息资源管理时期,企业开始把信息内容本身看作是等同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战略资源,把信息管理功能视为等同于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

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开始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阶段四:

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竞争情报是经过筛选、提炼和分析的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集合,是企业决策层的主要需求信息。

因竞争的加剧,企业认识到必须有效利用信息来制定更积极的战略,维持或赢得竞争优势。

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能够支持企业决策的信息系统。

阶段五:

战略信息管理(知识管理阶段)知识本身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知识管理主要利用信息、数据,并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可控的知识财富。

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

37.基于Intranet的企业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联网。

这是企业信息技术战略的基础结构层次。

通过Intranet把企业的所有信息资源集成起来,实现企业员工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联网。

这是在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Intranet相联的战略伙伴协作网。

通过企业外联网,把与本企业有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诸如供应商和分销商等联成一体,使企业可以有效地进行供应链的管理,并能更好地把握住竞争机会。

第三个层次是企业电子商贸网。

这同样是利用了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并与Intranet相联的产品销售与用户服务网。

通过企业电子商贸网,可以提供联机销售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用户支持系统,拓展市场份额或打开新兴市场。

38.战略信息资源的内涵及管理的过程

战略信息资源是与企业战略相关或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及所产生的信息资源的总和,是那些决定企业命运的、为企业决策所必需的、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和远期规划的信息资源。

战略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

1广泛收集一般信息资源;

2加工、提炼形成战略信息资源;

3分析战略信息资源;(重点阶段)

4传送战略信息资源给用户,最大限度地发挥战略信息资源的价值。

39.信息管理机构的基本功能

(1)、信息汇总与收集功能

(2)、信息管理与检索功能

(3)、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

(4)、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功能

40.企业信息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

(1)、集中式结构模式。

(中小企业)

(2)、分散型结构模式。

(不设信息管理中心,各职能部门设信息员)

(3)、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

(大型企业,理想的结构模式)

41.企业CIO的职责和知识能力素质

CIO的职责

1)从统揽业务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信息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

2)熟悉各业务部信息流的关系,规范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能够综合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工作。

3)熟悉信息科学、系统方法和信息技术,能够将数据管理、网络通讯、计算机处理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安排,发挥作用。

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结构三板块:

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

能力结构三类:

信息技术能力、管理技能、相关经验。

其他素质:

应变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42.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及信息服务的方式

信息服务的五个基本要素:

信息服务者、信息用户、信息产品、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服务方法。

信息服务的方式

1)文献服务场所——图书馆、资料馆、档案馆。

(传统形式)

服务方式:

阅览、借阅、复制等。

2)报道服务多种渠道:

信息发布、展览演示、信息出版物(主要方式)。

信息出版物:

指信息机构对原始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