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483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课 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ocx

第三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1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1)形成: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1)地位: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作用: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保护: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节日有什么作用?

提示: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共性:

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差异: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德国人的性格坚定、稳重,俄罗斯人的性格豪爽、乐观,日本人的性格自信、自尊,中国人的性格宽容、勤奋等。

性格反映文化,不同民族的性格不同,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

简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提示:

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的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原则。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015年4月适逢中俄建交六十六周年,中俄两国人民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凝成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生活与文化相互影响。

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俄罗斯音乐主题晚会《重逢》,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严当当携手盲人歌手杨光,演绎了著名的前苏联歌曲《海港之夜》。

请问,应如何看待中俄间的文化交流。

提示: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

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

民族节日同经济、政治制度本身并无直接关系,A项表述错误;B项混淆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概念;D项材料不体现;每到春节,人们都往家赶,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因此选C项。

答案:

C

 

2.到2014年底,《世界遗产名录》共收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数达到779项,还有31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收录其中。

之所以要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⑤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解析:

③夸大了文化遗产的作用,故排除。

答案:

C

 

3.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

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

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解析:

《媳妇的美好时代》走出国门,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选C项;A、D两项本身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说法片面,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答案:

C

 

4.“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解析: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的含义主要是:

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风俗习惯;故C项符合题意;B、D两项很明显与题意不符合;A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材料背景没有直接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答案:

C

 

5.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的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

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③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不科学,排除③。

故答案选D项。

答案:

D

 

一、选择题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如美国人随意、好胜、敢冒险;俄国人深沉、内向,显得有文化底蕴;英国人矜持、文雅,富有绅士风度;德国人认真、刻板,有组织纪律性;西班牙人热情、豪放,充满探险精神;法国人优雅、浪漫,富有艺术气质……差异分明的民族性格背后,映射出的是各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心理积淀的不同。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A.各民族间的文化高低优劣不同

B.各民族间所处的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

C.各民族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不同

D.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解析: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正是由于各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心理积淀的不同,造就了差异分明的民族性格。

故D项正确;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高低优劣”之说不当,A项排除;B、C说法过于片面。

答案:

D

 

2.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故②说法错误。

答案:

C

 

3.电影《刮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国许姓老人到美国探亲,他发现孙子发高烧,因不识药瓶上的英文,无法给孙子吃药,只能采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刮痧。

当其孙子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时,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背部有刮痕,认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

许家因此被告上了法庭,于是引发了一场“虐待儿童”的官司。

最后,这种治疗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误会。

根据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西医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异

B.不同的国家,不但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机制,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

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解析:

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文化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故C项错误。

答案:

C

 

4.第31届世界戏剧节的主题为“世界戏剧的传统与新姿”,丰富性、多样性、民族性、艺术性是其主要特色。

这说明()

①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各民族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排除④。

答案选D项。

答案:

D

 

5.嵩山论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系列讲座开讲。

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兼东亚研究所主席、香港大学前校长王赓武指出:

没有文化的根,海外华人也会不自信。

这启示我们()

A.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B.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解析:

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B项说法不准确;“没有文化的根,海外华人不自信”,这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培育中华民族文化,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6.看下列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观点?

(2)如何处理发展民族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答案:

(1)漫画反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2)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②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