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818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8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0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docx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

中药学

习题集

主编:

钟仕卿

副主编:

黄兆胜

编委:

钟仕卿黄兆胜颜燕银蓝森麟吴庆光韦品清李盛青

参加工作人员:

何国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复习资料》编写组

**中药学习题集**

主编:

钟仕卿

副主编:

黄兆胜

编委:

钟仕卿黄兆胜颜燕银蓝森麟吴庆光韦品清李盛青

参加工作人员:

何国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复习资料》编写组

(Ⅰ)选择题

A型题:

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得答案。

1、我国现存得最早得药学专着就是:

()

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C、《证类本草》D、《本草求真》E、《神农本草经》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就是:

()

A、《本草经集注》B、《本草拾遗》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

3、《神农本草经》成书于:

()

A、公元前五世纪B、公元前二世纪C、公元二世纪D、公元四世纪E、公元五世纪

4、最早用图文对照方法得药学名著就是:

()

A、《证类本草》B、《新修本草》C、《本草拾遗》D、《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

5、《神农本草经》载药数就是:

()

A、675种B、365种C、844种D、921种E、730种

6、《本草纲目》得作者就是:

()

A、苏敬B、李勣C、李时珍D、陶弘景E、唐慎微

7、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得古代地方本草就是:

()

A、《证类本草》B、《唐本草》C、《本草求真》D、《本草拾遗》E、《滇南本草》

8、能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得方法就是:

()

A、炮制、配伍B、配伍、服法C、炮制、服法D、煎法、服法E、以上均不就是

9、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其目得在于:

()

A、提高疗效B、改变药物性能C、便于服用D、改变药物作用部位E、消除或降低毒性

10、能发散或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得药物,在煎煮时宜:

()

A、先煎B、久煎C、包煎D、另煎E、不宜久煎

11、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得加工处理过程称为:

()

A、修制B、水制C、火制D、炮制E、水火共制

12、下列除()外,均就是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得方法?

A、炮制B、配伍C、剂量D、煎法E、服法

13、归经得理论基础与依据就是:

()

A、以四气五味为基础,以所治病为依据。

B、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

C、以药性为基础,药效为依据。

D、以治法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E、以药味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14、大戟、甘遂、川乌、巴豆等药物内服需炮制,其目得在于:

()

A、降低或消除毒性、烈性、副作用B、改变药物性能C、提高疗效D、便于服用E、扩大用药范围

15、辛味药治气血阻滞之证就是取其:

()

A、发散之功B、宣泄之功C、行气血之功D、开窍之功E、宣发之功

16、酸涩味药治遗尿、遗精,就是取其:

()

A、补益之功B、固涩之功C、软坚之功D、固气之功E、缩小便之功

17、甘、淡,寒得药物多具有:

()

A、清热生津B、清热利尿C、清热凉血D、清热燥湿E、清热解毒

18、下列除()外,均就是甘味药得作用。

A、补益B、与中C、缓急D、固涩E、调与药性

19、下列除()外,均就是升浮类药一般具有得功效。

A、升阳发表B、祛风散寒C、潜阳息风D、涌吐E、开窍

20、下列除()外,均就是沉降类药一般具有得功效。

A、泻下B、清热C、解表D、利水渗湿E、消积导滞

21、胁痛、抽搐应选用归何经得药物?

()

A、心经B、肝经C、脾经D、肾经E、肺经

22、黄芩配生姜属七情中得:

()

A、相畏B、相使C、相恶D、相杀E、相反

23、为了提高疗效与扩大用药范围得配伍形式就是:

()

A、相须、相杀B、相畏、相反C、相使、相畏D、相须、相使E、相反、相杀

24、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外,均反甘草。

A、甘遂B、大戟C、芫花D、海藻E、巴豆

25、一般中药得常用剂量就是:

()

A、1~3克B、15~30克C、3~10克D、30~40克E、60克

26、性能功效相类似得药物配合应用,使其疗效增强得配伍关系称为:

()

A、相使B、相畏C、相杀D、相须E、相恶

27、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在七情中称为:

()

A、相使B、相畏C、相杀D、相须E、相恶

28、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副作用,在七情中称为:

()

A、相杀B、相畏C、相恶D、相反E、相使

29、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外,均反藜芦。

A、人参B、沙参C、丹参D、玄参E、党参

30、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得官修本草就是:

()

A、《唐本草》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D、《开宝本草》E、《本草品汇精要》

31、下列除()外,均就是清代得本草?

A、《本草求真》B、《本草从新》C、《本草备要》D、《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拾遗》

32、《本草纲目》载药:

()

A、365种B、730种C、844种D、1500种E、1892种

33、植物类药,叶类得采收期就是:

()

A、枝叶茂盛得花前期

B、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得时候

C、果实成熟后D、花凋谢时E、果实将成熟时

34、下列除()外,均就是常用炮制得大法。

A、修治B、切制C、水制D、火制E、水火共制

35、下列除()外,均属药性理论得内容。

A、性味B、归经C、用法D、毒性E、升降浮沉

36、下列除()外,均就是苦味药得作用。

A、燥湿B、通泄C、降泄D、渗湿E、清泄

37、相杀得含义就是:

()

A、功能相类似得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得功效。

B、一种药物得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

C、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得毒副作用。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

E、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38、下列除()外,均属中药用法得内容。

A、给药途径B、应用形式C、煎煮方法D、服药方法E、配伍方法

39、下列除()外,均就是中药学研究得内容。

A、中药得来源B、中药得采制C、中药得性能D、中药得制剂E、中药得功效应用

40、《新修本草》成书于:

()

A、公元二世纪B、公元500年左右C、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D、公元1082年E、公元1596年

41、毒性就是指:

()

A、毒性反应B、不良反应C、副作用D、药物得功效E、以上均不就是

42、辛味得作用就是:

()

A、补益、收敛、固涩B、泻下、软坚C、发散、行气血

D、燥湿、利湿E、缓急止痛,调与药性

43、苦味药得作用就是:

()

A、行气、行血B、燥湿、利湿C、燥湿、健脾D、渗湿、利尿E、燥湿、降泄、通泄、清泄

44、咸味药得作用就是:

()

A、收敛固涩、补肾B、泻下、利尿C、软坚散结、泻下D、软坚、利水E、缓急止痛、行血

45、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得:

()

A、部位B、原理C、范围D、趋向性E、以上均不就是

46、归经就是指药物作用得:

()

A、部位B、原理C、范围D、趋向性E、以上均不就是

47、影响药性升降浮沉得主要因素就是:

()

A、药物得性味B、药物得质地C、药物得成熟程度D、炮制与配伍E、服法与煎法

48、常用得火制法有:

()

A、炒、炙、煅、煨、烘焙B、炒、煎、潬、煨、煅

C、潬、炒、煅、煨、烘焙D、蒸、潬、炒、煅、煨

E、烘焙、炙、蒸、炒、煨

49、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得方法就是:

()

A、润B、漂C、淬D、潬E、煮

50、用酸醋炒玄胡,其炮制目得就是:

()

A、增效B、减毒C、矫味D、改变药性E、改变药性性状

51、在“十八反”中,半夏反:

()

A、甘草B、藜芦C、乌头D、细辛E、以上均不就是

52、在“十八反”中,白芍反:

()

A、甘草B、藜芦C、乌头D、细辛E、以上均不就是

53、在“十九畏”中,郁金畏:

()

A、巴豆B、川乌C、官桂D、丁香E、以上均不就是

54、《本草经集注》得作者就是:

()

A、苏敬B、李勣C、陶弘景D、唐慎微E、李时珍

55、《证类本草》得作者就是:

()

A、苏敬B、李勣C、陶弘景D、唐慎微E、李时珍

56、《证类本草》成书于:

()

A、汉代B、清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57、《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

()

A、汉代B、清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58、《中药大辞典》成书于:

()

A、清代B、宋代C、明代D、民国时期E、当代

59、有收敛固涩功效得药物其味多就是:

()

A、苦B、甘C、咸D、甘淡E、酸涩

60、黄芪与茯苓配伍,就是运用药物“七情”得:

()

A、相须、相使B、相使C、相须D、相畏E、相杀

61、用咸味药治瘰疬、痰火结核、瘿瘤等证,就是取其:

()

A、泻下之功B、软坚散结之功C、宣泄之功D、发散之功E、补益之功

62、用苦味药治热结便秘,就是取其:

()

A、宣泄之功B、燥湿之功C、坚阴之功D、通泄之功E、行气之功

63、将大麦、稻谷发芽,其目得就是:

()

A、便于贮藏B、便于制剂C、便于服用D、产生新药效E、改变药物归经

64、用辛味药治感冒,就是取其:

()

A、行气之功B、宣泄之功C、发散之功D、通泄之功E、以上都不就是

65、用猪苓、茯苓治小便不利,水肿等证,就是取其:

()

A、咸味得作用B、甘淡味得作用C、苦味得作用D、甘味得作用E、辛味得作用

66、用液体辅料与药材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得炮制方法就是:

()

A、炒黄B、炒炭C、炙D、淬E、潬

67、在“十九畏”中,人参畏:

()

A、赤石脂B、五灵脂C、砒霜D、官桂E、三棱

68、在“十九畏”中,川乌、草乌畏:

()

A、牵牛B、五灵脂C、赤石脂D、犀角E、丁香

69、发散风寒药性味多属:

()

A、辛寒B、苦寒C、甘寒D、辛温E、苦温

70、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得药物就是:

()

A、麻黄B、桂枝C、紫苏D、生姜E、荆芥

71、桂枝得性味就是:

()

A、辛、微苦,温B、辛,温C、辛、甘,温D、辛、苦,寒E、甘、苦,温

72、治疗风寒表虚有汗者,宜与白芍同用得药物就是:

()

A、麻黄B、桂枝C、白芷D、防风E、荆芥

73、既能发汗解肌,又能温通经脉得药物就是:

()

A、麻黄B、紫苏C、桂枝D、羌活E、防风

74、紫苏得性味就是:

()

A、辛、苦,温B、辛,温C、辛、甘,温D、苦,温E、甘,温

75、既能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又能止血得药物就是:

()

A、桂枝B、防风C、荆芥D、香薷E、羌活

76、患风寒感冒,咳嗽痰多与脾胃气滞,宜选用得药物就是:

()

A、香薷B、紫苏C、麻黄D、荆芥E、防风

77、下列除哪项外,均就是防风得功效?

()

A、止泻B、止痉C、止痛D、发表E、止呕

78、患风寒感冒,腰以上风寒湿痹,最宜选用得药物就是:

()

A、荆芥B、香薷C、辛夷D、紫苏E、羌活

79、麻黄得功效就是:

()

A、发汗平喘利水B、发汗行气利水C、发汗解肌平喘D、发汗止痛利水E、平喘利水消肿

80、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行气宽中得药物就是:

()

A、麻黄B、桂枝C、紫苏D、荆芥E、羌活

81、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中止呕及温肺止咳得药物就是:

()

A、防风B、桂枝C、荆芥D、生姜E、细辛

82、下列哪项不就是细辛得功效?

()

A、祛风散寒B、通窍C、止痛D、温中止呕E、温肺化饮

83、患者见风湿痹痛,带下过多最宜选用:

()

A、防风B、苍耳子C、羌活D、桂枝E、白芷

84、阳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宜选用:

()

A、防风B、葛根C、柴胡D、羌活E、白芷

85、既能散风除湿,又能通窍止痛得药物就是:

()

A、羌活B、防风C、藁本D、苍耳子E、细辛

86、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得药物就是:

()

A、桂枝B、紫苏C、薄荷D、羌活E、辛夷

87、患风寒感冒,巅顶头痛最宜选用:

()

A、羌活B、防风C、蔓荆子D、柴胡E、藁本

88、荆芥得功效就是:

()

A、发表透疹,消疮止血B、发表通窍,胜湿止痛C、发表止痉,消疮止泻

D、发表止痛,利水消肿E、消疮止泻,透疹止血

89、患阴暑证,并见小便不利、水肿,最宜选用:

()

A、麻黄B、防风C、香薷D、桂枝E、羌活

90、药性与缓,且微温不烈,既用于风寒又用于风热,还用于疮疡初起有表证得药物就是:

()

A、防风B、荆芥C、苍耳子D、香薷E、紫苏

91、既用于风寒感冒,又用于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得药物就是:

()

A、桂枝B、紫苏C、荆芥D、生姜E、细辛

92、可用于阳虚外感及寒痰停饮、鼻渊得药物就是:

()

A、荆芥B、紫苏C、生姜D、苍耳子E、细辛

93、下列除哪项外均就是薄荷得功效?

()

A、疏散风热B、疏肝解郁C、清利头目D、利咽透疹E、解毒散肿

94、患者症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及胸闷胁痛最宜选用:

()

A、柴胡B、升麻C、牛蒡子D、薄荷E、桑叶

95、患儿麻疹不透,并见咽喉肿痛及大便秘结最宜选用:

()

A、薄荷B、牛蒡子C、葛根D、升麻E、荆芥

96、下列哪项不就是牛蒡子得功效?

()

A、疏风B、利咽C、透疹D、解毒E、清利头目

97、风热感冒,咽痛音哑,目赤肿痛最宜用:

()

A、柴胡B、葛根C、蝉蜕D、桑叶E、牛蒡子

98、蝉蜕、桑叶、菊花均能:

()

A、透疹B、利咽C、明目D、止痒E、除湿

99、患者因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又复感风热最宜用:

()

A、蝉蜕B、桑叶C、菊花D、薄荷E、葛根

100、下列除哪种药外,均能透疹?

()

A、蝉蜕B、牛蒡子C、薄荷D、柴胡E、葛根

101、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利头目得药物就是:

()

A、牛蒡子B、柴胡C、葛根D、蔓荆子E、升麻

102、升麻与葛根均能:

()

A、止渴B、止泻C、透疹D、解毒E、解肌

103、患者证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宜选用:

()

A、薄荷B、牛蒡子C、菊花D、葛根E、柴胡

104、既能治目赤翳障,又能治惊痫夜啼与破伤风得药物就是:

()

A、防风B、菊花C、桑叶D、蝉蜕E、荆芥

105、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平肝明目与清热解毒得药物就是:

()

A、薄荷B、牛蒡子C、桑叶D、蝉蜕E、菊花

106、可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得药物就是:

()

A、升麻B、葛根C、柴胡D、菊花E、薄荷

107、患者症见目赤昏花与头痛眩晕最宜选用:

()

A、蝉蜕B、菊花C、蔓荆子D、柴胡E、薄荷

108、桑叶与菊花共同得功效就是:

()

A、疏风热与平肝明目B、散风寒与平肝明目C、清热解毒与明目

D、清肺润燥与疏风热E、平肝明目与透疹

109、麻疹不透与热病口渴最宜选用:

()

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升麻E、葛根

110、齿痛口疮,咽喉肿痛及风热头痛宜用:

()

A、柴胡B、升麻C、葛根D、蔓荆子E、桑叶

111、下列哪项不就是浮萍得功效?

()

A、发汗B、利水C、透疹D、止痉E、止痒

112、木贼得功效就是;()

A、疏风热与利水B、散风寒与明目C、疏风热与明目退翳

D、利水与止血、平肝明目E、疏风热与清热解毒

113、风热感冒,头风头痛及目赤肿痛,目昏多泪,风湿痹痛最宜选用:

()

A、防风B、荆芥C、蔓荆子D、菊花E、桑叶

114、下列哪项不就是葛根得治疗证候?

()

A、外感表证B、热病口渴C、阴虚消渴D、麻疹不透E、目赤肿痛

115、柴胡得性味就是:

()

A、辛、甘,寒B、苦、辛,微寒C、辛、甘、苦,凉D、苦、甘,平E、辛,苦,微温

116、葛根得性味就是:

()

A、辛、甘,平B、苦、辛,寒C、甘、苦,凉D、甘、辛,凉E、甘,温

117、薄荷与牛蒡子均能:

()

A、散风热、透疹、利咽B、疏风热、解毒散肿C、疏肝解郁、利咽透疹

D、清利头目、疏肝解郁E、利咽、透疹、清利头目

118、清热药得主要功效就是:

()

A、清热泻火B、清热燥湿C、清解里热D、清热凉血E、清退虚热

119、清热泻火药得主治证就是:

()

A、气分实热证B、血分实热证C、虚热证D、里热证E、热毒证

120、清热泻火药得功效就是:

()

A、清热凉血B、清热泻火C、清热燥湿D、清热解毒E、疏散风热

121、气血两燔时最宜:

()

A、先清气分后清血分热B、气血两清C、先清血分后清气分热D、清血分热E、清气分热

122、善解肌退热得药物就是:

()

A、石膏B、知母C、芦根D、栀子E、黄芩

123、除()外,均为石膏得主治证。

A、身热夜甚,舌绛,脉细数B、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C、肺热咳嗽D、胃火牙痛

E、疮疡不敛

124、石膏与寒水石得共同功效就是:

()

A、清热凉血B、清热泻火C、清热解毒D、收敛生肌E、清热燥湿

125、寒水石得功效就是:

()

A、清热凉血B、清热泻火C、清热生津D、清热解毒E、清热除烦

126、知母得性味就是:

()

A、苦寒B、辛寒C、甘寒D、苦甘寒E、辛苦寒

127、除()外,均为知母得主治证。

A、热病烦渴B、肺热咳嗽C、阴虚燥咳D、骨蒸潮热E、胃热呕哕

128、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骨蒸得药物就是:

()

A、知母B、生地黄C、牡丹皮D、青蒿E、银柴胡

129、石膏与知母得共同性味就是:

()

A、苦寒B、辛寒C、甘寒D、咸寒E、甘淡寒

130、石膏与知母得共同功效就是:

()

A、清热生津B、清热止呕C、清肺润燥D、清热泻火E、清热解毒

131、有除烦止呕之功得药物就是:

()

A、生姜B、芦根C、紫苏D、知母E、栀子

132、除()外,均为芦根得功效。

A、清热生津B、除烦止呕C、利尿D、透疹E、润燥

133、除()外,均为芦根得主治证。

A、热病烦渴B、肺热咳嗽C、肺痈吐脓D、痈肿疮疡E、麻疹透发不畅

134、性味甘微苦微寒,生津力优得药物就是:

()

A、天花粉B、芦根C、石膏D、知母E、淡竹叶

135、除()外,均为天花粉得功效。

A、清热生津B、清肺润燥C、解毒消痈D、消肿排脓E、滋阴降火

136、天花粉最宜用治:

()

A、骨蒸盗汗B、热病口渴C、胃热呕吐D、热淋涩痛E、肝热目赤

137、芦根与天花粉得共同功效就是:

()

A、清热生津B、清热除烦C、清肺润燥D、清胃止呕E、清热利尿

138、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最宜用:

()

A、栀子B、黄连C、黄柏D、淡竹叶E、芦根

139、除()外,均有清热泻火之功。

A、石膏B、知母C、苦参D、黄芩E、黄连

140、除()外,均为栀子得主治证。

A、热病烦闷B、湿热黄疸C、肠燥便秘D、血热吐衄E、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141、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郁结得药物就是:

()

A、栀子B、桑叶C、青葙子D、夏枯草E、决明子

142、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便得药物就是:

()

A、菊花B、谷精草C、蝉蜕D、密蒙花E、决明子

143、善于泻三焦火邪而除烦得药物就是:

()

A、淡豆豉B、竹叶C、淡竹叶D、栀子E、黄连

144、除()外,均有明目退翳之功。

A、决明子B、蝉蜕C、谷精草D、密蒙花E、青葙子

145、除()外,均为龙胆草得适应证。

A、湿热下注之带下、阴痒B、风热目赤C、肝火头痛、目赤耳聋

D、黄疸尿赤E、肝经热盛动风之高热、惊厥、抽搐

146、除()外,均为苦参得适应证。

A、湿热泻痢B、湿热黄疸C、痈疮肿毒D、湿热下注之带下、阴痒E、湿疹、疥癣

147、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收敛止泻,止血得药物就是:

()

A、白鲜皮B、秦皮C、龙胆草D、椿皮E、黄芩

148、除()外,均为清热解毒药得适应证。

A、热毒痈肿疔疮B、丹毒C、热毒泻痢D、湿热带下E、热毒咽喉肿痛

149、金银花与连翘得共同功效就是:

()

A、清热泻火,疏散风热B、清热泻火,消痈散结C、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D、清热燥湿,消痈散结E、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50、既能清热解毒,又善疏散表热得药物就是:

()

A、桑叶B、金银花C、柴胡D、葛根E、薄荷

151、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得药物就是:

()

A、金银花B、连翘C、菊花D、鱼腥草E、白蔹

152、善治乳痈得药物就是:

()

A、紫花地丁B、败酱草C、蒲公英D、牡丹皮E、红藤

153、野菊花得功效就是:

()

A、清热泻火B、清热燥湿C、清热散结D、清热解毒E、清热凉血

154、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燥湿消肿得药物就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